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八年级数学19.2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练习课件新人教版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2.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次函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对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函数的概念和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分析直线的特点。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2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19.2.2.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知识点一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定义
举例
正比例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 函数 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如y=-3x,y= 12 x均为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 分别为-3, 12
知识 详解
(1)如果两个变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函数关系. (2)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比例系数k≠0;②自变量x的次数 是1
3
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数只有2.故选B.
2.(2016浙江丽水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N在同一个正比例函 数图象上的是 ( ) A.M(2,-3),N(-4,6) B.M(-2,3),N(4,6) C.M(-2,-3),N(4,-6) D.M(2,3),N(-4,6)
答案 A 设过点M的正比例函数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y=kx(k≠0).
x
⑤y=-1+x,即y=x-1,也不能化为y=kx(k≠0)的形式.只有②是正比例函数. 故选B. 答案 B 解题归纳 (1)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正比例函数,就是判断该函数能否 化成y=kx(k≠0)的形式;(2)若一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必有k为常数,k ≠0且x的次数为1,关于自变量x的代数式必为单项式.
2
2
分析 先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依次列表、描点、连线,即 可得到函数图象,再进行比较.
解析 列表:
x
…
-4
-2
0
2
4
…
y= 1 x 2
…
-2
-1
0
1
2
…
y=-1 x
八下数学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共四课时全)

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 h ,再减常数105,所得
差是 m的值;
m=h-105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 y(单位:元)包 括月租费22元和拨打电话 x min 的计时费(按0.1元/min
收取);
y=0.1x+22
(4)把一个长10 cm,宽5 cm的矩形的长减少 x cm, 宽不变,矩形面积 y(单位:cm2)随x的值而变化.
y=-5x+50(0≤x<10)
探究新知
观察以上出现的四个函数解析式,它们是不是正比例函 数,那么它们共同的特征如何表示呢?
(1) c = 7 t - 35 (2) m = h -105 (3) y = 0.1 x + 22 (4) y = -5 x + 50
y = k(常数)x + b(常数)
探究新知
(4)由v=16,得2t=16
t=8. 当t=8s时,小球的速度为16m/s
探究新知 利用一次函数的概念求字母的值
例1 已知函数y=(m-2)x+4-m2 (1)当m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当m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解:(1)由题意可得m-2≠0,解得m≠2. 即m≠2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 -1 O 1 2 3 x
描点
连线
观察与比较:
比较上面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出你的观 察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 一条直线 ,并且倾斜
程度 相同 .函数y = -6x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6x+5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 (0,5)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 = -6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安排一些课堂练习。这些练习将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应用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并在完成后进行小组内或全班性的交流。
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错误或难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澄清疑惑,并强调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题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一次函数。
2.学会通过描点法绘制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够识别图象的基本特征。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包括斜率k的正负对图象的影响,以及截距b的几何意义。
4.探究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分享你们的发现:
(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斜率k和截距b对这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影响?
(2)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斜率相同,但截距不同,它们的图象会有什么关系?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作业整洁。
2.对于提高题和应用题,请同学们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解题过程,以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个或几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利用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例如,“一辆汽车以固定速度行驶,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用一次函数来描述。”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倾听他人的意见。我会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2《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运动的情况?”比如,一辆汽车以固定的速度行驶,我们可以通过时间来计算它行驶的距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一次函数的性质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奥秘。
-对于斜率与截距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动态演示或实物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斜率和截距的变化如何影响图象。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利用图象分析问题。
-对于图象的交点、平行线等问题,教师应提供丰富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这些特性。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是形如y=kx+b的表达式,其中k和b是常数,且k不等于0。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数学和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函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我们可以通过一次函数来表示行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即s=60t,其中s是距离,t是时间。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一次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19.2.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新

作业:
1,课本P93页练习题2,3; 2,南方新课堂P68-69; 3,周末试卷一张
-3 -4
经过(0,1)和(2,0)两点
-5 -6
总结:
• 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时,只要描出合
适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接两点即可,
我们通常选 取(0,b)和(-
b,0 )
k
这两个点,也就是选取图像与x轴和 y轴的交点坐标。
3、学习一次函数性质
y
y=-2x+1 6 5
y=-x+1
4
3
2
1
-6 -5 -4 -3 -2 -1 o 1 -1
1
-6 -5 -4 -3 -2 -1 o 1 2 3 4 5 6 x -1
y=-2x-3 -2
-3
-4
-5 y=-2x
-6
观察:比较上面三个函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根据你的观察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_直_线_,并且倾斜 程度_相_同_;
(2)函数y=-2x图象经过原点,一次函数y=- 2x+3 的图象与y轴交(于0点,3_)___,即它可以看 作由直线y=-上2x向__3个平移__单位长度而得到;
-2
-3 -4
-5 -6
y=2x+1
体验:在同一坐
y=x+1
标系中用两点 法画出函数
y=x+1,
y=-x+1,
2 3 4 5 6 x y=2x+1
y=-2x+1 的图
象.
活动与探究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 图象,并归纳y=kx+b(k、b是常数, k≠0)中b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1.y=x-1 y=x y=x+1 2.y=-2x+1 y=-2x y=-2x-1
19.2.2(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第19章第2节第二个小节,“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在一次函数y=kx+b中,k、b的取值对图像的影响,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图像的斜率与增减性等。
2.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特点及性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一次函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是形如y=kx+b的表达式,其中k、b是常数,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它是描述线性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一次函数来描述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斜率的意义和图像的增减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绘制不同斜率和截距的一次函数图像,观察其特点。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时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说明他们对于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非常感兴趣。今后,我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19.2.2 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课件 (共26张PPT)

y Ox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的图象随着x的增大从左到右 下降
图象与y轴相交 于正半轴,图 象只经过一、 二、四象限, 不经过第三象 限。
图象与y轴相交 于负半轴,图象 只经过二、三、 四象限,不经过 第一象限。
*k越小直线相对于x轴越陡峭。
y
y
Ox
Ox
根据图象确定k,b的取值
K> 0 b= 0
K <0 b= 0
?
k>0
k<0
y
y
Ox
Ox
?
性质:k>0,y 随x 的增大 而增大;k<0,y 随 x 的 增大而减小.
针对函数 y =kx+b,大家想研 究什么?应该怎样研究?
画一画
y =2x
画一次函数 y =2x-3 的图象.
x … -2 -1 0 1 2 … y=2x-3 … -7 -5 -3 -1 1 … y
求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的方法是; 令x=0,则得y=b,而得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 令y=0,则得x=-b/k,而得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b/k,0)
K:决定直线倾斜的方向。 |k|越大,函数图象越靠近 y轴。
b: 决定直线与y轴相交的 交点的位置。当b>0时,交 点在y轴正半轴;当b˂0时, 交点在y轴负半轴。
2 1
得 x=1.
-2 -1 O
过点(0,3)、(1,0)画一条直线,
-1 -2
123
x
这条直线就是函数y=-3x+3的图像.
-3
-4 y=-3x+3
思思思考考考1:23::画画把一一直次次线函函y数=数y-=y3=2xx怎-3样1x-的平3 图移像得的选到图取函像哪数选两y=取点-哪比3两较x+点方3比便的较?图方像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