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高中物理:第14章电磁波相对论简介

第14章电磁波相对论简介版块一知识点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及其传播Ⅰ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
3.电磁波: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1)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
(2)v=λf对电磁波同样适用。
(3)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4.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2)电路必须开放,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5.调制:有调幅和调频两种方法。
6.电磁波的传播(1)三种传播方式:天波、地波、空间波。
(2)电磁波的波速: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与光速相同,c=3.0×108 m/s。
7.电磁波的接收(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相等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
(2)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作调谐,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作调谐电路。
(3)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作检波,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作解调。
8.电磁波的应用电视和雷达。
知识点2电磁波谱Ⅰ1.定义按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分布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形成电磁波谱。
最强医用治疗知识点3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相对论质能关系式Ⅰ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与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2.相对论的质速关系(1)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m 与静止时的质量m 0之间有如下关系: m =m 01-⎝ ⎛⎭⎪⎫v c 2。
(2)物体运动时的质量m 总要大于静止时的质量m 0。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电磁波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个基本领域。
电磁波是一种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构成的波动,是电磁力的媒介。
电磁波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频率和波长,从无线电波到gamma射线均属于电磁波的范畴。
相对论是描述质点在高速运动时的物理学理论,是对于牛顿力学的一种补充,其中包括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质量与能量的等价性等概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电磁波和相对论的基本特征和应用。
一、电磁波电磁波是由脉动的电场和磁场所组成的波动,它具有独特的波粒二象性。
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电磁波会沿着垂直于自身传播方向的方向上振荡,这个方向被称为电磁波的偏振方向。
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卫星导航、遥感等领域。
根据电磁波的频率分布,可以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gamma射线。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波长和频率的不同。
例如,无线电波的波长非常长,相应的频率非常低,而 X射线和gamma射线的波长非常短,频率非常高。
电磁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电磁波在通讯和导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移动电话、电视和计算机都利用了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卫星导航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
电磁波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遥感以及其他科学领域。
二、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是描述质点在高速运动时的物理学理论。
相对论中包含有关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质量与能量的等价性等基本概念。
相对论是将牛顿力学拓展到高速度和非静止的物体的理论框架。
2、相对论的主要概念(1)光速不变原理:在各参照系之间,光速是不变的,无论另一个物体是在相对静止状态还是在牛顿力学下的运动状态。
(2)时间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而言是不同的,运动的物体的时间会相对于静止的物体的时间变得更加缓慢。
(3)空间长度也是相对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系的运动状态决定了它被测量时的长度是不同的。
相对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被应用到了许多现代物理研究领域中。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选修3-4第13章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即时应用1
雷达是运用电磁波来工作的,它发射的电磁波
频率多在300 MHz至1000 MHz的范围内,已知真空中光速 c=3×108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和磁场产生
B.电磁波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 C.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多在0.3 m至1 m之间 D.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可由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
【答案】
(1)CD
(2)3.7×5 m2的画
(3)3昼夜
【方法总结】
狭义相对论问题的求解技巧
(1)解决“同时”的相对性问题,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令观察者静止,判断被观察者因相对运动而引起的位置 变化. ②结合光速不变原理,分析光传播到两个事件所用的时间. ③光先传播到的事件先发生,光后传播到的事件后发生. (2)解决长度的相对性问题,应当注意 ①“动尺缩短”是沿运动方向上的长度比其相对静止时测
量的长度要短一些,这种长度收缩并非幻觉,并非看上去
短了,它的确变短了,它与物体的具体组成和结构无关,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接近光速,这种收缩效应就变得越显著.
②在具体计算中要明确,长度收缩指的是只在物体运动方
向上的长度收缩,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长度没有变化.
(3)解决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应注意 ①“动钟变慢”是两个不同惯性系进行时间比较的一种效 应,不要认为是时钟的结构或精度因运动而发生了变化. ②运动时钟变慢完全是相对的,在它们上面的观察者都将 发现对方的钟变慢了.
