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别墅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庐山别墅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庐山旅游景区调研报告一、调研景点别墅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一)庐山别墅群形成的原因分析1、历史政治原因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积弱腐败和西方的殖民政策构筑了西方文化殖民的大背景。
1858年,满清政府和英法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南京、镇江、汉口、九江等地为通商口岸。
九江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大量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也随之侵入内地。
但由于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夏日炎热,为了躲避酷暑,这些洋人纷纷离开城市到山区寻地建屋避暑,紧靠九江的庐山便成为他们的理想之地。
至此,庐山大规模的修建别墅的历史拉开了序幕传统建筑文化陷入低潮自晋朝以来,庐山儒释道文化就名传天下,宝塔林立,鼎盛时期寺庙多达701余处,庵堂20多处,全山上下共有宗庙建筑300多处。
然而一向文明天下的庐山寺庙和书院文化,延续至清末时,大都开始没落和衰败。
由于时局不稳,这些建筑在战争和炮火的洗礼下已是满目疮痍,尤其是牯岭仅剩几间破庙和炭烧山民的茅屋。
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布满危机,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新式文化注入生机,此时西方建筑文化的植入已是大势所趋。
2、自然环境原因庐山别墅群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但这些建筑之所以建在庐山而不是其他地区,还因为庐山具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
首先是地质基础。
庐山地区地处我国华南断块区,其新构造运动的幅度较小,以局部的相对地块的升降为主。
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
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
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
牯岭东、西两谷十分平坦,面积较大,还有许多小型盆地,为建筑群的兴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此外,牯岭的岩石质坚纹美,地质基础坚硬,为别墅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和坚实的地基承载力。
其次是区位优势。
庐山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西部,南接星子县,北临九江市。
现有南北两条公路与山下想连,并依托九江,可通过水路、公路、航空与全国连同。
庐山牯岭近代别墅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

庐山牯岭近代别墅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摘要:在庐山地区众多的文化景观中,近代别墅建筑群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仍保存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各异的别墅600余栋。
本文对庐山地区现存近代别墅建筑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了其保护利用的现状,并提出了庐山近代别墅建筑资源的保护策略,为后续的旅游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近代别墅;保护策略;庐山一、前言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在墨西哥的海湾城市梅里达召开。
会议认为:“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重大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一致同意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庐山地区众多的文化景观中,近代别墅建筑群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仍保存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各异的别墅600余栋,留下过许多名人的足迹,其历史文化底蕴是无可比拟的,旅游价值极高。
庐山的近代建筑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在传承近代人们的审美、社会、技术价值观的同时也体现了相当高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是保持一个地区文脉延续性的标志。
另一方面,相当多的近代建筑都在为人们使用,体现了相当大的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并存决定了对近代建筑而言,保护与更好地利用才是大势所趋。
二、庐山牯岭地区近代别墅建筑旅游资源现状(一)庐山地区近代别墅建筑资源现状调查1.调查内容(1)区内近代别墅建筑群旅游资源(2)资源所处的历史环境2.调查结果(1)近代别墅建筑此次共调查庐山473幢近代建筑,基本涵盖庐山地区现存所有近代建筑。
这些建筑来自18个不同国家,建设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建筑类型包括各种别墅,如旅馆建筑、宗教建筑、学校建筑、商业建筑和礼堂、医院等不同类型。
其中,包括7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①柏树路124号别墅1919年由俄国亚洲银行所建,1927年朱培德购下此别墅,1959年及1961年,刘少奇曾下榻于此,1963年陈毅也曾住在这里。
庐山旅游资源调研报告题目

