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2)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 :10223]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 .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 .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0分)[ID :10218]某体育用品商店一天中卖出某种品牌的运动鞋15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 鞋的尺码/cm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13362则这15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 .24.5,24.5B .24.5,24C .24,24D .23.5,243.(0分)[ID :10147]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4.(0分)[ID :10146]为了调查某校同学的体质健康状况,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同学的每天锻炼时间如表: 每天锻炼时间(分钟) 20 40 60 90 学生数2341则关于这些同学的每天锻炼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60B.平均数是21C.抽查了10个同学D.中位数是50 5.(0分)[ID:10144]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ab ,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9B.6C.4D.36.(0分)[ID:10136]已知一次函数y=-0.5x+2,当1≤x≤4时,y的最大值是()A.1.5B.2C.2.5D.-67.(0分)[ID:10187]某单位组织职工开展植树活动,植树量与人数之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本次植树活动共有30人B.每人植树量的众数是4棵C.每人植树量的中位数是5棵D.每人植树量的平均数是5棵8.(0分)[ID:1018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13,则第三边长为()A.5B.17C.5或17D.5或√3139.(0分)[ID:10177]明君社区有一块空地需要绿化,某绿化组承担了此项任务,绿化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绿化组完成的绿化面积S(单位:m2)与工作时间t (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绿化组提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完成的绿化面积是()A.300m2B.150m2C.330m2D.450m210.(0分)[ID:1017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4,BC=6,点E在AB边上,将纸片沿CE折叠,点B落在点F处,EF,CF分别交AD于点G,H,且EG=GH,则AE的长为( )A.23B.1C.32D.211.(0分)[ID:10169]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条边长是()A.1B.5C.7D.5或712.(0分)[ID:10168]无论m为任何实数,关于x的一次函数y=x+2m与y=-x+4的图象的交点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3.(0分)[ID:10167]如图,在▱ABCD中,AB=6,BC=8,∠BCD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则AE+AF的值等于()A.2B.3C.4D.614.(0分)[ID:1015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35+=B.32﹣2=3C.236⨯=D.632÷=15.(0分)[ID:10157]如图,一个工人拿一个2.5米长的梯子,底端A放在距离墙根C点0.7米处,另一头B点靠墙,如果梯子的顶部下滑0.4米,梯子的底部向外滑()米A.0.4B.0.6C.0.7D.0.8二、填空题16.(0分)[ID :10331]如图,在ABC 中,AC B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延长DE 到点F ,使DE EF =,得四边形ADCF .若使四边形ADCF 是正方形,则应在ABC 中再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____.17.(0分)[ID :10325]将一次函数y=3x ﹣1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__.18.(0分)[ID :10320]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B BC =,BD ED =,若54ABC ∠=,则E ∠=___.19.(0分)[ID :10315]计算:182-=______. 20.(0分)[ID :10308]如图,直线l 1:y =x +n –2与直线l 2:y =mx +n 相交于点P (1,2).则不等式mx +n <x +n –2的解集为______.21.(0分)[ID :10304]若x <222)x -(﹣x|的正确结果是__.22.(0分)[ID :10288]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 候选人甲 乙 测试成绩(百分制)面试8692笔试9083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二)(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二)(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二)(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2.0 B.4 C.6 D.8 2.下列a 、b 、c 、d 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a =12,b =4,c =5,d =12 B.a =15,b =3,c =5,d =1 C.a =13,b =2,c =8,d =12 D.a =5,b =0.02,c =0.7,d =0.3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1)x 2+4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k <5B.k <5,且k ≠1C.k ≤5,且k ≠1D.k >54.如图,以点O 为位似中心,把△ABC 各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 ´B ´C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C ∽△A ´B ´C ´B.C ,O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AO:AA ´=1: 2D.AB ∥A ´B ´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在边DC 上,且DE =1,连接BE 并延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 的长为( )A.1B.43 C.34 D.32 6.如图,直线l 1∥l 2∥l 3,等腰Rt △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分别在直线l 1、l 2、l 3上,∠ACB =90°,AC 交l 2于点D ,若l 1与l 2的距离为1,l 1与l 3的距离为4,则BDAB的值是( )A.22 B.534 C.524 D.825 7.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a ,b}表示a ,b 中较大的数,如:max{2,4}=4.按照这个规定,方程xx x x 12}max{+=-,的解为( ) A.1-2 B.2-2 C.1-2和1+2 D.1+2和-18.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10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经过连续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米810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则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 ) A.8% B.9% C.10% D.11% 9.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m +2)x +4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若m x x 41121=+=,则m 的值是( ) A.2或-1 B.2 C.-1 D.不存在10.