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泽-----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
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失地农民指的是因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往往面临着生活无保障、就业困难、社会保障缺失等多重问题。
因此,研究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解决策略。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从政策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多角度,深入剖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
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和资料,力求得出客观、准确的研究结论。
本文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失地农民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这些失地农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他们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最直接的生活来源和就业保障,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生活水平下降:失去土地后,许多农民无法再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生活水平显著下降。
他们的收入来源变得不稳定,许多人甚至陷入了贫困。
就业困难: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为失地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由于他们普遍缺乏城市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很难在城市中找到稳定的工作。
社会保障缺失: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失地农民往往被忽视。
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王明英
【期刊名称】《职业时空》
【年(卷),期】2006(002)007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个失去了土地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从而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的社会困难群体——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问题成为“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焦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土地征用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王明英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湖南,焦作,454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相关文献】
1.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J], 高萍
2.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J], 王荣华
3.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J], 张书旗
4.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J], 王明英
5.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要——昆山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研及思考 [J], 沈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1zwy11

(二)退路问题
• 养老其保次障,是现失行地征农地民价普格遍满担足心不的了问失题地。农对民农养老 民保而障言制,度土的地需承要载。着据生咸产阳资市料劳和动社和会社保会障保的障部 短双门期重测看功算,能,失。仅地一养又旦老失土保业地险的被一农征项民用的尚,费可他用靠们,一的若次养按性老低安保标置准 费障缴勉便费强成、维了低持后标生顾准计之享,忧受实。的际而“生目双活前低水普”平遍标不实准致行一于的次明货性显币交下费 降安方。置案但政,长策每远没个讲有失,很地随好农着地民安解的置决养费这老用一保逐难险渐题需用。要完5.,18失万地元,
二、我国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及其保障 问题
• (民些该补实较(土考喜地(工实市加(主分土拥集缺目化全测地后的成钱地在地三土单单偿际少四地核功。一业现建二要和地有体乏,必前、国,农得失为”区征的到,) 地 位 位 标 价 。 ) 征 制)化现设)缺明权分最刚追定,我城每民到地“的地原2特土 的 和 或 准 格 一 占 度、 、 代 进 、 陷 确 益 配 多 性求0向国 市 年 。 的 农 种 群 造 因别3地 补 企 企 有 些 的 不,工 城 化 入 耕 是 尚 土 不 约,政再土农0被 化 至 尽 补 民 田 体 成 比是征 偿 业 业 所 地 程 很年业 市 的 新 地 农 缺 地 过 束绩加地民征 过 少 管 偿 失 无 农 较,经由用 方 征 就 提 方 度 完我化 化 唯 一 产 民 乏 的 是上,产征地 程 有 有 也 地 地 民 复不济此的式用业高大。善国、是一轮权土有绝土中权地农中些比后、失杂4顾发引补简农搞特的,,还0城经途的不地效对地稍但间主。民大地较生就地,实0达发主偿单民形别情将市济径快明承的权的万环微仍体大量区高活业、际地诸要标的象是况,会化社。速晰包法利经农节补补然不约农经。水无失情区多有准土工在下有的会然扩。经律营,民的偿偿比清土有用济但平岗业况、社以太地程我,7快发而张现营保者成扣标有即较地,土发有下、的5盲0农大会下低和国,00速展工期行权障、为留准只些可低归地展关降保问目00民中矛几政征推的业土的。管,0失万太要地,,。。集建转很调障题,地远农通多城盾方部绩地进必化地内在理地到低安方近我设体为快查无。征远 民过万市。面分工制然 进 制 操 者,涵农8。置官年国所用,非 份 造显用低 得承,郊几失农 :0程度由趋 程 度 作加 尚,民过 员农来征0地征有农 、 成示大于 到包区乎民地0加和于势 加 存 中快 不。去 好,民用迅用是万用 创 农,量市 的尽获所失5,农剧干工都速 在推 够,,据大,在农6速 土也 政虚的地 业 民土场 比一管得有地民%了部业存的进 充,预增是 城 府地的失无 失,的,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们要在城市非农部门寻找工作 困难重重 。
( ) 地 农 民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存 在 弊 端 二 失
体所有 的土地 , 经依 法征用 转为 国有土地 后 , 国有 土地 的 该 使用权方可有偿 出让 。 这使 得集体土 地唯一 的对外 流转方 ”
3 % 一 0 , 经济 收入 比较好 的 地方失 业 率甚 至达 到 0 4 % 城郊
6 0% 一7 0% [1 3。
人均月补助 5 元 , 5 同期农村 得到最 低生活保 障的人数 不到
4 0万人 , 0 占农村贫 困人 口总数的 4 按贫困人 口为 1亿计 %( 算 ) 。农 民在权 益匮乏的社会保 障制度下 , 只能依靠 家庭 保 障和土地保 障来抵御 天灾人祸 。然而 当前农 村人 口流 动 性加快 以及农村土地 制度的缺陷 , 使得农 民自我保障机制弱 化 。保 障成为一 种可 望而不可及 的奢侈品。
( 失地农 民就业无保障 一)
务农是许多农 民主要 的甚至是 唯一 的工作 , 只要手中有 土地 , 他们就享有就 业权 、 谋生权 。但伴 随城市化进 程 的加 快, 使得大量农 民的土地被征 收。然 而政府 和相关企业对 于 安置农 民再就业 , 有履行到应有 的义务 。根据 浙江 省农 调 没
保 障体 系 、 改革 土 地 征 收制 度 三 个 方 面 解 决 失地 农 民社 会 保 障这 一 难 题 。
关键词 : 失地农 民; 会保障 ; 社 土地征 收
中 图分 类 号 :3 38 1 2 .9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3 0 2 1 )2— 19- 3 10 4 1 (0 0 0 0 1 0
浅谈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完整版】

浅谈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浅谈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目录写作提纲 (3)内容摘要 (5)关键词 (5)正文 (6)本论 (6)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 (6)〔一〕是被征地农民根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6)〔二〕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6)〔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7)二、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7)〔一〕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缺失 (7)〔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8)〔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单一 (8)〔四〕现行征地制度有明显缺乏一 (8)三、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 (9)〔一〕政府应重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9)〔二〕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 (10)〔三〕多层次全方位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10)〔四〕完善现行征地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浅论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写作提纲一、绪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也随之产生了。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失地农民的生活,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分析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论〔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1、是被征地农民根本生活保障的需要;2、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3、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二〕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缺失;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3、失地农民安置方式较为单一;4、现行征地制度有明显缺乏。
