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斗彩和历代仿品的辨别

合集下载

真赝对比——明成化斗彩婴戏纹捧盒

真赝对比——明成化斗彩婴戏纹捧盒

真赝对比——明成化斗彩婴戏纹捧盒转载:张量冠_新浪博客朋友们好!说来也巧的是,今天正在忙着剪接图片,准备发家藏成化斗彩的代表作给朋友们欣赏,正忙着呢,就接到了我从前的一个学生的电话,说是在微薄里看到了一个博友发的一组成化斗彩盖盒的照片。

他觉得与我家藏品中的一件器物非常相像。

于是就拷贝下来,并发到了我的信箱,让我对比下以确认真伪。

这个学生以前跟我学过英语口语,对瓷器也是十分喜爱,尤其喜欢人物纹饰的器物。

在我和汉斯打理家藏的过程中也给与过一定的支持,所以我也让他上手过一些家藏珍品,其中就包括家藏唯一一件成化斗彩婴戏纹圆形盖盒。

但这都是前几年的事情了,他居然还记得这件东西呢!我在电话里很自然地会问到他对网上器物的看法,他说,器物的主人说是真品无疑,但他却不太认同,虽然红彩有点像枣皮红,但觉得婴戏纹不是很到位!娃娃画的不是很灵动。

还有就是,网友器物属于我常常讲到的双款识,即同时写有“大明成化年制”官款和“昭德宫珍藏”款。

按照我的研究看法,成化朝早期确有这种“双款识”器物,是御窑厂遵旨专门为皇上所宠爱的马贵妃的寝宫昭德宫烧造的,也就是马贵妃的专用器物款。

不过,这个老学生记忆力还真好,还记得我说过“成化双款识”的一些规矩。

比如:虽说有两个款,但“大明成化年制”属于主款,使必须打在器物正面位置的;而“昭德宫珍藏”款属于马贵妃的专用款,也就是次要款,只能打在相对次要的底部。

还有就是这个次要款都是打全称,即“御赐昭德宫珍藏”,格式是两行竖写,“御赐”二字单写一行,字体稍大。

家藏这类器物有几件,字体都一样,看得出是由专人临摹皇帝的御笔。

这个款识表明这是皇上的赏品,也说明即便是皇上的宠妃,除非皇帝赏赐,也是没有权利直接享有官窑器物的。

但是,学生说网上器物的款识却不是这样的规矩。

所以,他觉得就不可能是成化正品了!这个器型和纹饰的家藏品虽然也属于肉红胎质,但强光下还是如前所述,只见洁白釉色,看不出胎色来;而且也不是双款识,只有“大明成化年制”官款。

争奇斗艳---如何鉴定成化斗彩瓷

争奇斗艳---如何鉴定成化斗彩瓷

争奇斗艳---如何鉴定成化斗彩瓷
现实社会中,在利益与暴利驱使下,很多造假者瞄准了成化斗彩瓷,大肆造假,大量假器充斥着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识别其真伪,不至于上当受骗?它的鉴定之本又在哪里?
我们知道,成化年间早期青花所用进口料,中后期,苏料、国产回青料与料彩三种料并存,以后两者为多,最主要的是青料走向素淡,这给鉴定带来难点。

而斗彩中所用斗彩技术不难破之,而真器中彩料中的多元衰竭变化常人不易观之,于是极不易分辨出,所以现实社会中,多数人极易上当。

那么,到底该如何辨别它们?
1、真器釉水肥厚,料彩高突,彩料富有多元结构,在高倍放大镜下观之体会更深,而假器色彩就较为单一了。

2、真器在阳光下,彩部呈现五彩宝石之光,极富动感;假器色彩呆、死,无动感;绘画、填彩、风格,真灵动,假呆死。

3、真器胎骨坚细而富有弹性;假器坚硬无弹力,击之声,前者浓重厚实,后者单薄而脆。

4、釉下衰竭变化,前者丰富多变,浆汁状呈乳化,而后者单一,
釉下呈清水状。

5、相同之器,真微轻,而假超重。

这是因一件器物制成后,由外至内的衰竭变化,使得老器胎骨走向纹理贯通,气体入内,这样会形成漂浮感,而一切新器则轻重仅缘于材料本身,不存在这一变化,所以掂之有别。

(更多其他方法则过于复杂,这些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以上五点供天下藏友参考,以免上当受骗,从而在收藏路上走得更远。

(以上文字来自德藏收藏网,李言,转载清注明出处)。

明成化斗彩瓷器有哪些鉴定秘诀?