庐山旅游资源调研报告题目庐山旅游资源调研报告摘要:庐山作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报告通过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庐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庐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一、引言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因其秀丽的山水景观而闻名于世。
庐山的山峰险峻,溪流潺潺,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光顾。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庐山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庐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1. 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庐山以奇峰怪石、瀑布溪谷为特色,这些自然景观能够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2. 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许多文化古迹和历史遗址,如庐山道教文化、庐山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为庐山的旅游提供了独特的魅力。
3. 交通便利:庐山位于江西省的主要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使得游客更加方便快捷地到达庐山。
4. 优质的旅游服务:庐山的旅游设施完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丰富,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三、庐山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1. 开发过度:由于庐山的美丽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因此有些景区存在开发过度的问题,导致环境破坏和景区服务质量下降。
2. 旅游消费不平衡:庐山有些高端旅游资源较为集中,导致旅游消费不平衡,一些中低收入游客难以负担高昂的旅游费用。
3. 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庐山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上,导致部分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
四、庐山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1. 加强生态保护:庐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开发,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的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 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除了自然景观,庐山还可以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如庐山道教文化、庐山佛教文化等,给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选择。
美庐别墅群分析

美庐别墅群分析庐山别墅群,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牯牛岭满岭的庐山松,清碧犹如漫天翡翠。
蜿蜓的长冲河,潺潺犹如满耳欢歌。
那错落有致、建筑畸形的幢幢别墅,浮沉在波峰浪谷中,那深红色的、青绿的铁皮屋顶,像朵朵鲜艳的蘑菇,散落在青苍的山谷里,静谧和空灵,冷色和暖色,竟是如此美妙地融合在一起。
庐山近代别墅群的建筑风格,产生出特有的风韵。
每一座别墅,都是单体建筑,建筑的格局、式样、风格,注入了原别墅主人所在国籍的本土文化的影子,别墅主人审美趣味和爱好的影子。
别墅单体追求阴凉地势,使得别墅处于自然的随意状态,但正是这种随意状态,却造成了一种有机的自然生长的群体环境关系,产生了浑然一体而又生气勃勃的景致。
庐山近代别墅群,虽然是建筑群落,但建筑密度较低,体态轻盈,层面不高,多为一至二层。
别墅建造时尽量保护原有高大乔木,别墅建成后又在周围广植乡土观赏树木,别墅从而掩隐在绿阴丛中,使人赏心悦目。
别墅建筑单体,简洁而自由,紧凑而不规则,一幢别墅就呈一种几何形体,形体的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互配合,与道路的蜿蜒曲折相互呼应。
一幢别墅一种式样,几乎难以寻觅到两幢面目相同的别墅,永远予人以新鲜的感受。
庐山的别墅,常设置庭院,庭院经过精心的绿化和美化,营造出深邃、宁谧的氛围。
别墅室外常营建券廊,即券廊为引导至主入口。
先入庭院,再入券廊,再入房庭,意趣油生。
别墅墙体,大都由未打磨的不规则的粗石块砌筑,呈现出厚重朴实、质感强烈、色调沉着的美感。
与别墅墙体那深褐色、灰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别墅屋顶的色彩,可称得上是浓墨重彩,或褐红,或青绿,或深蓝,形成特有而又动人的景色。
屋顶的形式,以四坡顶较为普遍,亦有一些采用“孟莎式”屋顶。
屋顶的屋脊线变化丰富,屋顶“老虎窗”的设置,形态各异,趣味多变。
庐山别墅群的出现,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具象体现,又是在庐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所出现的产物,是建筑艺术与幽美环境的完美结合,并形象地融入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成为可居、可游、可赏的统一,创造出特有的风景景观群落。
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化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化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自唐代以来,就有着著名的“八景”之称。
庐山不仅是观光旅游的热点,也是近代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区,尤其是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建筑群,更是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学价值。