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MPN 是直角,其顶点P 与点O 重合,边PM 、PN 分别与OA 、OB 重合,然后逆时针旋转∠MPN ,旋转角为θ(0°<θ<90°),PM 、PN 分别交AB 、BC 于E 、F 两点,连接EF 交OB 于点G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EF =2OE ;(2)S 四边形OEBF :S 正方形ABCD =1:4;(3)BE +BF =2OA ;(4)OG ·BD =AE 2+CF 2.A.(1)(2)(3)(4)B.(1)(2)(3)C.(2)(3)(4)D.(1)(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化简:()()()()222235532323+⨯-+--+= 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已知AEACAD AB ==3,∠BAD =∠CAE ,若△ADE 的面积为6,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13.如图所示,菱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过点A 作AE ⊥C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OE 若菱形ABCD 的面积等于12,对角线BD =4,则OE 的长为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 =6,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E ⊥BD ,垂足为E ,若BE =EO ,则AD 的长是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和△A ′B ´C ´是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点B (3,1),B ´(6,2),若点A ´(5,6),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1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1)2x 2+3mx +3=0的一个实数根为-1,则该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为__________.17.下表是小明填写的实践活动报告的部分内容,则小河的宽度为__________.题目测量小河的宽度测量目标示意图相关数据BC =1m ,DE =1.5m ,BD =5m18.如图所示,在矩形ADCB 中,AD =2,AB =5,P 为CD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C 、D 重合),当DP =__________时,△ADP 与△BCP 相似.三、解答题(共66分) 19.(6分)计算: (1)184831512-+-; (2)()()()()22233653-+--+⨯-.20.(8分)解方程:(1)x 2-3x-2=0(公式法); (2)2x 2-4x-8=0(配方法)21.(8分)在如图所示的方格中,△OAB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 (0,0)、A (-2,-1)、B (-1,-3),△O 1A 1B 1与△OAB 是以点P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1)在图中标出位似中心P的位置,并写出点P的坐标及△O1A1B1与△OAB的相似比;(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画出△OAB的一个位似△OA2B2,使它与△OAB的相似比为2:1,并写出点B的对应点B2的坐标.22(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3(m为常数).(1)求证:无论m为何值,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2,求方程的另一个根.23.(8分)如图所示,已知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AD上,BE平分∠ABC,CE平分∠DCB,BF∥CE,CF∥BE.求证:四边形BFCE是正方形.24.(10分)某水果批发市场有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毛利润)10元,那么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后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则日销量将减少20千克.(1)若该种水果以每千克盈利16元的单价出售,则每天的总毛利润为多少元?(2)现市场既要保证每天的总毛利润为6000元,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则该种水果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25.(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AE∥BD,O是CE的中点,CE交AB于点F.(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若BE=23,AE=2,求EF的长.26.(10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BC边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AE,过点E作EF⊥AE,交DC于点F,连接AF.(1)求证:△ABE∽△ECF;(2)试探究当点E在BC的什么位置时,∠BAE=∠EAF,请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B4.C5.C6.C7.D8.C9.B 10.A 二、填空题11.222+ 12.54 13.3 14.63 15.(2.5,3)16.-3117.10 m 18.1或4或2.5三、解答题19.解析(1)原式=2333132********-=-+-. (2)原式=28232233033536-+=++--+-. 20.解析(1)∵a =1,b =-3,c =-2,∴△=b 2-4ac =(-3)2-4×1×(-2)=17>0, ∴x =12173⨯±,∴x 1=2173+,x 2=2173-. (2)∵2x 2-4x =8,∴x 2-2x =4,则x 2-2x +1=4+1,即(x-1)2=5,∴x-1=±5, ∴x 1=5+1,x 2=-5+1.21.解析(1)如图,点P 的坐标为(-5,-1),△O 1A 1B 1与△OAB 的相似比为2:1.(2)如图,△OA 2B 2即为所求,B 2的坐标为(-2,-6). 22.解析(1)证明:由题意得x 2+mx-3=0,∵a =1,b =m ,c =-3,∴△=b 2-4ac =m 2-4×1×(-3)=m 2+12, ∵m 2≥0,∴m 2+12>0,∴△>0,∴无论m 为何值,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 1, 则2·x 1=313-=-=a c ,∴x 1=23,∴方程的另一个根为23. 23.证明 ∵BF ∥CE ,CF ∥BE ,∴四边形BFCE 是平行四边形, 又∵在矩形ABCD 中,BE 平分∠ABC ,CE 平分∠DCB ,∴∠ABE =∠EBC =∠DCE =∠BCE =45°,∴BE =CE ,∠BEC =90°. ∴四边形BFCE 是正方形.24.解析 (1)若每千克盈利16元,则每天可销售500-20×(16-10)=380(千克). ∴每天的总毛利润为16×380=6080(元). 答:每天的总毛利润为6080元 (2)设该种水果每千克应涨价x 元,由题意得(10+x )(500-20x )=6000,解得x 1=5,x 2=10, ∵要使得顾客得到实惠,∴应选x =5. 答:该种水果每千克应涨价5元.25.解析 (1)证明:∵O 是CE 的中点,∴OE =OC ,∵AE ∥BD ,∴∠AEO =∠DCO ,∠EAO =∠CDO ,∴△AEO ≌△DCO ,∴AE =DC , ∵D 是BC 的中点,AB =AC ∴AD ⊥BC ,BD =CD ,∴AE =BD , 又∵AE ∥BD ,∴四边形AEBD 是平行四边形,又∵AD ⊥BC ,即∠ADB =90°,∴四边形AEBD 是矩形. (2)∵AE =2,∴BC =2BD =2AE =4. ∵四边形AEBD 是矩形,∴∠EBC =90°, ∵BE =23,BC =4,∴EC =27, ∵AE ∥BC ,∴△AEF ∽△BCF ,∴21==BC AE CF EF ,∴EF =31EC =732. 26.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C =90°,∴∠BAE +∠BEA =90°, ∵EF ⊥AE ,∴∠AEF =90°,∴∠BEA +∠FEC =90°, ∴∠BAE =∠FEC ,∴△ABE ∽△ECF.(2)当点E 在BC 的中点位置时,∠BAE =∠EAF 证明如下: 如图,延长A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H ,∵E为BC的中点,∴BE=CE,∵∠B=∠ECH=90°,∠AEB=∠CEH,∴△ABE≌△HCE,∴AE=HE,∵EF⊥AH,∴△AFH是等腰三角形,∴∠EAF=∠H.∵AB∥DH,∴∠H=∠BAE,∴∠BAE=∠EAF,∴当点E在BC的中点位置时,∠BAE=∠EAF.。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2)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2)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2)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33分,每小题3分)1.(3分)“漏壶”是一种古代计时器,如图所示.