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息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度推行,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1.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涌入纺织服装出口市场。
他们竞争激烈,不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与之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2. 外贸政策调整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忧虑,浩繁国家纷纷对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口进行限制,实行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贸易摩擦、保卫主义、技术壁垒等,导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3. 成本压力增加过去,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然而,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息上升,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也在不息增加,使得我国纺织服装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大大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品牌建设不足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牌价值和品质保障,而我国纺织服装品牌的著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这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溢价能力有限,无法与国际大品牌抗衡。
二、应对挑战的对策1. 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附加值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目前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以加工、代工方式进行的现状。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3. 多元化市场拓展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需要加大对内贸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多元化的市场拓展策略,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
宁波服装出口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宁波服装出口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宁波作为中国著名的服装出口城市之一,近年来一直在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宁波服装出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为了加强宁波服装出口的竞争力,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
首先,宁波服装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变得更为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逐渐增加,为宁波服装出口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隐患。
因此,宁波需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寻求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
通过拓展新的海外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伙伴,以减少对其中一市场风险的暴露。
其次,宁波服装出口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
近年来,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宁波可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积极采取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支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第三,宁波服装出口还存在品牌建设的问题。
虽然宁波有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但整体上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宁波可以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同时,加强品质控制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从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同时,宁波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和品牌的合作,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和资源,提高宁波服装的品牌价值。
第四,宁波服装出口还有待提高创新能力。
当前,全球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宁波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创新能力。
宁波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创新研发,提高技术水平。
同时,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宁波服装出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潜力与机遇。
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加强市场多元化,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和创新能力,加强行业协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宁波服装出口有望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国服装业的现状、趋势及迈向国际市场的对策

出路 ,本 文从 中国服装 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重 点阐述 了中国服装 业挺进 国际市场
的对策 。
关键词 :发展 ;现状;趋势 ;国际市场 ;对策
中国服装业发展的现状
与服装相 关的行业 ,特别是面料 同服装发展不相适
应。近几年 , 服装产业的发展,本应给纺织业带来一个大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密度 的发展机遇 ,但纺织业并没有和服装业 的发展一起提高。纵 决定了她劳动力的低廉和高精机械的不普及 , 这个原因使我 观国内面料市场 ,国产面料仅仅用于大路货以及中低档服装 们成为了美日 等发达国家的加工基地。产品设计含量少,大 多为来样加工,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廉价的服装加工基地。 基本上讲中国没有自己的世界品牌,没有自己的服装 设计大师,没有一个跻身世界排名的服装设计师 。之所以没 有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大师是因为:一是中国的国力不够强 盛,没有受到世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推崇。所有的的影响力
