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之记叙顺序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02 理清记叙顺序-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 (原卷版)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记叙文阅读02 理清记叙顺序【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2.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二、答题方法。
1.记叙顺序。
顺叙,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或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分辨三种顺序的方法:读文章,看其中有无时间的先后错落现象,或事件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是倒叙或插叙。
2.记叙顺序的作用。
(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作用: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
三、答题举例。
1.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采用的是顺叙。
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采用倒叙:开头写道:“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下面是回忆与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
3.鲁迅的《故乡》一文中,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的回忆。
这是插叙。
【进阶训练】一、基础过关。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7分)为困境买份保险那是2008年的事情。
从县城拉教材回学校的路上,汽车在海拔4800米的红拉山上抛锚了。
刚从悬崖边捡回一条小命,我和同事来不及埋怨,就发现眼前处境的严重性:车子的一个轮胎已经从轴里滚了出来。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的顺序

记叙文阅读提升训练:记叙的顺序01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知识总结】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记叙了一批勇敢的探险家探险的过程。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③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顺叙的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有三种情况:①看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
如鲁迅的《风筝》,“我”由眼前北京冬季天空浮动的风筝,回忆起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做风筝的故事。
②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
③先写事情的结局,再叙述事情的缘由。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开头写到“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记忆的这样清楚?作者在后文叙述了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交待了事情的缘由。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有两种:①插入的内容跟主要情节的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
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眼前的紫藤萝花想到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花,插叙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
②是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中心事件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
如《羚羊木雕》一文,在介绍万芳时,就插叙了万芳与“我”的友谊。
【阅读精练】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纪念张惠雯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
专题06记叙顺序(课件)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记叙文
据上分析,答案可以试拟为:插叙的内容,结构上引出“春天的 脚步”这段话;内容上引发“我的XXX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计的, 最终会成为青烟一缕而消逝”的感慨。
04
必刷
这个点这样练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记叙文
【题目】 1.从全文来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请简要说明。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记叙文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 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然后再接着叙述本来的内容。插叙内容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 释或衬托作用,可长可短。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记叙文
通过分析各地中考试题发现,对插叙的考查较多,是重点。考查 内容有二,一是辨识,二是分析其作用。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记叙文
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彷佛我买的货物不是笋子,而是什么转眼就要消逝的东西,如长江鲥 鱼,如七家湾的樱花吻鲑,如高山上的云豹,就要没了。啊,属于我的这一生,竟需要每天去 和某种千百万年来一直活着的生物说“再见”。啊,我们竟是来出席告别仪式的吗? 绿竹笋很好吃,一如预期。 第二个礼拜,我又去菜市场,绿竹笋仍在,这次却索价七十元一斤了。第三个礼拜是八十元, 最近一次,再问价,竟是九十元。 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位美国博物学家艾文温‧第尔,他和妻子在二月末从佛罗里达出发, 做了一个和中国词人说法相反的实验。宋词中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他们夫妻二 人却自己开着车往北走,竟然打起与春天同时北进的算盘,而且,连春天的步行速度也被他们 窥探出来了。本来,春天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的速度往北方挺进的。他们一路走,走到六月,到 了加拿大边疆才歇了下来。好一趟偕春北进的壮举。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叙述顺序及作用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叙述顺序及作用【考点分析】把握小说的情节,除了要能准确把握小说的线索,弄清情节内在逻辑联系之外,还要关注小说叙述顺序(叙述方式)的变化,有的采用顺叙结构,顺藤摸瓜,可以理清文章的清晰的发展脉络;有的采用倒叙结构,造成悬念,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有的采用插叙结构,在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背景介绍,既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又丰富了形象,突出了中心。
