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样表[6]_(1)
语文教案表格

2、体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就像老师帮大家准备的体验盲人活动一样,给你的体验活动列个体验提纲或者定个体验方案吧。小组合作讨论。
3、利用课后时间,自主体验,需要的话,老师可以给于一定的帮助。希望你们能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记录下来。
2、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做任务前做任务时做任务后
3、选择体验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交流。
四、书写体验之旅
1、师:刚才同学们在体验过程中思考的肯定要比交流的多得多,提起笔,开始习作,注意:着重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学生习作
五、分享体验甘苦
1、《“护蛋”》引路
(1)阅读例文《“护蛋”》,小作者写了些什么? (自己的做法;自己的担忧;同学的“碎蛋”经历……)
修改
一、
No:()
课题
习作7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教学本课用3课时
此教案为第1-2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重
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教学过程
修改
一、明确体验要求
1、本堂语文课我们要来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有兴趣参加吗?瞧这架势,一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大家呢!
2、公布体验项目: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拿到自己桌上的任务。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一、第一单元:秋天的图画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钥、匙、腰、诱、境、盒、炸、赶、雾、峰、邮、篇”等字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秋天的美。
二、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学会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学会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3. 教学难点: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第三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岭、颜、季、城、位、游客、多样、珍贵、尤其、游客、热闹、留意、栖息、舞蹈、欣赏”等字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了解小兴安岭的美景和物产丰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兴安岭的美。
3.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小兴安岭的美。
四、第四单元:葡萄沟的秋天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沟、葡、萄、种、干、紫、位、顾、客、产、搭、拥、挤、享、誉”等字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和丰收的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葡萄沟的丰收景象。
3.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五、第五单元:麻雀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雀、郊、枪、晌、量、版、位、恩、曾、咱、算、偶、枪、够、猎、犬、模、佛、抖、撒、领、透”等字词。
北师大六级语文上册教案学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学案一夜的工作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李晓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理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教学过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思路,划分段落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作者思路,解决字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要求1、2教学流程:三4 黄河之水天上来焦村镇中心小学尚帅革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明确写作顺序,体会黄河的气势和美景。
2、自学字词,体会其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3、理解文中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水土保护和绿化环境的问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强化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2、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李晓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中所讲的体育精神,认识到“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14、理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
1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教学过程: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了解足球的发展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表示时间的词,把握足球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为什么中国最早发明足球,而英国却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国家?教学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板书设计)

教学 1 山中访友主备教师内容1 .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教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目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标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教学重点法。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感受作者所教学难点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复备课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教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学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
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过(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含重”的?板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书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
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设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计E: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精品教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 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课时安排:1课时。
首备设计二次备课记录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同学们,你们好!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板书:我上学了)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小结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板书:我是中国人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
(板书)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指导朗读。
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
5.齐读整首儿歌。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小学语文教案表格1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品读感悟《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美丽,我安排了自由读、比读、齐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2、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教材。
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有所抒发。
因此,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适时出现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画面,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3、理清写作顺序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找描写四季的句子,理清写作顺序;师引导学习描写春、夏的特点,生自学秋、冬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树木,树木真多呀!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展示图片。
这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的开始,就让孩子们感受小兴安岭的树多,引发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向往!】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那到底是怎样介绍的呢?看自学提示:(1)画出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说说感受。
(2)自己先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走进课文,看自学提示品读,这里的品读,就多了任务,多了一点读的自觉,并使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
小学一年级语文全套备课教案表格

一年级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反复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握笔方法。
教学重点与 难点
教学准备及 手段
一、谈话导入
重点:使学生明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观察和反复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握笔方法。
(1) 教师出示“蚂蚁”图让学生说说蚂蚁。
(2) 教师出示卡片:“i”,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发音:“这个字
母音与蚂蚁的‘蚁’很像,把‘蚁’的声调去掉就可以了,谁
会念?请你做小老师带同学念一念。”
(3) 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看清口型,听准发音,然后模仿
读。教师注意观察纠正学生口型。也可让同桌互相纠 正。让学
生在练习发音中领悟“牙齿对齐 i i i”的发音要领。
(4) 教师引导学生再看“蚂蚁”图,启发学生形象记忆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 1、指名回答:上节课,学习了哪几个单韵母?教师打乱 a o e 的顺序,让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口形,猜一猜,发的是什么音? 二、学习 a o e 的四声 1、谈话激趣:单韵母 a o e 的头上可以戴四顶不同的帽子,出 示 aaaa。它们戴上帽子,声调就变了。 a 戴上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不发生变化。 学 生练读。 a 戴上一顶从下到上的帽子(第二声),声调就变了,从低到高, 就像上山坡。(师范读,学生跟读。)让学生想想什么时候会发 á 的音。 a 戴上第三顶帽子(第三声),读音又不同了,由中到低,再升 高。(师发音,学生练读。) a 戴上第四顶帽子(第四声),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下山坡。 (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思考什么时候会发 à 的音。 2、师边教儿歌,边画示意图,让学生边打手势,边跟读。
六年级语文教案表格

