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教学成果奖推荐及评审工作的通知

合集下载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石油普教管理中心,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我省《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基础教育教科研工作,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省教育厅组织了2011年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

在评选过程中,各地高度重视,按照评选要求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加教学成果评选。

在各市(区)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地选送的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经研究,共评出801件优秀教学成果(文本类319项,网络和多媒体类205项,自制教(玩)具类248项,校本课程类29项,具体名单见附件),现予以通报表彰。

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工作具有以下突出特点:报送和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不断趋于均衡,成果分布地区多、参与单位多,参加人员广泛,涉及了全省基础教育领域各个方面;报送的作品规范整齐,成果的整体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能抓住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应用价值强;网络抄袭现象基本消除;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等薄弱学科申报和获奖成果数量有所增加。

但在评选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县(区)成果申报组织工作仍不够规范,存在获奖数量偏少甚至空白、学生作品数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

请各地在今后的评选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重要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成果评选机构,完善成果评选制度和机制,强化成果申报培训工作,规范申报程序,加大成果审查和把关力度,努力提高成果申报质量。

对评选出的优秀教学成果在更大范围进行宣传和推广,真正把这些优秀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

陕西省教育厅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附件:2011年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一、文本类一等奖 48项(二)科研论文类19项2(三)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类6项3(六)课改特色活动类1项4二等奖 110项(二)科研论文类50项5678910三等奖 161项(一)课题研究报告类9项111213141516171819二、网络、多媒体和教育电视节目类(一)课件 116项2021222324(二)中小学课堂实录 63项一等奖5项252627(三)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教育专题片网络课程等 26项一等奖3项28三、自制教具类获奖名单(一)教师作品一等奖24项2930313233三等奖143项34353637383940(二)学生作品二等奖5项41三等奖5项四、校本课程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4243。

202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示

202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示

202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示
公示显示,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22〕9号)要求,31个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共推荐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1716项。

按照第一完成单位统计,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中,共有583所高校的1709个项目入选。

其中,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3所高校,均有20个候选项目,数量并列第一;四川大学候选项目数量为18项,数量位居第四;山东大学紧随其后,候选项目数量为17项。

吉林大学(16项)、南开大学(15项)、湖南大学(14项)、上海交通大学(14项)、中山大学(14项),共同构成候选项目数量排名前10。

非“双一流”高校中,昆明理工大学共有11个候选项目,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等5所“双一流”高校并列全国高校第21名,表现优异。

此外,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的候选项目数量,分别为8项、8项、7项,均进入全国前50位。

关于对我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的决定

关于对我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的决定

交大“2010”114号关于对我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的决定校属各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高“2009”1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渝府发“2009”28号),我校许锡宾等申报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刘伦等申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等12个项目分别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刘元丰等申报的‚面向海洋,兼顾内河,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等58个项目分别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

为表彰先进,鼓励广大师生员工更加积极地投身学校建设和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对参与完成教学成果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主要完成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是党和国家重视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

我校这次获奖的项目是全校教职工在教学工作本职岗位上,秉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所获得的创造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将对我校继续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深化改革,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为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而努力。

附件:1.我校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名单2.我校获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名单3.2008年重庆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二○一○年六月七日主题词:教学成果奖表彰决定重庆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2010年6月8日印发附件1:我校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励名单附件2:我校获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名单附件3:2008年重庆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奖励评审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奖励评审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奖励评审方案一、奖项设置教学奖励设教学终身成就奖、教学卓越奖、优秀教学团队奖三类。

对获得教学奖励的教师,学校授予荣誉证书并颁发奖金,奖金金额为:教学终身成就奖30万元人民币/人,教学卓越奖5万元人民币/人,优秀教学团队奖10万元人民币/团队。

教学终身成就奖为最高奖项,相同奖励不重复获奖。

二、评选范围教学奖励评选范围为西安交通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和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并深受学生爱戴及同行认可的优秀教师。

三、工作组织成立教学奖励评选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教务处为委员会秘书单位。

委员会职责是:制定评奖规则、考察教师教学水平、评议教师教学成就、票决获奖教师、监督教学奖奖金的发放等。

包括:1、对候选人(团队)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学术道德情况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论报告委员会。

2、对候选人(团队)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做法及其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

