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项 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经鼻口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经鼻口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经鼻口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经鼻/口腔吸痰是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操作。

下面是经鼻/口腔吸痰操作的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洗手。

2.准备评估用物,包括听诊器、电筒、压舌板、弯盘等。

3.核对病人身份,并对病人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监护参数、进食时间等。

4.检查口鼻黏膜及分泌物,听诊呼吸音与痰呜音,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调节合适的负压,如病人SpO2低吸痰前给予提高氧流量给氧,呼吸机病人给予纯氧。

5.再次洗手并戴口罩。

6.准备用物,包括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无菌一次性吸痰杯、吸痰管、生理盐水、纱布、听诊器、电筒等,并根据需要准备开口器或压舌板、弯盘、医用垃圾袋。

7.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病人身份。

8.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偏向一侧,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如排痰不畅者,需先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9.给予吸氧者高流量(6-8L)吸氧2-3分钟。

10.在无菌一次性吸痰杯内倾倒无菌生理盐水。

11.再次检查吸引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12.打开吸痰管包装,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右手持吸痰管,保持无菌。

13.湿润冲洗吸痰管。

14.吸痰,将未带负压吸痰管插入口/鼻(右手持吸痰管端10cm、插入深度15-20cm、左手把吸痰管拉直抬高),有咳嗽反射后,按住负压孔,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管吸痰;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15.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16.如未吸尽痰液,同法吸痰数次直至吸尽,同时观察病人面色、呼吸频率、监护仪参数、痰液性状等。

17.分离吸痰管,脱去手套一并丢在黄色垃圾袋内。

18.关闭吸引开关。

19.擦净病人面部及口、鼻分泌物,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

20.评价吸痰效果,包括听诊患者呼吸音。

21.安置病人,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22.指导患者,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23.终末处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技术经验评分标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技术经验评分标准
①中心/电动吸痰装置
②治疗盘:治疗碗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以及吸痰后冲洗导管),无菌镊及缸,一次性治疗巾,手电筒,弯盘。
③必要时备压舌板,口咽气道、插电板
5
3、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
(2)核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10
(3)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得分
一、操作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5
三、实施要点
操作要点;
65
1、仪表:符合要求
3
2、操作用物:
3
(4)洗手、戴手套。
2
(5)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
3
(6)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3
(7)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略向后仰,铺治疗巾于颌下。
3
(8)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此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管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前端。
4
(9)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蒸气吸入或雾化吸入;出现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经鼻/口腔吸痰法(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

(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

(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

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

(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三)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第二十二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提问:1、为患者经鼻、口腔吸痰时,应对患者评估哪些事项?(2.5分)2、何为昏迷患者吸痰?(2.5分)。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年月日
经口/鼻吸痰技术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
1 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 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4 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5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
6 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液体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

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7如果病患在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浓度,建议在吸痰前的30-60秒,向儿童和成人提供100%的氧
8 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直径)要小于他们使用的气管插管的直径的50%,婴儿则要小于70%。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考核标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考核标准
治疗车下有医疗垃圾桶及生活垃圾桶各1个(不带盖)
病床备有一台吸引器或中心吸引
5
评估患者
10%
(1)了解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5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部位,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5




65%
(1)检查用物,携物品至患者床旁,检查用物及吸引装置,调节负压(成人150-200mmHg)
5
(2)核对患者,做好解释,必要时听诊肺部,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检查患者口鼻腔粘膜,有活动义齿者取下,铺治疗巾于患者胸前,调高氧流量。
10
(3)打开无菌吸痰盘,倒无菌溶液于治疗碗内,吸鼻腔、口腔的液体应分开使用。
5
(4)按无菌原则取出吸痰管,连接吸引器,润滑冲洗吸痰管。
5
(5)先吸口腔再吸鼻腔,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同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一次使用一根吸痰管,吸痰前、中、后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5
指导患者
10%
(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5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出。
5
提问5%
5
总分
100
考核时间: 监考人签名:
经鼻/口腔吸痰法
项目
实施要点
分值
操作准备
10%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2)用物准备:治疗车一辆,病历本,治疗盘,无菌吸痰盘(内有治疗碗2个),一次性无菌吸痰管3条,手电筒1个,听诊器1付,治疗巾、纸巾数张,无菌生理盐水1瓶,75%酒精消毒液1瓶,无菌棉签,弯盘(倒扣),快速手消毒剂1瓶,必要时备有:压舌板、开口器、等。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7
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将负压吸引导管冲洗干净并上提,使管内剩余液体全部被吸入贮液瓶中;将负压吸引导管与吸痰管分离、,丢入医用垃圾袋内
5
关闭吸引器开关,取纱布或纸巾为患者擦净口鼻腔分泌物
5
固定放置负压管接头(玻璃接头每日更换消毒)、摘下手套
3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患者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听诊呼吸音,适时安抚情绪
5
病人:评估病人病情、缺氧情况;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了解患者的鼻腔、口腔情况;了解患者的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度、心理反应
5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用两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信息;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如何配合;询问二便
3
隔帘或屏风遮挡
2
根据需要给与翻身、拍背、协助病员头侧向护士、检查患者鼻腔
3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管道有无漏气并调节合适负压(成人调节为40~53.3KPa,儿童<40KPa),关吸引器开关
5
开治疗盘,检查并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头部,与吸引装置连接
5
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绕在右手中,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5
口腔内吸痰: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吸痰管轻轻插入口腔,然后放松导管末端,旋转吸尽口腔内分泌物
5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拉开围帘
3
清理用物,按规范处理,记录操作时间,痰液情况
5
质量评定
与病人有效沟通,关爱病人
4
动作轻柔准确,吸痰有效,无粘膜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经鼻或口腔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经鼻或口腔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
7.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
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
提。每次吸痰时间<15秒
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
率和SP0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90%
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恢复后
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2分钟
4.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颌下铺治疗巾,检查患者口腔,如有活动
义齿取下
5.将消毒瓶挂于床头,将吸引器接头插入消
毒液中,并用止血钳将导管固定在床单上。
检查并打开生理盐水瓶,注明开启日期、
时间
6.准备吸引器(电动吸引器接好电源线、
打开开关;中心吸引打开负压调节开
关),检查吸引器连接及性能,调节负压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不符合要求扣2分
检查吸引装置方法不正确扣4
分,未检查湿润导管扣2分
插管
13分
口述:吸痰前调节氧流量至5L/min
嘱患者张口(昏迷患者用压舌板帮助张口),
关闭负压,用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持
吸痰管前端轻轻插管
从鼻腔插入:从鼻腔经下鼻道、鼻后孔至咽部
从口腔插入:从下颌颊侧或臼齿后区至咽部
6.听诊双肺呼吸音,评估吸痰后情况
7.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8.洗手,签名
20
3
3
3
2
2
1
吸引方法不正确扣4分,负
压不符合要求扣4分,吸引
时间不符合要求扣2分,吸
痰顺序不符合要求扣4分,
未按要求更换导管扣3分,
未吸净痰液扣3分
未酌情给予吸氧扣3分