〔三〕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1、政府应重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2、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3、多层次全方位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4、完善现行征地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南俊康

五、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3/4)
(二)、确保实行“以土地换保障”政策,建立 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以地换保障”是指从 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 老保障制度。土地征用款是农民失去土地后维持可 持续生计的唯一资本,政府在这种时候积极引导农 民投资于养老保障,是维护他们切身利益的重要举 措。
五、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2/4)
(一)、抓住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惠及全体 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从土地被征用的角度看,农 村居民大体可以被分成两类人群:已经失地的农民和可能面 临失地的农民。虽然有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总数 估计在4 3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如何抓住 目前能够“以土地换保障”这一历史机遇期,从战略高度认 识并开始着手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 障制度,是政府应尽早筹谋的大事。
二、造成失地农民的原因(2/3)
(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快推进工业化、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 途径。然而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扩 张期,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必定向农民征地。 (二)、耕地产权不明晰。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缺 陷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尚不够充分和明确,土地产 权主体不清,农民通过承包获得的土地权益尚缺乏有效的法 律保障。在操作中,政府拥有分配土地的绝对权利,土地归 集体所有是虚的,集体最多不过是土地的经营者、管理者, 征用土地缺乏刚性约束
浅析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小组成员:南俊康、李丹、崔岩、 胥文斌、范仔健
目录
1、农民失地问题背景及现状 2、造成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
3、失地把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
论文:社会其它论文30168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会其它论文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失地农民”。
对农民而言,土地实际上承担了双重功能,它既是农民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基本的生产资料。
由于在我国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分开的,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村,土地的征收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保障,也代表着与土地相联系的财产权、就业权、教育权等发展权受到损失。
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边缘性群体,失地农民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团结、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因此,失地农民问题值得重视,建立一个完备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必要。
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1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被征收后的补偿费用十分低。
现有的补偿机制通常是从土地的农业用途去计算,而并非土地被征收后的实际价值,这样的补偿计算缺乏科学性。
政府一般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办法,而这并不是对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伴随着物价总体水平的不断上涨,如果不加以科学的利用这笔资金,有限的补偿金很难维持失地农民长期的生活,甚至出现了“富农转贫农”的现象。
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失地农民的安置费用一旦被用完,他们甚至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问题就会突出,这必然会给社会的稳定发展留下隐患。
1.2 养老保障制度缺失根据我国农村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土地成为农民最低生活标准的生存保障。
在养老保障方面,虽然在2009国务院推出一个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很落后且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保障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保险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的农民养老保险监管机制,且参保的农民占总体比例较低。
浅析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浅析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者:张瑞敏来源:《卷宗》2012年第05期自古以来,土地是农民不可缺少的获取物质保障的主要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就目前而言,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并且以每年2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据预测,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将超过1亿。
一、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主权界定不明晰导致的征地程序不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以及《农业法》第十一条均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内各该集体组织的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所以,综上分析,我们国家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
但是我国的当前的现实情况是,三级几乎都不存在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因此集体土地所有权由村委会、村民小组或者乡(镇)政府代行。
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农民只对自己的土地具有使用权,在征地的过程中并不能参与决策,虽然法律规定集体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农民并没有途径行使相应的权利,这就为部分村干部利用职权之便,私自处置土地而提供了条件,甚至有的农民的土地已经被占用,自己却毫不知情。
主权界定的不明确导致在征地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在出现问题时候,相互扯皮,推卸责任,而农民利益却无人过问。
