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MTP干预

合集下载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例 I类切 口围 手 术期 患者 , 以不 同干 预 方 法为 依据 分 组 :研 究组 5O例 (予 以抗 菌 药物 干预 )。参 照组 50例 (未 给 予抗 菌 药 物干 预 】,同时观 察 、比对 2组 干 预效 果 。结 果 研 究组 切 口感 染 率 6.OO% ,与参 照 组 8.00% 相 比 ,无 明显差 异(尸>0.05 l 研 究 组 36例 合 理 ,l2例基 本 合 理 ,2例 不 合理 ;参 照组 24例 合 理 。l6例 基本 合理 。l0例 不合 理 ; 比对 可 知 ,研 究 组
平均 (32.2±1.6)岁;男 /女:28例 /22例 ;参照组 50例 , 对 可知 ,研 究组 抗 菌 药 物 合理 利 用 率 96.00% (48/50),明显
1748岁 ,平均 (34.1±2.3)岁;男 /女 :26例 /24例。对 2 比参照组 80.00%(40/50)更高 ,有差异性 (P<O.05),见表 1。
解 I类 切 口手 术 围 手 术期 预 防 使用 抗 菌 药物 干 预 的 效果 ,此 次 50例 患 者 中 :4例 发 生 切 口感染 ,感 染 率 8.00%; 比对 可 知 ,
研 究 对象 选 100例 I类切 口围手 术 期 患者 。
无 明显 差 异 (P>O.05)。
1 资料 和 方法
药 物使 用 指 导 原则 》标 准 ,对 抗 菌药 物 使 用 注 意事 项予 以严 密 药 物 不 合理 应 用 情 况 , 已成 为抗 菌 药 物合 理 化 、规 范 化 、标 准
指导 ,准 确 记 录下 患 者抗 菌药 物 类 型 、服 药 时 间 、服 药 指标 、 化 管 理 的一 个 核 心 问题 。 I类 切 口手术 属 于 一种 比较 清 洁 的手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分析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分析

9 8 . 3 %; I类 切 口手 术 预 防 用 抗 菌 药 物 的用 药 品种 , 由2 0 1 0年 的三 代 头 孢 菌 素 使 用 率 6 2 . 3 改进为 2 0 1 3年 的 一
代 头 孢 菌 素 的使 用 率 8 8 . 9 %, 并 且 杜 绝 了无 依 据 的 更换 药 品 。结 论 药 学 干 预 与 行 政 干 预 显 著 降 低 了 I类 切 口
1 2 . 0 , 乳腺 手 术 、 甲状 腺 手 术 、 疝 气 手 术 的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分 别 由干 预前 的 9 8 . 0 、 1 0 0 . 0 、 1 0 0 . 0 %, 降 至 干 预后的 1 6 . 0 、 1 1 .0 、 9 . 0 ; 合理应用率高达 9 1 . 0 / 0 g ; 整改后 的 3 0 0例 患 者 无 切 口感 染 , 并 且 切 口 甲级 愈 合 占
ZH o N G H ua,LI U Yi n g,W U Fa ng,W A N G We i ,LI Ya h
( G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e s e Pe o pl e s ' Ar me d Po l i c e Fo r c e s ,Be i j i n g 1 0 0 0 3 9,Ch i n a )
疝 修 补 术 3种 I类 切 口手 术 围 术 期 预 防性 使 用抗 菌 药 物 的合 理 性 。 方 法 随 机 选 取 2 0 1 0年 7 —1 2月 和 2 0 1 3年 7 —1 2月 3种 手 术 I类 切 口病 历 各 1 0 0份 , 对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 的使用率 、 选 用 药 物 品种 、 给药 时机 、 用 药 持 续 时 间及 伤 口愈 合 等 进 行 对 比 。 结 果 3种 I类 切 口手 术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由 干 预 前 的 9 9 . 3 降 至 干 预 后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卫医办[2004]285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卫办医发[2012]32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本细则所指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体表肿物切除术等,预防用药纳入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他人员。

第四条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部、药学部、护理部、科教部、麻醉科、检验科、相关临床科室等共同参与,成立工作协作小组,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并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等工作,确保本细则贯彻落实。

第五条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第二章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第七条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第八条一般情况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增加;(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眼内手术等;(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2009(征求意见稿)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2009(征求意见稿)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2条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

