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2018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 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电磁波 周期与频率练习1
江苏省启东市2018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 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练习2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1.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不一定是变化的C.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均匀变化的D.振荡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也是振荡的2.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法拉第 B、奥斯特C.赫兹 D、麦克斯韦3.关于电磁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产生磁场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D.振荡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振荡磁场4.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在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D.在振荡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的磁场,在振荡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的电场5.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6.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D.振荡交变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交变磁场7.关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及其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B.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C.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D.预见了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大于光速8.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B.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C.恒定的电场一定能产生恒定的磁场D.恒定的磁场一定能产生恒定的电场9.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英国物理学家深入研究了电场与磁场的内在联系,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德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项练习:电磁波相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后练习(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摄影机镜头表面涂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B.光照射遮挡物形成的影轮廓模糊,是光的衍射现象C.太阳光是偏振光D.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该采用长波发射2.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c,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t,就可以确定障碍物距雷达的距离,在卫星追踪探测中,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到的时间差为0.24 s,那么此卫星距我们的距离为 m.3.下列器皿中,适宜放在微波炉中承载食物加热的是()A.陶瓷碗 B.铜碗 C.不锈钢碗 D.玻璃碗4.下列哪些设备没有用到电磁波技术的是()A.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 B.微波炉C.移动电话 D.电饭锅5.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6.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波长越小C.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象信号D.紫外线是一种比所有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电磁波7.通过“振子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贝尔 B.赫兹 C.西门子 D.麦克斯韦8.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电磁波在各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不一样D.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9.下列电器中,没有用到电磁波的是()A.电视机 B.电饭锅 C.收音机 D.移动电话10.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加以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以下有关电磁理论和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有磁场在变化,它的周围就一定会产生电场B.空间某区域有不均匀变化的电场,则一定会产生电磁波C.电磁波不同于机械波之处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紫外线是一种比所有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电磁波参考答案:1.答案: AB解析:照相机、摄影机镜头表面涂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选项A正确;物体的影轮廓模糊,是因为光的衍射现象,选项B正确;太阳光是自然光,选项C错误;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使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波,即应采用短波发射,选项D错误.2.答案: 3.6×1073.答案: AD解析:考点:电磁波的应用.分析:微波炉中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因为微波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解答:解:所有金属类在微波中会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较大的涡流,从而损坏微波炉;故BC不能放入微波炉使用;但陶瓷和玻璃不会产生电磁感应,可以放在微波炉中加热;故选:A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电磁波的分类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4.答案: D解析:考点:电磁波的应用.专题:光的衍射、偏振和电磁本性专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有关电磁波的应用.解答:解: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移动电话等均利用电磁波的有关性质工作的,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微波来加热食品的现代烹饪工具,故ABC错误;电饭锅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不是利用电磁波技术,故D正确.故选D.点评:电磁波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了解电磁波的应用.5.答案: B6.答案: B解析:【考点】: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分析】:解答该题需要掌握: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大于光速,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f解:A、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故A错误;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由c=λ.f可知,频率越高,波长越小.故B正确;C.电磁波作为载波使用时,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能传递图象信号.故C错误;D.紫外线的频率比所有可见光的频率大,所以紫外线是一种比所有可见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对电磁波的理解,以及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属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多加积累即可答好这一类的问题.7.