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含答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我会填。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3、英国医生________________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功能。

4、_______________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

5、重物加在物体_____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

6、重心越_______物体越______________。

7、生活中常见的上轻下重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我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居里夫人发现了_________,李时珍完成了药物巨著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3、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5、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办法做。

()6、“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7、科学家做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8、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

()9、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10、电影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

()三、我会选1、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的科学家是()A、爱德华·琴纳B、罗杰特C、伽利略D、珍·古德2、在纸鹦鹉站立实验中,回形针放在哪里,纸鹦鹉可以“站”在指尖上?()A、头部B、背部 C 、尾部D、脖子3、重物的支撑点在什么地方物体会“站起来”?()A、上面B、中间C、下面D、侧面4、下列人物中不是科学家的是()。

A、爱迪生B、牛顿C、刘翔四、我会连。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科学关键词:好奇心、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杨利伟、袁隆平、视觉暂留现象、罗杰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科学、上轻下重、降低重心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的医生是英国的:琴纳。

2、1824年,英国医生罗杰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现象。

3、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是:好奇心。

4、《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科学。

7、如图1所示的滑雪者总是下蹲的原因:降低重心。

8、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9、如图2所示的不倒翁不容易倾倒的原因:上轻下重。

10、电影的制作原理:视觉暂留现象。

11、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1、如图3所示要让纸鹦鹉站立起来,回形针应别在纸鹦鹉的尾部,因为这样可以(B)。

A. 升高重心B. 降低重心2、如图4所示,在一张卡纸的正面画一鸟笼,在卡纸的背面画一小鸟,快速转动卡纸,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小鸟与笼子和在一起了,这种现象是由于(A)现象形成的。

A.视觉暂留B.幻觉现象3、要让物体保持平衡,所加的重物等物体应在支撑点的(B),物体就会平衡。

A.上面B.下面4、琴纳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没有得过天花,于是他就思考:“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C)图1图2图3 图4A. 作出猜测B.寻找证据C. 提出问题D.得出结论三、实验对对碰1、读了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下面是把琴纳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浓缩,请根据琴纳的研究过程写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填在后面的圆圈中。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科学关键词:好奇心、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杨利伟、袁隆平、视觉暂留现象、罗杰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科学、上轻下重、降低重心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的医生是英国的:琴纳。

2、1824年,英国医生罗杰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现象。

3、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是:好奇心。

4、《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科学。

7、如图1所示的滑雪者总是下蹲的原因: 降低重心 。

8、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9、如图2所示的不倒翁不容易倾倒的原因:上轻下重。

10、电影的制作原理:视觉暂留现象。

11、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1、如图3所示要让纸鹦鹉站立起来,回形针应别在纸鹦鹉的尾部,因为这样可以( B )。

A. 升高重心 B . 降低重心2、如图4所示,在一张卡纸的正面画一鸟笼,在卡纸的背面画一小鸟,快速转动卡纸,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小鸟与笼子和在一起了,这种现象是由于( A )现象形成的。

A .视觉暂留 B.幻觉现象3、要让物体保持平衡,所加的重物等物体应在支撑点的(B ),物体就会平衡。

A.上面 B .下面4、琴纳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没有得过天花,于是他就思考:“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 C )A. 作出猜测B.寻找证据 C . 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三、实验对对碰1、读了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下面是把琴纳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浓缩,请根据琴纳的研究过程写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填在后面的圆圈中。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过关测试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过关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研究好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研究出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3、电影是依照(英国)(罗杰特)的讲解原理制作的。