第3条本细则适用于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4条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由医疗机构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医疗管理部门、药学部门、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普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成立工作协作小组,负责本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管理等工作,确保本细则贯彻落实。

第5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6条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第二章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第7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第8条一般情况下,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普外科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 PPT课件

普外科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 PPT课件

1
立题依据
•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细菌耐 药严重的国家之一。 • 国家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 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知》,要求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1
立题依据
• 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 药物存在不合理问题
4
研究特色和创新性
• 本课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普外科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进行调研, 医院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方法切实可行,对规 范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促进我院的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水平,发挥了作用。 • 此类研究在山东省内还未有系统开展,菏泽市 立医院完成本课题,对于指导我地区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以及临床药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领导的理解、支持与帮助是干预成功的关键, 干预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协调各方面关系,医 院成立了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务科等有 关科室组成的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定期检查外 科用药情况,进行行政干预,使干预方案得以 很好的贯彻执行。
4
研究特色和创新性 预期结果
• 我院地处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任务繁 重,病号多,医务人员参加进修培训机会少,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不到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 用情况较为严重。 • 菏泽市有人口九百五十万,我院年门诊量六十 余万人次,年住院患者 四万余人次,外科Ⅰ类 切口手术患者四千余人次,在我院外科手术 中 占有较大比重,具有代表性和可研究性。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009年7~10月进行干预。 • 随机抽取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普外科 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外疝)病例共 计180份(每种手术60份),填写手术病人抗菌药 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对干预后 的情况进行随访研究,以我地区另一家医院做 为对照组和未干预组,山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监测网提供同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经皮肤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四条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由医疗机构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医疗管理部门、药学部门、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普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成立工作协作小组,负责本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管理等工作,确保本细则贯彻落实。

第五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第二章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第七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第八条一般情况下,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窥镜的胃造瘘口术、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为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范围内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二、管理原则(一)预防为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二)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预防用药方案。

(三)规范用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药品说明书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四)监测与评估: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定期评估预防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管理措施(一)抗菌药物选择1.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为主要选择。

2. 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感染风险、药物敏感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用药时机1. 预防用药应在手术前0.5-2小时内开始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2.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手术,术中可追加一次用药。

(三)用药持续时间1. 预防用药的持续时间一般为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停药。

2. 对于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手术,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但不超过48小时。

(四)用药剂量1. 预防用药的剂量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患者体重和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2. 避免使用大剂量抗菌药物,以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五)用药记录与监测1. 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预防用药的品种、剂量、给药时间等信息,并纳入病历管理。

2. 定期对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包括药物使用量、药物敏感性、不良反应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培训与教育(一)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

(二)加强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预防用药重要性的认识。

五、违规处理(一)违反本制度规定,擅自使用抗菌药物的,将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药学服务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