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考号:
得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 分)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2、了解患者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病人/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口述) 、戴口罩。 2、 用物准备: 负压吸引器一套, 电插盘, 治疗盘内置治疗碗、 无菌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手电筒、污 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三)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准备电动吸引器,接通电源(口述 220V),打开开关,检 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检查患者口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口述) 。 5、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a)大小。 6、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吸净痰液。 7、更换鼻导管,嘱清醒患者张口,昏迷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咽喉,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 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s,如痰未吸尽,休息 3~5min 再吸(口述) 。 8、间断吸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9、 吸痰毕, 将吸痰管分离, 用手上的手套包裹, 丢入污物桶。 10、擦净病人口、鼻、面颊,观察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1、关闭负压吸引器开关,撤电源。 12、对清醒患者做好指导。 13、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口述) 。 2 2 6 (四)整体评价 1、操作规范、安全、有效、熟练,动作轻柔,患者/家属对 服务满意。 2 3 无菌观念强。 操作时间:6 分钟(评估—取舒适卧位) 。 一项不符合-2 每超过 30 秒-1 5 未及时关闭-1,未撤电源-1 未指导-2,指导不到位-1 未整理、未口述一项-2 2 8 10 未冲洗-2 处理不符合要求-2 未清洁、未观察、卧位不适各-2 4 10 其它一处不符合要求-2 4 3 10 75 4 10 位置不舒适、不符合要求各-2 未检查-2,义齿未取下-1(未口述) 未戴手套、导管不通、衔接不好、未检查吸 力各-2 痰液未吸净-2,插管时未关闭负压-2 一项未查对-2 缺一步骤-2,负压持续显示-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
标准


扣分标准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2、了解患者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病人/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
10
3
3
4
未评估-3,缺一项-1
未评估-3,缺一项-1
目的、方法、配合注意事项解释不到位各-1
(二)准备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无菌观念强。
3操作时间:5分钟(核对—取舒适卧位)。
5
酌情扣分
每超过30秒-1
8、间断吸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9、吸痰毕,将吸痰管分离,用手上的手套包裹,丢入污物桶。
10、擦净病人口、鼻、面颊,观察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1、关闭负压吸引器开关,撤电源。
12、对清醒患者做好指导。
13、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口述)。
75
4
10
4
3
10
4
10
2
8
10
2
2
6
一项未查对-2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检查患者口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
5、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并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及吸力(口述0.04~0.053mpa)大小。
6、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吸净痰液。
7、更换鼻导管,嘱清醒患者张口,昏迷者可使用压舌板等,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咽喉,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如痰未吸尽,休息3~5min再吸。
缺一步骤-2
位置不舒适、不符合要求各-2
未检查-2,义齿未取下-1
未戴手套、导管不通、衔接不好、未检查吸力各-2
痰液未吸净-2
一处不符合要求-2
未冲洗-2
处理不符合要求-2
未清洁、未观察、卧位不适各-2
未及时关闭-1,未撤电源-1
未指导-2,指导不到位-1
未整理、未口述一项-2
(四)整体评价
1、操作规范、安全、有效、熟练,动作轻柔,患者/家属对服务满意。
2、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一套,电插盘,无菌治疗盘内置治疗碗、无菌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无菌钳、手电筒、污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10
2
8
一项不符合要求-1
缺一件-1及时Leabharlann 现补充-0.5(三)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准备电动吸引器,接通电源(口述220V),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