然而,在近代山地别墅的建设历程中,曾经面临着繁荣衰落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历史的重视,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这导致了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旅游利用逐渐增加,但这种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建筑状况的不佳、安全隐患的存在、景区环境的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利用和长期保护,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利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长期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化利用方案,准确地评估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学价值,提出可行的保护和利用方案,促进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 分析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历史文化背景,阐述其重要性和价值;2. 评估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现状,包括建筑状况、安全状况、游客数量等;3. 探索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旅游业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4. 提出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利用方案,包括保护和利用、景区环境规划等方面;5. 分析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化利用对庐山地区产生的影响,包括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探究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历史、文化、建筑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其合理化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另外,还将对庐山相关景点的现状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了解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具体情况。
最后,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综合分析,提出庐山近代山地别墅的合理化利用方案,并分析其对庐山地区的影响。
庐山调研报告

庐山调研报告庐山调研报告一、引言庐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好地了解庐山的状况和问题,我们组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本报告将分析我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研目的是了解庐山的生态环境状况、旅游开发情况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我们通过访谈庐山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观察庐山的风景和游客的行为,以及查阅相关数据和文献来收集信息。
三、庐山生态环境状况庐山作为江西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据我们了解,庐山的森林覆盖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旅游开发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森林资源破坏较为严重,植被退化的情况较为普遍。
其次,生态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存在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不文明行为。
我们建议加强生态教育,规范游客行为,加强对庐山的保护。
四、庐山旅游开发情况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旅游业也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旅游资源集中开发,部分地区的负荷过重,导致环境破坏和景点过度开发的问题。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存在价格欺诈和服务不周的情况。
我们建议加强对旅游开发的规划和管理,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游客的满意度。
五、庐山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庐山的旅游业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好处,如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业发展导致了土地使用冲突和消耗性消费的增加。
其次,旅游业带来的人口流动给当地社会公共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我们建议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六、结论和建议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发现庐山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实现庐山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生态保护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第二,加强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分配旅游资源。
庐山旅游资源调研报告心得

庐山旅游资源调研报告心得庐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庐山的旅游资源,我进行了一次调研。
