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正常生产的主要技术参数

合集下载

pem电解槽 负荷范围

pem电解槽 负荷范围

pem电解槽负荷范围摘要:I.概述- 介绍PEM 电解槽和负荷范围的概念II.负荷范围的影响因素- 电解槽的设计- 电解质浓度- 温度- 压力III.负荷范围的设置与调整- 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保证设备在最佳负荷范围内运行的方法IV.负荷范围超出范围的后果- 设备性能下降- 设备损坏V.总结- 合理设置负荷范围的重要性- 实时监测和调整负荷的必要性正文:I.概述PEM 电解槽是一种用于生产氢气的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这种设备,负荷范围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

负荷范围指的是电解槽在运行时所能承受的氢气产量变化的范围。

在负荷范围内,电解槽可以稳定运行,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负荷范围的上下限分别称为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

II.负荷范围的影响因素电解槽的负荷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电解槽的设计、电解质浓度、温度、压力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电解槽的负荷范围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合理调整。

III.负荷范围的设置与调整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电解槽的设计、电解质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来调整电解槽的运行参数,以保证其在最佳负荷范围内运行。

这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IV.负荷范围超出范围的后果当电解槽的负荷超出负荷范围时,可能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损坏设备。

因此,合理设置负荷范围,以及实时监测和调整负荷,是保证PEM 电解槽稳定运行的关键。

V.总结综上所述,PEM 电解槽的负荷范围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其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

合理设置负荷范围可以保证设备在最佳负荷范围内运行,实时监测和调整负荷可以避免设备性能下降和损坏。

隆基 电解槽 指标参数

隆基 电解槽 指标参数

隆基电解槽指标参数
隆基电解槽的指标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指通过单位面积的电流量,通常以安培/平方厘米(A/cm²)表示。

电流密度是电解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它会影响到电解速度和能耗。

2. 温度:电解槽的温度是指电解液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表示。

温度对电解反应速率和电流效率有重要影响,一般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 电解液组成:电解液是指在电解槽中用于传递电流和进行电化学反应的溶液。

电解液的组成对电解反应速率、电流效率和产品纯度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4. 气体供给:电解槽中有时需要供给一定的气体,如氧气、氢气等。

气体的供给方式和供给量是电解槽的重要参数之一。

5. 电解槽尺寸:电解槽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方面。

尺寸的大小对电解过程中的流体流动、电解液的混合和传递速率等都有一定影响。

这些指标参数在电解槽的设计和操作中都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电解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蒂森克鲁勃 电解槽 参数

蒂森克鲁勃 电解槽 参数

蒂森克鲁勃电解槽参数
蒂森克虏伯电解槽是蒂森克虏伯集团旗下的一种电解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电解领域。

其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尺寸和重量:蒂森克虏伯电解槽的尺寸和重量根据不同的型号和规格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大型电解槽的尺寸较大,重量也较重,而小型电解槽则相对较小较轻。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型号和规格。

电解液的种类和浓度:蒂森克虏伯电解槽适用于多种电解液,包括盐水、硫酸、氢氧化钠等。

不同的电解液和浓度会对电解过程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用户需要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和浓度。

电流和电压:蒂森克虏伯电解槽的电流和电压也是重要的参数。

一般来说,电流越大,电解效率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能耗和设备的磨损。

电压则会影响电解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因此,用户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和电压。

电解槽的材料和结构:蒂森克虏伯电解槽的材料和结构也是其重要的参数。

电解槽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结构应该合理,便于安装和维护。

同时,电解槽的设计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其他参数: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用户可能还需要关注蒂森克虏伯电解槽的其他参数,如电解效率、能耗、设备寿命等。

这些参数也会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总之,选择适合的蒂森克虏伯电解槽参数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用户可以与专业的电解设备供应商或制造商进行沟通,以便选择适合的电解槽型号和规格。

铝业公司电解槽工艺技术参数管理规定

铝业公司电解槽工艺技术参数管理规定

铝业公司电解槽工艺技术参数管理规定1目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电解工艺参数的调整权限,规范工艺技术条件的调控制度,同时落实监督检查及考核标准,特制订此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铝业公司各处室及车间与生产运行相关的工作。

3术语和定义4职责安全生产部负责该制度的贯彻、检查和修订,电解车间、供电车间负责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检修车间计算机站负责槽控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和保养。

