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考点》精讲精练导学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考点梳理》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二十四)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中“__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__”一句以时 光流逝、花儿凋零来隐寓怀才不遇、理想幻灭的无限 忧伤。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六)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诗中寄寓深意,沉痛写出诗人忧国伤时感慨的诗句 是:__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__ 2. 诗中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 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的诗句是:__三山半落青 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__
2. 诗中“__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__”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 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
(四)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十一)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1. 诗中“__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__”两句不仅写 出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 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 2. 诗中虚实结合,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 了诗人的关切和忧虑的句子是:__飞鸟没何处,青 山空向人。__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_问__集__市__上__(_围__观__)_的__人__何__处__是__南__,__何__处__是__北___,__面__向__南__方__拜___
_了__又__拜__,__然__后__受__刑__而__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郁,我心里很是喜爱它啊。只是又害怕陆上之行不能养好它们,就把它们
送给九江道士胡洞微,让他好好照顾。我再经过这里的时候,将要问问它们
是否安好。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上一 栏目
(
1234
下一 栏目
二
)
(二)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 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 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 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 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上一 栏目
(
1234
下一 栏目
二
) 3.“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有什么作用?
_侧__面__描__写__,__衬__托__了__文__天__祥__大__义__凛__然__的__气__节__和__视__死__如__归__的_ 爱 _国__精__神__。__________ 4.文孟天子祥关被于俘“后大面丈对夫死”亡的,著面名对论威断逼,利在诱文,天一祥身身浩上然是正如气何, 体从现容的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
下一 栏目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及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上一 栏目
答谢中书书( 一)
1 2 34
下一 栏目
4.重点词语
(1)古来共谈 共:___________
一起
(2)五色交辉 交辉:___________
交相辉
(3)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
映四
都
季指水中潜游的鱼 (4)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竞跃: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上一 栏目
三
峡(三
1
2
34
下一 栏目
)
(三)阅读理解
1.第一自然段写了山的什么特点?第二自然段写了水的什 么山特的点特?点:连绵不断(山多),遮天蔽日(山高)。水的特点
_:__水__势__浩__大__(水__大__)_,__水__流__湍__急__(_水__急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 栏目
)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1)自
__________如__果_
自沿非溯亭阻午绝断夜_绝_分___________ (2)绝 _绝_巘__多__生__怪_极_柏_高__的
_______消__失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荣峻茂水_清____________
“乱”字描绘出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
(2)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精读细研
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 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 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 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 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 “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 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 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 军队。”
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
路。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民遵由循之;独不自得走志自,己独的行道其路道。惑富乱贵,不迷能惑淫,,使贫动贱用不法能移,
威武不屈能服屈,。使此动之用谓法大丈夫。”
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 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 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 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 叫作大丈夫!”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
沿岸江。夹两岸高常容心绿 树 生山的 绿 寒,树 而 意皆。 密 。这 ,生里 让寒形 人 树,争 展 远着 。 。负往 轩 这势高 , 里处高均竞远。作上处邈动,伸,词
用。
高山凭借(高
峻的)地势,
互相轩邈,
争着向上。
笔直地向
拟声词,
上,直插
形容水声
争云高天直。 指,千百成峰。泉清水越激。石,泠泠
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
飘天飘下荡独荡绝,。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
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及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告之于帝
上一 栏目
愚公移山(一
12345
下一 栏目
)
年且九十将__近___________
(5)且
且焉置土石况且 _____________ 且焉置土石哪里 (6)焉 ______语__气__词___ 始一反焉_____________
上一 栏目
愚公移山(一
12345
下一 栏目
)
4.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面__向_________________
(2)箕畚运于渤海之名尾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_________动__词__的__土被__石动__用__法__,__被________
(3)帝感其诚感_动__形__容__词__用__作__名__词__,__险__峻__的__________
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2)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痛使苦动用法,使 (3)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劳的累使动用法,使……经
(4)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山不加增 连词,表修饰
_______连__词_,__表__承__接___________
_操蛇之神助_词__,__的________ 河虽曲我智之叟死助笑词而,止用之在曰主谓之间,取消句 (4)之 _______________子代____独 词___立,____性指____愚____公___挖_山__这____________ 聚__室__而__谋_件代___事 词___,____他___,__指_愚__公_
人教版本初中八年级的语文上册的全册文言文学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概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全册文言文知识点概括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ù详细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结整数和零数八分有奇《核舟记》诎——屈qū曲折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héng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以后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jiǎn精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与——举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quē中止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种类:音近通假;形近通假型例句出解意用法人甚异之《桃花源》⋯⋯感觉异名作状复前行、听前致《桃花源》往前、上前形容作欲其林《桃花源》尽,走到名作有仙名《陋室》闻名气名作《陋室》有灵性使用法无竹之乱耳《陋室》使⋯⋯乱使用法无案之形《陋室》使⋯⋯累名作不蔓不枝《》枝蔓、枝名作状箬蓬覆之《核舟》用箬蓬名作状石青之《核舟》名作中峨冠而多髯者坡《核舟》戴着高帽、胡名作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梳着椎型髻名作形容其色墨《核舟》黑的意用法故人不独其,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人、以⋯⋯子女形容作名使老有所,壮有所用,幼有所《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造化神秀《望岳》奇异、秀的风景意用法一众山小《望岳》⋯⋯小使用法恨惊心《春望》使⋯⋯吃惊形容作名乘奔御《三峡》奔的形容作名空谷响《三峡》回声形容作夕日欲《酬谢中书书》坠落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漫步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跑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旅居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敲门《游山西村》在夜里词类活用的种类: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八上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复习篇目:《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第一篇《三峡》一.重点字词解释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4.不见曦月..(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5.至于夏水襄陵..(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6.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7.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8.不以疾...也(不以疾:没有这么快)9.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10.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1.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12.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茂盛)(良:甚,很)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15.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17.空谷传响.(响:回声)18.哀转..久绝(哀转:声音悲凉婉转)二.通假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五.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六.重要语句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word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上册 ) 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j 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八分有奇?核舟记?诎——屈qū波折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héng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 f 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此后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ji ǎn优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与——举j 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quē中断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种类:〔1〕音近通假;〔 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种类例句出处讲解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觉惊讶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听妇前致词?桃花源记?往前、上前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走到头名词作动词有仙那么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那么灵?陋室铭?有灵性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纷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名词作状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核舟记?黑的意动用法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为亲人、以为儿女形容词作名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奇怪、明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使动用法恨别鸟惊心?春望?使惊讶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酬报中书书?坠落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闲步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跑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旅居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在夜里词类活用的种类: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八上文言文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并默写全文。
2.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难点: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记承天寺夜游》
一、自主学习,巩固重点词句
1.重点词语
欣然:念:遂:寝:相与:
空明:交横:盖:但:耳:
2.重点句子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小组合作,直击中考
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
5、划分朗读节奏: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
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7、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竹都有竹柏。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当堂训练,达标检测。
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
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
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方山子传》节选)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
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
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④宗:尊崇,敬仰。
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
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3分)
(1) 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1分)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学习重点;
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一、自主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一)解释词语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解释加点粗字。
管夷吾举于士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入则无法将拂士。
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翻译句子:4分
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⑶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二、小组合作,直击中考【2018年中考广东深圳卷】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_____)
(3)王数.封我矣(___________)
(4)而子辞.(___________)
8.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9.问答题: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