4、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5、有生命的物体主要有(动物)、(植物)。

6、常有的动物有(狗、牛、羊),常有的植物有(杨树、柳树、松树)。

7、蜗牛生活在(润湿)的土壤里,小鱼生活在(水)里。

8、注意(安全),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9、有生命的物体对刺激(有)反应。

10、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捉蚂蚁,都(不能够)伤害它。

二、判断题。

1.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与我没关。

(×)2、我们有好多经历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第一要做出猜想。

(×)4、科学研究需要养成勤着手、勤劳动的习惯。

(√)5、各种树的叶子都是同样的。

(×)6、鱼一旦走开了水,就不能够生计。

(√)7、动物和植物也有好多相似之处。

(√)8、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好多。

(√)9、科学家做出的结论,全都是正确的,不容思疑。

(×)10、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1 、让纸鹦鹉站立的奥秘是( A C)A、上轻下重B、上重下轻C、左右平衡D、上下平衡2 、下面是科学家的是( A B C )A、爱德华·琴纳B、居里夫人C、罗杰特 D 、冰心3 、有生命的物体有( A B D )A、动物B、植物C、木头D、人4 、植物的共同特点,外形有( B E F G),生活都需要( A C D )A、阳光 B 根C、空气D、水分E、叶F、茎G、花5 、人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C)A、任意破坏B、事不关己C、和平共处D、无所谓6、以下是动物的是( B C)A、白云B、蜗牛C、蚂蚁D、电视7、以下是植物的是( C D )A、蜗牛B、蚂蚁C、桃树D、菊花8、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点是(ABCDE)A 、都吃东西B、都呼吸C、都对刺激有反应D、都能长大E、都能生殖9 、在观察大树时,我们可能会在( A B C D )发现小动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对号入座自然材料、木材、蔡伦、尼龙、人造材料、坚硬性、不易分解、金属材料、金属有光泽、金属能传热、金属有延展性、导电性。

二、构建思维导图天然材料:纯金、蚕丝、木材人造材料:合金、尼龙、塑料性质:是否易燃、软硬、透明度简要分析:本题答案将“纯金”作为天然材料看待,实际上这是不妥当的,这里将“纯金”改为“黄金”会更好一些,改为“自然金”、“天然金”或“生金”更加合理,但是三年级的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再解释起来不免多费一番力气,也容易造成混淆,所以应将“纯金”改为“黄金”更合适三、火眼金睛C D B A C D B D简要分析:本题中出现了多处课外知识点,如陶瓷、钨丝等,可以在平时的上课中让学生提前接触一下。

四、实验探究1、研究纸的性质同一种纸的(纵向、横向)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毛边有的(细密),有的(疏松);不同的纸(吸水性)不同。

2、比较棉布与尼龙的不同结实程度:棉布较为结实,尼龙(很结实)。

燃烧情况:棉布燃烧时散发(焦糊)气味,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尼龙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吸水能力:棉布吸水性强,尼龙吸水性弱。

简要分析:本题两个实验都很简单,都是课上要求掌握并多次背过的内容,不再单独制作表格,直接把答案列在这里了。

需要注意的是棉布的燃烧气味,我看到有的参考答案将其形容为“焦肉味”,这是不正确的,只有燃烧蛋白质才能闻到“焦肉味”,如烧肉、烧头发之类,而棉花是无论如何都烧不出肉味来的。

五、我有问题千千问右图是在学校食堂拍到的照片,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找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提示:可以从你看到的现象、闻到的气味、摸到的温度等方面提出相关的问题):我所看到的现象有:现象一:锅是用铁做的。

现象二:锅盖上有个塑料把手。

我能提出的问题有:问题一:为什么用铁制造锅?问题二:锅盖上的塑料把手为什么用塑料做?简要分析:紧扣本单元主题:常见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金属的、一个关于塑料的问题,“提示”中的“闻到的气味”跟本单元关联不大,不再提相关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
2.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
3.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
三、你喜欢或知道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名字。

袁隆平爱德华.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
四、写出你已知的科学探究步骤(按顺序写)
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
五、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
答: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影子看电视机“肚子”里有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上第二单元带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上第二单元带答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限 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

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科学关键词:①互生②放大镜③有生命的物体④对生⑤拓印⑥劳动⑦乔木⑧轮生⑨生命⑩氧气⑪腹足⑫反应⑬潮湿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动物、植物和人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有:⑨。