明成化斗彩瓷器有哪些鉴定秘诀?

明成化斗彩瓷器有哪些鉴定秘诀?藏世界2017-05-01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我从事古玩经营学习研究40多年。

其中积累了鉴定古玩的经验。

现在谈谈古玩怎样鉴定真伪其中到底有什么秘诀和要点。

我们知道:鉴定字画的要点是:字画,诗,印章;再参考画的市场价格。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做到以上几点已不是难事。

但总是有不足之处,有破绽可寻的。

古玩瓷器也是一样,仿古比比皆是。

鉴定古玩瓷器真假的过程:一看、二听、三惦、四摸,五拍板。

一看:看瓷器的器形、釉面、彩料、画意、胎质、款识以及制作工艺。

二听:对瓷器轻轻敲击,听声音判断此件瓷器是否有暗伤已经修补。

三惦:惦出瓷器的分量是否重,是否纯(真品制作工艺佳,瓷土淘洗次数之多,瓷胎紧密坚实,洁白如玉,自然分量重声音悦耳)。

四摸:摸瓷器的胚胎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规范,如有不对找出破绽。

五拍板:即最后评判真伪。

要有鉴定依据不要轻易表态,关键在于要了解真品的制作工艺,及历史的时代背景。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康熙斗彩花盆例如:斗彩大家都知道,斗彩是釉下彩青花绘制好轮廓、施釉后在青花轮廓内填上所需的彩色。

是釉下彩与釉上彩并逗而成的色彩鲜丽,互相争艳,争为斗,故谓之斗彩也。

由此及彼,明代成化斗彩、清代雍正斗彩、民国时期仿斗彩以及当今仿制的斗彩又是从何角度来鉴定年代的呢?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成化斗彩婴戏杯底部(一)明成化斗彩瓷1.瓷土要经过三至四次的淘洗,胎色洁白如玉,晶莹脂润,胎质紧密份量重,声音清脆悦耳音律较长,造型规矩不易变形入窑造烧后,底足露胎和接釉处有极浅的炒米色。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成化青花葫芦瓶底部2.在制好胚胎上以平等青(氧化钴)作为着色剂,落款并绘上所需要的青花,线条流畅有力无拖泥带水现象。

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成化斗彩天字罐底部3.施釉施一层白色而较肥厚的玻璃釉,气泡极小肉眼很难看出。

4.“内”烧制成型以后的瓷器叫青花淡描也叫做漏彩(因为还未填彩)。

5.在青花轮廓内填上所需要的彩色一般都是绿彩、黄彩、红彩还有少量的紫彩(姹紫)彩色均匀,填得规整有力非常协调。

大明成化斗彩瓷器鉴定要点分享~成化真品打样!

大明成化斗彩瓷器鉴定要点分享~成化真品打样!

大明成化斗彩瓷器鉴定要点分享~成化真品打样!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真品鉴赏大明成化斗彩鉴定要点:青料有两种由平等青青料和苏麻离青青料两种!胎釉莹润如玉、用手抚摸有一种软糯感!这是其他任何一朝瓷器所不具备的特征!成化时期瓷器胎骨系麻仓土胎!真成化瓷胎细腻而不滑手,手指在瓷胎上有一种吸附感,而新仿的成化瓷胎如果不经打磨就不润腻,只有一种戳手感,而经打磨的瓷胎虽然不会出现戳手的感觉,但又会有一种滑手不吸附的感觉。

现代仿成化瓷器的高手们虽然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仿成化瓷胎的问题,但终归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麻仓土已绝迹!成化斗彩运用青料平等青青料:成化时平等青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墨画之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