记叙顺序(叙述方式)题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选文第x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其作用是什么?2、这篇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分析。
3、文中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
5、品析第x段运用插叙的作用。
【技巧点拨】一、叙述顺序特点与作用小说中的故事是在特定的时间框架内发生的,叙事的时间顺序编排就很重要。
叙事小说时间顺序的编排可以称为叙事顺序,叙事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顺叙顺叙:是按照时间或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发生→发展→结局)作用:采用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层次分明,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顺叙主要又分为以下两种:1、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在《老山界》中,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按时间顺序记叙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在很短的时间内翻越陡峭巍峨的高山,从而深刻体会其中的艰辛。
同样也体现了红军面对艰难险阻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与乐观主义精神,不仅抒发作者对红军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深受感动与感染。
2、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叙述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可以称为空间顺序。
以空间顺序叙述并不仅出现在小说中,也常出现在散文或者游记类文学作品中,比如鲁迅的回忆类散文《藤野先生》,游记类散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等。
值得一提的是《老山界》中不仅有时间顺叙,也有空间顺叙。
下午两点山沟与瑶民攀谈准备登山-天黑在山脚开始登山-当天夜里在半山腰露宿被冻醒-第二天黎明在上山路上吃饭继续登山-第二天下午两点登上山顶-两点以后休息下山。
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考点03:理清记叙顺序

技巧解密
例:【2019年广西防城港八上期中】《马氏“兄弟” 跨越二十年的诚信》:
本文使用倒叙手法有什么效果? 2016年2月11日,农历小年,下午6点,河南开封。 马保东与马奋勇挤坐在一张沙发上,兴奋地规划着今后 的合作。 【参考答案】马氏兄弟二十年后的合作本是事件的结局, 这样开头,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近期事件 开头,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03
考点解读 课文解剖 技巧解密 真题解析
考点解读
记叙顺序主要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平叙等五种。
在中考记叙文阅读中,总会考到有关记叙 文顺序方面的题目。阅读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作 者安排顺序的意图,从而去把握文章内容,理 解文章主旨。一般常考插叙和倒叙,尤其常考 插叙,主要以考查辨识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的方 式出现,此类题比较简单,只要掌握记叙的顺 序及作用就容易得分。
考点解读
常见考查形式: ①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按这样的 顺序写有何好处? ②本篇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什么?请你说说 这种记叙顺序的作用。 ③文中第×段是插叙,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④文章开头即是全文结局,这是什么记叙 顺序?有何作用?
课文解剖
例1:分析朱自清《背影》(部编版八上)第1段的作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 影。 【答案示例】用倒叙手法开篇,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 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突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吸引读 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
技巧解密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 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 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可以补充、 解释或衬托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记叙顺序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记叙顺序一、知识梳理1、记叙的顺序。
(1)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或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
(2)倒叙: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3)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分辨三种顺序的方法:读文章看其中有无时间的先后错落现象,或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是倒叙或插叙。
2、记叙的顺序的作用(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用?):(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作用:①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②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③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作用:①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②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③使文章脉络清晰。