解析:选C.由于红外线是一种光波,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 对外辐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
性强一些.由于红外线的热效应,可用来烘干,又由于坦
克、舰艇、人体等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并且 不同的物体所辐射的红外线其波长和强度不同,故在夜间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优秀PPT优质文档

播(1)方均向匀垂变电直化波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
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中的电场分量跟磁场分量相互垂直,与传播方向
垂直。
我们 红外线
1011~1015
10-7~10-3
⑩ 热效应
称它为“引力质量”是因为它决定了宇宙中所有行星和恒星都做近乎
我们经常讲速度是相对的,参考系选取不同,速度的值也不同,这是经典力
(1)时间间隔的相对性:Δt=③
τ 1 (v )2
c
(2)长度的相对性:l=l0
1 。( v ) 2
c
9; v u 'v c2
4.相对论质量:m= m 0。
1 (v )2 c
5.质能方程:④ E=mc2 。
1.(1)电磁波以一定的速度在空间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满足v=λf。( ) (2)电磁波同机械波一样能发生干涉、衍射、反射、折射等现象。( ) (3)电磁波不可以脱离“波源”而独立存在。 ( ) (4)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都是观测结果,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参考系中观 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 )
1.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中的电场分量跟磁场分量相互垂直,与传播方向 垂直。 2.电磁波以一定的速度在空间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满足v=λ·f。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即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c=3.0×108 m/s。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 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电磁波传播的过程也就是电磁能量传播的过程。
学中速度可的见概光念。 1015
10-7
引起视觉
错;电磁波的传播速度v= ,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fλ,联立可知C对B
电电磁磁波 波以不紫一能外定产线的生速干度涉在、10空衍15~间射10传16 播,在传1播0-过8~1程0-中7 满足v=化λ·f学。效应、
专题十八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专题十八电磁波相对论简介考纲解读分析解读本专题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均为Ⅰ级要求,因此复习本专题时应以课本为主。
重点内容是: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以电磁波内容为背景的波的传播和能量的辐射;相对论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
命题探究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与频率无关,选项A正确;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选项B 正确;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且相互垂直,形成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和磁场均垂直,选项C正确;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缆、光缆传输,选项D错误;电磁振荡停止后,电磁波可以在空间继续传播,直到能量消耗完为止,选项E错误。
五年高考考点电磁波相对论1.[2017江苏单科,12B(1)](多选)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B.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C.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D.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答案AC2.(2016北京理综,14,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答案 A3.(2016天津理综,1,6分)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
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答案 C4.(2016天津理综,6,6分)(多选)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N获得反冲核O,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答案AC5.(2014四川理综,2,6分)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
电磁波 相对论

4. 电磁波 (1)形成:周期性 变化的电场 和周期性 变化的磁场 从产 生的区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出去,就形成了 电磁波 .
(2)特点
①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 垂直 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 ,因 横波 . 此电磁波是 ②电磁波的传播 不需要 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在 真空中的波速为c= 3.0×108 m/s.
C)
A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 质 B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变 小,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C.电磁波是横波,声波也是横波 D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变短, 声波的波长变长
【解析】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而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选项A的说法正确;电磁波由空 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小,但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比其在空气中大,选项B的说法正确;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与E、B两个振动矢量的方向都垂直,是横波,而声波是 纵波,选项C说法错误;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 波速变小,波长变小,而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 速变大,波长变大,选项D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
(3)“神灯”又称红外线灯,主要是用于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它利用的是红外线的热效应,使人体局部受热, 血液循环加快,因此选择E.
【答案】(1)D (2)C (3)E
题型三:狭义相对论
例3 如图所示,考虑几个问题:
(1)如图所示,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静止时,人看 到的光速应是多少? (2) 参考系 O′相对于参考系 O 以速度 v 向右运动,人看 到的光速应是多少? (3) 参考系 O 相对于参考系 O′以速度 v 向左运动,人看 到的光速又是多少?
(3) 理疗医用“神灯”照射伤口,可使伤口愈合得较 好.这里的“神灯”是利用__________.
14-1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要点深化—— 1.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方向总是
互相垂直的,并且都跟那里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就是
说,电场和磁场的振荡方向都跟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 电磁波是横波.
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v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即v=
λf.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c=3.0×108 m/s.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答案:BD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知识回顾——
1.定义:交替产生的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向周围空间的
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
3.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0×108_m/s.
4.波速v、波长λ与频率f的关系:v=λf.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3×108 m/s. (4)从图象上确定发出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波所需的时 间. (5)注意电磁波所走的路程是障碍物到雷达距离的2倍.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基础自测——
图1 雷达向远处发射无线电波,每次发射的时间是 1 μs,两次 发射的时间间隔为 100 μs,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尖形波 如图 1 所示, 已知图中 ab=bc, 则障碍物与雷达之间距离是多大?