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

成化瓷器胎釉: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

胎釉釉水肥厚、感觉颇有油性;抚摸时具有一种软糯的手感!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成化四大美女斗彩杯“ 成化平等青青料混合苏麻离青使用”成化斗彩瓷器之姹紫:“姹紫”“表面干涩无光”,后朝很难仿造!因成化青花的炼制分敲青与淘青两种方法外,在青料上有使用平等青和平等青料与进口苏麻离青料相混合;而两种青料混合比例又各有不同的比例配法,故成化青花在瓷胎上所表现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明嘉靖年间《江西大志书》记载精炼回青料的过程的大意是:“成化青花大部分淡雅亮丽,是用淘青法炼制而成,,用进口苏麻离青加国产陂塘青配比,把配料敲打碾碎,用水搅拌,用磁石吸取铁杂质,把浆水沉淀烘烤晒干,每斤可得5钱左右的的青花料。

青花钴料发色的好坏与钴的含量、水分比例及窑温高低有直接关系。

钴占0.5%,呈色如蓝宝石;钴占0.25%,发色偏淡蓝;钴占1%,则色深蓝;青料超过1%就是蓝黑,但是无鉄锈斑。

成化斗彩瓷器鉴定特征,成化斗彩鉴定方法~纯干货分享附高清图解

成化斗彩瓷器鉴定特征,成化斗彩鉴定方法~纯干货分享附高清图解

成化斗彩瓷器鉴定特征,成化斗彩鉴定方法~纯干货分享附高清图解大明成化斗彩瓷器,到代真品非常稀少;因为成化斗彩存在代代仿、后朝仿前朝的情况那是一直延续到民国;持续到现在!成化斗彩有明晚期仿成化,康雍乾仿成化、晚清民国仿成化、直至今天一直在仿造……#瓷器#成化斗彩龙凤纹天字罐成化斗彩蛤蜊光泽、宝光拍摄成化斗彩~平等青高清拍摄麻仓土胎骨~拍摄鉴赏成化斗彩瓷器,不是看开片、不是看底足脏不脏;更不是看看有没有“姹紫”!瓷器鉴定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鉴赏,鉴定一件瓷器的要素有很多;鉴定成化斗彩瓷器的要素综合起来、结合运用排除法~那么一件瓷器真伪结果出来了……#收藏#成化斗彩蝴蝶茶具微观下胎釉老化拍摄微观老化拍摄麻仓土胎骨高清拍摄:麻仓土洁白细腻,抚摸时手感具有糯性、鉴定成化斗彩瓷器真伪:首先是青料,其次是胎土,绘画技法、填彩手法、线条勾画技法、填彩发色、胎釉光泽、胎釉手感;底款、胎骨、绘画特征等等……然后结合宏观老化,微观老化、神韵、气韵~那么这一件瓷器的真伪就出来了!总之:鉴定一件瓷器的真伪,需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鉴赏眼力!#我要上头条#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斗彩胎釉莹润如玉,凝脂感很强、手感非常软糯、具有糯性成化平等青青料和平涂技法拍摄麻仓土胎骨老化~拍摄任何片面的鉴赏鉴定路线,那都是片面的鉴定野路子;只有全面的综合的鉴定思路才是最准确的鉴定结果。

如果说一件成化瓷器它的胎土是麻仓土、青料是平等青、款有一个字我怎么看着书写不好看~那么他是仿品吗?#古董#大明成化四大美女斗彩杯成化斗彩胎釉莹润如玉、凝脂感很强,具有玉质感成化斗彩瓷器的“姹紫”成化斗彩部分瓷器青料运用:平等青、平等青混合苏麻离青、苏麻离青!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瓷器鉴定还有一个鉴定思路、那就是排除法,其他几个特征都对,唯有一点不对;那就要看哪一点不对了!麻仓土明万历朝以后绝迹,苏麻离青明代成化朝以后绝迹;平等青青料的运用等等、我们鉴定成化瓷器首先鉴定的这三个关键因素!实战才是成功之道,纸上谈兵,不知变通~那就叫走偏了!#我要上微头条#大明成化婴戏纹斗彩杯成化平等青拍摄麻仓土胎骨老化痕迹拍摄希望我的鉴定路线,对喜欢成化斗彩的瓷友有所帮助;每一位瓷器玩家都有不同的鉴定思路、唯有全面的鉴定思路~才是准确无误的!。

成化斗彩和历代仿品的辨别

成化斗彩和历代仿品的辨别

成化斗彩和历代仿品的辨别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成化斗彩胎薄质细,釉面洁白蕴润,胎骨迎光有的呈肉红色,有的呈牙白,胎釉器物内外一致,有的在器物的边角积釉处会呈现有淡淡的湖水緑,但并非所有的斗彩都必须有这种湖水緑。

