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教师版)
[重点]8《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doc
![[重点]8《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047dc1561252d381eb6e9c.png)
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学习小主人主备人孟令军审批人课时安排2【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流畅,积累语言。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Z情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Z情。
有感情地册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梅花的喜爱Z情,对祖国的眷恋Z情。
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牛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学法指导】结合导淫案,关注学习目标,把握重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段落序号的阅读方法。
一、【我会预习】我将课文读()遍,能读通顺、正确,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用“——”画出我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我(是否)结合本文的“字词句段篇”把词语、句子意思、多音字、近反义词读3遍,在书上做笔记。
二、【自主学习我能行】:1、选择口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止确卜•列词语的读咅:潺潺、婀娜、干週、点缀、螃蟹、唱利(hQ)2、我能把下列汉字按照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潺婀粼涸缀脑------------------------------------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能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词语意思,如:潺潺:指流水的声音。
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
4、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清澈()柔软()喜欢()潮湿()矮小()凉爽()5、“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知道“美好的印彖”具休表现在哪些方而?能写它们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我们行】问题一:我们能从文中知道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并画出课文中的冇关语句,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能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屮你感受到了什么?问题二:我们联系课文内容,读读下面三组句子,能谈谈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一下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学案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学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词析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小桥流水人家的赞美之情。
2.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感悟诗人的情感。
2.学会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如《江南春》、《泊船瓜洲》等,让学生谈谈对这些古诗的感受。
(2)引入本课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让学生猜测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指导停顿和节奏。
3.理解诗意(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小桥、流水、人家等,让学生谈谈对这些意象的理解。
(3)让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如何表达对小桥流水人家的喜爱和向往。
4.品词析句(1)让学生找出诗中的重点词句,如“小桥流水”、“绿柳依依”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如修辞手法、意境创造等。
5.课堂小结(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五、课后拓展1.让学生收集其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进行欣赏和比较。
2.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亲身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拓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对古诗的陌生和难以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8 小桥流水人家 导学案-文档资料

8、小桥流水人家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重点)3.对课文进行充分、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往事深情的回忆以及指数胸怀的表达方法。
(难点)二、学法指导:自读自悟结合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进行深入读课文,并在读书时做到边读边思考边想象画面。
三、知识链接:谢冰莹:湖南冷水江铎山人。
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
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
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
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31年)。
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
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
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
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
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19多万字。
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日本狱中》、《林琳》、《爱晚亭》、《从军日记》等。
课前积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主学习一、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自主学习,我知道这是一篇写散文,作者描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及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和之情。
四、文中有许多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我要摘录一些喜欢的句子,背上几句。
8《小桥流水人家》 导学案 (老师版)

主备人:韦丽审核:韦丽8.《小桥流水人家》(老师版)【学习目标】1、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学习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重点)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难点)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学习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时间】1课时【知识准备】1、小桥流水人家:语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江南水乡。
本文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与诗句相吻合。
另外,用诗句做题目,更显得家乡美好可爱,富有诗情画意。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出自古歌中句。
《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歌词是:“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于我哉!”后名为《击壤歌》。
这首诗描绘的是上古太平盛世,人民自食其力所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了,就开始干活。
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
生活是围着太阳走的。
要喝水,就自己打井;要吃饭,就自己种地。
人少地多,无争无忧。
人们感到君王似乎是没有什么用的。
现在人们对偏远地区的生活,也往往借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话来形容。
【自主学习】1. 文中都描写了家乡的哪些景物?请写下来。
你最喜欢哪处景物,请在文中划出来。
小溪、垂柳、水鸟、木桥、长石桥、茶山、野花……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粼粼、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灌溉等。
【合作探究】一、1、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清澈见底的小溪,婀娜多姿的垂柳,小小的木桥,随采茶女采茶的情景,茶山上的野花,黄色的野菌等。
《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设计