周期性变 位移随时间和空间做 化的物理量 周期性变化 传播
传播需要媒介,波速 与媒质有关,与频率 无关,分横波和纵波 两种 由质点(波源)的振动 产生
电场E和磁感应强度B随时 间和空间做周期性变化
传播无需媒质,在真空中 波速总是c,在媒质中传播 时,波速与媒质及频率都 有关系.横波 由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磁 振荡)激发
产生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第十二章 第3单元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3.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1)若电场均匀变化,则产生恒定的磁场.
(2)若电场不均匀变化,则产生变化的磁场.
(3)在振荡电路中,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 变化的磁场. 4.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形 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就是电磁场.
[关键一点]
(1)变化的磁场在空间产生的电场,与自由电荷激发的静电场 不同,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它的存在与空间有无导体、 有无闭合电路无关. (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变化”指的是在 相等的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相同,即磁感应强度 对时间的变化率恒定.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物体(一般是粒子)的速度很大时, 其运动时的质量明显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答案:D
2.对相对论的基本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是相同的
(
)
A.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
B.爱因斯坦通过质能方程阐明了质量就是能量
C.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是
不相同的
D.我们发现竖直向上高速运动的球在水平方向上变扁 了
解析: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阐明了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联系, 质量和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质量和能量是不同的 概念.再由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可知,只有选项A正确.
图12-3-1
4.电磁波谱 电磁波 特性 应用 真空中 频率/Hz < 3×1011 10-3~ 10-7 1011~ 1015 递变
谱
波长/m
>10-3
规律
无线电 波动性强, 无线电 波 红外线 易发生衍射 热效应 技术 红外线 遥感
电磁波 谱
特性
应用 照明、 摄影 医用消
真空中波 长/m
频率/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课时作业39 电磁波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8′=64′)
1.(2010·天津高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 .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 .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 .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c =3×108 m/s ,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c n
,n 为介质折射率,选项B 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C 错误;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选项D 错误.
答案:A
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速度越大
B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C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频率不变
D .只要发射电路的电磁振荡停止,产生的电磁波立即消失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光速,与频率、能量无关,而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旦电磁波形成了,电磁场就会向外传播,当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了,只是不能产生新的电磁波,但已发出的电磁波不会消失.
答案:C
3.关于γ射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伦琴射线频率更高,穿透能力更强
B .用来检测金属材料内部伤痕、裂缝、气孔等
C .利用γ射线穿透力强制成金属测厚计来检测金属板的厚度
D .“γ刀”是利用了γ射线的强穿透能力
解析:由于γ射线是一种比X 射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γ射线的能量极高,穿透能力比X 射线更强,也可用于金属探伤等,所以选项A 、B 、C 正确.
答案:ABC
4.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能量存在的一种方式
B.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
C.电磁波不是真实的物质
D.微波炉就是用微波的能量来煮饭烧菜的
解析: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的客观物质,电磁波是电磁场在周围空间中传播而形成的,所以也是一种客观物质,答案C错误.
答案:ABD
5.关于红外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不同,可以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B.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对物体进行烘干
C.利用红外线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的特点进行远距离摄影和高空摄影
D.利用不同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的不同可以对物体进行远距离探测
解析:由于红外线是一种光波,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对外辐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性强一些.由于红外线的热效应,可用来烘干,又由于坦克、舰艇、人体等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并且不同的物体所辐射的红外线,其波长和强度不同,故在夜间或浓雾天气可通过红外线探测器来接收信号,并用电子仪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或用对红外线敏感的照相底片进行远距离摄影和高空摄影,就可察知物体的形状和特征.所以选项中的A、B、C、D正确.
答案:ABCD
6.关于电磁波的发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种频率的电磁振荡都能辐射电磁波,只是辐射的能量所占振荡总能量的比例不同罢了,振荡周期越大,越容易辐射电磁波
B.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采用开放电路,同时提高振荡频率
C.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不需采用开放电路,但要提高振荡频率
D.提高振荡频率和电路开放是发射电磁波的必要手段,振荡电路开放的同时,其振荡频率也随之提高
解析:电磁波的发射应该采用开放电路,同时频率越高,发射范围越大.