四、评选程序及安排(一)学院初选阶段各学院(部、中心)根据《教学终身成就奖、教学卓越奖和优秀教学团队奖评选参考指标体系》确定本单位的推荐候选人。

教学终身成就奖和优秀教学团队奖每个学院限报1名(个),医学部限报2名(个);教学卓越奖每个学院限报2名,医学部限报4名。

拟推荐的候选人申报材料在所属学院(部、中心)网站上公示,面向所在单位教职工和学生广泛征求意见。

公示无异议后,在规定时间内将教学奖推荐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候选人(团队)推荐表(附件3、4)一式三份及相关材料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二)校内专家初评及公示阶段教务处组织校内专家对学院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初评。

评审专家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以及资深教授专家组成。

初步评出教学终身成就奖获选人4-5名,教学卓越奖候选人10-15名,优秀教学团队奖候选团队8T0个,对于入选的候选人名单在教务处主页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一周,接受群众监督,此后各阶段评选将不再公示。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野外教 魏刚锋 许安东 杜福元 屈茂
学研究
稳 高凤亮
长安大学
李民权 史澎海 刘树惠 刘 长安大学本科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
宇 何献忠
长安大学
依托行业学会,强化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 马恒升 刘忠海 翟振东 马天
养的研究与实践
山李 貅
6
西北大学 《阿拉伯国家史》(教材)
项目完成人
西北工业大学 电工电子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段哲民 李 辉 侯新宇 薛建 安 陈志武
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计算机专 冯建力 张水平 张凤琴 詹金
西北工业大学
业体系结构建设实践
珍 祁桂兰
西安电子科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大学
曹全喜 曾晓东 安毓英 柏昌 利 吴秀霞
西安电子科技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管理与改革实践
杨振超 屈锋敏
长安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结构系列课程教 学方案构建与实践
王毅红 郑宏 刘伯权
颜卫亨 周绪红
长安大学
电工电子系列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 研究与实践
林涛 巨永锋 郭志信
马天山 邱彦章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 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魏朗 陈焕江 马天山
王生昌 胡大伟
唐宗薰 张逢星 西北大学 《中级无机化学》课程和教材建设 赵 建 设 李 珺
张晓云 张先军 庄志剑
杨俊清 刘肖
2005 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名单
(按学校依次排列)
序 获奖单位

成果名称
项目完成人
西安交通大学 本科《运筹学》实践体系构建与实施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1908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电机专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

历经百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重要基地。

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

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2名、陕西省教学名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5名、教授5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4名)、研究员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5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另聘有双聘院士3名、海外兼职教授4名。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目前在校本科生1679名,各类研究生1688名,其中博士生209名、工学硕士生770名。

百年来,学院本着兴学强国,尚实严谨的精神,以育人为本,历经几代电气人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

迄今,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1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2909名,博士研究生398名。

其中包括钱学森、邱爱慈等30位两院院士和邹韬奋、江泽民、陆定一、蒋正华、王安等众多著名的专家和杰出人物。

学院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十余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150余种,建成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优秀教材4部;陕西省精品课程3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9项、省部级优秀教材11部。

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

2008年度教学成果

2008年度教学成果

2008年度教学成果1.全国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任职人员(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2010年)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宗本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彭济根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徐文雄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委员——陈光德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小力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委员——王小力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宋小平(2)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修委员:于德梅张文修张胜利2.教材出版(1)《复变函数》,王绵森,高教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ISBN978-7-04-023891-4)(2)《大学物理》(第三次修订版)(彩色版),吴百诗,交大,2008年10月出版(ISBN 978-7-5605- 2749-9)(3)《大学化学(适用于人文、社科、经管、外语体育类专业)》,唐玉海,交大,2008年4月出版(ISBN 978-7-5605-2734-5)(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概率论》,魏平,交大,2008年4月出版(ISBN 978-7-5605- 2674-4)(5)《大学物理》,李甲科,交大,2008年2月出版(ISBN 978-7-5605- 2630-0)(6)《MATLAB软件与基础数学实验》,朱旭、李换琴、籍万新,交大,2008年10月出版(ISBN 978-7-5605- 2964-6)(7)《物理化学》,王明德、赵翔,化工,2008年7月出版(ISBN 978-7-122-02311-7)(8)《数学物理方法》,刘峰、申建中,交大,2008年8月出版(ISBN 978-7-5605-2846-5)(9)《线性代数—学习指导、典型题解》,魏战线,交大,2008年09月出版(ISBN 978-7-5605-1456-7)(10)《概率统计——学习指导典型题解》,吴云江,交大,2008年9月出版(ISBN 978-7-5605- 1626-4)(11)《普通物理、大学物理—经典题、考研题解析》,张淳民等。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西安交通大学文件西交科〔2013〕56号关于印发《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院、处及有关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18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1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管理办法(2013年12月18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学校科技成果的管理,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我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成果包括:(1)理论研究成果,指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及科学专著;(2)应用技术研究成果,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计等研究成果。

