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 流浪者的栖息地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
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
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
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不是大熊猫,它是一种优势动物。
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
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
”一个去过可可西里的人这样说。
此外,一部《可可西里》的电影和藏羚羊“申吉”活动让更多的人对这块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渴望与憧憬。
自然环境概况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东经89.25°~94.05°,北纬34.19°~36.16°。
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
它是横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之间的一块高山台地。
保护区西与西藏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冬季拉萨周边旅游景点

冬季拉萨周边旅游景点
在冬季,拉萨周边有许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值得一游。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景点:
1. 达孜古城:位于拉萨市北部的达孜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在冬季,古城的白色墙壁和红色屋顶与雪山背景相映成趣,美丽宜人。
2. 羊卓雍措:距离拉萨市中心约120公里,是拉萨市最大的淡水湖泊。
冬季时湖面上的冰雪景观非常壮观,可以欣赏到迷人的湖光山色。
3. 珠峰大本营:位于中尼边境附近,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起点。
冬季时,珠峰大本营周围的山脉被白雪覆盖,景色宛如童话世界。
4. 羊八井:位于拉萨市西北约90公里的羊八井风景区,是一
个被风光和文化底蕴所包围的地方。
冬季时,山间的雪景格外迷人,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藏族美食。
5. 拉萨小昭寺: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拉萨市中心。
冬季时,寺庙周围的雪景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
6. 扎囊古城:位于拉萨市南部的扎囊县,是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在冬季,古城的白雪覆盖下更显古朴而迷人。
7. 南木林:位于拉萨市东南约70公里的南木林县,是一个有
着悠久历史和壮丽自然景观的地方。
冬季时,南木林的冰瀑景观令人惊叹。
8. 拉孜古城:位于拉萨市西南约70公里的拉孜县,是一座拥
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城。
冬季时,古城的建筑与白雪相映成趣,别有韵味。
以上景点都有着独特的冬季特色,让人们在拉萨周边的旅行中尽情享受冬季的美丽和宁静。
锯缘摄龟的食法-枫叶龟和锯缘龟的区别

锯缘摄龟的食法-枫叶龟和锯缘龟的区别锯缘陆龟原标题:锯缘陆龟中文名锯缘陆龟俗名别名锯缘星丛龟、锯缘帐篷陆龟、喀拉哈里帐篷星丛龟英文名SerratedTortoise拉丁学名Psammobatesoculiferus繁殖方式卵生。
月份普遍为锯缘星丛龟的繁殖季节,一次约只下一颗蛋。
习性栖息地基本上大多在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Desert)范围,所以又称作为喀拉哈里星丛陆龟,栖息环境大多是干燥草原及沙漠边缘地带。
体形特征腹甲长度大约10cm。
食性食物以青草为主,除青草外还包含桑科叶子及花朵、先人掌,特别喜爱含水分较多的植物。
锯缘龟简介锯缘龟英文名称:Keeledboxturtle繁殖方式:卵生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度(阿萨姆)。
宠物简单描述:生活于山区,丛林、灌木及小溪中,几乎不会进入深水区域活动。
它喜暖怕寒,当环境温度在19℃时进入冬眠,25℃时正常进食。
成体背甲长14-18cm,宽9-12cm,壳厚5-7cm。
头部适中,背部为灰褐色,散有蠕虫状花纹,眼后至额部有镶黑边的窄长条纹,上喙钩曲,眼较大。
背甲为棕黄色,较隆起,上有三条嵴棱,前缘无齿,后缘具八齿。
成体背腹甲之间及胸盾与腹盾之间有韧带发育,仅腹甲前半可活动闭合于背甲。
无腋盾及胯盾。
尾短,四肢具覆瓦状鳞片,趾指间具半蹼。