写作练习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阅读《小桥 流水人家》后的感受和思考。
模仿作者的描写手法,创作一篇与《 小桥流水人家》主题相关的短文。
THANK YOU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不足之处
在课堂时间控制方面存在不足,部分 环节用时过长,导致课堂节奏有些拖 沓。此外,对于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 求关注不够。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堂 时间的把控,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同 时,加强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所 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 色发展理念。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
02
教学内容
课文内容解析
总结词: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
总结词:巩固提高
详细描述: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如填空、选择、 阅读理解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 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04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选择
在《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设计中,我采用了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案例分析 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重点词语解释
总结词:扎实基础
详细描述: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讲解,包括词语的词义、用法和语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提高语言 表达能力。
重点句子解析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作者整理了7篇《小桥流水人家》优秀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
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爱乡思乡之情的。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请看老师笔下出现了哪些景物?出示课题,齐读。
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说)小桥流水人家确实是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请看!(出示:江南水乡美景图)生再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按照这个要求(出示自学要求)。
2、生自由读文3、生轮读课文4、师:谁能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表达出作者怎样情感?一生汇报师小结:有些文章是以内容来命题的,如本文的课题“小桥流水人家”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句段、感受“美”、“趣”1、那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爱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边读边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思考体会。
2、全班交流:(随学生回答的顺序出示)生汇报:一段(出示词语:“潺潺、婀娜、粼粼”)理解词语,带着理解再读词(出示词组:潺潺的小溪婀娜的舞姿粼粼的波纹)生再齐读(出示课文一自然段)师:为什么这段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带着感受读出美!(自由读)师:这段话描写了哪几样景物?①生练读、师指导读描写小溪的句子②一生读描写垂柳的句子: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潺潺、粼粼、婀娜、螃蟹、横跨、浮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等词语;2、正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师:“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每个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是每个人一生牵挂的热土。
今天,让我们跟随台湾作家谢冰莹一起走进她位于大陆的故乡去看一看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板书课题)2、读课题,看看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特别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一句。
这课课题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小桥、流水、人家。
那么在这个有着古朴的小桥、潺潺的溪水、散落着几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词,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2、边听边想:哪些段落写了小桥,哪些段落写流水,哪些段落写了人家?三、预习检查1、出示词语,认读(1)小溪潺潺水波粼粼杨柳依依(2)舞姿婀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清澈见底(3)边听边想:哪些段落写了小桥,哪些段落写流水,哪些段落写了人家?四、品读“美”——发现作者眼中最美的小桥流水人家对故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呢?1、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仿佛看到了什么?)师:多美的画面啊!仅仅有小溪、垂柳,这个地方还不够美,尤其是:(引读下面一句)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10篇】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优秀10篇】小桥流水人家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元曲。
出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师配乐范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请你也来读读这首元曲。
自读,全班齐读。
3、师介绍《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以曲中的句子为题“小桥流水人家”。
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是和这首元散曲给我们的感觉一样萧瑟、悲凉吗?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课文吧!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一说,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课文主要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的美好景色和人们的太平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2、分段落:课文题为“小桥流水人家”那么文章哪些段落在写到了小桥?哪些段落写到了流水?写人家的又是哪几小节呢?生默读课文,指名回答。
(1、2流水,3、4小桥,5、6人家)三、细读品味过渡:小桥流水的恬静和居民的祥和生活都在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1、默读课文:在所回忆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中,哪一部分的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细细品读一下你所欣赏的段落,谈谈你欣赏的理由。
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科第二单元导学案
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课时:1课时备课人:
班级________姓名_ 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 日期
【教学目标】
1、识记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色。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学习作者对故乡的爱恋和思念之情。
2、领会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达方式。
【知识准链接】
1、小桥流水人家:
语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江南水乡。
本文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与诗句相吻合。
另外,用诗句做题目,更显得家乡美好可爱,富有诗情画意。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出自古歌中句。
《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歌词是:“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于我哉!”后名为《击壤歌》。
这首诗描绘的是上古太平盛世,人民自食其力所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了,就开始干活。
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
生活是围着太阳走的。
要喝水,就自己打井;要吃饭,就自己种地。
人少地多,无争无忧。
【预习导航】自学提示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chán ē luó lín hé zhuì páng xiè
潺潺婀娜粼粼舞姿干涸点缀螃蟹
波纹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守望相助
2.概括每个自然段大意。
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想一想每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3. 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家乡景色?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4. 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划一划你喜爱的句子,并做上批注。
【导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题目的出处,引入新课
1、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2、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全班齐读,解释课题。
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思乡的佳作。
这篇课文以诗句做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2、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流水”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小桥”第三部分:(5、6自然段)写“人家”
三、深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家乡景色?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清新而明快的家乡美景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
)
3、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思想感情。
)
四、品味语言,探究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绘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文旁作批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探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举例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恋家乡的情感的?
(一)小溪(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1、仔细快速的从第一部分找出“小溪”有哪些美丽的景观?它们有什么特点?(美丽的景观有:流水、柳树、水鸟、还有村民、小朋友
通过对故乡景致和童年玩耍的回忆,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2、“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的流动声,表达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3、围绕小溪,课文哪些地方回忆了童年的欢乐?(事欢)
A、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
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这句话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了我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
C、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师:童年时期的事作者至今仍记得这么清楚,可见作者一直怀念着家乡、深爱着家乡。
(二)小桥(第二部分 3、4自然段)
1、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爱恋与思念。
)
2、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赏析:“当时的情景”指的是作者随采茶女走过长石桥上山摘茶叶,在茶树下欣赏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菊的情景。
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三)人家(第三部分 5、6自然段)
1、如何体会“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这句话所包含的情感?
(这句话先写了老家的简陋,继而表达了对老家的爱,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尽管老家是低矮的平房,阴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但都改变不了对它的爱。
这种爱是岁月侵蚀不了的,是记忆遗忘不掉的。
)
2、作者先以自己家为例,写了自己的卧室,光线暗、地面潮湿的特点;又写了父亲的书房,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由东南两面达窗可以看到优美的景色。
文章最后一段略写了村里其他人家的生活。
通过“深深”、“印象”、“一辈子”这些词看出故乡在作者心中的位置。
表达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3、“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
(这句话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生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念和热爱。
)4、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1)第二句是文章的中心句。
(2)“那段日子”指的是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
(3)“那些美好的印象”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A、家乡美丽的景色
B、童年玩耍的情景
C、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4)小结:说明作者对家乡印象之深,怀念之久。
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五、感悟写法
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直接抒发对家乡的爱、怀念(直接抒情)
○2通过描写美景来表达爱的情感。
(写景抒情)(间接抒情)
○3通过回忆有趣的往事来表达情感。
(叙事抒情)
六、课堂小结。
本文的作者回忆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爱恋和思念之情。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三处。
2、完成《语文学评》第8课。
课堂检测:
1、词语充值卡。
(潺潺的)流水(柔软的)柳枝(婀娜的)舞姿
(粼粼的)波纹( 紫色的 )( 凉爽的 )清风
2、按要求写句子。
(1)、一条木桥横跨在溪上。
(扩写句子)
(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缩写句子)
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景人(生活)
小溪潺潺日出而作
杨柳依依日落而息
水鸟相知守望相助
爱恋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