答案: B解析: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根据各个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解答:解: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振子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 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属于简单基础题目,注意平时加强积累和记忆.8.答案: B解析:考点:电磁场.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内容;明确电磁场向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为电磁波.解答:解:A、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正确;B.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不变的磁场;故B错误;C.电磁波在各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故C正确;D.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即形成了电磁波;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要加强理解和应用.9.答案: B解析:考点:电磁波的应用.分析:电磁波和电流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而电流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化学效应及热效应等.解答:解:ACD、收音机、电视、移动电话等均利用电磁波的有关性质工作的,故ABC错误;B.电饭锅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不是利用电磁波技术,故B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电磁波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关键是了解有关电磁波的应用.10.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而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AB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正确;紫外线波长要短于可见光;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电磁波。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项练习:电磁波相

电磁波的产生课后练习(3)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108 m/s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短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2.关于LC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荡电流最大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最大B.振荡电流为零时,线圈中自感电动势为零C.振荡电流增大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D.振荡电流减小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3.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麦克斯韦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D.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恒定电流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B.稳定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磁场D.均匀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互相激发,形成由近及远传播的电磁波5.电磁波激发所需要的条件是()A.介质中存在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或者磁场B.一定要有电磁波发射器C.介质中存在变化的电场D.介质中存在变化的磁场6.下列器物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的是( )A.无线电收音机 B.磁悬浮列车C.电磁起重机 D.交流发电机7.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0×108 m/sC.在任何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存在磁场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8.关于电磁场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着电场,与是否有闭合电路无关B.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变化的电场C.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场,即电磁场D.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9.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0×108m/sB.在任何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存在磁场C.导线中通入电流后,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但不存在电场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0. 1927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在伦敦第一次用电传递了活动的图象,标志着电视的诞生.电视塔天线发送的是()A.电子 B.电流 C.声波 D.电磁波参考答案:1.答案: AC解析: A选项考查电磁波的产生机理,正确;电磁波在真空中波速3.0×108 m/s,在其他介质中波速都小于光速,其原因是频率不变,波长变短,故C选项对B选项错;电磁波具备波的一切特征,故D选项错.2.答案: D解析:振荡电流最大时,处于电容器放电结束瞬间,场强为零,A选项错;振荡电流为零时,LC回路振荡电流改变方向,这时的电流变化最快,电流强度变化率最大,线圈中自感电动势最大,B选项错;振荡电流增大时,线圈中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C选项错;振荡电流减小时,线圈中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D选项对.3.答案: D解析:4.答案: AC解析:5.答案: A解析:6.答案: A7.答案: AD8.答案: D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与是否有闭合电路无关,A 正确;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变化的电场,B正确;由电磁场的定义可知C也正确;只有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存在电场,故D错误.9.答案: D解析:考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场.分析: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为3.00×108m/s;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中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当中的变化有均匀变化与周期性变化之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解答:解:A、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为3.00×108m/s,故A错误,D正确;B.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中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当中的变化有均匀变化与周期性变化之分,故B错误;C.导线中通入电流后,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若磁场变化,则存在电场,故C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应用,注意均匀变化与非均匀变化的区别,理解电磁波是物质,也具有能量.10.答案: D解析:考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分析:电视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它由电视台发射塔发射,由电视机天线接收,再通过选台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解答:解:电磁波可以传递声音、图象等信息,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视塔上天线的作用是让载有音频、视频信号的高频电流产生电磁波并发射出去,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电磁波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江苏省启东市2018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 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电磁波谱 电磁波的特性练习2