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庐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体验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庐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九江市,地处江南丘陵地带。
山上碧绿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瀑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庐山还拥有众多的景点,如卧龙谷、五老峰等。
这些景点都展示了庐山独特的自然风光,使人流连忘返。
我在调研中参观了五老峰,山上的景色确实令人赞叹不已。
站在山顶上,可以俯瞰整个庐山风光,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云雾缭绕,美不胜收。
除了自然资源,庐山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秀丽的山川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我参观了庐山道教文化区,在那里了解了庐山道教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精髓。
庐山是中国重要的道教圣地之一,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
我还参观了庐山文化艺术中心,在那里欣赏了精彩的表演。
庐山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调研中,我还了解到庐山有丰富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庐山有着完善的旅游服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住宿选择和餐饮服务。
无论是高档酒店还是民宿,游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庐山的交通也十分便利,有火车、汽车和飞机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
我乘坐高铁从上海到达九江,再乘坐公交车前往庐山。
整个交通过程非常顺利,让我更加方便地游览庐山。
综上所述,庐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通过调研,我深刻体验了庐山的独特魅力。
庐山的山水美景、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以及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网络,都让我对庐山的印象深刻。
我相信,庐山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享受。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庐山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庐山旅游研究

庐山旅游研究庐山,古称庐陵山、柴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素有“奇峰秀水、云海仙境”的美誉。
庐山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游客络绎不绝。
本文将从庐山旅游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庐山旅游资源庐山被誉为“江南第一名山”,以其秀美的山峰和独特的湖泊景观著称。
庐山景区北起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南至南昌市青山湖区,跨越江西省四地六县,总面积达1170.33平方公里。
其境内现有山峰216座,最高峰为天心岩,海拔1474米,山水配合、分布平衡,成为一道绝佳的人文自然风景线。
庐山景区水系以庐山五湖为核心,版图辐射出一系列湖泊、水库、自然河流,湖泊总数达11个,其中以西海、东海、小西海、小南海、翠石潭五个湖泊组成的庐山五湖最为著名。
每个湖泊都有独特的景色和传奇故事,如翠石潭因明代名将岳飞“寄梅”而得名,小西海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题诗“小有泉连濑,深藏碧水中。
何当共徜烟,曲径到幽僻”而流传千古。
庐山景区还有许多文化遗迹和历史名胜。
庐山云台山镇古楼台、双桂洞道教圣地、铁索桥等景点体现了庐山文化的深厚底蕴;明代诗人徐渭在庐山创作了“水调歌头”,为庐山锦绣美景加入了灵魂。
二、庐山旅游现状庐山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江西省甚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2019年接待游客达到616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划,庐山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游客在游览庐山时,会遇到诸多不便,比如交通拥堵、住宿困难、基础设施陈旧等。
其次,庐山景区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甚至有游客在景区内随意挥霍食物和乱扔垃圾的现象,严重威胁着庐山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庐山旅游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发挥庐山旅游的经济、文化和环保效益,加强庐山旅游的管理和保护,湖北省政府和九江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庐山旅游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旅游景区调研报告一、调研景点别墅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一)庐山别墅群形成的原因分析1、历史政治原因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积弱腐败和西方的殖民政策构筑了西方文化殖民的大背景。
1858年,满清政府和英法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南京、镇江、汉口、九江等地为通商口岸。
九江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大量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也随之侵入内地。
但由于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夏日炎热,为了躲避酷暑,这些洋人纷纷离开城市到山区寻地建屋避暑,紧靠九江的庐山便成为他们的理想之地。