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壶内壁画有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用x表示漏水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下列图象能表示y与x对应关系的是()A.B.C..D.2.(3分)在一篇文章中,“的”、“地”、“得”三个字共出现100次.已知“的”和“地”的频率之和是0.7,那么“得”字出现的频数是()A.28B.30C.32D.343.(3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如表.如果从这四位同学中,选出一位平均成绩较高且状态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那么应选()甲乙丙丁平均数80858580方差42455459 A.甲B.乙C.丙D.丁4.(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5.(3分)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A.B.C.D.6.(3分)若x+y=6,x2+y2=20,求xy的值是()A.6B.8C.26D.207.(3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任何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B.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8.(3分)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重叠摆放,使得60°角的顶点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且DE⊥AB于点D,与BC交于点F,则∠DCF的度数为()A.20°B.15°C.30°D.45°9.(3分)如图,点E是Rt△ABC、Rt△ABD的斜边AB的中点,AC=BC,∠DBA=25°,则∠DCE的度数是()A.20°B.30°C.35°D.40°10.(3分)顺次联结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矩形,那么四边形ABCD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等腰梯形11.(3分)函数y=2x+3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12.(3分)小华在整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时,发现它们的对角线都具有同一性质是.13.(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3,BC=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等于.14.(3分)有5位教师和一群学生一起去公园,教师的全票票价是每人7元,学生票收半价.如果买门票共花费206.5元,那么学生有多少人?设学生有x人,填写下表:人数/人票价/元总票价/元教师学生根据题意,得方程,所以学生有人.15.(3分)直线y=﹣x+m与y=nx+4n(n≠0)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的不等式﹣x﹣nx>4n﹣m的解集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0分)16.(11分)计算:(1);(2).17.(6分)如图,A,B,H是直线上的三个点,AC⊥l于点A,BD⊥l于点B,HC=HD,AB=5,AC=2,BD=3,求AH的长.18.(6分)如图,任意四边形ABCD中,AB=CD,M、N分别为BC、AD的中点.说明∠1与∠2的大小关系.19.(7分)排球垫球是体育中考的项目之一,下列图表中的数据是甲、乙、丙三人每人十次垫球测试的成绩.测试规则为连续接球10个,每垫球到位1个记1分.运动员甲测试成绩表测试序号12345678910成绩(分)7687758787(1)运动员甲测试成绩的众数为;运动员乙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为;运动员丙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2)经计算三人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0.8,S乙2=0.4,S丙2=0.6,如果在他们三人中选择一位垫球成绩较为稳定的接球能手作为自由人,则运动员更合适;(3)甲、乙、丙三人相互之间进行垫球练习,每个人的球都等可能的传给其他两人,球最先从甲手中传出,第三轮结束时球回到甲手中的概率是多少?(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3分)20.(7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于点E.点F为四边形ABCD外一点,且∠FCA=90°,BC平分∠DBF,∠CBF=∠DCB.(1)求证:四边形DBFC是菱形;(2)若AB=BC,∠F=45°,BD=2,则AC=.21.(8分)计算:(1)(+)÷﹣6;(2)﹣(1+)(2﹣).22.(8分)某城市有一类出租车,在5时到23时的时间段内运营,计费规定如下:行驶里程不超过3千米付费14元,超过3千米且不超过15千米的部分每千米付费2.50元;总里程超过15千米的部分每千米付费3.80元(等候时间管不计费).(1)该类出租车起步价为多少元?在多少千米内只收起步价?(2)某人乘该类出租车行驶了x千米,试写出当x(千米)超过3(千米)但不超过15(千米)时,乘车费用y(元)关于里程数x(千米)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当所付费用为26元时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3)当乘车费用为82元时,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2分)23.(10分)(1)【探究发现】如图①,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2)【类比应用】如图②,直线EF分别交矩形ABCD的边AD,BC于点E,F,将矩形ABCD沿EF翻折,使点C的对称点与点A重合,点D的对称点为D',若AB=3,BC=4,求四边形ABFE的周长;(3)【拓展延伸】如图③,直线EF分别交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BC于点E,F,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EF翻折,使点C的对称点与点A重合,点D的对称点为D',若,BC=4,∠C=45°,求EF的长.24.(12分)已知:在矩形ABCD中,AB=6,AD=2,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A与点P重合,点D落在点G处,折痕为EF.(1)如图1,当点P与点C重合时,则线段EB=,EF=;(2)如图2,当点P与点B,C均不重合时,取EF的中点O,连接并延长PO与GF的延长线交于点M,连接PF,ME,MA.①求证:四边形MEPF是平行四边形;②当tan∠MAD=时,求四边形MEPF的面积.。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4、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5、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6、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0、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1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12、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 :10231]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售出型号记录情况如表所示: 型号(厘米) 38 39 40 41 42 43 数量(件)25303650288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则上述数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2.(0分)[ID :10229]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C 的坐标为( )A .(-√3,1)B .(-1,√3)C .(√3,1)D .(-√3,-1)3.(0分)[ID :10222]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点()3,4P 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关于x 的不等式4kx b +≤的解集是( )A .3x ≤B .3x ≥C .4x ≤D .4x ≥4.(0分)[ID :10217]已知M 、N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AM =MN =2,NB =1,以点A 为圆心,AN 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 为圆心,BM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5.