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归去来兮辞练习(并序)练习(2)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阅读练习2 人教版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阅读练习2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1~3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酬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曾.不吝情去留
(4)环堵萧然
..
(5)箪瓢
..屡空,晏如也
(6)颇.示己志
(7)兹若人之俦.乎
2.下列句中“之”“其”两字与其他项意义不同的是
3.分析下列复句间的关系,选出关系相同的项
A.好读书,不求甚解
B.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D.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参考答案]
1.(1)何许:什么地方
(2)造:前往,到期:希望
(3)曾:从来(4)萧然:冷落空寂的样子
(5)箪:盛食物的圆形竹器瓢:舀水或盛饮料的容器
(6)颇:稍稍(7)俦:朋友、伴侣,一类的人
2.之(A)其(B)
3.AC(A、C.转折,B.因果,D.并列)。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潮张岱故事..,三江①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戊寅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
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注】①三江:在浙江绍兴北,曹娥江之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2)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3)著面..皆湿(4)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1)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古义:(2)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古义:(3)龟山一挡,轰怒非常..古义:稻谷的一种。
④舁(yú)篮舆:抬竹轿。
⑤宋高祖:南朝宋武帝刘裕。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是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专用词语之一,指起用人任以官职。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1.答案:D 来:助词,无义
2.答案:C,动词,没有。 A,1.副词,将要;2名词,行为。 B,1.动词,拄着;2.名词,策略。 D,1.动词,顺随;2.动词,登上。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3.答案:D 宾语前置 ABC被动句 4.答案:C, 亲戚:古指内外亲属,其中包括父母兄 弟。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不久,又离开(霸陵山中)到吴地去,依附世家望族皋 伯通,住在厢房,给人做雇工舂米。
10.你是一枚青绿的叶,处身于花团之中; 你是一株淡雅的菊,幽然于东篱之外; 你是一片悠然的云,徘徊于南山之巅。
11.示例:老师,关于“五斗米”的解释,我曾在一篇 文章里看到过,不过,与您的解释有些出入,它认为 “五斗米”是日薪,是指薪俸高,那么高的薪俸陶渊 明却不为之折腰,更能体现他的节操。我不知道这样 的解释是否有道理,您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邻居家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备那家主人, 而称赞梁鸿是道德高尚的人。
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 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 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 “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居 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 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 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有顷,又去适吴,依 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 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 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 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威曰: “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 风。(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4《归去来兮辞(并序)》阅读练习2

《归去来兮辞(并序)》阅读练习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生生..所资 生生:维持生活 B .脱然..有怀 脱然:轻快的样子 C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寻找 D .非矫厉..所得 矫厉:造作勉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诸侯以.惠爱为德农人告余以.春及B.⎩⎨⎧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悟已往之.不谏 C.⎩⎨⎧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门虽.设而常关 D.⎩⎨⎧于.时风波未静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渊明辞官原因的一项是( )①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②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④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⑤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⑥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A.①③④B.②③⑤C.④⑤⑥ D.①②⑥4.下列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
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渊明辞官归田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
引壶()以自酌,()庭()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疑!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稚惮欤慨稔骏飏僮樽觞眄柯憩翳桓棹曷遑耔奚(二)情境默写1.【2024·辽宁大连·一模】陶渊明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李清照的居所“归来堂”就取义于《归去来兮辞》,她的号“易安居士”也取自这篇辞中的“(),()”。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归去来兮辞练习(并序)练习(2)

文言文整体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后练习(2)1.下列各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文:孩子满屋,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后悔过去,但现在也已经不好再说了,知道今后还可以补救。
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文:云烟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归。
D.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译文: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自然地生死?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D.悦亲戚之情话情话:知心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B.田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C.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外连衡而斗诸侯D、以弱天下之民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素善留侯张良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序八州而朝同列6.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抢呼欲绝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课文挖空练习+重点知识+情景默写挖空练习学生版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屈原列传练习(2)

文言文整体阅读:屈原列传课后练习(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其内部结构不同子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故不闻其过B.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3.下列句子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C.人生孰无死,贵死得所耳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4.下列句子不全有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一组是( )A.人主自智而愚人成(名)以其小,劣之B.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大将军邓骘奇其才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吾从而师之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如因而厚遇之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者出,未辞也C.顷之,持一象笏至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社稷之臣也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7.与“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中“所”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秋毫不敢有所近 B.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D.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8.下列句中"因”字,与“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的因相同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 B.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因招樊哙出 D. 秦军解,因大破之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后练习(2)
1.下列各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文:孩子满屋,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后悔过去,但现在也已经不好再说了,知道今后还可以补救。
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文:云烟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归。
D.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译文: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自然地生死?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D.悦亲戚之情话情话:知心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B.田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C.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素善留侯张良
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序八州而朝同列
6.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抢呼欲绝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
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奴役
B.实迷途其未远实:实际
C.乃瞻衡宇瞻:看见
D.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
D.门虽设而常关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下列各项中表现陶渊明自觉自醒心境的一项是( )
A.田园将芜胡不归
B.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C.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9.课内文言语段阅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与“或棹孤舟”中的“棹”活用类型一致的是
A.悦亲戚之情话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屈贾谊于长沙
D.襟三江而带五湖
2.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既窈窕以寻壑(1)悟以往之不谏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怀良辰以孤往
A.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不同
B.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相同
C.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相同
D.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不同
3.下列倒装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复驾言乎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将有事于西畴 D.乐夫天命复奚疑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恨晨光之熹微恨:憎恨
B.引壶觞以自酌引:端起
C.时矫首而遐观遐:远
D.抚孤松而盘桓盘:徘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风飘飘而吹衣鸟倦飞而知还
B.问征夫以前路园日涉以成趣
C.审容膝之易安善万物之得时
D.乃瞻衡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下列句子“而”字意思和用法与“鸟倦飞而知还”中“而”字相同的一项是()A.觉今是而昨非 B.门虽设而常关
C.临清流而赋诗 D.泉涓涓而始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B项应译为“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
2.答案: B
解析: B项中“追”意思为“补救”“挽救”。
3.答案: A
解析:扶老;拐杖
4.答案: B
解析: A、使动用法,使……来B、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C.使动用法,使……斗D、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5.答案: B
解析: A、名词作动词,归罪B、形容词作动词,交好C、名词作动词,说明白D、名词作动词,引,招致
6.答案: C
解析:绝命,绝断。
A横渡。
B隔绝,阻绝。
D一定。
7.答案: D
解析:
8.答案: 1.B 2.B 3.D
4.(1)我认识到过去的事情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还可以补救。
(2)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累了就知道回来。
解析: 1.实:确实。
2.前者是副词,于是;后者是连词,表转折。
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D项,连词,表转折。
3.A项,表现自责的心境。
B项,表现快乐的心境。
C项,表现自悔的心境。
9.答案: 1.B 2.D 3.C
解析: 1.(棹:名作动,用桨划;南:名作动,向南飞;悦:意动,以------为喜悦;屈:
使动,使-----受委屈;襟:意动,以-------为衣襟)
2.(寻:分别为“寻找”、“不久”。
往:分别为“过往的,过去的”;“前往”)
3.(C为状语后置,其他句式都为宾语前置)
10.答案: 1.:A解析:A项,恨:遗憾。
2.:C解析:C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项,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
B项,介词,用/连词,表结果。
D项,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3.:C解析:例句与C项的“而”都为连词,表承接关系。
A项,表并列关系,B项,表转折关系,D项,表修饰关系。
4.(1):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和菊花却还保存着。
(2):日色昏暗太阳快要落山了,我抚摸着孤松而徘徊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