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湖北省优秀高考作文选载
2003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2003湖北高考作文题目【篇一: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迹】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迹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
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
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
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
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
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
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
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点评:“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这本是具有很强思辩性的话题,本文却对这一话题作了含蓄而形象的诠释:儿时爱父亲,其笛声最美,年龄稍长时厌父亲,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外地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我”对笛声的认识就是这样受着感情的支配!文中月、路与笛声既构成了朦胧而静美的如诗的意境,又成了结构全文的线索。
特别是笛声,既是父亲情感的宣泄,又是“我”认知的对象,还是刻画“父亲”性格的道具。
父亲带“我”放牛时用笛声抒发“美妙”,父亲与“我”有隔膜时用笛声传达“爱子之心”。
本文语言优美而形象,“路是月的痕”,月是路的魂,多么新奇而富有诗意的比喻!“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脸蛋”,“兀自傻呵呵地笑”,“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细节的白描与排比的辞格,刻画出“父亲”的质朴、憨厚、隐忍、痴心的性格特征,蕴含着浸渍乡村风味的浓浓亲情,不乏感人的力量。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

2003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情与理的抉择常常听到长辈们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走到哪儿都得或多或少地讲点人情。
”诚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重人情轻道理的观念根深蒂固。
也许正因为这样,重人情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人的文化、社会的文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文化。
帝君主身边有宠臣,父母膝下有宠儿爱女,感情的亲疏,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
俗话说“虎毒不吃儿”,身边至亲近的人,当然也是至可信赖的人,这确是无可厚非。
记得在看一部电影时听到这样一句对白:“中国人和洋鬼子有什么不同?就是中国人有人情味!”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常常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体验人情味这种炎黄子孙所独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的增多,我对“人情重于道理”、“不讲人情”“处处路难行”这些看似实在的论断产生了怀疑。
社会上充满了情与理的抉择,我们应该怎样去作出判断?是讲人情,还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情亲疏不应继续成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信奉道理在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应当高于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有记者便专门采访了他的家人。
其中,他儿子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
他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要凭借父亲的职位去帮助自己干什么,走进社会后也没想过靠关系,因为我知道一到了父亲这一关,我肯定是过不了的。
”感情亲密,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
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尽管中国有悠久的“人情大国”的历史,但我坚信,感情亲疏将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情与理,并不难作出抉择。
虽然把“重人情轻道理”变为“道理高于人情”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将会十分难行。
但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我们,拥有决心,拥有魄力,必定会将这条真理之路走阔、走好!跨越情感的感知古语说:人无痴者,无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也;人无癖者,无可与之交,因其无真气也。
2003年湖北荆州中考满分作文《 给教育部长的一封信》

2003年湖北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题目:给____的一封信
要求:开放思维,自定内容,巧选角度,完成文题,写一封不少于600字的信,表达方式不限。
给教育部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部长先生:
您好!
我是一个小书包,因不堪重负,特向您提笔写信,请您听听我一个小书包的苦衷:虽国家实施减负,但形势丝毫未变,我的小主人为了备考,便四处搜罗了许多参考书。
开始我也很迷惑不解,“既然是减负,为啥还要搞题海战术呀!”可是随着“减负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也明白了这“减负”中的奥妙。
“减负”是指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表象上看,“减负”的呼声特高,实则不然。
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能在排名表上排个好名次,小主人仍要一头扎进题海中,老师仍要推行“填鸭式”教育,家长仍以分数论“英雄”。
这样一来,“减负”结果变为“加负”。
看着小主人近视度数一天一天地增大,书本一天一天地增多,我真有些不忍。
可为了便于小主人的学习,我也只好苦苦撑着,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肚子”已被过多的辅导书“塞破”,我的两臂也开始“脱臼”。
为了真正提高小主人的素质,望部长先生多多关心:看看怎样才能减负?怎样才能增效?怎样才能使我放心退役?若能如此,吾心足矣!
谢谢您,在此听一个小书包的牢骚!
此致
敬礼
一个心疼主人的小书包
2002年#月#日简评:采取书信的形式,真实感强;用自述的口吻娓娓诉说应试教育的弊端,让读者感到真切;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描述;结尾运用排比式的疑问表达了学子的心声。
2003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隔着代沟 我望见了您》

2003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的光。
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这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
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
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和关怀。
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
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您自己的股票。
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
“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
虽然您也开始时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
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
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父亲。
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
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一间教室出来。
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
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
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不声不响地走进去。
您还在忙着。
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
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
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
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
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
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
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
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
湖北省2003高考满分作文--《哥,是捡来的吗?》.doc

湖北省2003高考满分作文--《哥,是捡来的吗?》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捏的白纸一样斜依在门槛上,银发中夹着几根枯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暖的手,冲向麦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动着颗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哥,傻笑着看着我,说:回去多陪陪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
娘,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畜。
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
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养着我的心田,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推荐老师梅春燕张一)点评:此文标题显出不一般的水平,有悬念、能启发阅读欲。
作者对农家田间生活很熟悉,写出的东西情感真挚,没有无病呻吟之感。
再则,文中蕴含的修辞手法多,特别是文章开头用了一连串排比句,让哥的形象一下子突出起来。
文章波澜起伏式推进,当读到真相大白时,确有一种高潮迭起的姿态。
考生的文笔确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题写出如此优秀的记叙文实属不易。
读文可用一比喻,考生将糖块(话题精神)放入水中(文章),经加工,整杯水不见糖块却满是甜味了。
(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杨国武场外点评)。
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迹-作文