(0分)[ID :10211]一次函数111y k x b =+的图象1l 如图所示,将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2l 的函数表达式为222y k x b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2k k =B .12b b <C .12b b >D .当5x =时,12y y >6.(0分)[ID :10205]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7.(0分)[ID :10199]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A .60︒B .75︒C .90︒D .95︒8.(0分)[ID :10144]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8ab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A .9B .6C .4D .39.(0分)[ID :10141]12751348)的结果是( ) A .6B .3C .3D .1210.(0分)[ID :10138]小强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先骑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再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下面哪一个图象能大致描述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 (千米)与所用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 )A.B.C.D.11.(0分)[ID:10192]如图2,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A.BA=BC B.AC、BD互相平分C.AC=BD D.AB∥CD12.(0分)[ID:10166]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上一动点,矩形两边长AB、BC长分别为15和20,那么P到矩形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6B.12C.24D.不能确定13.(0分)[ID:10161]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距地面5m处折断,倒下后树顶端着地点A距树底端B的距离为12m,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A.10m B.15m C.18m D.20m14.(0分)[ID:10159]将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A .h 17cm ≤B .h 8cm ≥C .7cm h 16cm ≤≤D .15cm h 16cm ≤≤15.(0分)[ID :10150]如图,已知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48B .60C .76D .80二、填空题16.(0分)[ID :10332]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BC,交AB 于点E ,DF∥AB,交BC 于点F ,当△ABC 满足_________条件 时,四边形BEDF 是正方形.17.(0分)[ID :10331]如图,在ABC 中,AC B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延长DE 到点F ,使DE EF =,得四边形ADCF .若使四边形ADCF 是正方形,则应在ABC 中再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____.18.(0分)[ID :10320]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B BC =,BD ED =,若54ABC ∠=,则E ∠=___.19.(0分)[ID :1030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6)C ,射线//x CE 轴,直线y x b =-+交线段OC 于点B ,交x 轴于点A ,D 是射线CE 上一点.若存在点D ,使得ABD △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 的值为_______.20.(0分)[ID :1029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120°,CE//BD ,DE//AC ,若AD=5,则四边形CODE 的周长______.21.(0分)[ID :1029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 、20cm 、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 cm .22.(0分)[ID :10284]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23.(0分)[ID :10274]如果一组数据1,3,5,a ,8的方差是0.7,则另一组数据11,13,15,10a +,18的方差是________.24.(0分)[ID :10252]有一组数据如下:2,3,a ,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5.(0分)[ID :10240]已知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三、解答题26.(0分)[ID :1038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1=−23x+2与x 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 和点B ,直线y 2=kx+b(k≠0)经过点C(1,0)且与线段AB 交于点P ,并把△ABO 分成两部分. (1)求A 、 B 的坐标; (2)求△ABO 的面积;(3)若△ABO 被直线CP 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及直线CP 的函数表达式.27.(0分)[ID :10379]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点,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PE=PB(1)求证:△BCP ≌△DCP ; (2)求证:∠DPE=∠ABC ;(3)把正方形ABCD 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8°,则∠DPE= 度.28.(0分)[ID :10347]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决问题:阅读材料:数学上有一种根号内又带根号的数,形如2a b ±,如果你能找到两个数m 、n ,使22m n a +=,且mn b =,则2a b ±可变形为2222()m n mn m n m n +±=±=±,从而达到化去一层根号的目的.例如:22232212221(2)212(12)-=+-=+-⨯⨯=-1221=-=-仿照上例完成下面各题: 填上适当的数:29.(0分)[ID :10346]011)1235-+⨯--.30.(0分)[ID :10340]设a =b =c =.(1)当x 取什么实数时,a ,b ,c 都有意义;(2)若Rt △ABC 三条边的长分别为a ,b ,c ,求x 的值.【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B 6.A 7.C 8.D 9.D 10.D 11.B 12.B 13.C 14.C 15.C二、填空题16.∠ABC=90°【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是菱形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详解:当△ABC满足条件∠ABC=90°17.答案不唯一如∠ACB=90°或∠BAC=45°或∠B=45°【解析】【分析】先证明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AC=DF即可再利用∠ACB=90°得出答案即可【详解】∠ACB=90°时四边形AD18.27°【解析】【分析】连接AE先证Rt△ABD≌Rt△CBD得出四边形ABCE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BE⊥AC∴∠ADB=∠BDC=90°∴△ABD 和△CB19.3或6【解析】【分析】先表示出AB坐标分①当∠ABD=90°时②当∠ADB=90°时③当∠DAB=90°时建立等式解出b即可【详解】解:①当∠ABD=90°时如图1则∠DBC+∠ABO=90°∴∠D20.20【解析】【分析】通过矩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AOB=120°可证△AOD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的长度再通过证明四边形CODE是菱形即可求解四边形CODE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21.【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 ⊥AB于D∵AC2+B22.【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AD=1BF=BC+CF=BC+1DF=AC又∵AB+BC+AC=10∴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23.7【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方差的定义可以求得所求数据的方差【详解】设一组数据135a8的平均数是另一组数据111315+1018的平均数是+10∵=07∴==07故答案为07【点睛】本题考24.