第三条科技成果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学术意义,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的职务技术成果,其科技成果权归学校所有。

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形成的科技成果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使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

研究生毕业离校,或研究生指导教师因故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章鉴定和评审第五条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评审,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条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评审的范围包括: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

第七条应用技术研究成果鉴定和评审的主要内容是:(1)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2)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3)应用技术的应用价值及维护的条件和前景;(4)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5)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第八条申请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评审须具备的条件:(1)达到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规定的指标要求;(2)完成正式样机、样品等实物研制,性能稳定可靠;(3)经有关使用单位实际使用、考核,证明可行;(4)技术文件齐全,包括研制报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查新报告、有关图纸和用户报告;(5)科技成果的权属不存在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nt/2008/4308522575.Html
关于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教学成果奖推荐及评审工作的通知
西交教〔2008〕82号各学院(部)及有关单位:
为激励我校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决定开展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及评审工作,表彰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人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同时为推荐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做准备。

具体安排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条件
评选范围:我校2004年以来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研究及管理、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成果。

评选条件:申报的成果需经过至少两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方案(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完成时间为推荐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二、申报材料要求
1. 成果完成人须填写《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推荐书》,同时提交反映该成果的总结、概述、出版物或相关论文等佐证材料。

成果如为教材,须提交样书(一式两本或两套)。

2. 为了争取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各单位在组织申报教学成果时,注意科学合理地集成教学成果;在成果推荐、申报过程中应严格要求,成果应真实有效,保证质量;申报材料应充分翔实;支撑材料能充分地反映出成果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效果。

对申报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为,学校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 每项成果主要完成人一般不超过5人。

4. 本次校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实行限额推荐与差额评选。

国家级教改项目成果不占用各单位推荐名额。

三、申报程序
申报程序包括成果申报、单位初评和学校评审。

1. 成果申报
2008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为教学成果申报阶段。

成果完成人根据各项成果实际情况填写《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推荐书》,并报送所在单位参加评审。

2. 单位初评与推荐
10月30日至11月2日,各单位成立专家组(至少五人,其中至少一人为校督导专家)对申报成果材料进行审核及初评,并对推荐参加学校教学成果奖评选的成果进行排序。

各单位需提交纸质推荐书(一式三份),相关佐证材料复印件一份,汇总表(盖章)一份。

于11月5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研究及质量评价中心(主楼13层1304),所有材料电子版均发送至:
tianbo@。

未经所在单位推荐或逾期申报的项目,学校一律不予受理。

3. 学校评审
11月5日至11月17日,教务处汇总各单位推荐成果,通过组织专家组审阅材料、答辩等形式对各项成果进行评审。

评选的获奖教学成果将在校内公示一周,广泛听取意见。

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者,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

如有问题请致电82668306(田博)咨询。

附件:
1、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教学成果奖推荐名额分配表
2、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
3、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教务处附件1:
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教学成果奖推荐名额分配表
附件2: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
填写注意事项:1.成果科类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

其中: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管理学—11,军事学-12,其他(包括: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评估、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3。

c:成果完成人为一个人填1,两个人填2,三个人填3,四个人填4,五个人填5,其它填0。

d: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它填0。

e:成果属高职高专教育填1,本科教育填2,研究生教育填3,其它填0。

f:成果内容属教书育人填1,教学改革填2,教学建设填3,教学管理填4,其它填0。

填写代码时,不得少填、多填或错位填写,若编码中某一项无法填写,请在这一位填W。

2.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3.请根据各单位专家评审意见依次序从上到下填写。

附件3:
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
推荐书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推荐等级建议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成果科类
一、成果简介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三、推荐、评审意见
四、粘贴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