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9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附答案50篇

2019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附答案50篇

2019 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 篇附答案1与草化敌为友①草是庄稼的敌人。

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

父亲跟草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心血。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的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摞 lu ò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

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

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充满了牵挂。

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⑦有次下班回家,我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

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

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

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

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

但对于从花盆边缘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试卷(带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试卷(带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模拟练习(名师精选全国中考真题+详细答案,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带雨斜开扁豆花》一文,回答 1~4 题。

(14 分)带雨斜开扁豆花周志坚①刚下过一场雨,天一下子凉爽起来,漫步小道,蓦地,我看见一架扁豆花。

②扁豆栽种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

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

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起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缀着水珠,晶莹剔透地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③自始,我开始注视着这架扁豆花。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

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在秋风里起舞翩跹,欢欣鼓舞。

花落,结荚,扁豆成型。

邻居家四岁的小孩说出的话最为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

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

我走过时,稍稍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

邻居家那个小孩嚷嚷着要摘,我抱起他,他一扬手,摘了一瓣,“我摘到绿月亮了。

”他高兴地喊着,真是童心可爱。

④这里的扁豆,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

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

于扁豆而言,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由生长,花开花落。

想着若把它摘了切成碎片,清炒一下,放点蒜苗红辣椒之类,味道会很鲜美。

从前,乡下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墙院边,随便捋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

饭熟,扁豆也熟了。

用大碗装了,放点盐,再拌点蒜泥,那是一碗不错的菜呢!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那时,生活困顿,缺油,难得滴上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

打嘴也不丢。

那是儿时的记忆。

⑤常听人说,扁豆最贱了,不管栽到哪里,只要有一方空间,无须怎么打理,都会开花结实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其生命力之强,犹如野草一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扁豆也是适用的。

我想人也是应该这样,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顽强地生存,做出自己的努力,不求富贵闻达,不怨碌碌无为,走正路,不虚度年华,留下生命的足迹足矣。

【备考2020】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

【备考2020】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记叙文试题汇编(Word含答案)(注:先统考地区,汇编答案为标准答案的地区,答案不准确的没有收录,大概50篇左右,119页)一、(2019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访梅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

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

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

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

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

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

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更有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

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

我们一眼一眼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红呢!”“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

”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作着沉思。

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往日里,那是个大草坝,上面有着青茵茵的草,草里长着花,黄的,红的,紫的,蓝的。

可如今,雪埋得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是一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

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

河南省河北省2019年中考记叙文专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河北省2019年中考记叙文专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给母亲梳头发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

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

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

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

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

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

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

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

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

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

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

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

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

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

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

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

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记叙文(湖北省,word,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记叙文(湖北省,word,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记叙文(湖北省,word,含答案)【2019·咸宁卷】插在锁孔里的钥匙①吃完早,老张慢悠悠下楼,他想去公园溜达。

当他走到二接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小女孩,導在201门ロ,201的防盗门的锁孔里,插着一把系着红色丝绳的钥匙。

老张挠一下头,哎呀,这老太太可咋整,又忘记拔钥匙了。

老张拥小女孩微笑着点点头。

小女孩羞红着小脸蛋朝老张笑笑②上月一个周末,大约也是这个时候,老张接了电话,急急下接,无意间,看见201房门锁孔里,插着一把系着红丝绳的钥匙,他的第一反应是,老太太着急出门,走的时候忘了找钥匙。

可又ー想,说不定老太太在屋里?于是,老张向前轻轻了门,星里没有动静,又敲了敲还是没有动静,可以确定老太太不在屋里。

③老张心里着急,锁孔里的钥匙咋办?拔出来不是,不援出来也不是。

他怕耽误时同想一走了之,又觉得不地道,他看一眼脚下,咦,有办法了。

于是仲手正要把钥匙拔出来时,住203房的男人回来了,他怪异地幣一哏老张,快速打开门,风一样钻进屋里。

④老张张大嘴,看着关严实了的203房门,又转身看了看201门上锁孔的钥是,闭上嘴,忽然感觉嗓子痒痒的,“咕噜”咽下一口唾沫。

站在楼道里像吃了辣椒的猴子,抓耳挠。

⑤老太太终于回来了,老张笑可可上前搀着老太太的胳膊,说:“坤子,您总算回来了!”老太太迅速抽回路膊,朝老张瞪一眼:“你谁呀?我不认识你!”“婶子,我是住接上的。

”“关我事!”老太太甩开老张的手,仲手在身上左翻右找,嘴里嘀咕,“咋不见了,我明明放衣兜里了的…”老张温声说:“婶子,钥匙插在锁孔里,你走时可能忘记拔了。

”⑥“什么?”老太太一下子慌了神,伸手急忙把门打开。

“没我的事了。

我得走了。

”老张刚转身要走,却被老太太一声呵住:“站住,你不能走!”老张愣住了,惊讶地问“还有事吗?”“你说有事吗?”老太太怒了,朝老张凶巴巴吼道,“你得进屋,等警察来了你再走。

”说着,老太太掏出手机打了110。

2019中考语文:15篇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2019中考语文:15篇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2019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塔下人家》沈念和那个阳光般的男孩相见时,抬头就是被雨淋湿的古塔。

那是一片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如波浪翻滚,把一块块光投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岛屿、湖泊。