雄性尾较长,且尾基部粗壮,肛孔距腹甲后缘较远,腹甲略凹;雌性体型较大,尾短,肛孔距腹甲后缘较近,腹甲平坦。
习性生活于山区,丛林、灌木及小溪中,几乎不会进入深水区域活动。
它喜暖怕寒,当环境温度在19℃时进入冬眠,25℃时正常进食。
体部描述背甲为棕黄色,较隆起,上有三条嵴棱,前缘无齿,后缘具八齿。
无腋盾及胯盾。
尾短,四肢具覆瓦状鳞片,趾指间具半蹼。
吻端钝圆、上喙略钩曲。
三条嵴棱间的背甲部分较平坦,正中钝圆,两侧几成直角向下,微向外斜达甲缘,背甲后缘呈明显锯齿状体形特征成体背甲长14-18cm,宽9-12cm,壳厚5-7cm。
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三(完整版含图片)

D60(6-18),0K,宿营4872M水未退,反而又涨很多,典型的雪融性洪水,跟降雨无关。
等待,继续等待,谁也不知要等到何时,非常煎熬,那种感觉就是日记上的N个感叹号。
为了抵挡食物的诱惑,时而爬上山顶睡觉,晒太阳,走神,眺望,听歌。
有时也会走远些,没有目标,只有让自己动起来,才能分化低落的情绪。
天气总体好,但几场冰雹还是难免。
能平地活动的地方就是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峡谷死角,铺垫着很多火山石,有许多土红色的,还有些硬草根,对植物了解不多,但藏北很多牧民会用它引火。
2010-10-11 17:51背倚可可西里最高峰岗扎日,至山脚直线距离约25公里。
2010-10-11 17:51红色的火山石,块头比黑色的都稍大2010-10-11 17:53夕阳漫步,顺着河水一趟又一趟(276.9)2010-10-11 17:53被冲刷下没多久的沙尘D61(6-19),0K,宿营4872M第四天了,堵在峡谷死角里。
等待就像抽烟,让人难以在恰当的时候放手。
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和香烟,这或许是一场不错的度假。
如果可随意的抽身,旅行也许就没那么深刻了。
的确,对前路失去信心,觉得走不出去了,但在生死存亡的问题上从未动摇。
很矛盾,即觉得走不出去了,又不认为会消亡于荒野,那是一种什么状态了?就是混吃等死。
(本来想形而上的描述这段心理,觉得又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就是混吃等死、胡思乱想而已。
在搞不明白宇宙边界和量子空间前,我们总是会将世界复杂化。
)下午开始为突围做准备,将世界简单化,就是此岸到彼岸。
将车子调整一番,清理掉两个驮包,使之轻便快键。
在清理其中一个驮包时,居然在夹板里发现一块德芙巧克力,哦的神啊,吃完巧克力,又把包装纸给舔了个遍,那“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原来是有前提的。
流浪者的特点

流浪者的特点
流浪者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居所、经常在不同地点间流动的人群。
他们通常没有
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经常依赖于慈善组织或他人的帮助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以下是流浪者的一些特点:
1. 缺乏稳定的住所:流浪者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他们可能会在公共场所、荒地、废墟等处露宿或搭建简易棚居住。
2. 经济状况困难: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流浪者通常处于经济困境中。
他们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生活在贫困的边缘。
3. 社会边缘化:流浪者通常被社会边缘化,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他们面临
着各种歧视和偏见,难以融入主流社会。
4.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流浪者通常生活在极度贫困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他们
容易受到心理压力和精神健康问题的困扰,如抑郁、焦虑等。
5. 手段多样化:为了生存,流浪者会采用多样的手段来获取食物、衣物和住所,包括乞讨、寻求临时工作、搭建简易住所等。
6. 多数为社会边缘群体:流浪者中的大部分人来自社会边缘群体,如失业者、
被遣返的移民、家庭矛盾无法解决的人等。
7. 生活环境不稳定:流浪者的生活环境常常不稳定,他们可能频繁搬迁,面临
风吹雨打、无法保证温饱和安全的困境。
流浪者的生活困境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可以通过
提供临时住所、提供工作机会、开展心理援助等方式来帮助流浪者改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和提供教育机会也是解决流浪者问题的重要途径,让他们有机会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拉孜芒普温泉沐浴记

拉孜芒普温泉沐浴记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号称“珠峰北大门” ,有“西部粮仓”、“藏刀之乡” 、“堆谐之乡”等美誉。