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路是月的痕迹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
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
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
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
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
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
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
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
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
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
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
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
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
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
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
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
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
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
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2003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理性的美》_高中生

2003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理性的美》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块浮动在水上显现着庄重和威严,一任冰下蓝色的水漂荡,不减半点高雅,这是理性的美。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情感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目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虽然美,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雪亮智慧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
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的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的本色。
阳光下的美是真实的。
或许诸官还为纠缠人心的家务事颦眉捋须,或许慈父正为过去疼爱的儿子而首鼠两端,或许朋友正为是否告发他那狗彘不食的朋友而思绪万千,情感如霜染了你的发,如皱纹老了你的脸,如苦药苦了你的舌,无情总被多情扰。
如果放松你的大脑,有原则有理性地抹去结在你窗前的细细蛛丝,擦去玻璃上的点点尘埃,你会看到一个明艳的世界,那里山重水复处有柳暗花明,是理性给了你翅膀,让你高飞,让你望远。
理性总是潇洒而优雅地从你身边走过,他不像情感一扑一朔地踢你一脚,然后再给一个稚气的鬼脸。
理性是智慧的表现,只有智慧才称得上是最美的东西。
总喜欢史泰龙那一张冷静的脸,温暖而又深邃的眼睛总是平静地注视着远方,额上几条浅浅皱纹是思考的象征,脸上的皱纹写着坚毅和勇气,他成为我心目中理性的象征。
他的一举一动都闪烁着理性的智慧。
如果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理性,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呀!能沉着勇敢应付人生中的变数,处惊不变,原则、熟练运用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性美的内涵。
也听一些短视的人说,这世界太冷,需要温度,需要感情。
殊不知无聊地躁动是太感性,太缺乏理智。
理智不等于冷,正如感情不等于温暖一样。
理智是美的东西,一切美都是有温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的思考也有局限和麻烦,只是有些理智只是所谓的理智,没有到达高的境界也就不会领悟到高层次的美。
窗外阳光明艳鸟语花香,在理性的眼睛里一切都是美的,这双眼睛也因理性而显得与众不同:是脱俗的美,是成熟的美,是理智的美。
湖北省2003高考满分作文--《宝钗鸣冤》

湖北省2003高考满分作文--《宝钗鸣冤》; ; ; 小女子宝钗在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不满有诸多反感,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条条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美好未来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煤炭股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吴媚媚相比,的确有些圆滑倔强,但这并不是我的错。
我随母亲、兄长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天性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二姐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密切注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能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敬爱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和边上的每一个人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
这又是对我的大的偏见。
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长期存在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期待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真爱利斯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激起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
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议论纷纷,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独自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这些行为不能呢?但愿世人日景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推荐老师颜伏敏);湖北省2003高考满分作文--《宝钗鸣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湖北省优秀高考作文选载
亲亲与明理
何谓“亲亲”即关心你的亲人朋友,何谓“明理”?即通晓事物的真理。
在古儒的经典里,君子的修养正是由此入手的。
所谓“孝悌,仁之本也”、“格物致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在那则《韩非子》的寓言里,我们看到了二者之间矛盾的一面。
说的是宋国一富人,墙被大雨淋坏。
儿子与邻家老翁都提醒他小心失窃。
果然,富人晚上丢东西了,于是他觉得是邻居老翁偷的,而又很以为儿子聪明。
我想:倘若是两个毫不相识的人提醒他,结果又会不一样吧。
由此可知:感情的亲疏对人的判断,影响不可谓不大啊!
人非生而知之者,然而人生而有情。
感情是构成的的重要元素。
李密《陈情表》句句含情字字有泪,不仅当时打动了皇帝那颗威严而冷酷的心,而且也感动了无数后世读者。
何以致此?不正是因为一个情字吗?“文为心声”,多少篇千古奇文,因其情真意切而流传后世啊,文学如此,艺术亦如此。
艺术大师倘若没有激情——没有足以让观众共鸣的激情,而大师则沦为工匠、艺术亦只剩技巧了。
所以,人无时无刻不为感
情而“呼吸”。
这正为受感情所困扰埋下了伏笔。
当感情与真理并行不悖的时候,感情则成为激励人去奋斗的“催化剂”;可当感情与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却又如何呢?林觉民在《与妻书》里说:即是爱汝之心,使吾敢勇于就死也。
在这里的情感升华了,困扰消失了。
“爱汝之心”与“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合而化为一股浩然之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可以说: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在面临情感与真理的冲突时最惊心动魄的答卷啊!
然而古儒的经典里,却不是这样看的。
即使是孔子也会在《春秋》里违心曲笔。
至于孔子以下,自不待言。
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伦理也成了束缚人的工具。
鲁迅怒斥封建礼教“吃人”,真可谓入木三分。
在那样的伦理下,“亲亲”掩盖“明理”,哪还有真理可言?柏拉图“背叛”先师,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布鲁塔斯在刺入凯撒最后一剑时说:“不是我爱凯撒少,而是我爱罗马多。
”当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真理冲突时,他们是多可敬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