至此,庐山大规模的修建别墅的历史拉开了序幕传统建筑文化陷入低潮自晋朝以来,庐山儒释道文化就名传天下,宝塔林立,鼎盛时期寺庙多达701余处,庵堂20多处,全山上下共有宗庙建筑300多处。
然而一向文明天下的庐山寺庙和书院文化,延续至清末时,大都开始没落和衰败。
由于时局不稳,这些建筑在战争和炮火的洗礼下已是满目疮痍,尤其是牯岭仅剩几间破庙和炭烧山民的茅屋。
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布满危机,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新式文化注入生机,此时西方建筑文化的植入已是大势所趋。
2、自然环境原因庐山别墅群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但这些建筑之所以建在庐山而不是其他地区,还因为庐山具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
首先是地质基础。
庐山地区地处我国华南断块区,其新构造运动的幅度较小,以局部的相对地块的升降为主。
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
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
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
牯岭东、西两谷十分平坦,面积较大,还有许多小型盆地,为建筑群的兴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此外,牯岭的岩石质坚纹美,地质基础坚硬,为别墅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和坚实的地基承载力。
其次是区位优势。
庐山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西部,南接星子县,北临九江市。
现有南北两条公路与山下想连,并依托九江,可通过水路、公路、航空与全国连同。
但是在19世纪末到上世纪早期,即别墅群形成初期,在没有公路、铁路的情况下,轮船就成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庐山襟江带湖,依靠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和鄱阳湖广阔水面,形成了便利的水上交通,它使建筑群的形成成为可能。
(二)庐山别墅群建筑特征1、整体规划特点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首次在庐山358平方公里的风景保护区范围内划定了157平方作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将禁止各种破坏性的工程建设,并适当控制旅游活动。
首次划定的核心保护区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并制定了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划出了核心保护区图与分级保护区图。
在核心景区内将严格禁止与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旅游活动也要受到适当的控制。
文物古迹较为集中的东谷地区将实行整体保护,目前,在东谷的18个国家的近600栋别墅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在近代建筑集中的牯岭地区,按近代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现状,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
为确保保护工作到位,庐山管理局建立了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中心,配置了现代化信息设备和监管信息厅,对全山实行信息监控。
安装了卫星规划监控系统,利用建设部提供的卫星监测图纸和电子信息,对整个风景区的建设进行监控,制止了多起违章建设和开山采石活动。
2、房屋建筑特点庐山别墅的建筑起源于1895年,随后许多外国人和中国的高官巨富在西谷、橄榄山、女儿城、太乙村等建成了别墅群,共有600余幢,其中外国人占有的别墅达350余幢。
每一座别墅,都是单体建筑,建筑的格局、式样、风格,注入了原别墅主人所在国籍的本土文化的影子,别墅主人审美趣味和爱好的影子。
别墅单体追求阴凉地势,使得别墅处于自然的随意状态,但正是这种随意状态,却造成了一种有机的自然生长的群体环境关系,产生了浑然一体而又生气勃勃的景致。
庐山近代别墅群,虽然是建筑群落,但建筑密度较低,体态轻盈,层面不高,多为一至二层。
别墅建造时尽量保护原有高大乔木,别墅建成后又在周围广植乡土观赏树木,别墅从而掩隐在绿阴从中,使人赏心悦目。
庐山别墅大都属于欧洲山地别墅的建筑风格,但风格各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房屋建筑艺术和流派。
既有巴西里加建筑的模拟品,又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名师代表伯鲁涅列斯基的建筑传统,还吸收了英国近代的园林思想,并运用了十九世纪美国杰出风景建筑师奥姆斯特德的乡村生活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浪漫主义风格。
在长冲河西边设计、营造了带状式公司“林德赛公园”,使欧洲山地别墅在庭院建筑上向公园式建筑发展,大大提高了山地别墅的档次和审美价值。
这些别墅既有双石堡、双尖楼,又有弧度很大的穹窿形房顶。
既有北欧式的陡坡度屋顶,又有南欧式的缓坡屋顶。
英、美、德、法等国别墅较为富丽豪华,高大精深;北欧4国别墅简易朴素,辟有栅栏和拱券式外走廊;日本别墅注重木结构,小巧玲珑;意大利别墅注重雕塑艺术。
这些仙宅灵居般的别墅熔西欧建筑艺术、文化和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于一炉,具有文化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双重宝贵价值。
(三)庐山别墅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部分名人别墅已被开发江西省庐山名人别墅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庐山别墅的建筑起源于1895年,最早的建于1896年。
庐山现存别墅总数为636幢,1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约174653平方米。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庐山会议”旧址及别墅群(美庐别墅即180号别墅、124号别墅、176号别墅、359号别墅、442号别墅),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式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的评定,为庐山名人别墅戴上了桂冠。