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瘦削的身体,穿一身褶皱青衣,脸色永远白皙。

“塔,记录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

”我和男孩说起25年前的记忆。

成长于乡野之地的少年,14岁离家,尚未脱去稚气,求学而来,懵懂无知地“探”进这座城市。

那时候,我乘坐的大客车要搭上轮渡才能抵达城市。

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

我在车上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城市的面目,只能眺望车窗外一湖阔朗的水波。

在我“渡”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分秒中,屹立水边的塔,若隐若现。

男孩恰是那一年出生在塔下人家。

那时的老城区是衰颓、晦旧的,塔下人家的生活也多艰涩愁郁。

“你到鱼巷子,离塔就不远了,我家就在塔下面。

”男孩的电话指路,让我想起多年前寻塔的经历,同样被人这般介绍而记住了呈“7”字形的鱼巷子。

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

塔整天看着巷子里的“人间烟火”,喜笑怒哀的人们从这里走过,又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轨道上。

男孩的父亲在这里贩卖过鱼,这位中年男人下岗后,干过多种活计,孩子要长大,老人要赡养,没有任何优势、背景、资源、专长的他,注定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塔,看到过男人从巷子里早出晚归,也看到过他拥抱孩子和妻子时的微笑。

塔下住着很多这样的家庭,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张拧巴,就像走出门,坑洼的街面,不小心就会踩一脚烂泥水。

男孩那一年喜欢上了绘画。

夫妇俩纠结了一天一夜,决定送他去培训班,家里的一切开支压缩到最低限度。

男孩坚持了7年的绘画学习,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

许多次,他们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却不知要如何述说陪伴、培养孩子的经历,好像是咬咬牙就走过来了,那些艰辛、隐忍和坚强却只字未提。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积累与运用专题及参考答案:记叙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积累与运用专题及参考答案:记叙文阅读

专题记叙文阅读类型1 叙事散文:成长故事一、(2019·盐城)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芬芳的蜡梅花秦湄毳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

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

”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烟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

”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衣情里没有恶意。

我放心地笑了……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

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

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

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⑤窗外,飘着雪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腊梅花……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Word含答案)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汇编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记叙文试题汇编一、(2019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访梅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

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

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

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

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

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

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更有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

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

我们一眼一眼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红呢!”“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

”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作着沉思。

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往日里,那是个大草坝,上面有着青茵茵的草,草里长着花,黄的,红的,紫的,蓝的。

可如今,雪埋得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是一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

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

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

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001与草化敌为友①草是庄稼的敌人。

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

父亲跟草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心血。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的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摞luò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

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

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充满了牵挂。

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⑦有次下班回家,我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

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

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

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

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

但对于从花盆边缘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

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⑾花枯萎了。

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

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藏在葳葳蕤蕤地长起来。

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⑿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

他拔除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

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

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让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⒀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

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

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⒁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但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

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⒂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

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

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⒃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

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⒄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

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陈立明/文,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30日,有改动)1.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

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心态变化:父亲性格:2.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请根据提示品析语言。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1)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

(提示:父亲拔草是怎样的神态?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

(提示:父亲拔草的动作有怎样的特点?表现父亲干农活有什么特点?)4.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

1.心态变化: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迷茫。

或:父亲进城后变得孤寂、迷茫。

父亲性格:勤劳、淳朴、执着。

或:热爱土地,热爱劳动,执拗。

(表述不同,意思相近亦可)2.①细致地表现了父亲心理的变化。

父亲离开了庄稼,在城里种花,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寂;种花失败,表现出父亲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他对农村生活的念想和回味。

②为后文做铺垫。

种花的经历促使父亲接纳了花盆里的野草,为后文“与草化敌为友”做了铺垫。

3.(1)神态:像个将军一样、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瞄。

(可用自己语言归纳概括)心理:父亲对草恨意浓浓,势不两立。

(2)动作特点:快、准、狠。

或:迅速、毫不留情、急不可待、赶尽杀绝。

干农活的特点:干练、干脆、麻利、熟练、坚决。

4.示例一:是城市的硬冷。

父亲离开了熟悉的土地和庄稼,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相比父亲对草的排斥和恨意,这大到没有边际的城市更让父亲无所适从,城市的硬冷让父亲的心态由原来的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和迷茫,父亲与草势不两立、绝不相容的态度在高楼大厦的硬冷中被慢慢消融了。

示例二:是父亲对田野的思念。

父亲到城市后,离开了熟悉的田野,内心很孤寂迷茫,当看到阳台上花盆里长出的草,想到了家乡田野里的草,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草成了父亲乡情的媒介物,浓浓的乡情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

示例三:既有硬冷的城市,又有父亲对田野的思念。

①城市的硬冷令父亲感到迷茫、孤寂,见到同是来自乡间的草,父亲感到欣喜。

②父亲对田野的思念促使父亲亲近了来自田野的草,与草化敌为友。

002手掌里的清凉树荫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

树下有几个用砖块垒的垛子,大的孩子把砖垛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

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的枝丫上拿下一把扇子。

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合,,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

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儿地给弟弟扇着。

【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

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

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个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礅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立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

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diǎn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即,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

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

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荫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

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妈妈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

”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背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

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目报》2016年1月19日,有删改)1.本文标题曾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

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2.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品析加点词语。

)3.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垛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4.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1.①题目新颖,有美感。

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这里以《手掌里的清凉》为题,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由手掌里传递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

③以“清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2分,扣住“新颖”或“线索”得1分,扣住与中心的关系得1分。

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2.①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哥哥给弟弟传递清凉做铺垫。

(2分,指出“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得1分,指出其表达效果或作用得1分。

)②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重的喘气声,写出了他搬砖的费力。

(2分,指出是拟声词得1分,指出其表达效果得1分。

)3.【甲】4.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贴父母),遇到困难肯动脑(聪明),而且肯吃苦,有毅力。

正因为他具备了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所以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3分,扣住“有爱心”“懂事”“肯动脑”“肯吃苦”“有毅力”中的任意三点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