5内容、要求与程序5.1、技术参数的调整5.11、设定电压操作要求:电解车间主任或工区长实名通过电解车间监控QQ群下发生产参数调整单给当班微机监控人员,新启动槽设定电压的调整不允许超过±50mv,正常槽设定电压的调整不允许超过±IOniv,超出修改范围微机监控人员不能修改,否则追究生产参数调整单下发责任人和微机监控人违纪责任。

遇到培养电解质或槽况波动等特殊情况超出正常槽调整权限范围,但未超过±50mv的必须注明变更原因,超出土50mv范围由生产厂长确认并通知。

正常槽设定电压控制范围:3.93-4.O1V,个别存在管理困难的特殊槽由工区提出申请,车间主任和生产厂长共同签字后可以在预定期限内调整设定电压控制范围目标区间,逾期仍未达到正常区间的需再次申报调整。

考核标准:工区长或微机监控人未按规定范围调整考核50元/次,工区长设定电压超越电压控制目标且未申报的或申报逾期的,考核工区长50元/次。

检查周期:每周5.1.2、氧化铝下料间隔操作要求:电解车间主任或工区长和电解运行班长实名通过电解车间监控QQ群下发生产参数调整单给当班微机监控人员,超出调整权限范围的需电解生产副主任确认或者分次修改。

权限范围:±10秒/槽考核标准:工区长或微机监控人未按规定范围调整考核50元/次检查周期:每周5.1.3.氟化盐下料间隔操作要求:工区长实名通过电解车间监控QQ群下发生产参数调整单给当班微机监控人员,遇氟化铝料箱漏料或者新开槽第一次添加氟化铝等特殊情况超出调整权限范围的由电解车间生产副主任确认并通知。

电解槽正常生产的主要技术参数

电解槽正常生产的主要技术参数

电解槽正常生产的主要技术参数电解槽是一种用于电解反应的装置,主要用于电解制取金属或化学品。

电解槽的主要技术参数决定了电解反应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将介绍电解槽正常生产的主要技术参数。

1.电解槽尺寸:电解槽的尺寸是影响电解反应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电解槽的大小应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计,使得电流分布均匀,电解产物得以充分沉积。

电解槽尺寸的设计要考虑电解物质的浓度、溶液的流动性以及产物颗粒的沉积特性等因素。

2.电解槽材质:电解槽的材质选择直接影响到电解反应的效果和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电解槽材质有钢、铁、铝、钛、铅等。

不同材质对电解物质的耐蚀性和传热性能有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

3.电解液组成:电解槽正常生产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是电解液的组成。

电解液一般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剂可以是纯水或其他溶液,溶质通常是需要电解的金属离子或化学物质。

电解液的组成要根据具体的电解反应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比例,以确保电解反应的高效进行。

4.电解槽温度:电解槽温度是影响电解反应速度和产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温度过高会导致电解液的蒸发和损失,温度过低会降低离子迁移速率。

因此,要根据电解反应的需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

5.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电解槽正常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

电流密度的大小决定着电解反应速度和电解产物的质量。

高电流密度会导致电解槽温升过高,产物的颗粒过细,而低电流密度则会导致电解反应速度缓慢。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

6.搅拌方式:7.支架结构:电解槽的支架结构也是正常生产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支架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电解槽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破裂。

支架结构还需要考虑电解槽的便于操作和维修。

总之,电解槽正常生产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电解槽尺寸、材质、电解液组成、温度、电流密度、搅拌方式和支架结构等。

这些技术参数的选择和调整将直接影响到电解反应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制氢电解槽参数

制氢电解槽参数

制氢电解槽参数【原创版】目录1.制氢电解槽的设计和计算参数2.制氢电解槽的结构和组成3.制氢电解槽的工作原理和性能4.制氢电解槽的应用前景和挑战正文一、制氢电解槽的设计和计算参数制氢电解槽是一种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设备,其设计和计算参数主要包括产氢量、设计电流密度和电解槽的有效活性面积。

其中,产氢量按照 1000nm3/h 进行设计,产氧量为产氢量的一半,为 500nm3/h;设计电流密度按照目前常用的电流密度 3000,a/m2 进行设计;电解槽有效活性区域直径为 200cm,温度压力为 90、1.6mpa。