成化斗彩胎壁轻薄,器沿薄处有划手感,因此在宫廷中使用时有时还会另外打磨。

而口沿稍厚者或非皇帝及其后宫得宠者的用器就不再另外打磨!所以,也不可以用是否能划手来肯定或否定它,应该先分清楚器物是否曾经使用过,还要根据不同器物使用者的等级而有所分别,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是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他们所用的斗彩器物就没有再另外打磨,而在万贵妃权倾后宫的成化时代,能用得上斗彩的太监宫女也就非通一般了。

成化斗彩用彩虽然也是红黄緑紫青兰五色,由于其在色上再加其它色彩并进行了多次烧窑,所以一色可化为多色,又因用彩淡薄,所以色彩既鲜艳秀丽又柔润优雅,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弘治正德二朝不烧斗彩,到嘉靖时又开始按照成化时的图案和技术再烧斗彩,但在青花发色与斗彩色泽方面都不能与成化相比。

成化斗彩为何名贵?好在哪里?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分析,主要成因如下:一、起源宣德成熟成化成化瓷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历史、工艺、艺术审美和文化附加值上。

成化斗彩成名于成化,但何时起源?何时创烧?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明确结论。

1985年在西藏萨迦寺发现了两件极其珍贵的传世品——“宣德御窑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这个重要发现破解了成化斗彩创烧的时间问题,解决了中国古代陶瓷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又一问题。

这只青花五彩碗为撇口,垂腹,圈足,里口沿以青花藏文为饰,器心绘莲池鸳鸯;外口沿以三条青花弦构成一条宽带,中绘三条青花行龙,并有飘荡的流云;圈足以汹涌澎湃的海水为饰,底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官款。

这项发现说明古代文献记载的“斗彩初见宣窑”并非子虚乌有。

斗彩品种已知始自宣德,若微之著录,如《物志》尝言明宣窑:“隐纹如桔皮,红花青花者俱鲜彩夺目,堆垛可爱。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基本方法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基本方法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基本方法要高雅谈艺术,也要低俗谈投资。

要品味,也要理财。

雅俗共赏,掌握当今艺术品市场!明成化斗彩葡萄杯成化瓷器真伪鉴定基本方法,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

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观赏瓷、把玩瓷,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

那么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有什么方法呢?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一:辨胎釉釉质肥腴,润如凝脂成化瓷器胎质洁白、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肉红色;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润如凝脂,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二:辨纹饰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漫舞,画意飘逸潇洒。

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

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涂法绘画施彩,树叶、花朵无阴阳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三:辨彩料“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成化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旷绝古今。

色彩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

而彩色中的“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代很难模仿,可谓成化一代的标志。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四:辨工艺器物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由于成化时期工艺非常好,瓶、罐、壶等琢器,接胎痕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底足较直而且较高。

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

以带釉居多,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抚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成化窑瓷器款识及历代仿款系列十二集之一

成化窑瓷器款识及历代仿款系列十二集之一

成化窑瓷器款识及历代仿款系列十二集之一(2012-02-28 07:00:00)成化(1465-1487)官窑款识主要落在瓷器底部,外口沿边这两个部位,目前本人仅发现两种款识,即青料楷书写的“大明成化年制”和“天”字。

其中“大明成化年制”有三种表现形式:1、直行两排外围双方栏;2、直行两排外围双圈;3、横排一行或单排作半环形排列。

也有人提出少数成化款识是用色釉拔白技法来表现的,类似一种“永乐年制”式样,可惜本人没有收录到。

孙瀛洲先生对于“大明成化年制”和“天”两款的字体书写特征均总结出了易记的歌诀。

“大明成化年制”的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具体解释如下:1、“大”字的第二笔起笔处或尖或圆,出头不高。