④使文章结构紧凑。
二、金题演练娘(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2)“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写。
好处(作用):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2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从头来记叙。
好处: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造成悬念,避免叙述的呆板和单调、使文章富有波澜。
3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束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好处:补充交代某些内容,丰富文章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交代起因,交代物品的来历,突出物品的珍贵;丰满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某种精神品质,突出(深化)文章中心;使文章叙述的故事时间更加集中,使故事情节更紧凑。
4倒叙和插叙的区别
倒叙是就全篇而言的,回想的篇幅长,占整篇文章的主体,是表现中心的主要内容,回想结束后,情节不再向前发展,首尾基本上在一个时间段上。
(如《风筝》《洁白的木槿花》《口琴往事》《手掌上的阳光》)
插叙是就局部而言的,回想的篇幅短,回想结束后,情节继续向前发展(如《生日》《羚羊木雕》《一个七美圆的梦》)
5.补叙:补叙,是补充的叙述。
它在文章的后面,对前面的事件关键伏线予以披露,使之真像大白。
作用是:补充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表现作者对文中事件的反思。
(如:《我的老师》《大地的耳朵》《逃跑的火焰》)。
202X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记叙顺序与作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记叙顺序与作
用
记叙顺序是指记叙文中事件的顺序安排。
它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多种方式进行安排。
记叙顺序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逻辑清晰:良好的记叙顺序能够使读者清晰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记叙顺序混乱或不清晰,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
的行为动机。
2. 增强悬念:巧妙的记叙顺序可以营造出悬念和紧张的氛围,吸引读者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通过恰到好处地透露和隐藏信息,作者可以引导读
者展开推理,并在故事的高潮或结局处揭示答案,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3. 强调重点:合理的记叙顺序可以突出故事中的重点事件或情节,使读者更加关注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通过精心安排事件的顺序和间隔,作者
可以引导读者对故事中的某些情节产生更深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因此,在写记叙文时,要对故事的顺序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安排,以便清晰
地传达故事内容,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之记叙顺序一篇记叙文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该按怎样的次序来安排文中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顺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一、顺叙。
顺叙就是按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记叙顺序。
要判断一篇文章是否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有两种方法:一看文章是否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二看文章是否以空间顺序来叙述。
二、倒叙。
倒叙顾名思义就是倒过来叙述,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还有一种形式:先写眼前的事物。
再由眼前的事物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又回到眼前的事物。
恰当运用倒叙,能突出结果,造成悬念,使文章产生引人人胜的艺术魅力。
我们阅读倒叙的文章要留意文中的“呼应” :一是开头的结局和回忆部分的结局前后呼应:二是开头写眼前事物,回忆结束后又回到眼前事物,形成首尾呼应;三是开头写的事件中某个最突出的片段。
与回忆部分写到的这个片段前后呼应。
我们还要留意文中由现实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的过渡句(段),以此来把握文章的结构。
三、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人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有以下两种常见的形式:1,插入对有关事件、人物的回忆。
2,插入对人物、事物的介绍或某种情况的解释。
插叙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由作者直接插进来叙述、介绍;可以由文中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也可以通过文中人物的对话、独自来进行。
插叙的内容主要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阅读插叙的文章,同样需要我们通过寻找过渡句(段)的方法来弄清插叙的起止位置。
倒叙与插叙有什么区别?首先,倒叙的内容是中心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插叙的内容只与中心事件相关。
其次,倒叙文章中的回忆部分就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占据文章的主要篇幅,而插叙的内容只是在顺叙中途插入的为中心事件服务的一个片段。
温暖一生的假糖余华①下岗后,我开了一家糖果店。
②一天,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来到我的店门前。
我一眼认出,她是我上小学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赶紧低下头,不想让她发现⋯⋯③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
一天早上,我很早就来到学校。
在教室外面的拐角处。
被划为“黑五类”的刘老师正蹲在地上,用手把窗下一堆被毛孩子们砸碎的玻璃片一块一块地往簸箕里捡。
④看到这里,我内心不由一阵辛酸。
突然间,我想到了一颗糖,那是前一天下午,小伙伴军军送给我的一颗糖一“奶油太妃” 。
⑤我掏出太妃糖,走到刘老师身后,说:“刘老师,您吃糖。