这些参数的确定有助于进行电解槽的总体设计和计算。

二、制氢电解槽的结构和组成制氢电解槽主要由电解小室、电解槽本体、氢气收集系统、氧气收集系统、冷却系统等组成。

其中,电解小室是电解槽的核心部分,负责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槽本体则负责承载电解小室,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安装其他附属系统;氢气收集系统用于收集产生的氢气,以防止其与空气混合爆炸;氧气收集系统则用于收集产生的氧气;冷却系统则负责维持电解槽的工作温度,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三、制氢电解槽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制氢电解槽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水,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其性能主要体现在产氢量、产氧量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制氢电解槽的性能往往受到设计参数、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优化制氢电解槽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其性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四、制氢电解槽的应用前景和挑战随着氢能的广泛应用,制氢电解槽在氢气制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当前制氢电解槽在性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1000方电解槽 碱液循环量

1000方电解槽 碱液循环量

1000方电解槽碱液循环量电解槽是一种用于生产金属的设备,其中碱液循环量是一个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1000方电解槽的碱液循环量。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电解槽。

电解槽是一种利用电解作用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设备。

在电解槽中,金属离子会在电极上得到还原,从而生成金属。

而碱液则是电解槽中的溶液,用于提供离子,从而促进电解反应的进行。

在1000方电解槽中,需要有足够的碱液循环量,以确保电解反应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碱液循环量的大小与电解反应的效率有直接关系。

如果碱液循环量过小,则会导致电解反应速度变慢,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如果碱液循环量过大,则会浪费资源,增加生产成本。

那么,1000方电解槽的碱液循环量应该是多少呢?一般来说,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金属类型、不同的生产工艺都会对碱液循环量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确定具体的碱液循环量之前,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确定所生产的金属类型和质量要求,然后根据金属的特性和生产工艺来确定电解槽的参数,包括碱液循环量、电流密度、温度等。

一般来说,1000方电解槽的碱液循环量应该在500-1000m3/h 之间。

这个范围可以满足大部分生产需求,同时也可以保证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

当然,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生产效率不够高,可以适当增加碱液循环量;如果发现资源浪费较大,可以适当减少碱液循环量。

总之,在确定碱液循环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1000方电解槽的碱液循环量应该在500-1000m3/h 之间。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确保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平衡。

电解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的控制方案

电解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的控制方案

电解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的控制方案电解工艺是一种将电流通过电解液中的阳极和阴极来实现化学反应的方法。

在电解工艺中,安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和可靠。

下面将从电解工艺的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解工艺的安全控制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电解液泄漏:电解液通常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果泄漏到周围环境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确保电解槽和管道的密封性,并设立泄漏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情况。

2.防止电弧和火灾:在电解过程中,电流通过电解液产生的电弧会产生高温和火花,容易引发火灾。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电解槽和电解液燃烧或爆炸,如设置防火墙、使用防爆设备以及增加防火材料等。

3.控制电解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电解过程中,电流的流动会产生热量,并可能导致电解液温度升高。

过高的温度不仅会损坏设备,还会影响反应的效果。

同时,电解槽内部的气体也可能产生压力。

因此,必须进行温度和压力的实时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调整电流密度、增加冷却设备等。

4.防止金属沉积和结晶:电解过程中,金属离子会在阴极上被还原为金属沉积物。

如果沉积物过厚或发生结晶,会导致电解过程失效,并可能引发设备故障。

因此,必须定期清洗电解槽和阴极,控制沉积物的厚度,以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重点监控参数及其控制方案如下:1.电流:电流是电解工艺中的关键参数,它直接决定了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

必须实时监测电流大小,并通过调整电压或电解液浓度来控制电流的稳定性。

2.电压:电压是电流生成的驱动力,过高或过低的电压都会影响反应的效果。

因此,必须通过实时监测电压大小,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控制电压的稳定性。

3.温度:温度是电解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它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

必须在电解槽中设置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调整冷却设备或加热设备来控制温度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槽正常生产的主要技术参数铝电解槽经过焙烧、启动和后期管理之后进入正常生产阶段,正常生产阶段的电解槽是在规定的电流强度下进行生产的。

其特征是:电解槽的各项技术参数已达到了规定的范围建立了较稳定的电热平衡制度,阴极周围的侧壁上已牢固的形成电解质-氧化铝结壳(俗称伸腿)构成了较好的炉膛内形,另外可看到阳极不氧化、不着火、阳极周围的电解质均匀沸腾,电解质与炭渣分离较好,阳极底下没有过量的沉淀,炉面结壳完整并覆盖一定数量的氧化铝保温。

也就是说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是在一定的技术参数和常规作业制度的密切配合下实现的。