都 以实力为依托 ,中国的实力上去之后 ,影响力是 自然而然 的事情 ,当然包括流行 。二是 中国现代服装业的发展历史太 过于短暂 ,只有几十 年的历史 ,而且是拷贝欧美的东西 ,没 有充分去 发扬我们 民族 的东西 , 我们祖先的文 明没有 良 的 好 继承 和发展 。为什 么民族 的东西没有得到弘扬?根源 仍然在
“ 进 来 ” 的道 路 。相 关 部 门 已经 作 出一 重 要决 策 :以 请
性。服装品牌所蕴涵的文化个性主要体现在设计风格和创
新上 。作 为服 装设计 师 ,最重要 的是掌 握市场需 求动向 , 用设计优 良的产 品去 占领市 场。
服装为龙头 ,带动整个纺织工业发展 ;同时以外贸出 口 为导向,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循环圈,推动产
浅析我国服装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现 m 量 尤l
1 3额居高 的光环下 隐藏 的是我国服装业缺 乏 自主国际化品
牌这个实 际问题。由此我们综合可以得出中国服装行业 的现
状:
及 发、¨ , 1一 和 低 成 本 运 营 2 当前 我 国 服装 业发 展现 状 展 图一所示的是我 国 2 0 0 8年的服装产品月度出 口总体情 对 况,从 图 中可以看出我国去年 的服装 出 口总额接近 10 亿 50 美元, 比去年 同期增长 8 6 ,除 2 份外每月基本保持在 .% 月 策 10亿美元左右 , 5 且基 本保持 同比增长的态势 。数字表 明中
~
国 H 陵 I 一 1 ~ 讣 秀 . 札 暑
装1l - : = 一 =耋 一
, ▲ 一 h
刘堂发 幸 伟 林 雨
Li T gf Xi W Li u an a ng ei n Yu
( 昌大学共青学 院,江西 南 昌 南
32 2 ) 300
(o g i gC le e o a c a g U ie s t ,J a g iN n h n 3 0 0 O n q n o l g f N n h n n v r iy in x a ca g 3 22 ) 摘 要: 近几年 , 中国服装 业得到 了迅速发展, 但是 中国还 只停 留在“ 制造大国” 的水平上, 应让 自己的服装 品牌顺利走上 品
露
柬 料 加 丁 进 标 u I 提 、 款 式 供 、
样
的
柬 料
加
图二
我 国 服 装 出 口结 构 图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0 8年 1 20 0月)
() 1 出口发展是加工 的优势, 而非品牌 的优势 。 中国现今 的服装 出口形式主要为 O M O i ia q im n a ua - E (r g n lE up e tM n f c tr r , u e ) 即替 国际知名服装 品牌 贴牌 生产 出 口, 换取低廉 的 加工费 。 中国的服装业主要依仗的是我 国丰富廉价 的劳动力
中国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中国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一、宏观经济因素1.经济增长压力•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压力加大;2.资源短缺•面临能源、水资源等方面的短缺问题;二、市场环境因素1.消费转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追求品质、个性、环保等方面要求的提升;2.市场竞争激烈•激烈竞争导致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三、生产环节因素1.能源消耗•传统生产方式导致能源浪费严重;2.排污与废弃物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3.劳动力问题•人力成本增加和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使得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四、供应链管理因素1.供应链透明度不足•供应链各环节信息不对称,难以管理全过程;2.供应链合作困难•各环节之间合作意愿不强,缺乏协同发展的动力;3.物流效率低下•物流效率低下导致资源损耗,增加了成本和环境负担;五、政府政策因素1.政策支持不足•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难以引导行业可持续发展;2.监管不到位•监管缺失使得一些企业违法操作,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六、对策与建议1.加强产业升级与转型•推动企业从低附加值生产向品牌、设计、创新方向转变;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减少资源浪费;3.加强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增加技术投入和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4.加强合作与共享•推动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提高整体效益;5.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6.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大对行业违法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和执法;以上是对中国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的一些讨论和建议,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中国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仅唤起 了人们 的 购 买 欲 望 , 且影 响 到 服装 的发 而 展趋势 , 响到 服装 产业 的结 构调 整 , 响到 服装 影 影
企业 的发展 战 略 。
欧共体理事会颁布的“ 关于制定共同体 纺织 品生 态标 签规 范” “ c- ae” 织 品规 范 的 出 台 , 及 E oL bl纺
程 逸 群
( 安徽 省 服装质 量 监督 检验 所 , 安徽 合 肥
摘
20 0 ) 3 0 1
要: 服装行业是 我国 出口创汇 的重 要行 业 。文章分析 了 中国服装 行业发 展 的制 约因素 , 就如何 迎 并
接欧美等发达 国家 的技术挑 战提出 了四个 方 面的对 策 , 促进 我国服装 行业 走可持 续发展 之路具 有一定 的 对
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服装行业 ; 制约 因素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4 7 8 F 0.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9 3 ( 0 80 :0 90 1 7—5 6 2 0 )40 4 —3
Ab ta tGa m e ti d sr sa m p ra tb sn s o e r o eg x h n e t r u h e p r n sr c : r n n u ty i n i o t n u ie st a n f ri n e c a g h o g x o ti c ia Th a e n lz s t e r srcie f co so h a me tid sr n Ch n n h o n e — hn . ep p ra ay e h e tit a t r ft e g r n n u ty i ia a d t e c u tr v me s r st a e u h h l n eo e eo e o n re ,u h a U n S . I so r a mp r a u e o tk p t ec al g fd v lp d c u tis s c s E a d U A e ti fg e ti o — tn e frt e id sr o man an s s an l e eo m e t a e o h n u ty t i ti u t ial d v lp n . e Ke r s g r e tid s r ;r srci efc o ;c u tr e s r ywo d : am n n u ty e tit a t r o n em a u e v