“拉孜”藏文意为“神灵之巅” ,为神秘领地,俗称“拉雪” ,即旭日第一道金光照射的神圣之地。
当然,也有学者将“拉孜”译成“风口”。
拉孜芒普温泉,位于县城以东12 公里处,称“医治百病之玉泉”,它以特异的医疗功用而誉满藏区。
几年前我率工作组下乡检查工作,曾去温泉泡浴,有幸目睹了她那迷人的风采。
那天,风和日丽,我们早上9 点30 分从县城出发,驱车21 公里至芒普乡普鲁村,再骑马走上8 公里,便到达了目的地一一芒普温泉。
芒普温泉地处秋古村(“秋古”温泉之意)南山的半山腰。
海拔4800 米,远远望去,烟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景色十分壮观。
泉水从半山腰的石缝中渗涌,共有5个泉眼,泉水流入两个各约20 平方米的人工水池。
两池有一小洞窗相连,泉池旁筑有 5 间石砌藏式平房,经过风雨浸蚀,已斑剥陈旧。
温泉水池上雾气腾腾,据当地老乡说,泉水的清浊程度经常变化,有时清澈见底,无异味,有时则呈乳白色。
水池不深,但人体浸入水中,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浮力。
很多人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来此沐浴,利用天然的温泉浴疗疾病。
当地人称之为“神圣之水” 。
泉水温度四季恒定,一般保持在50 C左右。
温泉周围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是游览的好去处。
温泉四面的山峰形状独特,山势十分陡峭险峻;西南的山顶呈古铜色,山腰呈灰褐色,山底为草坪和沼泽。
夏季牛羊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草坪上红花绿草,草药种类丰富,葱郁烂漫,美不胜收。
山间,流水潺潺,野生动物很多,有獐子、羚羊、旱獭、岩羊、雪羚、草狐狸、喜马拉雅雪豹、猞狸、狼、灵猫、雪鸡、山鸡、狐狸等。
当地山民民风纯朴。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成一幅令人神往的“香巴拉”画卷。
山巅有 4 个高山湖泊、三处古寺遗址和夏布、桑布两座寺庙,还可观赏到多处石窟、土洞等古人类活动遗址。
可见这处温泉早被人们发现,并围绕温泉修建了石窟和寺院。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鲁湿地概述拉萨拉鲁湿地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90度5分北纬29度40分区域平均海拔3645米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620公顷。
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西藏首府拉萨市的西北角。
其中北面大约6.6千米处为高山环绕属冈底斯山系东延部分;东北面与娘热、夺底两条沟谷汇集成的流沙河相接;东面与城关区拉鲁乡居民区及巴尔库接壤;南面紧邻拉萨城区以拉萨引水灌溉渠——中干渠和当热为界总面积6.2平方干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
根据我国湿地分类系统应属于芦苇泥炭沼泽。
湿地内野生植被主要以芦苇群系和中生型莎草科植物为主还包括21种草本植物;湿地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鹤、胡兀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高山兀鹫西藏自治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赤麻鸭等鱼类有横口裂腹鱼等5种两栖爬行类有高原蛙等2种哺乳类2种爬行类1种鸟类有百灵、斑头雁等39种。
据专家预算拉鲁湿地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吸收7.88万吨二氧化碳产生5.37万吨氧气。
拉萨人形象地称其为古城拉萨的“天然氧吧”湿地每年还可吸附拉萨市区空气中5475吨尘埃如果利用好了每年还可处理1000万吨以上的城市污水。
2003年拉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4天优良率达96.98%拉鲁湿地功不可没。
拉鲁湿地成了几十万拉萨市民健康的保护神不仅市民为之骄傲外国游客也惊叹不已。
面积与气候拉鲁湿地早期作为专用的牧场牲畜少水草茂盛高度达到2米鸟类繁多。
面积达数十平方千米。
以后多次在湿地挖泥炭造农田20世纪60年代湿地的面积已退缩不到10平方千米。
之后这里又进行过黄牛改良、菜篮子工程、农田建设等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又有一些单位和个人进驻湿地致使湿地面积日益萎缩迄今只保留着6.2平方千米的范围虽然已经有所退减但还是占拉萨市总面积的11.7%区域内以沼泽草甸为主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拉鲁湿地所在的拉萨河谷属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介绍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介绍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的西部,总面积452.39万