电磁波的特性1.关于红外线与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而紫外线的化学效应显著B.红外线绕过障碍物的能力比紫外线强C.红外线与紫外线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特性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可见光的一部分2.太赫兹辐射(1THz=1012Hz)是指频率从0.3THz到10T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辐射所产生的T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基础的首台可产生4.4THz的T射线激光器,从而使T射线的有效利用成为现实,关于4.4THz的T射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B.它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C.与红外线相比,T射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与X射线相比, T射线更容易表现出粒子性3.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横波,而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B.机械波的能量由振幅决定,而电磁波的能量由频率决定C.机械波和电磁波在传播时都需要介质D.当机械波或电磁波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都变小4.下列关于光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雷达所用的微波波长比广播电台发射的长波波长长B.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C.观察者迎着频率一定的声源运动时,接收到声波的频率一定发生变化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5.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D.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系6.太赫兹辐射是指频率大于0.3 THz(1 THz=1012 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辐射所产生的T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物理复习专项练习:电磁波相

周期与频率课后练习(1)1.电磁波和机械波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B.电磁波在任何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机械波波速大小决定于介质C.电磁波、机械波都不会产生衍射D.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不会产生干涉2.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v=λf,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波长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大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3.某电磁波从真空中进入介质后,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A.波长和频率 B.波长和波速C.频率和波速 D.频率和能量4.当电磁波的频率增加时,它在真空中的速度将()A.减小 B.增大C.不变 D.以上都不对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
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B.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波速都仅由介质决定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6.关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大C.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D.频率、波长、能量强弱都不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信号需要经过“调谐”过程,加到高频的等幅电磁波(载波)上才能有效的发射出去B.一部手机既是电磁波发射装置,同时又是电磁波接收装置C.“检波”就是“调谐”D.电视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是通过电视台的发射天线同时发射的9.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电磁波 光波 相对论》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电磁波光波相对论》专题突破【考点定位】2018年高考,涉及到光的反射、折射、折射率、全反射、色散成因及规律仍会是光线选择题和计算题考察的重点;光的双缝干涉、薄膜干涉衍射、偏振;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的性质及其应用估计更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此为光电效应、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形成考察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注重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对物理现象、情景的分析能力考察。
考点一、光的折射和全反射1.光的折射:①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和法线、入射光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表达式1122sin sin n θθ=,而且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②折射率是指光线从真空入射到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正弦值和折射角正弦值的比值定义为该介质的折射率12sin sin n θθ=,1θ为空气中的入射角,2θ为介质中的入射角。
折射率大小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和光的频率决定。
③折射率和光速的关系c n v=,c 是真空中的光速,v 是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是最大的,所有所有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2.光的全反射: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折射角增大到90 时对应的入射角称为全反射临界角,用C 表示。
此时,折射光消失,只有反射光,称之为全反射。
那么就有sin 90sinCn = ,可得1sin C n =。
3.光的色散:如下图,复色光经过折射时由于不同的单色光折射率不同而分解为单色光即为光的色散。
常见的太阳光经过棱镜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其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转程度最大,所以从红光→紫光,折射率逐渐变大,介质中光速逐渐变小,频率逐渐变大,波长逐渐变小,通过棱镜的偏折角逐渐变大,临界角逐渐变小。
考点二、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相对论1.光的干涉:①产生稳定干涉图样必须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具有恒定相位差。
2018届高考物理新一轮总复习课件:12.5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C
考点 突破 典例 透析
知识整合 典型例题
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思想方法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电磁场和电磁波
方法总结 跟踪训练
1 . 电 磁 波 的 传 播 及 波 长 、 频 率 、 波 速 ( 1 ) 电 磁 波 的 传 播 不 需 要 介 质 , 可 在 真 空 中 传 播 , 在 真 空 中 不 同 频 率 的 电 磁 波 传 播 速 度 是 相 同 的 ( 都 等 于 光 速 ) . ( 2 ) 不 同 频 率 的 电 磁 波 , 在 同 一 介 质 中 传 播 , 其 速 度 是 不 同 的 , 频 率 越 高 , 波 速 越 小 . 1 ( 3 ) 三 者 关 系 v = λf , f 是 电 磁 波 的 频 率 , 即 为 发 射 电 磁 波 的 L C振 荡 电 路 的 频 率 f = , 改 2 π L C 变 L 或 C即 可 改 变 f , 从 而 改 变 电 磁 波 的 波 长 λ. 2 . 电 磁 波 与 机 械 波 的 比 较 名 称 项 目 研 究 对 象 电 磁 波 电 磁 现 象 机 械 波 力 学 现 象
思 维 提 升(1)波长不同的电磁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其中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易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波长较短的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穿透能力较强.(2)电磁波谱 中,相邻两波段的电磁波的波长并没有很明显的界线,如紫外线和 X 射线、X 射线和γ射线都 有重叠,但它们产生的机理不同.