2、“成”字的撇画既直又硬,第三笔直立向下或右方弯倒。

3、“化”字的单人旁和右边的“匕”上端微微平齐。

4、繁体“制”字下半部分的“衣”字横画一般不超过上面“制”的立刀旁。

5、“明”字的日字旁多上窄下宽或上下宽幅相等;“年”字第一第二两横画长短几乎相等,第四笔小竖从上往下右斜,多与“年”的第一笔撇画相连接。

6、“成”字的末笔一点,有的与头平、有的与腰平的、有的在腰间,位置不定,亦称“飞点”。

“天”字的款识,只发现于成化的斗彩罐底,故此罐被称为“天字罐”。

孙先生的口诀是:“天字无栏却为官,字沉云蒙浅褐边。

康雍乾仿虽技巧,一长二短里俱干。

”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李辉炳先生在其《从款识看明成化瓷的真伪》一文中就“大明成化年制”的整体结构态势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大明成化年制”双方栏和双圏内的字基本是顶着栏和圈写的,款识显得充实饱满。

多数款识是左边竖行偏高于右边竖行,有斜势。

双方栏为徒手划成的,线条不平整,青料浓淡不匀,四角重笔处点色。

双圈一般是外深里浅。

成化款识笔法苍劲有力,笔道粗但显圆润,自古有“成化款肥”一说。

也有人因款识字体透稚拙之气,提出款识为孩童所写之观点,甚至有人推测款识为明成化宪宗朱见深幼年字迹,这些目前还无从考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化斗彩和历代仿品的辨别
来源:网购瓷砖
成化斗彩胎薄质细,釉面洁白蕴润,胎骨迎光有的呈肉红色,有的呈牙白,胎釉器物内外一致,有的在器物的边角积釉处会呈现有淡淡的湖水緑,但并非所有的斗彩都必须有这种湖水緑。

成化斗彩胎壁轻薄,器沿薄处有划手感,因此在宫廷中使用时有时还会另外打磨。

而口沿稍厚者或非皇帝及其后宫得宠者的用器就不再另外打磨!
所以,也不可以用是否能划手来肯定或否定它,应该先分清楚器物是否曾经使用过,还要根据不同器物使用者的等级而有所分别,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是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他们所用的斗彩器物就没有再另外打磨,而在万贵妃权倾后宫的成化时代,能用得上斗彩的太监宫女也就非通一般了。

成化斗彩用彩虽然也是红黄緑紫青兰五色,由于其在色上再加其它色彩并进行了多次烧窑,所以一色可化为多色,又因用彩淡薄,所以色彩既鲜艳秀丽又柔润优雅,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弘治正德二朝不烧斗彩,到嘉靖时又开始按照成化时的图案和技术再烧斗彩,但在青花发色与斗彩色泽方面都不能与成化相比。

嘉靖时白瓷色偏灰黄,姹紫色偏灰黑,黄彩带微红,较多杂质,青花色浓暗偏灰,比如成化青花发色淡雅,成化青花线条结合处的针孔整齐有序,而嘉靖时的针孔就大小深浅不一了。

嘉靖时期无特意仿造成化斗彩之作品,到万历时因万历帝的挥霍无度并喜好奇珍异宝,自成化斗彩鸡缸杯价值十万钱起,仿品开始泛滥成灾,特别是斗彩鸡缸杯,天字罐和当时曾在鸡缸
杯之上的斗彩葡萄把杯仿品特多!但这些仿品都不能与成化斗彩相提并论!其白釉色泛灰黄,青花发色灰暗,笔调僵硬细弱红彩色浓带黑,葡萄姹紫为一的而无留下四颗不上釉而无生熟之分,清三代仿品更多,当数雍乾二朝官仿最好,然而还是留下不少破绽,如用彩片浓偏厚,口沿过度打磨,胎壁偏厚,色彩过渡不自然。

画风拘谨生硬,釉色过白,青花发色偏浓。

到了晚清民国的仿品,其差距就更大了,而现在的那些仿品就更加不堪入目了!当然了,如果手中无真品却也是无所适从,特别是对那些高仿品来说。

因此要判断其真假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手中有真货,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对于手中没有获得真品或上手过真品的人,光凭他从书本上所得到的片言只语的资料就敢判断真假,那是一种很不负责的作为,万不可取!因为成化斗彩在万历时就有了仿品,而这些仿品的价值也非同小可,因此我们既不能随便承认也不能一概否认,二者做法都不可取,都是不负责任的。

不管是官方专家也好,民间鉴定家也好,还是民间收藏家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