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2考点:平均数方差25.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当一组数据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方差不变进而得出答案∵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2故答案为2考点:方差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商场经理要了解哪些型号最畅销,所关心的即为众数.详解:根据题意知: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各种型号的衬衫的销售数量,即众数.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2.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点C的坐标为(-,1)故选A.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坐标和图形性质;3、正方形的性质.3.A解析:A【解析】 【分析】观察函数图象结合点P 的坐标,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3x ≤时,4kx b +≤. 故选:A .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观察函数图象,找出不等式4kx b +≤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 4.B解析:B 【解析】 【分析】依据作图即可得到AC =AN =4,BC =BM =3,AB =2+2+1=5,进而得到AC 2+BC 2=AB 2,即可得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如图所示,AC =AN =4,BC =BM =3,AB =2+2+1=5, ∴AC 2+BC 2=A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CB =90°,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5.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两函数图象平行k 相同,以及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判断 【详解】∵将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 ∴直线1l ∥直线2l ,∴12k k =,∵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12b b >,∴当x 5=时,12y 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移加,右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平移后解析式有这样一个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关键是要搞清楚平移前后的解析式有什么关系.6.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A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正确,是真命题;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是假命题;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故选:A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利用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形成的图形全等,对应角相等,利用平角定义ABC ∠+A BC '∠+E BD '∠+EBD ∠=180°,再通过等量代换可以求出CBD ∠. 【详解】解:∵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A BC ABC '∠=∠,E BD EBD '∠=∠∵ABC ∠+A BC '∠+E BD '∠+EBD ∠=180°(平角定义)∴A BC '∠+A BC '∠+E BD '∠+E BD '∠=180°(等量代换)A BC '∠+E BD '∠=90°即CBD ∠=90°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8.D解析: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b ,根据勾股定理以及题目给出的已知数据即可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详解】解: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b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18422ab =⨯= 214()252ab a b ∴⨯+-= 2()25169a b ∴-=-=3a b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稍有难度;利用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直角三角形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12===. 故选:D. 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图像应分为三段,学校离家最远,故初始时刻s最大,到家,s为0,据此可判断.【详解】因为小明家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行使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所以图象应分为三段,根据最后离家的距离为0,由此可得只有选项DF符合要求.故选D.【点睛】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1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已知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需添加条件:AC、BD互相平分故选:B12.B解析:B【解析】【分析】由矩形ABCD可得:S△AOD=14S矩形ABCD,又由AB=15,BC=20,可求得AC的长,则可求得OA与OD的长,又由S△AOD=S△APO+S△DPO=12OA•PE+12OD•PF,代入数值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连接OP,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C=12AC,OB=OD=12BD,∠ABC=90°,S△AOD=14S矩形ABCD,∴OA =OD =12AC , ∵AB =15,BC =20, ∴AC =22AB BC +=221520+=25,S △AOD =14S 矩形ABCD =14×15×20=75, ∴OA =OD =252, ∴S △AOD =S △APO +S △DPO =12OA •PE +12OD •PF =12OA •(PE +PF )=12×252(PE +PF )=75,∴PE +PF =12. ∴点P 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是1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3.C解析:C【解析】∵树的折断部分与未断部分、地面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且BC=5m ,AB=12m , ∴22AB BC +22125+=13m ,∴这棵树原来的高度=BC+AC=5+13=18m.故选C.14.C解析:C【解析】【分析】观察图形,找出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首先根据圆柱的高,知筷子在杯内的最小长度是8cm ,则在杯外的最大长度是24-8=16cm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筷子在杯内的最大长度是(如图)2222158AB BC +=+,则在杯外的最小长度是24-17=7cm ,所以h 的取值范围是7cm ≤h ≤16cm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注意此题要求的是筷子露在杯外的取值范围.主要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筷子在杯内的最大长度.15.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AEB=90°,AE=6,BE=8,∴22226810AE BE+=+=∴S阴影部分=S正方形ABCD-S Rt△ABE=102-168 2⨯⨯=100-24=76.故选C.考点:勾股定理.二、填空题16.