2.蜗牛喜欢的生活环境:⑬。

3. 具备“能够生长、会死亡、能繁殖后代、需要营养”等这些共同特征的是:③。

4. 根据树叶不同的生长方式,可以分为①、④、⑧。

5. 有些植物的叶子是在茎的每一节上仅生长着一片叶子,依次交互排列,如图1所示,这是:①。

6. 如图2所示的是观察小动物所借助的观察工具:②。

图1 图2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第1页(共4页)7.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会:⑥。

8. 金鱼不断地喝水,是为了吸收水中的⑩。

9. 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也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⑪。

10.长得比较高的植物一般都是:⑦。

11.为了方便观察树皮,我们可以⑤树皮画。

12.蚂蚁遇到障碍物会躲开;小狗遇到不认识的人会叫;含羞草碰到其他物体叶子会并起来……这都说明有生命的物体遇到刺激有:⑫。

二、构建思维导图(梳理题目中科学名词之间的关系,将序号填写在下面的大树中)科学关键词:1.植物2.放大镜3.水生动物4.对生5. 陆生动物6.互生7.拓印 8.轮生 9.水陆两栖动物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第2页(共4页)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第3页(共4页)三、实验探究题1. 艾珂雪认真观察发现了植物树叶生长的方式不相同,你能根据她观察的现2、郝启新同学在观察蚂蚁时,发现如果在离蚁穴稍远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蚁群会派出侦察蚁先进行侦查,然后大批的工蚁就会出来搬运食物,而工蚁所走的路线恰是侦查蚁返回巢穴的路线,如果在侦查蚁返巢的路上事先放置一些小纸片,让侦查蚁从上面爬过,发现侦查蚁会在纸上留下气味。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质量测试卷认识空气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质量测试卷认识空气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质量测试卷(认识空气)(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不是应用压缩空气原理的是()。

A.压缩空气枪B.足球C.实心球2.17世纪,发现空气是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爱因斯坦C.华罗庚3.17世纪,()通过对比称量玻璃瓶质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阿基米德4.电子秤在使用前需要()。

A.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B.打开电源C.以上都是5.取暖设备安装或摆放在近地面处更容易使屋子暖和,这是因为______。

A.热空气上升B.冷空气下降C.安装方便6.由于空气受热会向上升,受冷会下降,所以暖气片常安装在房间的()。

A.低处B.高处C.中央7.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它是利用()升空的。

A.大风B.推进器C.加热空气8.皮球里面充满空气后拍动会弹起来,这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B.空气可以流动C.压缩空气有弹性9.足球、空气泵和充气床垫运用了空气的()性质。

A.空气是透明的B.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C.空气被压缩时有弹性10.1升空气的质量大约是()枚回形针的质量。

A.1B.2C.3二、填空题11.因为热空气会( ),所以,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 )处。

1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透明的,占据一定的______,有一定的质量,压缩后有______。

13.一个空瓶子里其实并不是空的,它里面有( )。

14.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

15.因为热空气会( ),所以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

16.将大塑料袋撑开后罩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一会儿松手,可以看到( )。

17.在使用天平和电子天平的时候,都应该放置在( )桌面上。

18.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一根细长棍的两端,并使之保持平衡;然后刺破一只气球,细长棍就会失去________,说明空气有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科学关键词:好奇心、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杨利伟、袁隆平、视觉暂留现象、罗杰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科学、上轻下重、降低重心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的医生是英国的:琴纳。

2、1824年,英国医生罗杰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现象。

3、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是:好奇心。

4、《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科学。

7、如图1所示的滑雪者总是下蹲的原因: 降低重心 。

8、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9、如图2所示的不倒翁不容易倾倒的原因:上轻下重。

10、电影的制作原理:视觉暂留现象。

11、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如图3所示要让纸鹦鹉站立起来,回形针应别在纸鹦鹉的尾部,因为这样可以( B )。

A. 升高重心 B . 降低重心2、如图4所示,在一张卡纸的正面画一鸟笼,在卡纸的背面画一小鸟,快速转动卡纸,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小鸟与笼子和在一起了,这种现象是由于( A )现象形成的。