电解槽生产的技术参数是以电解槽的类型、容量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定。

技术参数包括:槽工作电压、极距、电解温度、电解质成份(分子比)两水平、炉底压降、效应系数。

下面我们分别来讲各项技术参数在铝电解生产中的作用:
1、系列电流强度:每个电解系列都有额定的电流强度、额定的电压、与之对应
有一定的产铝量。

额定的电流强度一经确定下来,尽可能保持恒定的电流强度不变,以保证整个电解系列生产的稳定性。

2、槽工作电压:电解槽的工作电压由阳极压降(约0.34V)、电解质压降(约
1.57V)、阴极压降(约0.36V)、母线压降(约0.20V)、极化电压(约1.70V)、效应
分摊电压(约0.10V)。

只随氧化铝浓度的变化而稍有变化。

槽工作电压随生产操作而变动,但极化电压和母线压降变化较小,只随氧化铝浓度的变化而稍有变化。

变化较大的是阳极压降、电解质压降和阴极压降这三项也是维持电解温度热量来源的电压。

其中电解质压降时刻在变化,所以平时工作电压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电解质压降的高低。

因而工作电压对电解温度有明显的影响过高或过低保持电压都会给电解槽带来变化。

1.槽电压过高保持不但浪费电能而且电解质热量收入增多,会使电解槽走向热过程,炉膛熔化、原铝质量受影响,并影响电流效率。

2.槽电压保持过低也不行,虽然最初因热收入减少可能会出现低温时的坏处,电解温度低,电解质会下缩产生沉淀的机会增多,而形成结壳会使炉底电阻增加而发热,由冷行程转为热行程。

其结果的损失,可能比高电压时要大的多,槽电压过低还可能造成压槽、滚铝和不灭效应等技术事故,因而在生产中决定各种情况下的槽工作电压的保持一定要谨慎。

正常生产的槽电压应该时稳定的,如果出现波动应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极距:通常所说的极距是指阳极底掌到铝液镜面之间的距离。

它既是电解过
程中的电化学反应区域又是维持电解温度的热源中心,对电流效率和电解温度有着直接影响。

1.提高极距:能减少铝的损失会使电流效率提高,也就是说能减少二次反应次数和铝的燃烧损失。

但是由于极距增加,草电压就会升高会增加电能消耗,另外电解质的热收入增多,温度升高又对电流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2.降低极距:可能降低槽电压节省电能,但是过低缩短极距会使铝的损失增加降低电流效率,所以电解槽应从保持稳定的热平衡制度出发,在不影响电流效率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低一些的极距,以便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3.引起极距变化的主要因素:
1.电解槽走向热行程时,造成伸腿熔化,炉膛变化,使铝液镜面扩大,铝液水平降低,从而使极距升高。

2.电解槽走向冷行程时,由于炉底结壳、伸腿肥大,造成炉膛缩小,铝液水平升高,使极距降低。

3.槽底产生大量沉淀时,使铝水平升高造成极距减少。

4.由于槽电压保持过低,造成极距的生高和降低。

5.出铝后造成铝水平下降,极距升高。

4、电解温度:铝电解槽电解温度是指电解质的温度,它是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据资料指出,铝的二次损失随着电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每升高10℃则电流效率降低约1%,所以在生产中尽可能低的力求降低电解温度。

影响电解温度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电流强度、槽电压、两水平、阳极效应系数等。

当电流强度加大时,产生的热量加大,相应的电解温度也随之增大,生产中一般都保持电流的相对稳定,不随意增大或减少。

槽电压升高,也会造成热收入增加,从而引起电解温度升高。

当电解质水平较高时,阳极浸入电解质中太深,热量散发不出来,易造成局部过热,造成电解温度升高,电解质水平较低时,热稳定性差,温度容易波动。

铝水平过高,底部散热量大,电解质热支出增加,温度降低,阳极系数郜,相应增加电解槽热收入,温度升高
电解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电解质的初晶温度,因为电解温度总是要比其初晶温度高15-20℃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生产,如果在生产中电解质成份已定,单纯为取得低电解温度而降低其温度不但达不到其目的而且往往导致相反的结果。

这是因为电解温度过低造成电解质下缩、粘度增大、流动性差、导电率下降、氧化铝的溶解度降低,轻者使槽内产生大量沉淀,容易发生热槽。

严重时还会出现铝液和电解质的熔体混淆,铝液上漂生产恶化,使各项生产指标下降。

所以要想保持较低的电解温度必须从调整电解质成份,降低其初晶温度入手,正常电解温度的保持,必须靠其它技术参数的配合,各项参数的改变却能引起电解温度的变化,电流强度和槽电压的变化会影响电解质的热量收入变化,铝液和电解质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电解质的热量支出
和热稳定性的好坏。

