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资源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旅游经济开发摘要:深度开发庐山文化资源旅游、修学资源旅游、建筑博览旅游和地理水文资源旅游,彰显文化品味,盘活传统工艺;做大山水文章,奏响司机之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

一.庐山基本概况

(一)位置与范围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临鄱阳湖和长江,“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海拔1474米,山体面积280平方米,山体面积280平方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1982年国务院批准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冬联合国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自然条件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

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历史沿革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河渠书》中首载“庐山”,并记录秦始皇、汉武帝南巡时“浮江而下”、“过彭蠡,祀其名山川”以来,庐山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唐玄宗建太平宫于庐山,并御书“九天使者之殿”匾。南唐中主李璟在庐山隐居读书,登基后舍宅为寺取名开先。南唐后李煜又建圆通寺。宋太祖赐白鹿洞书院国子监印本《九经》,敕书院为“白鹿国学”。又赐额开先寺“开先华藏”。明太祖朱元璋封庐山为“庐岳”,“爵以尊号,禄以秩祀”。明太祖、成祖、宣宗又三次分别为天池寺敕额。清太祖赐开先寺御书《般若心经》等。

庐山历代发生的重大的的文化演变、政治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古代至近代,庐山曾经有三个时期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著名学者胡适1928年指出:庐山有三处古迹代表三大趋势: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年夏,周恩来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战场。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讲话。1959、1961、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的三次会议。

庐山和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紧密相连。它与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信仰、事件和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为世界瞩目。

二.庐山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发展成就

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总体运行良好

1.国内国际人气向旺

2.商品市场销售旺盛

3.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回落

4.预算内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增加

5.金融形势继续保持平稳

6.职工工资明显增长

7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

(二)未来发展战略

1. 深度开发文化资源旅游。文化是庐山之灵魂。自古以来庐山就是众多社会名流的舞台,这些历史名人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庐山作为“文化景观”类型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其特就是其文化的“价值”。因此,庐山文化旅游应以其文化资源为核心,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1)开发诗文旅游。自东晋以来有15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的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和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通过开发诗文旅游,可以大大丰富庐山旅游的内涵和特色,扩大庐山的影响力。

(2)开发山水画旅游。庐山是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有顾恺之创作的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庐山图》和“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所撰的《画山水序》前者形成了“传神说”后者形成了“畅神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通过开发可以使游客更高境界的领略庐山的美。

(3)开发宗教文化旅游。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六教相继在此生根发芽,形成了“一山藏六教”的局面。其三大名寺(东林寺、西林寺、大林寺)和五大丛林(海会寺、秀峰寺、万杉寺、栖归贤寺、归宗寺)在海内外久负盛名。有全国佛教第二中心的东林寺和道教福地洞天的仙人洞。历史上有寺庙360所,道观200 余处,教堂13座,这使得其成为南方的宗教中心。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宗教文化旅游应该成为庐山具有特色和相当潜力的开发项目。

(4)开发石刻文化旅游。石刻是庐山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和庐山文化的精髓。据估计,庐山有摩崖石刻900余处、300多块碑刻。数十万字的摩崖石刻和石碑,蔚为壮观,草、篆俱全,楷、隶、堪称一部书法字典,是庐山文化的缩影。它们用优美的线条,分明的棱角,富有变化的方块,诠释着艺术的真谛。因此,石刻文化旅游能使游人领略庐山之美,了解其深层文化。

(5)开发田园文化旅游。陶渊明诗文所展现的一幅幅平和的田园风光,把中国古代农村的自给自足、淳朴无争的特点加以艺术美化。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国民内心深度还期待着真诚、平和和自然。田园文化生活正顺应这一内心期望,可以建立田园文化旅游。

2. 开发修学资源旅游。庐山是宋明理学的教育之所。有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有朱熹弘扬“理学”的千颐之所濂溪书院,年学府、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宋明理学在此开创发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还有众多的名士草堂,如白居易草堂、李白读书堂、陶渊明故居等,这些是旅游者进行修学的好去处。

3. 深度开发建筑博览旅游。建筑是庐山的又一特色。庐山的别墅可称得上“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现存别墅636幢,有1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17.46万平方米。可根据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开发会议式、家庭式的旅游项目。同时历代在庐山修建的寺院、亭台祠、楼阁几十处,它们置身于青山秀水间,游客可以通过建筑所固有的线、体及其面、相互组合的构成,来认识它们的变化与统一,领受它们各自所蕴含的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是游客鉴赏建筑文化的极好去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