答案:B
7.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 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的区域是()
A.γ射线B.可见光
C.无线电波D.紫外线
解析:根据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还要小.电磁波谱中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大约在104~10-2 m,而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大约在10-1~10-6m,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的波长更短.故只有无线电波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即选C.
答案:C
8.雷达是用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现代化定位系统.海豚也具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能在黑暗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化的无线电系统.
(1)海豚的定位是利用了自身发射的()
A.电磁波B.红外线
C.次声波D.超声波
(2)雷达的定位是利用自身发射的()
A.电磁波B.红外线
C.次声波D.光线
解析:(1)海豚能发射超声波,它是一种频率高于2×104 Hz的声波,它的波长非常短,因而能定向发射,而且在水中传播时因能量损失小,要比无线电波和光波传得远.海豚就是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在混浊的水里准确确定远处的小鱼位置而猛冲过去吞食,选
D.
(2)雷达是一个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系统.因而是靠发射电磁波来定位的,选A.
答案:(1)D(2)A
二、计算题(3×12′=36′)
图1
9.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如果在太空中设立太阳能电站卫星,可24 h发电,且不受昼夜气候影响.如图1所示,利用微波——电能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向地面发送,电站卫星最佳位置在离地1100 km的赤道上空,微波定向性很好,飞机通过微波区不会发生意外,但微波对飞鸟是致命的,可在地面接收站附近装上保护网或驱逐音响,不让飞鸟通过.预计在21世纪初地球上空将升起电站卫星.(地球半径R=6400 km)
(1)太阳能电池将实现哪种转换()
A.光能——微波B.光能——内能
C.光能——电能D.电能——微波
(2)在1100 km 高空电站卫星速度约为( )
A .3.1 km/s
B .7.2 km/s
C .7.9 km/s
D .11.2 km/s
(3)微波指( )
A .超声波
B .次声波
C .电磁波
D .机械波 (4)飞机外壳对微波的哪种作用使飞机安全无恙( )
A .反射
B .吸收
C .干涉
D .衍射
(5)微波对飞鸟是致命的,这是因为微波的( )
A .电离作用
B .穿透作用
C .生物电作用
D .产生强涡流
(6)若太阳能收集板的硅片每片面积为4 cm 2,可提供电能50 mW ,巨大的收集板电池面
积为5000 km 2,其发电功率是多少?
解析:(1)硅光电池已作为人造地球卫星的电源,它是实现光能——电能转化的装置.
(2)卫星电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v =
G M r ,即v ∝1r
, 根据上式求得v =7.2 km/s.
(3)微波属于电磁波.
(4)微波波长短,它的衍射、干涉很难形成,反射特别显著,也称直线波,金属能反射电磁波,因而不受影响
(5)微波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在生物体内可引起涡流,由于电站的功率很大,相应地涡流产生的热量足以将鸟热死.
(6)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为
P =5000×1010
4
×50×10-3 W =6.25×108 kW . 答案:(1)C (2)B (3)C (4)A (5)D
(6)6.25×108 kW
10.某雷达工作时,发射电磁波的波长λ=20 cm ,每秒脉冲数n =5000个;每个脉冲持续的时间t =0.0002 s ,问电磁波的振荡频率为多少?最大的侦察距离是多少?
解析: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可认为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 ,由波速、波长和频率三者间的关系可求得频率,根据雷达荧光屏上发射波形和反射波形间的时间间隔,即可求得侦察距离,为此反射波必须在后一个发射波发射前到达雷达接收器.可见,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应等于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间隔时间内传播距离的一半.由c =λf 可得电磁波的振荡频率f =1.5×109 Hz
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间隔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s =cΔt ≈6×104 m
所以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s ′=s 2
=3×104 m =30 km. 答案:1.5×109 Hz 30 km
11.一次某雷达站正在观察一架飞机的飞行,若飞机正向雷达站飞来,从某时刻雷达站发出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历时200 μs ,隔4 s 后再观察,从发出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历时186 μs ,求飞机飞行速度的大小.
解析:第一次发射电磁波时飞机离雷达站距离为
x 1=ct 1/2=3×104 m ,
第二次发射电磁波时飞机离雷达站距离为
x 2=ct 2/2=2.79×104 m ,
故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v =(x 1-x 2)/t =3×104-2.79×1044
m/s =525 m/s. 答案:52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