所以在生产中要调整好各项技术参数的合理性,使电解温度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5、电解质成份(分子比):电解质主要是由熔融的冰晶石和溶解在其中的氧化铝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的氟化钙和氧化镁等添加物。

分子比是电解质中的氟化钠与氟化铝的分子数量比值的简称。

电解质的分子比等于3的为中性、大于3的为碱性、小于3的为酸性。

目前,在铝电解生产中大都采用酸性电解质,因为酸性电解质有它的优点:1.电解质的初晶温度低可降低电解温度。

2.电解质的密度和粘度有所降低,从而电解质的流动性好,并有利于金属铝从电解质析出。

3.有利于炭渣从电解质中分离。

4.槽子壳面上的电解质结壳松软便于加工操作。

5.减少钠离子放电。

6.但如果过酸,由于这些优点对电流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操作都有较大的好处所以被广泛采用。

6、电解质水平和铝液水平:
在电解生产中经常提到的两水平就是指的电解质和铝液水平,保持合适的电解质和铝水平对电解槽能够平稳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是溶解氧化铝的溶剂其水平高低对电解过程有很大影响,电解质水平高数量多,可使电解槽具有较大的热稳定性,电解温度波动不大,有利于氧化铝的充分溶解,不易产生沉淀,阳极同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增大,使槽电压减小。

但是电解质水平过高,会使阳极浸入电解质中太深,阳极气体不易排出,引起电流效率降低;其次还可造成化爪、泡爪现象发生造成原铝质量下降。

相反,电解质水平过低数量少,电解槽热稳定性差,对热量变的特别敏感对氧化铝的溶解量降低易产生沉淀相应增加,尤其过低时,易出现电解质表面过热或病槽,增加原材料消耗降低电流效率。

在生产中保持合适的铝水平是大有益处的:1.它能保护槽底阳极炭块不使炭化铝在槽底上生成而增加电阻。

2.阳极中央区域部分多余的热量,可通过这层热的良好到题传输到阳极四周,使槽内各部分温度趋于均匀。

3.适当的铝水高度能填平槽底高低不平之处,使电流比较均匀的通过槽底,并能够削弱磁场的作用力使铝液倾斜河波动性减少。

4.适当的铝水数量能够控制阴极炉膛的变化,可以增加阴极电流
密度,有利于电流效率的提高。

铝液水平过高或过低对电解生产都有影响,铝水平过高散热量大会使槽底发冷,电解质水平下缩,易产生大量沉淀和炉底结壳,伸腿过高过宽给正常生产带来许多困难。

铝水平过低阳极进入电解质中过深,使阳极底下和周边的温差加大,加剧电解质循环,增加铝的损失,其次容易造成伸腿溶化,槽底过热电解温度升高出现热槽,再有阴极铝水稳定性差,容易出现电压摆动现象,这些均降低电流效率。

7、阳极效应系数:是指每日分摊到每台槽上的阳极效应系数。

阳极效应的发生通常与电解质中缺少氧化铝有密切关系,它的发生可以检查电解槽的生产状态,生产实践告诉我们不易发生效应的电解槽往往可能隐藏某些对生产不利的因素。

阳极效应在铝电解生产中有一定的好处,效应发生时电解质对炭渣的湿润性不好,有利于炭渣的分离,所以一定要利用效应把分离出来的炭渣及时的捞出来。

从而使电解质的比电阻下降槽电压可降低,另外效应发生时所产生的热量有60%可用于溶解氧化铝,有利于控制槽内沉淀的产生。

当然,阳极效应过多时对电解生产指标极为不利,首先使浪费大量的电能,其次使增加氟化盐的蒸发损失浪费物料,所以对阳极效应系数的确定应权衡利弊,加以适当控制。

综上所述,铝电解工艺的技术参数从不同方面对电解生产产生影响,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因此各项参数的选择盒平时调整应权衡利弊,综合考虑,使各项参数统一在正常电解温度的前提下发挥其综合作用,只有这样电解槽的生产才能平稳,我们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指标,否则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将是无从谈起。

300KA大型预焙槽技术参数
电流强度:295-305KA
槽电压:4.16-4.18V
温度:945-965℃
极距:4-4.5cm
铝水平:19-21cm
电解质水平:20-22cm
分子比:2.3-2.5
炉底压降:≤400
效应系数:0.25/槽.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