∠ABC=90°【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是菱形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详解:当△ABC满足条件∠ABC=90°解析:∠ABC=90°【解析】分析: 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是菱形, 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详解: 当△ABC满足条件∠ABC=90°,四边形DEBF是正方形.理由:∵DE∥BC,DF∥AB,∴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BD是∠ABC的平分线,∴∠EBD=∠FBD,又∵DE∥BC,∴∠FBD=∠EDB,则∠EBD=∠EDB,∴BE=DE.故平行四边形DEBF是菱形,当∠ABC=90°时,菱形DEB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ABC=90°.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正确掌握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7.答案不唯一如∠ACB=90°或∠BAC=45°或∠B=45°【解析】【分析】先证明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AC=DF即可再利用∠ACB=90°得出答案即可【详解】∠ACB=90°时四边形AD解析:答案不唯一,如∠ACB=90°或∠BAC=45°或∠B=45°【解析】【分析】先证明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AC=DF即可,再利用∠ACB=90°得出答案即可.【详解】∠ACB=90°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理由:∵E是AC中点,∴AE=EC,∵DE=EF,∴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AD=DB,AE=EC,∴DE=12 BC,∴DF=BC,∵CA=CB,∴AC=DF,∴四边形ADCF是矩形,点D. 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BC,∵∠ACB=90°,∴∠AED=90°,∴矩形ADC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ACB=90°.【点睛】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法则18.27°【解析】【分析】连接AE先证Rt△ABD≌Rt△CBD得出四边形ABCE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BE⊥AC∴∠ADB=∠BDC=90°∴△ABD和△CB解析:27°【解析】【分析】连接AE,先证Rt△ABD≌Rt△CBD,得出四边形ABCE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 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BE ⊥AC ,∴∠ADB=∠BDC=90°∴△ABD 和△CBD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D 和Rt △CBD 中AB BC BD BD=⎧⎨=⎩ ∴Rt △ABD ≌Rt △CBD∴AD=DC∵BD=DE∴在四边形ABCE 中,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四边形ABCE 是菱形∵∠ABC=54°∴∠ABD=∠CED=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证明和性质的运用,解题关键是先连接AE ,然后利用证Rt △ABD ≌Rt △CBD 推导菱形.19.3或6【解析】【分析】先表示出AB 坐标分①当∠ABD=90°时②当∠ADB=90°时③当∠DAB=90°时建立等式解出b 即可【详解】解:①当∠ABD=90°时如图1则∠DBC+∠ABO=90°∴∠D解析:3或6【解析】【分析】先表示出A 、B 坐标,分①当∠ABD=90°时,②当∠ADB=90°时,③当∠DAB=90°时,建立等式解出b 即可.【详解】解:①当∠ABD=90°时,如图1,则∠DBC+∠ABO=90°,,∴∠DBC=∠BAO ,由直线y x b =-+交线段OC 于点B ,交x 轴于点A 可知OB=b ,OA=b ,∵点C (0,6),∴OC=6,∴BC=6-b ,在△DBC 和△BAO 中,DBC BAO DCB AOB BD AB ∠∠⎧⎪∠∠⎨⎪⎩=== ∴△DBC ≌△BAO (AAS ),∴BC=OA ,即6-b=b ,∴b=3;②当∠ADB=90°时,如图2,作AF ⊥CE 于F ,同理证得△BDC ≌△DAF ,∴CD=AF=6,BC=DF ,∵OB=b ,OA=b ,∴BC=DF=b-6,∵BC=6-b ,∴6-b=b-6,∴b=6;③当∠DAB=90°时,如图3,作DF ⊥OA 于F ,同理证得△AOB ≌△DFA ,∴OA=DF ,∴b=6;综上,b 的值为3或6,故答案为3或6.【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作辅助线构建求得三角形上解题的关键.20.20【解析】【分析】通过矩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AOB=120°可证△A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 的长度再通过证明四边形CODE 是菱形即可求解四边形CODE 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解析:20【解析】【分析】通过矩形的性质可得OD OA OB OC ===,再根据∠AOB=120°,可证△A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 的长度,再通过证明四边形CODE 是菱形,即可求解四边形CODE 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OD OA OB OC ===∵∠AOB=120°∴18060AOD AOB =︒-=︒∠∠∴△AOD 是等边三角形∵5AD =∴5OD OA ==∴5OD OC ==∵CE//BD ,DE//AC∴四边形CODE 是平行四边形∵5OD OC ==∴四边形CODE 是菱形∴5OD OC DE CE ====∴四边形CODE 的周长20OD OC DE CE =+++=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周长问题,掌握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解析:【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C2=152+202=625,AB2=252=625,∴AC2+BC2=AB2,∴∠C=90°.∵S△ACB=12AC×BC=12AB×CD,∴AC×BC=AB×CD,∴15×20=25CD,∴CD=12(cm).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22.【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AD=1BF=BC+CF=BC+1DF=AC又∵AB+BC+AC=10∴四边形ABFD的周长= AD+AB+BF+D解析:【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AD=1,BF=BC+CF=BC+1,DF=AC,又∵AB+BC+AC=10,∴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考点:平移的性质.23.7【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方差的定义可以求得所求数据的方差【详解】设一组数据135a8的平均数是另一组数据111315+1018的平均数是+10∵=07∴==07故答案为07【点睛】本题考解析:7【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方差的定义,可以求得所求数据的方差.【详解】设一组数据1,3,5,a,8的平均数是x,另一组数据11,13,15,x+10,18的平均数是x+10,∵22222 (1)(3)(5)()(8)5x x x a x x-+-+-+-+-=0.7,∴222 (1110)(1310)(1810)5x x x--+--+⋯--=22222 (1)(3)(5)()(8)5x x x a x x -+-+-+-+-=0.7,故答案为0.7.【点睛】本题考查方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方差的知识解答.24.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2考点:平均数方差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x=1n(12nx x x++⋯+),则方差2 S=1n[222 12nx xx x x x-+-+⋯+-()()()]),2 S=15[222222434445464-+-+-+-+-()()()()()]=2.考点:平均数,方差25.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当一组数据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方差不变进而得出答案∵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2故答案为2考点:方差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当一组数据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方差不变,进而得出答案.∵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2.