六年级语文教案表格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能够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名称:《草原》课文作者:老舍课文简介:本文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2 知识点:生字词:草原、民族、热爱语法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5.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3 学习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5.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六、课后作业与评价6.1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和知识点。
学生完成写作练习,运用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6.2 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生字教学
1、学生看生字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盗、偷、迈、触”这四个字。
2、钢笔描红这四个字。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希腊神话故事。
3、练习用“没有——只好——”写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
课题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课时设置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
(1)范读第二段~第三段第一句。课件出示图片。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云儿会告诉小熊什么呢?
(2)小熊明白了云儿的意思,它是怎么做的呢?使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
(3)指名朗读、评议。
(4)小熊种呀种,种个不停,种了许多树。几年过去了,这座荒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美丽了。
3、学习第四~六段。
①识记生字。
②读通课文。自由练读课文。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打开课本到97页,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标上段落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3、指生分段朗读课文。
4、“这儿”是指什么地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练习复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荒岛的图片,自读,填空:这儿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只有_________。
(2)小岛上只有一只小熊,孤零零的。小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找几个小朋友扮演小熊说一说。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三段。
过渡:小熊在岛上感到很孤单,它多么想和朋友一起玩呀!这时云儿来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反
思
课题
课时设置
两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及课生成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
教
学
反
思
课题
课时设置
两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反
思
课题
课时设置
两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指导读好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课题
13、《开天辟地》
课时设置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四、读课文第7、8节。
1.自由读第7、8节,不懂的地方打问号。
2.学生讨论,解疑。(提供希腊神话中有关赫剌克勒斯的材料。)
3.你认为赫剌克勒斯是个怎样的人?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五、生字教学。
1、学生自己看生字表,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认字,教师指导“啄“字的写法。
2、用钢笔描红。
教
学
反
思
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这是我设计教学尾声时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学生进入了主题网站的精彩推荐,并介绍奥运圣火,欣赏雪莱的诗歌,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激发学
4、同桌一人扮弟弟,一人扮哥哥,练习复述。
5、指名上台练习,其他同学作评委。(评价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三、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神话故事。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偷( ) 惩( ) 啄( ) 罚( )
愉( ) 征( ) 豚( ) 训( )
2、将这则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盗"是什么意思?(偷取)偷取什么?(偷取火种)谁去偷取火种?(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希腊传说中的一位神,为什么会去偷取火种呢?(因为地球上没有火)
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
自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注意读准“丈”和“柱”
(2)出示词语
(3)交流理解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共同商议解决或在精读课文时解决。
了解课文大意,疏通层次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围绕刚才所提问题交流。
2、划分段落
教学生字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读了课文后,你们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
二、精读课文2——6节。
1、自由读课文2——6节,思考:找出表现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句子。
2、学生讨论,相机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3、你觉得宙斯是个怎样的神?(指名读第五节)
4、讨论板书:宙斯心狠手辣
5、品读句子,读出宙斯的心狠手辣。
6、出示句子,辨析感悟: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②、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简单介绍中国神话故事
质疑:谁开辟了天地?
5、小熊住的小岛原来是什么样儿?现在又是什么样儿呢?带着问题,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并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有关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三、认识小岛原来的样子,体会小熊的孤单。
四、指导生字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2、第一和第四节,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3、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指导,练习说一段话。(下水文:普罗米修斯把火带到了人间,人们欣喜若狂。男人们杀猪宰羊,将一头头猪羊串在木棍上放在火堆上烤;妇女们从山中取来了一捆捆树枝,不断往火堆上添柴;小孩们拿着火把,你追我赶,不时凑到火旁闻闻那一股股诱人的香味。大家围着火堆唱啊、跳啊。而那些凶残的野兽看见熊熊大火则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