A .视觉暂留 B.幻觉现象3、要让物体保持平衡,所加的重物等物体应在支撑点的(B ),物体就会平衡。

A.上面 B .下面4、琴纳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没有得过天花,于是他就思考:“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这是他进行科学研究中的( C )A. 作出猜测B.寻找证据 C . 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 三、实验对对碰1、读了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下面是把琴纳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浓缩,请根据琴纳的研究过程写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填在后面的圆圈中。

● 观察:他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们从来都没有得过天花。

● 好奇: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考察:琴纳到奶牛场实地考察,从中发现了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而女工们和牛一样,都患过牛痘。

● 猜想: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 方法: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就不会得天花呢?● 实验:开始先给一个8岁的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后又给2000多名村民接种牛痘,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 结论:用接种牛痘的方法,能防患天花。

由此我们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答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2、如图5所示,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说你让纸鹦鹉“站”在指尖上的探究实验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答案:■第一步:出示一个站在指尖的纸鹦鹉 ■第二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第三步:学生带着问题寻找使纸鹦鹉站立的方法■第四步:纸鹦鹉也站在自己的指尖上了1923年,美国人弗雷斯把电子管用在有声电影的录音设备上,录音式电影问世。

电影进入有声时代。

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诞生。

1949年,美国的沃勒工程师研究成功宽银幕电影。

以上短文摘自:《科学百科》(1)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

(2)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哪些科学知识?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3)根据短文内容简述电影的发展史?1、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2、1923年,美国人弗雷斯把电子管用在有声电影的录音设备上,录音式电影问世。

电影进入有声时代。

3、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诞生。

4、1949年,美国的沃勒工程师研究成功宽银幕电影。

五、我有问题千千问12岁的华裔小学生马天琪在美国太空总署举办的为火星探测车命名作文比赛获得冠军,得以用“好奇”命名这辆迄今为止最大的火星探测车。

马天琪的父母均来自中国大陆,她还将把自己的中、英文签名都书写在“好奇号”探测车上。

马天琪表示,“好奇”是她想到的第一个名字,她只用了十分钟就写完了200字的小论文,第一句就是“好奇心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马天琪表示,自己对太空特别感兴趣,希望将来成为环境科学家。

她没有想到太空总署真的能用自己选的名字命名火星探测车,觉得激动万分。

“好奇号”火星探测车于2011年10月由Atlas-V号发射车从佛罗里达的基地送上火星,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火星探测车。

美国宇航局为这个新“好奇”号火星车设计了复杂的着陆程序。

该火星车进入这颗红色行星的大气后,将借助一个大降落伞和把它的隔热板及后壳扔掉,以减慢下降速度,然后再利用被称作“天空起重机”的推进器慢慢下降。

这个起重机将利用电缆把该车放在火星表面,然后它会飞走,最后坠毁。

“好奇”号预计于2011年发射升空,它将扩大美国宇航局对火星的探索领域,并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行星是否存在水。

该火星车收集的数据,或许还有助于科学家弄清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火星过去和现在的可居性问题。

该火星车还将对这颗红色行星的气候及地质情况进行评估,为人类探索任务做准备。

阅读上面的短文并观察火星车的图片,找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提示:可以从你所观察到的火星车名字的命名、形状设计的特点等现象来写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我所看到的现象有:现象一:火星车上的轮子上有很多花纹。

现象二:火星车上携带了很多的仪器。

我能提出的问题有:问题一:好奇号火星车到火星上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问题二:为什么说“好奇心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科学关键词:潮湿、轮生、运动、能繁殖后代、有生命物体、对生、氧气、生命、需要营养、互生、头、劳动、胸、放大镜、腹、有生命物体、无生命物体、会死亡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够生长、会死亡、能繁殖后代、需要营养。

2、树叶的生长方式有:轮生、对生、互生 。

3、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胸、腹。

4、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会: 劳动 。

5、动物、植物、人都属于: 有生命物体。

6、蜗牛喜欢的生活环境: 潮湿。

7、动物、植物和人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有:生命。

8、自然界的物体可分为两大类: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

9、如图所示的是观察小动物所借助的观察工具:放大镜。

10、金鱼不断地喝水,是为了吸收水中的氧气。

11、动物和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能够运动。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观察校园内的小动物时,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C )。