故答案为2考点:方差三、解答题26.(1)A(3,0),B(0,2);(2)3;(3)P (34,32),y=-6x+6 【解析】【分析】(1)已知直线y 1的解析式,分别令x=0和y=0即可求出A 和B 的坐标;(2)根据(1)中求出的A 和B 的坐标,可知OA 和OB 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ABO ;(3)由(2)中的S △ABO ,可推出S △APC 的面积,求出y p ,继而求出点P 的坐标,将点C 和点P 的坐标联立方程组求出k 和b 的值后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详解】解:(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3x+2, 令x=0,得y 1=2,∴B(0,2),令y 1=0,得x=3,∴A(3,0);(2)由(1)知:OA=3,OB=2,∴S △ABO =12OA•OB=12×3×2=3; (3)∵12S △ABO =12×3=32,点P 在第一象限, ∴S △APC =12AC•y p =12×(3-1)×y p =32, 解得:y p =32, 又点P 在直线y 1上, ∴32=-23x+2, 解得:x=34, ∴P 点坐标为(34,32), 将点C(1,0)、P(34,32)代入y=kx+b 中,得 03324k b k b =+⎧⎪⎨=+⎪⎩,解得:66kb=-⎧⎨=⎩.故可得直线CP的函数表达式为y=-6x+6.【点睛】本题是一道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根据S△APC =12AC•y p求出点P的纵坐标,难度中等.27.(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58【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BC=D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BCP=∠DCP,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BP=∠CDP,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CBP=∠E,然后求出∠DPE=∠DC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DCE=∠ABC,从而得证.(3)根据(2)的结论解答:与(2)同理可得:∠DPE=∠ABC=58°.【详解】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BC=DC,∠BCP=∠DCP=45°,∵在△BCP和△DCP中,BC DCBCP DCPPC PC=⎧⎪∠=∠⎨⎪=⎩,∴△BCP≌△DCP(SAS).(2)证明:由(1)知,△BCP≌△DCP,∴∠CBP=∠CDP.∵PE=PB,∴∠CBP=∠E.∴∠CDP=∠E.∵∠1=∠2(对顶角相等),∴180°﹣∠1﹣∠CDP=180°﹣∠2﹣∠E,即∠DPE=∠DCE.∵AB ∥CD ,∴∠DCE=∠ABC .∴∠DPE=∠ABC .(3)解:在菱形ABCD 中,BC=DC ,∠BCP=∠DCP ,在△BCP 和△DCP 中,BC DC BCP DCP PC PC =⎧⎪∠=∠⎨⎪=⎩∴△BCP ≌△DCP (SAS ),∴∠CBP=∠CDP ,∵PE=PB ,∴∠CBP=∠E ,∴∠DPE=∠DCE ,∵AB ∥CD ,∴∠DCE=∠ABC ,∴∠DPE=∠ABC=58°,故答案为:58.28.-【解析】【分析】①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②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决问题:①填上适当的数:====②解:原式==3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时关键是记住公式形式,把握公式特征. 29.【解析】【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平方根定义计算,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负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原式=8-1+4-5=6.【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30.(1)483x-≤≤;(2)x=25或2.【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列不等式组求解;(2)根据a、b、c分别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由勾股定理分别求解.【详解】解:(1)由二次根式的性质,得80 34020xxx-≥⎧⎪+≥⎨⎪+≥⎩,解得48 3x-≤≤;(2)当c为斜边时,由a2+b2=c2,即8-x+3x+4=x+2,解得x=-10,当b为斜边时,a2+c2=b2,即8-x+x+2=3x+4,解得x=2,当a为斜边时,b2+c2=a2,即3x+4+x+2=8-x,解得x=2 5∵48 3x-≤≤∴x=25或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运用.在没有指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情况下,注意分类讨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2(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2(附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束缚.(fù)拾.级(shí)狩.猎(shǒu)风雪载.途(zài)B.颠簸(bō)瞭.望(liào)褶.皱(zhé)强.词夺理(qiǎn g)C.闭塞.(sè)脑畔.(pàn)拙.劣(zhuō)悄怆幽邃.(suì)D.斡.旋(wò)腈.纶(qín g)归省.(xĭn)怒不可遏.(è)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狡辩震憾自圆其说周而覆始B.羁绊抉择戛然而止纷至沓来C.巉竣诬蔑相辅相承不修边幅D.绚丽维幕人情事故名副其实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很,插不上嘴便显得很。

A.怀疑指导前卫守旧B.疑惑干扰合群落伍C.疑惑熏陶现代保守D.怀疑影响时髦落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容易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青岛版202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答案2

青岛版202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答案2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题一、选择题1、若()2x 24,x 2+=+则的平方根为( )A.16B.±16C.2D.±22、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直角边长大1,另一直角边长为4,则斜边长为( )A.4B.8C.10D.12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矩形不是平行四边形B.相似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未必相等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不一定相等4、如图,在菱形ABCD 中,∠ADC=120°,则OD :OC 等于( )A.3:2B.3:3C.1:2D.3:15、119的估算结果应在( )之间.A 、9到10B 、10到11C 、11到12D 、12到136、如图中字母M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4B.8C.16D.647、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2环,方差分别为20.52S =甲,20.61S =乙,20.49S =丙,45.02=丁S ,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8、如图,点O 王明家的位置,他家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水塔A 位于他家北偏东60°的300米处,那么水塔所在的位置到公路的距离是( )A.150米B.1503C.1003D.15029、如图△ABC 中,AD 垂直BC 于点D,BE 垂直AC 于点E ,AD 与BE 相交于点F ,若BF=AC ,那么∠ABC 的大小是( )AB C DEFA.40°B.45°C.50°D.60° 10、如图所示,在□ABCD 中,E 为AD 中点,已知△DEF 的面积为S ,则△ABE 的面积为( )A.SB.2SC.3SD.4S11、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 2,将这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加上2,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为( )A.S 2B.2+S 2C.2S 2D.4S 212、在Rt △ABC 中,各边长度都扩大10倍,则锐角B 的正弦值( )A.扩大4倍B.扩大2倍C.不变D.