(二)土地补偿费用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用、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助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学院财政税务学院专业财政学班级财政学三班学号20110214328姓名张润泽指导教师张琳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二O一五年五月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年月日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伴随着这种情况的出现,农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联正慢慢的发生改变。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就最近几年而言,农民持续失地的状况日益严重。
随之出现了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成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弱势群体。
因此,农民失地的问题亟需解决。
然而,在我们进行实施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
如何利用农民现有的资源,包括其拥有的失地补偿全,促进失地农民的非农化过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怎样解决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政策On some problems of social security of landless peasants China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farmers'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ed, more and more farmers facing problems of landless and after losing the way. In recent years, the sit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for landless farmers. Landless farmers in China is a very important vulnerable groups landless farmers problem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of land lost peasants in China,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roblems, making China's landless peasants living in difficult,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solve. How to use the existing resources, including its own land compensation,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non-agricultural land lost farmers, has the signific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problem of landless peasants,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Keywords:Landless peasants;Social security;Problems;Policy目录一、失地农民现状-----------------------------------------------------------------------1(一)农民失地现象极为普遍---------------------------------------------------------------1(二)失地农民闲赋在家-------------------------------------------------------------------1(三)土地征用使失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总体水平下降-----------------------------------------2(四)失地农民正面临多重困境-------------------------------------------------------------2 二、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2 (一)现行征地制度存在问题-------------------------------------------------------------2 (二)失地农民社会补偿资金难以资本化---------------------------------------------------3 (三)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3 三、对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有以下建议---------------------------------------------4 (一)完善征地制度---------------------------------------------------------------------41.完善征地相关法律法规-----------------------------------------------------------------42.健全相关土地的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4 (二)失地农民资金资本化---------------------------------------------------------------51.失地农民资金资本化的必要性-----------------------------------------------------------52.失地农民资金资本化的可行性-----------------------------------------------------------5 (三)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6 四、结束语-----------------------------------------------------------------------------6 参考文献-------------------------------------------------------------------------------6致谢-----------------------------------------------------------------------------------7一、失地农民现状失地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出现了三次“圈地热”现象。
首先是在1978年至1986年,每年耕地平均减少600万亩,第一次“圈地热”就此产生,;第二次“圈地热”发生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土地投机,大量的耕地用于商品房开发是这次“圈地热”的主要表现;第三次“圈地热”的出现在2000年,这此情况更加的严重。
根据数据的反映,在1998年到2006年之间,我国的建设用地所占耕地量每年都在200万亩至350万亩之间。
就在2006年的时候,我国的建设用地所占耕地更是已经达到了387.8万亩。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的信息,例如在2011年度全国新增的建设用地之中,就存在7.5万宗违法用地案件并且达到了101.24万亩,包括33.57万亩耕地面积,违法用地宗数比例17.26%、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9.99%,目前,就我国而言,存在着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我们必须严加治理此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并加以解决。
(一)农民失地现象极为普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是滴农民不断地增加,成为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过多过滥的开发各类园区,侵吞了大量的土地,土地流转中行政管理的缺位和宽松执法,都造成了失地农民的产生。
失地农民的不断产生,造就了如今的农民现状。
并且,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和人多地少的发达地区。
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到以下信息,通过对2942户的调查,占用耕地9400 .15亩,占了原有耕地的68.4%,平均每户被占用了3 .2亩。
可以发现,占用耕地面积之广。
并且,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剩余的耕地4340亩,其中平均每户占地48亩,平均每人占0 .36亩。
其中,442户的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占调查总户数的15%左右。
1237户的人均耕地不足0.3亩,占42%左右,有1263户完全丧失耕地,占43%左右。
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发展,但是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仍不能让我们大意,面对这一问题的不断加剧,我们要加以足够的重视,正确客观的对待这一现象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态度。
农民失地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当今失地农民的所处的一种不良状态。
并且,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农民失地现象极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