横 波
8 在 真 空 中 等 于 光 速 ( 很 大 ) ( c = 3 × 1 0 m/ s )
纵 波 或 横 波
在 空 气 中 不 大 ( 如 声 波 波 速 一 般 为 3 4 0m/ s )
物理学中的电磁波和频率

物理学中的电磁波和频率物理学中的电磁波与频率在物理学中,电磁波是一种传播电磁能量的波动现象,它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
而频率则是电磁波的重要属性之一,指的是每秒钟波动的次数。
本文将介绍电磁波和频率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它的传播速度由电磁场的性质决定,通常为光速。
电磁波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段。
每个频段的电磁波对应着不同的波长和频率。
二、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波长是电磁波传播一个完整周期所需要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单位为米。
波长与频率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数学关系,即λ=fλ,其中f表示频率,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三、电磁波的频率和能量频率是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决定了电磁波的能量大小。
电磁波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这一概念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无线通信中,高频率的电磁波能够传输更多的信息。
四、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广泛而深入,包括通信、医学、能源等领域。
在通信领域,无线电波和微波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广播电视等设备中,它们能够快速传输信息。
在医学领域,X射线和γ射线被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紫外线被用于灭菌。
在能源领域,光能和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可广泛用于发电和照明。
五、电磁波的研究与发展电磁波的研究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行为。
同时,各个频段电磁波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信息传输、医学诊断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需求。
六、电磁波的安全性虽然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高强度电磁波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高频率的电磁辐射下,需要注意对人体的保护,如远离高频电磁辐射源或佩戴防护装备。
结论电磁波和频率在物理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的研究和应用使得人类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与频率
1.电磁波和机械波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
B.电磁波在任何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机械波波速大小决定于介质
C.电磁波、机械波都不会产生衍射
D.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不会产生干涉
2.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v=λf,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波长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
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大
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
3.某电磁波从真空中进入介质后,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
A.波长和频率 B.波长和波速
C.频率和波速 D.频率和能量
4.当电磁波的频率增加时,它在真空中的速度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
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波速都仅由介质决定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6.关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B.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大
C.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频率、波长、能量强弱都不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
B.红外线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线的化学作用
C.在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因为紫外线比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
D.工业上的金属探伤是利用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信号需要经过“调谐”过程,加到高频的等幅电磁波(载波)上才能有效的发射出去
B.一部手机既是电磁波发射装置,同时又是电磁波接收装置
C.“检波”就是“调谐”
D.电视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是通过电视台的发射天线同时发射的
9.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
在某次实验中先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在听到清脆声音的同时,测出该声音的频率为 600Hz。
接着将这只酒杯放在两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破碎。
要成功完成上述实验。
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只需调整声波发生器使其输出功率足够大
B.在输出功率足够大的条件下,调整声波发生器使其发出频率很高的超声波
C.在输出功率足够大的条件下,调整声波发生器使其发出频率很低的次声波
D.在输出功率足够大的条件下。
调整声波发生器使其发出的声波频频率尽量接近600Hz 10.关于电磁波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机械波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不能发生干涉
D.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衍射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2.答案: D
解析:
3.答案: B
解析:
4.答案: C
解析:
5.答案: B
解析:电磁波是波的一种,所以它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与机械波的相同;A 错;由教材知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对于电磁波,波速由介质决定,波速v等于真空中
的光速c除以介质折射率n。
介质的折射率显然与介质材料有关,此外同种介质对不同频率的光表现出的折射率也是不一样的。
总之,波速与折射率有关,折射率与介质和频率有关。
所以波速与频率和介质有关,B对;由教材知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错;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波动性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D错。
6.答案: C
7.答案: D
8.答案: BD
解析: A、电磁波信号需要经过“调制”过程,加到高频的等幅电磁波(载波)上才能有效的发射出去,故A错误;
B.一部手机既要接收信号,又要发射信号,因此既是电磁波发射装置,同时又是电磁波接收装置,故B正确;
C.将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从高频信号(无线电波)中分离出来叫解调,也叫检波,而使接收设备的频率与所收的信号发生共振的一种频率调节,故C错误;
D.电视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是通过电视台的发射天线同时发射的,故D正确;
9.答案: D
解析:“碎杯”的原因是由酒杯在声波作用下发生的共振现象造成的. 10.答案: AD 解析: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频率都有关,而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故A 正确,B错误;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具有波的一切特征,包括发生干涉和衍射,故D正确,C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