”刘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接过糖,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只等到我转身离去,才听见她的哽咽声:“谢谢你,孩子。
”⑥整整一天,我发现,刘老师总有意无意地向我投来凝视的目光,整整一天,我的心都感到快乐。
⑦到了傍晚,军军问我:“我那块包在‘奶油太妃'里的肥皂泥你是吃了还是扔了?”天哪!夜里,我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了很久,心里满是说不出的委屈。
⑧从那以后,我开始害怕刘老师那凝视的目光了⋯⋯几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颜面见刘老师,那颗假糖,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⑨“我买两斤水果糖。
”花白头发的刘老师还是走了过来。
我迅速打量了她一眼——她真的老了,脸上已出现了老年斑,但她慈祥的笑容,使她显得那么和善。
万幸的是她没有认出我。
w!w!w .!x!k!b!⑩突然间,我想到必须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这是一个乞求她宽恕的难得机会!“刘老师! ”我禁不住叫了起来。
她惊异地看着我。
看着看着,她兴奋起来:“你是小余吗?你真是当年的小余吗?”我含泪重重地点头。
她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不松开,突然,她像想起x k b 1 . c o m 什么似的,抓了一把糖果塞给我。
说:“来,你吃糖,你吃糖⑾捧着那把糖,我却不知所措。
老师呵呵地笑了起来:“怎么,不好意思吃老师的糖你忘了?老师还吃过你的糖呢!我还记得那是一颗包装考究的‘太妃糖' !”⑿我语塞了。
刘老师接着说:“我一直惦记着你。
那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啊!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那不仅是一颗糖,它是一颗心,一颗最善良、最纯洁的童心啊!只是,老师没有福气享受啊,就在你走后不久,那颗糖被专案组的人搜走了。
至今我还在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舍得早一点将它吃掉呢?”⒀说着说着,刘老师感伤地叹息起来。
而我却没有勇气揭开那颗假糖的秘密。
几十年的良心债,终于可以放下了,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解脱与轻松。
(摘自《杂文选刊》)1,选文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心事件的大意。
3,选文第③至⑧段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温暖一生的假糖》答案[来源 :Z*xx*]1.本题考查对插叙的辨识能力。
选文在一件事情中间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记叙顺序是插叙。
2.本题考查对插叙文章的中心事件的概括能力。
答案示例:。
我'巧遇刘老师后,因为刘老师的一席话放下了几十年的良心债。
3.本题主要考查插叙的作用。
这几段写的是:“我”送给刘老师一颗糖,后来才得知那是一颗假糖。
作用是:解释了“我”认出刘老师后却不想让她发现自己的原因,也为下文的情节作了铺垫。
十年立极夏夜似梦境不期而至,琥珀般把眼前世界包裹起来。
一切都沉静下来,只剩嗅觉在黑暗中醒着,被缓缓送来的独特郁馥萦绕。
这是久违的栀子花香气呀,一波波如潮水在记忆里熠熠闪亮。
寻香望去,花白摇曳如雾中的女生脸庞,仿佛一道闪电划破暗夜,尘封已久的花季之门无声打开。
我又看到了那个l6 岁的男孩,内心平静地站在黑暗的丁字路口,双手合十向上天祈祷:让她活着,把我的生命给她十年!那个傻傻的男孩就是我。
被祈祷的女生是我的初三同学,姓林,记忆里她的皮肤如栀子花瓣般洁白无瑕。
她的歌唱得极好,嗓音甜美、韵味悠长,在全校的晚会上出尽了风头。
因为有倾慕的大胆男生不时来找,她平日里神情倨傲,行走时总是天鹅一样昂着颀长的脖项。
不过她与我没有那种距离感,交谈起来轻松开心。
后来班里传出了一件“大事” ,她的日记被偷看了。
这是一本早恋日记! 男女生间那些难于启齿的细节,如诡异的小妖般在同学们嘴里蹦来窜去。
那个男生我认识,学校的长跑健将,小麦色的矫健身躯常在操场上纵横驰骋。
早恋事件在全班掀起了轩然大波,最终老师也知道了。
我看着她多次被叫去谈心,然后在所有怪异难堪的目光中,罪人般走回座位,用沉默固守着最后一点自尊。
很快大家就把此事抛到脑后,因为中考在即。
暑假中一件更大的事发生了:早恋事件加上中考不第,使她最后的心理防线全面崩塌,服毒自杀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我家离医院很近,得知消息后我马上赶了过去。
穿过充满来苏消毒水味道的长长走廊,焦灼的我在病房门口见到了她的母亲,那张脸因过度惊慌和痛苦变得秋菊般枯黄。
人生第一次目睹生命在死亡门前挣扎徘徊,我的心情紧张得无法形容。
我看到她躺在床上深陷昏迷,一双瞪大的眼睛不停地旋转,却没有一个停顿的焦点;牙关是紧咬着的,不时发出无意识磨牙的“咯咯”声。
天啊,这样的悲惨一幕映照在少年眼中是如此恐怖 !一个绝望的声音在我 心中大喊:一个曾和你朝夕相处、如花初绽的生命,就垂这样变成森森白骨吗 ?这时,我没有泪水只有行动。
我不要她死 ! 我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那个夏夜, 我穿过栀子馥郁的香气, 停在医院前充满象征意味的丁字路口, 用十年生命虔诚地为她祈祷。
就在祷词出口的瞬间, 我陡然听到一声贯通灵魂的风啸, 神秘如巨大的黑色翅膀, 裹挟着誓 言从头顶迅疾掠过。
周后传来消息,她奇迹般苏醒并平安度过了危险期。
我笑着自语: 而已,生命还有好多个漫长的十年呢至于林姓女生, 后来不再上学了。
我们在那个丁字路口邂逅过一次。
看得出她恢复得不 错,阳光下青春神采依旧。
我们高兴地说了一些话,从此没有联系更未相见。
她从不知道, 当她在地狱门前苦苦挣扎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誓言把生命中无比珍贵的十年慷慨相与。
[来源 学§科§网 ]如今的同学聚会中,听到好多熟悉的名字已经阴阳两隔,包括那个小麦色的长跑健将, 却没有她的任何消息。
我猜她大概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 结婚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我 们举杯追忆往日纯真,慨叹时光飞逝一去不返⋯⋯感谢这久违的栀子花香, 我又回到那个梦境般的夏夜, 看到了昔日表情圣洁的男孩, 个双手合十向上天祷告的瘦弱身影, 散发着纯真、 勇敢和虔诚的光芒, 他曾经用那样特别的 方式去抵挡命运的严酷和无情。
1,选文的记叙顺序是: ______________2,选文开头一段与文章叙述的中心事件有什么联系不过是区区十年 我再度回到 16 岁的花季。
(摘自《格言 >>2007 ,22)3,(1)请用单竖线在文中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说说划分的理由。
(2)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与开头相照应的句子。
十年》答案1.本题考查对倒叙的辨识能力。
选文先写后面的情节,再从头叙述中心事件,最后与开头相照应。
是典型的倒叙。
2.本题考查倒叙的形式。
选文开头的情节是中心事件中最突出的一个片段。
X k b 1 . c o m3.(1) 本题考查倒叙的结构。
第一条单竖线画在第一段后,第二条单竖线画在“慨叹时光飞逝一去不返⋯⋯”后。
划分的理由:第一部分由栀子花香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回忆‘我'用十年生命为轻生的女同学祈祷的往事。
第三部分结束回忆,照应开头。
(2) 本题考查倒叙中的照应。
与开头相照应的句子有:“那个夏夜⋯⋯裹挟着誓言从头顶迅疾掠过”她从不知道⋯⋯慷慨相与” “感谢这久违的栀子花香⋯⋯我再度回到l6 岁的花季。
”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