公顷,其中有57万公顷是无人区。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地处青
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的地理坐标为东经90°20′~100°05′、北纬35°00′~36°06′。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由昆仑山、阿尔金山、唐古拉山、阿尔金山四个山系的高山峡谷和藏羚羊保护区组成。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89°30′~95°25′,北纬37°00′~39°06′。
保护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4600米,年均气温-2.6℃,无霜期100天左右,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
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是藏羚羊和高原湖泊玉树的玉树湖。
青海省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52.39万公顷,其中
核心区面积为196.44万公顷,缓冲区面积为81.95万公顷,实
验区面积为207.28万公顷。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藏羚羊、野
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孜流浪者的栖息地
拉孜流浪者的栖息地
拉孜的藏语含义,我查了很久,未果。
但因为有了《拉兹之歌》,我很容易把这个小镇和流浪联想在一起。
拉孜因此被我理解为流浪者的栖息地。
这个上海援建的小镇让我这个上海人没由来的感到亲切,虽然她给我的见面礼是停电。
走在穿镇而过的318国道上,两边的店铺里烛光闪烁,是她两颊若隐若现的红晕,黑色的天空是她的秀发,满天星光是她的钻石头饰。
即便这黑夜,仍无法遮盖她的美丽。
我不忍多睡,在清晨起来再次造访小镇。
镇上的铺子除了一两家供应早餐的开着,大多都是铁将军把门。
路边的柱子上贴着一张广告:上海羊毛衫特价展销,地点:上海广常镇中心有个小小的花园广场,布局和造型都有些上海味儿,就象上海有些小区门口的商业中心,看来这儿就是上海广常广场两头有两个漂亮的公共厕所,一个没有开放,另一个从外边儿看还算干净。
路上开始三三两两的有人经过,多是些要去上学的孩子们。
对于我们这些游客打扮的人亦或是街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越野车,孩子们已经见多不怪了。
他们径直走到你的身边,伸出手来索要你的食物。
迎着他们的眼神,可以读出些许渴望,更多的却是理所应当的成分。
我有些疑惑,这些在上学的孩子们啊,他们受到了怎么样的教育?好心的老板娘告诉我,这些孩子,大部分不是藏族,而是跟着父母从内地过来的。
这彻底打消了我和他们分享早餐的念头,带着一丝不快埋
头独食。
第二次在拉孜落脚,是从珠峰大本营下来。
团队里有人不适,我陪着去医院看玻医院崭新的门诊大楼和上海广场里那个漂亮的厕所一样铁将军把门,看病请到旁边的那栋旧房子里。
节日里只有两个护士值班,医院里的电话老也打不出去,用我的手机倒是能够拨通医生家里的电话。
如果移动通讯要做广告,这倒是个不错的策划。
等医生来的当口,我去厕所。
顺着护士的指引找到了门口挂着锁的女厕所,奇怪!这个地方怎么到处都上锁呢?打开门,我不得不小心迈步,怕一不小心踩到满屋子的苍蝇。
怪不得,看来要锁的不是厕所的门,而是这些苍蝇。
医生来了,简单的问了一下病情,最平常不过的高原反应,开了药,关照打吊针。
我跑去隔壁的药剂室配药,墙上贴着一张纸,透过纸上斑驳的油渍隐约看见上面写着硕大的三个字无菌室感谢拉孜人民医院,那天晚上我基本没吃,保持了良好的体形。
保险起见,我们决定灌两袋氧气带上,毕竟再往后海拔是越来越高了。
还是这个热心的护士带着我到楼下仓库去灌氧气。
我已经习惯了这里每一扇锁着的门,这仓库的门更是当锁了。
护士把氧气袋塞在我手里让我等着,自己拐了个弯不见踪影,怕是忘了带钥匙。
突然,眼前的门开了,护士从门里探出身来,接过氧气袋动作麻利的完成了灌氧工作。
看着还没回过神来的我,护士咧嘴一笑,牙齿在黑暗中划出一道亮白的弧线,嘿嘿,我有秘密通道。
重新回到楼上的护士办公室,当然,我走的时楼梯。
有个藏民捂着脑袋求医,大概是喝多了打架受了伤,鲜血孜孜的从指缝里流出来。
医生说,对不起,我是内科大夫,治不了你。
护士说:糟了,昨天半夜有个急诊病人,外科大夫跟着救护车去了区上我不敢多做停留,也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医生过来救人,忘不了的是那藏民忍痛的表情。
要出发了,站在街上望向远方。
从这里向南,一直通往珠峰脚下;向西,经过神山圣湖通往神秘的古格王国,直指新疆叶城;向东,连接着我的故乡万里之外的上海。
虽然此时,我还不知道车上的备胎已经被偷了,虽然这里有着许多故乡的感觉。
但是,拉孜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