中国服装业的发展现状 趋势及迈向国际市场的对策

Ke y Wor s d v lp n , tt s te d i tr ain rk t srtg d : e eo me t sau , rn ,ne t a ma e, tae y n ol
De eo v lpme t a u Tr d an r t g o n t s, en d Sta e yT war s I t r a i a r e St d n e n t on l Ma k t
O i e e Ap a eln sr f Ch n s p r ldu ty
Qi ay Qi ig u uB iu uM n y
( h n s a iesyo ce c C ag h v ri f in e&T c n lg c o l f r dDein C a gh 1 0 6 C ia Un t S eh oo yS h o o A t n s , h sa4 0 7 , hn ) a g n
2 0 年第4期( 08 总第 16 4 期)
山东纺 织 经 济
中国服装业的发展现 状 趋势及迈 向国际市场的对策
邱 白玉 邱 明玉
( 长沙理 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摘
湖南长沙
4 7 ) 10 6 0
要 :服装产业乃中国的支柱产业 ,随着全球 经济步伐的加速前进 ,我 国的服 装产业要想屹立
e a ieo ro h rc mi gsi i e ea p e n u tya df das i bewa u . o t ge f x m n u wn s o t o n Ch n s p a l d sr n i ut l y o t Fr m n r i n a hea lso n
我国运动服装市场现状与对策研究

55我国运动服装市场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运动服装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运动服装作为服装商品中的一类,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生活态度的改变,运动服装的消费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运动服装的相关定义通常我们将参加体育运动或参与体育运动相关活动时所穿着的服装称为运动服装。
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运动服装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在特定场合穿着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服装,在与日常服装相互渗透中运动服装的概念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广义的运动服装包括运动员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时穿着的专业运动服和便于普通锻炼身体、日常休闲时穿着的轻便舒适、便于运动、随意简约的休闲服装。
运动服装和休闲服装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应将其称为运动休闲装。
如茄克衫、体恤衫、紧身衣、牛仔裤等便于运动、适合多种场合穿用的服装都属于运动休闲装一类。
同时,运动服装按其用途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专业运动员穿用的,要求穿着具有功能性,特别具有运动功能性的运动服,如入场服、滑雪服、冰球服等。
(2)运动便服,即非正式的体育锻炼服装以及游泳衣等。
(中国服装大典)按照陈昕罡编写的《运动服装设计与制作800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划分运动服装可分为8类:(1)专业比赛服(田径、游泳、健美等)。
(2)专业运动服(套装类)。
(3)运动体恤、短裤、短裙等。
(4)运动外衣。
(5)运动长袖套衫。
(6)运动茄克、休闲套装类。
(7)时尚运动装(便装、体恤装、茄克、套衫、外衣)。
(8)运动鞋、包类。
另外,从运动服装行业分类来看,运动服装属于体育用品类,属于体育用品行业,同时,它是服装业的一个分支。
据《中国体育商鉴》1998~1999年版统计,目前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包括运动服装。
因此,对运动服装我们可以定义为:运动服装属于服装业的一个分支,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体育锻炼或运动休闲,具有轻、便、美特点的服装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挑战
中国服装产业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使中国服装产业继续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低,产品结构又与我国大体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超过了我国。
服装产业的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服装的加工与生产;二是服装的营销。
因此生产和营销将直接决定行业的兴衰。
我国服装产业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技术挑战、人才挑战、企业竞争力挑战、行业综合竞争力挑战。
因此,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我国服装行业应对入世最重要的对策。
那么服装产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
(一)服装品牌战略任重道远。
服装的品牌战略首先要解决盈利以保障持续投入的问题,因此,低成本与品牌战略之间就产生了既矛盾又统一的两面:品牌道路是对低成本道路的颠覆,但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低成本却又是品牌战略的血液来源。
因此,怎么处理两个发展思路的问题,既关乎现实生存,又关系长远未来。
短短10多年,中国市场上已经聚集了一支数量十分可观的品牌大军,例如:恒源祥、红豆、李宁、雅戈尔、杉杉、波司登、七匹狼等。
在中国,品牌总是和低成本相对应的。
相当多的企业在成本和品牌两种模式之间摇摆,产业竞争的主导力量是成本而不是设计和新技术,品牌导向和成本导向一个是决定企业的未来一个是决定企业的生
存,企业走哪条路是需要战略设计的。
服装品牌需要一定的沉淀,但时间有限,时尚产品竞争的终极力量是品牌价值,沉浸在成本竞争之中,往往痛失战略转型的宝贵机会。
在中国,服装行业的品牌战略转型一定是以具体的经营设计为前提的,怎么利用诸如主副品牌、高低产品结构等常规的经营规划的逐步切换来包装投入/产出与品牌溢价之间的平衡是关键的。
不进行经营设计,企业就只能生产低价格的产品;战略设计的路径不对,结果也将很尴尬。
另外,对于中国的服装品牌,还有一个影响要素,就是中国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地位的改变,如果中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还以低成本为主形象的话,那么,中国服装的品牌梦想就不会实现。
未来中国服装行业的道路只能有两条,不管你走哪一条都可能成就霸业:低成本的巨无霸与高附加值的品牌道路,中间的空间有,但是很难过。
走低成本道路的企业就是要抓紧时间用资本杠杆快速整合生产能力,在全国跑马圈地,以产能优势获取采购优势、政策优惠,一个方向是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上市或者被溢价收购;或者利用联合的力量向上下两个方向整合,从而达到用产能整合市场的目的,利用服装渠道这个平台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走品牌道路的企业就要进行战略的转型设计,包括区域拓展规划、设计与技术投入、品牌包装、媒体公关与消费者互动、广告策略与传播行为、人力与组织的保障、核心文化的养成、产品结构的区隔与平衡、销售与推广的思路、渠道的分类与利用、产品的展示终端类型等等,与社会的热点和流行主题相结合,快速释放品牌热量。
在品牌策略上,是自有品牌和贴牌产品共同发展,还是集中发展自有品牌等等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