药学服务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
2.3制定并实施药学服务的措施自2010年5月开始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通过药学服务实施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2.3.1成立药学服务协作组织为提高药学服务有效性,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主任为领导,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成立合理用药干预协作领导组,下设由药剂科临床药师为主质控科质控人员为辅组成的合理用药检查小组,负责进行药学服务措施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临床药学 干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颁布已7年多,然而各级医疗机构仍普遍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其中围术期不合理预防用药尤为突出,表现为:①预防用抗菌药比例偏高,普遍高达95%以上;②选药不适宜;③联合用药;④用药时机不当,⑤用药时间偏长以及用法用量不合理等[1-3]。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针对大多数医疗机构执行力度不够的现状,卫生部办公厅于2009年再次下发《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对相关指南的依从性,改变外科过度依赖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我院药事管理组织选择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作为突破口,通过实施药学服务对其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进行干预,寻求有效的药学服务方法及途径,为规范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病历资料记载不全、住院期间接受≥2种手术、围术期出现与手术无关的感染或术前存在伤口感染等病历。
2方法
2.1设计与填写调查表
设计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案号、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术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等,逐项填写并复核每份病历的调查内容,再将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
2.2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
1资料
1.1临床资料来源
选取2009年1至12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为干预前组;2011年5至12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为干预后组。然后对入选病历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iep o h lci n i co ilu ei ls—I n iin s r ey M eh d I c od n ewih t eClnc l t— rt r p ya tca t v mir ba s n ca s icso u g r. t o s n a c r a c t h iia i An
Ch n ) ia
[ bt c Obet e osu ytee et f ntr gt iigpann ( P nev nina poc npr p - sr t A a] jci T td f c i i -r n -ln ig MT )itret p raho ei — v h f o mo o n a n o o
mir ba plc to u r iin S h me i h n n2 1 n ain ld u eeto n iao so o l at co i l Ap ia in S pev so c e n C iai 0 a d rt a r gs lcin idc tr fW rd He lh 1 o
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 。方法 按照“ 0 1 国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专 项整治活动方 案” 世界 21 全 及
卫生组织/ 合理 用药 国际网络选择性用药指标调研方法设定调研指标 , 选取 2 1 年第 1 度普通外科 I 01 季 类切 口手 术患者病历作为调研基线 , 采用 MT P模式进行干 预, 每季度统计分析干预后 的调研指标 , 然后 再干预再调研 , 如此 进行 3 MTP循 环。结 果 个 经过 3轮 MTP干预后 , 通外科 I 普 类切 口手 术围术期预 防性使 用抗菌药 物率 、 平均
张彦 东, 劲松 , 钟 蔡越 秀 , 陆奇凯 , 孙银 香 , 王化 明 , 轶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斌 周 袁
( 珠海市人民医院 , 东 珠海 广 [ 摘 5 90 ) 10 0
要] 目的 探讨 监测 一培训 一计划 ( ntr gta i -l n g mo i i - i n pa i ,MTP 合 理用药干 预模 式对 I类切 口手 o n rn g n n )
用药天数及联 合用 药率 分别 由干预前 的 10 O 、 1 6 0 . 0 ( . 5±0 8 ) 、5 O 下 降至 干预 后 的 2 . 2 、0 2 . 0 d 1. 0 6 3 % ( . 6±
04 ) 、.0 , . 6 d 0 0 上述指标干预前后 比较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 术前 0 5 均 .5 ; . ~2h用药百分率 与品种选
t e fr tq a t r o 0 we e s l ce s t e b s l e n TP i t r e t n wa h n c r id o t d r g t e n x h is u re f2 1 r e e t d a h a e i ,a d M 1 n e v n i s t e a re u , u i h e t n o n t r e q a t r ,i v s i a e n ia o s we e a a y e h e u re s n e t t d i d c t r r n l z d. I h s wa ,t r e c ce f M TP i t r e t n i v s ia i n g nti y h e y ls o n e v n i n e tg to o we e i lme t d Re u t Afe h e y lso t r e t n ,r t fp r p r t e p o h lc i n i c o i l s r mp e n e . s l s t rt r e c ce f n e v n i s a eo e i e a i r p y a tca t i o o v mir ba e, u a e a e d u x o u e d y ,a d r t f c mb n t n o n i co ila e t e r a e r m 0 . 0 , ( . 5± v rg r g e p s r a s n ae o o ia i fa t o mir b a g n s d c e s d fo 1 0 O 16
Or a iain ,t ec s it r so ain sr ciigca s icso p rt ni e at n fg n rls r ey i g nz t o h aehso i fp t t eevn ls-I n iino e ai d p rme t e ea u g r n e e o n o
择合理率经干预后 均达到 10 O 。结论 0.0 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 [ 关 键
MT 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有效提高了普通外科 I 类切 口手术 围术 期预
词] 抗菌药物 ; 监测 一培训 一计划 ; 口, 类 ; 切 I 合理用药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17 —9 3 (0 2 0 —0 0 6 1 6 8 2 1 ) 3 22—0 3
[ 中图分 类号] R 6 . 993
M o t r ng t a ni - a i i e v nto i p r o r tv p o y a tc nio i - r i ng pl nn ng nt r e i n n e i pe a i e r ph l c i
u eo n i c o il g n sf rca s i cso u g r s fa t mir ba e t o ls—I n iin s r e y a
ZHANG a — n Y ndo g, ZHONG i —o g,C u — i LU — a , J ns n AI Y ex u, Qik i SUN i — a g,WANG Y nxi n
Hu — n ZHOU i U amig, Y ,Y AN a —i ( h ep e S s i l f Z u a ,Z u a 1 0 0 Xiobn T eP o l ’ p t h h i h h i5 9 0 , Ho a o

2 2 ・ 0
21 0 2年 5月第 1 卷 第 3期 1
C i Ifc C nr1 I 1No3Ma 0 2 hnJ net o t y2 1 o Vo 1

1 床 研 究 . 临
普通 外 科 I类 切 口手 术 围术 期预 防性 使 用抗 菌 药物 MT P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