庐山名人别墅除了少数幢作为文物保护,大多数别墅都对外开放。
每当夏天避暑高峰期,庐山的别墅宾馆大都爆满,名人别墅尤受青睐,一天三五千元一幢的一包就是一周半月,不提请预定很难住进。
河东路180号“美庐”是名人别墅中的大热门,6间客房远不能班组避暑游客的需求。
美庐是幢英式券廊式别墅,背靠大月山,面对中日溪水淙淙的长冲河,沿路低矮的石砌围墙圈出一片优美的园林式宅第。
整修后的美庐向人们展示了它当年见证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在此叱咤风云的一段历史,楼下复原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居室的原貌,楼上复原了毛增东的卧室布局,附房的一部分陈列着毛泽东有过的茶杯、唱片、录音带,蒋介石夫妇留存的银质茶具、没有驱动的冰箱、透雕象牙、藤椅、德国钢琴和宋美龄的手绘山水画等。
客房虽然辟在附房的一侧,房内的布置已无当年陈迹可循,但仍处在这个有特定历史意义的氛围中。
傍晚和清晨,没有了熙熙攘攘参观的游客,美庐恢复了清幽,这时是细细观摩这幢建筑的特色,静静接近历史人物留痕的最好时机。
与美庐相邻的是别墅村宾馆和美邻山庄。
据介绍,别墅村宾馆的十余幢房子曾接待过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彭德怀、林伯渠等等和国家领导人。
除了一幢是新建的,其余保留着拱券、木质外廊,在大片草坪、花卉、树木衬托下,灰黄色石墙、波纹红瓦醒目漂亮。
美邻山庄的6幢别墅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庐山名人别墅大拍卖”的一部分。
其中的190号别墅从美庐能清楚看到,外观还是基本是原貌,但入内一看,底层进门出处设了个总服务台,里面全部重新分割成一间间客房,这里曾经先后住过戴笠、张学良、贺龙,但难以找到他们以前起居的客厅、卧室。
庐山已开放接待旅客住宿的名人别墅,内部不少也是这样的格局。
没有了名人起居的生活环境,没有了发生名人逸事的历史场景,整幢屋子虽然还挂着“名人别墅”的名,但住在里面总会觉得缺少了灵感。
目前,庐山上完好地保存了600余栋近现代名人别墅,收藏了数千件珍贵的馆藏文物。
多年来,由于产权不明、管理体制分散,庐山别墅一度损毁严重。
从2007年开始,庐山管理局投资1000多万元对“别墅村”进行了全面改造,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名人别墅修葺一新,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与此同时,接管了产权明晰的230栋别墅。
庐山对名人别墅升级改造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对文物保护理念的创新。
庐山不是简单的将这份珍贵文化遗迹“锁在深山”,而是跳出静态供人欣赏、展览的传统模式,以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全新现代理念把中西文化和现代文明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生机活力,使它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创造更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上发挥应有作用。
2、部分别墅用作疗养院和民居庐山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具山地气候特色,又因地势较高和良好的森林覆盖率(92%以上)而形成独具特色气候条件。
以牯岭(1145m)为参照,庐山各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
尤其是在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只有23℃,比山下九江市约低7℃~10℃,与同纬度平原、盆地相比,庐山恰似一片热浪中的“凉岛”,已成为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庐山的春、秋季平均气温在8。
2~17。
6℃之间,气温适中,适宜旅游和疗养。
而别墅建筑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避暑之用。
正是由于庐山山上特殊的气候,每年来庐山疗养的人络绎不绝,有一部分别墅被各个单位占用做疗养院,如庐山疗养院、五一疗养院、空军疗养院等等。
此外,庐山的山民也居住这其中一部分别墅。
庐山疗养院位于我国著名的避暑、疗养胜地庐山,坐落于庐山牯岭镇东西两谷之间,海拔1100余米,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始建于1953年,下设四个疗区,现隶属江西省卫生厅。
庐山疗养院是一所集医疗、休养、康复及旅游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疗养院。
拥有二十世纪初建造的英、法、美、德、俄、日本、瑞典、芬兰等各式名人别墅130余栋,造型美观别致,风格各异。
现有编制床位500张,其中高档床位300张,普通床位200张,室内装璜豪华。
配套设施齐全、舒适、整洁、卫生,并备有多功能健身、康复器械。
(四)庐山别墅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1、建造别墅公园历史上传说庐山是“神仙之庐”,早在周初便有人寻道求仙,深山建庐。
公元340年,书法家王羲之在庐山南麓玉帘泉附近营建别墅,后来将别墅舍为归宗寺。
诗人陶渊明( 公元365-427 年) 描写他在庐山脚下的农舍、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乡间别墅的写照。
伟大诗人李白曾在庐山隐居写下“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诗篇,在五老峰下建“太白草堂”。
明清两代仍有不少学者来庐山筑室隐居、著书讲学,庐山是中国别墅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别墅文化在中国近代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到达新的阶段。
从19世纪末至20 世纪30年代,中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庐山逐渐发展为“东方夏都”,苍滴浮翠的森林之中点缀着三三两两的红色屋顶,飞雾流云之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别墅,溪水低唱,小路弯弯,花木森森,构成一幅人与自然极为和谐的美丽图景和优雅宜人的园林环境。
目前,对别墅建筑的利用方式较为简单,因而经济效益低,保护投入小,有必要改变利用方式,另辟蹊径进行开发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