A. 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它受到惊吓。

B.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它受到伤害 C .观察完毕,把蚂蚁弄死2、如图所示物体中,有生命的物体有( AD )。

C . D.3、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

蜗牛的足叫( A )。

A.腹足 B.软足 C.脚4、蜗牛的触角有( B )对。

A.3 B.1 C.2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B ),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粘液B.信息素C.水分6、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B ) A.蛋糕 B.菜叶 C.桔子7、植物和动物都属于(A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生物 B.植物 C.动物 8、以下特征不属于植物的共同特征的是(D )A.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B.植物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生命需求C.植物都能长大、都要呼吸等D.植物都要运动9、蜗牛需要潮湿的环境,如果天不下雨,蜗牛就在(B )出来活动。

A .白天 B .晚上 10、蚂蚁是用( A )来交流信息的。

A .头上的触角 B .舞蹈三、实验对对碰1、把实验的具体操作与要研究的问题用线连接起来。

答案2、用圈图表示下列各物体之间的关系。

(一:生物、动物、植物、人)(二:车、汽车、自行车、拖拉机、吉普车)答案:四、科学阅读植物哨兵植物体内的生理活动,让生物学家们着迷。

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看上了植物扎根土壤,忠于职守的特性。

由于不少植物对环境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并能通过颜色、形状、生长习性的变化上表现出来。

人们就依靠对植物状态的监测,来对有害物质进行预警。

这为现代战争中的环境监测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

在战争地带前进的士兵,正尝试用电子装置来监测植物,以此判断当地是否遭受过化学毒气的攻击。

◆在蜗牛的周围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等 ◆把两只不同的蚂蚁放在一起◆在蜗牛的周围放上醋、酒等刺激物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探究蜗牛吃什么 ◆探究蜗牛对刺激的反应植物扎根地面不会逃跑,它们就成了忠于职守的哨兵。

科学家们已经培养成功了几种植物哨兵,他们对化学、辐射等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用于警示有毒的生物制剂化学制剂的出现。

同时,某些植物对某种有害物质还有净化清除的功能。

可以想象,将来我们刚刚完成装修的居室,或者空气污浊的办公环境,也能摆上一两盆这样的植物哨兵。

那么充盈眼帘的绿色,还为我们担当着保护环境、清除空气垃圾的责任。

植物留给人类的迷太多太多,但每一个谜语的破解,都将给人类认识植物改变生活带来莫大的。

以上短文摘自:《植物百科》(1)植物对环境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变化表现出来?通过颜色、形状、生长习性的变化上表现出来。

(2)植物在现代战争中的环境监测中提供了哪些帮助?判断当地是否遭受过化学毒气的攻击;警示有毒的生物制剂化学制剂的出现;净化清除某种有害物质还有等等。

(3)请把你所知道的有关植物的一些秘密写出来吧?(至少写出两条)(答案不固定)五、我有问题千千问兰寿金鱼兰寿金鱼,在无背鳍的蛋种鱼中,算是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的一个品种,不论从身体发育的均衡度和威武雄浑的傲人游姿,还是标准严格的品评制度来讲,对一条金鱼的赏玩方式,都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

兰寿,被誉为“金鱼之王”,也是水中的艺术珍品。

兰寿金鱼体长10~15cm,头大腹圆,尾鳍短小。

背部光滑微弓呈弧线形,头部肉瘤特别发达,头顶肉瘤由数十个条状或圆状小肉瘤组成,肉瘤排列紧密,非常厚实。

头部肉瘤包裹两颊,眼睛半陷在肉瘤中,脸面俊秀,加上弯曲的背部,造型非常可爱。

现在国人知道的寿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国寿、日寿和泰寿。

而大家见的最多的应该是国寿了。

国寿的特点是头瘤发达,身体肥而短且弓背比较明显,尾巴一般不太讲究。

国寿一般在当岁时就能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特征美了。

阅读上面的短文并观察上面的图片,找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提示:可以从你所观察到的兰寿金鱼的特征等现象来写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