缩小2倍二、填空题13、已知最简二次根式a +1与a 24-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____________.A B C DEF14、如图,已知AB=BE ,BC=BD ,∠1=∠2,那么图中 ≌ ,AC= ,∠ABC= .15、如图E 、F 、G 、H 分别是矩形ABCD 四边上的点,EF 垂直于GH ,若AB=2,BC=3,则EF :GH=____.A B C DEFG H 16、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3,点E 为DC 边上一点,DE=1,将线段AE 绕点A 旋转,使点E 落在直线BC 上,落点记为F ,则FC 的长为___________.17、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BC=90o ,AC=8,BC=6,折叠该纸片使点B 与点C 重合,折痕与AB 、BC 的交点分别为D 、E ,(1)DE 的长为_________;(2)将折叠后的图形沿直线AE 剪开,原纸片被剪成3快,其中最小一块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AB C DE三、解答题18、计算:222sin30tan 60cos 45︒+︒-︒19、如图所示,已知点A 、E 、F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E=DF ,BF ⊥AD ,CE ⊥AD ,垂足分别为F 、E ,BF=CE ,求证:AB ∥CD.A 2 1 DC B14EAFC EB D20、在△ABC 中,∠C=90o ,∠CAB=60°,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AB=23.求AD 的长.AB CD21、如图所示,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过点O 作直线EF ⊥BD ,分别交AD 、BC 于点E 和点F ,求证:BEDF 是菱形.A BC DE F O参考答案:1-5BCBBB 6-12DDABAAC13.1 14.略 15.3:217.4 4 18.41219.略 21.略。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震撼.(hàn) 纤.维(qiān) 阻塞.(sài) 一丝不苟.(gǒu)B.舆.论(yú) 凌.空(líng) 咆哮.(xiào) 负隅.顽抗(yú)C.敦.煌(dūn) 屏.息(pīng) 匿.名(nì) 眼花缭.乱(liáo)D.湛.蓝(zhàn) 炽.热(zhì) 长髯.(rán) 出言不逊.(xùn)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5、下面的分析或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C.“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老人”,谓语中心语是“喝”,宾语中心语是“泉水”,“住在山中的”“一位”“微笑着”是句中的定语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2)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 A 、AB ∥CD,AD=BC B 、∠A=∠B ,∠C=∠D C 、AB=CD,AD=BC D 、AB=AD,BC=CD
2、在一次射击测试中,甲、乙、丙、丁的平均环数相同,而方差分别为8.7, 6.5, 9.1,7.7,则这四人中,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下列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3、4、5
B.6、8、10
C.3、2、5
D.5、12、13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全体实数。

D 、k <0
6、如图2,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 ,则∠DAE 的度数为 ( ) A 、20° B 、15° C 、12.5° D 、10°
7、如图3,在周长为20cm 的□ABCD 中,AB ≠AD ,AC 、BD 相较于点O ,OE ⊥BD ,交AD 于E ,则ΔABE 的周长为 () A 、4cm , B 、6cm C 、8cm D 、10cm 8、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x 2
1
-
+2上,则y 1,y 2大小关系是 ( ) A. y 1=y 2 B. y 1>y 2 C 、y 1<y 2 D 、不能比较
9、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y=x 2-+3的图像上 ( ) A 、(1,2) B 、(0,3) C 、(-1,5) D 、(2,-1)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532=+ B 、3232=+ C 、0228=- D 、21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一次函数y=
2
1
x+3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

12、如图,已知函数y=2x+b 和y=ax-3的图像交于点P (-2,-5),则根据图像可得不等式
2x+b >ax-3的解集是 13、如果实数a 、b 满足0)5(42
=++-b a ,那么a+b 的值为
14、数据-3、-2、1、3.6、x 、5的中位数是1,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15、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6,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

16、如图所示,将一根长为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 子露在外面的长为h 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

17、如图所示,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PE ⊥BC 于E ,PF ⊥CD 于F ,连接EF ,给 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P=EF ;②Δ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③∠PFE=∠BAP ;④PD=2EC ,其中 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18、若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y O x
y=kx y=kx+b 图1A E D O B 图3C A D E
B 图2C
y y=2x+b y=ax-3 -2
O x -5 第12题
第16题
A B
P F
B E
C 第17题
三、解答题
19、(10分)已知533+-+-=x x y ,求22y xy x +-的值.
20、(8分)某校要从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中,他俩成绩分别如下表:根据右表解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表:
(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分以上(含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小王,小李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
21、 (8分)如图所示是一块地的平面图,其中AD=4米,CD=3米,AB=13米,BC=12米∠ADC=90°, 求这块地的面积。

22、(10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经过(2,4)、(0,2)两点,与x 轴相交于点C 。

求:(1)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ΔAOC 的面积。

23、(10分)已知一次函数y=ax+b 与正比例函数y=kx (k ≠0)的图像交于一点P (2,-1)。

(1)求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 (2)根据图像,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小于正比例函数值的x 的取值范围;
姓名 极差 平均成绩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小王 40 80 75 75 190 小李 x
y
12
34
-2
-1C
A
-1
4321O C
D
A B
y
-1 O x
-2 P
次数成绩名字12345小王60751009075小李7090808080
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2)答案
一、CCBCB BDBAC
二、11、(-6,0) 12、x >-2 13、-1 14、1 15、24或46 16、11≤h ≤12 17、①③④ 18、x=0 三、19、x=3,y=5,原式=19
20、(1)20, 80, 80, 80, 40 (2)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小李;
小王的优秀率为:40% 小李的优秀率为:80%
21、连接AC ,得S=S ΔABC -S ΔADC =24(米2

22、(1)y=x+2 (2)4
23、(1)y=-2
1
x y=-x+1 (2)x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