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6年安徽大学62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合集下载

200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06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一、比较分析概念:30分
1.知情权与隐私权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与社会责任论
二、问答题60分
1.简述抗战期间中国**机关报刊的建立和发展
2.“受众是上帝”作为当今中国传媒的口号合适吗?为什么?
3.中国媒介集团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当今中国媒介集团化面临哪些困境?
4.美国新闻史如何评价其政党报刊时期?为什么?
三、论述题30分
1.谈谈西方垄断报业的发展过程与特点,试分析其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报纸是如何变化的?分析其原因。

四、思考题
以下表述中,隐含了哪三种不同的记者职业角色?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需要记者担当何种职业角色?(原试题文字较多,省略部分)
1.外交记者
2.新闻人中的儒家,新闻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更是他们参与社会的途径。

3.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成为“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战斗动员有力的喇叭".。

《新闻学概论》试卷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卷答案

安徽大学20 06 —20 07 学年第一学期《新闻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公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2、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这些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

3、报纸的二次售卖指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

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又可以称为知情权、知晓权,是指公众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权利。

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借助新闻媒介获取公共信息的权利。

二、观点辨析(每小题5分,共15分)1、(1)新闻不是“事实”、“现象”,新闻而是“事实”或“现象”的信息。

(2)新闻只是“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信息,不一定是“与人类生存有关”。

“与人类生存有关”。

中说明了新闻的重要性,而没有包括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

(3)新闻可以定义为:新闻是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

2、(1)传者中心论、受者中心论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是互动的,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传者具有传播渠道优势,是“把关人”,但传者的新闻选择也要受到一些标准的制约。

(3)受众并非完全被动,长期的反馈行为影响了传者的新闻选择。

受众已成为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3、(1)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我们所说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包括:事实与意见分离;超然中立的态度;平衡原则。

(2)报道者主观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纯粹的客观”不可能实现。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1)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

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一、名词解释(4题×5分,共20分)1、《钦定报律》——1908年3月,清廷颁布《大清报律》,对报刊创办及禁载事项进行了严格规定。

1910年,清政府民政部对其进行修订,1911年1月改名为《钦定报律》,共有38章,另有四个附件,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它规定:报纸创办实行注册加保证金制,实行市前检查制;禁止登诋毁宫廷、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禁止刊未经发布的谕旨、奏章;在国外出版者违反上述规定由海关没收销毁。

2、新闻选择——新闻选择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它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使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新闻选择的标准有四个: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3、传播模式——所谓传播模式,就是一种旨在再现现实的传播理论的简化形式。

传统的线性模式,如拉斯韦尔的5W(who-says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和申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都认为,传播就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后来,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引入了反馈的概念,认为传播是一个双向性、循环性的过程。

再后来,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把传播现象放到更加宏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指出了社会系统对传播的影响和作用。

可见,传播模式是随着传播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趋向完善,并对传播理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奥斯邦——1931年1月,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它由美国商人奥斯邦创办,呼号为XRO,发射功率为50瓦。

播出内容有《大公报》提供的新闻,主要播放娱乐节目。

因未经北洋政府登记批准,于同年4月停办。

二、简答题(3题×20分,共60分)1、美国的“议题设置”与我国的“舆论导向”有什么不同?答: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传播媒介报道的重点与受众脑海中的重要题材之间高度相关;媒介所强化报道的题材与事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新闻学导论考研复习题及答案》(5套)-各大院校通用考题库

《新闻学导论考研复习题及答案》(5套)-各大院校通用考题库

《新闻导论考研复习题集及答案》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世界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A.美国的《新闻学原理》B.德国的《德国新闻事业史》C.日本的《新闻学原理》D.美国的《应用新闻学》2.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的()A.本能B.物质交往C.意志D.信息交往3.1833年,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了《纽约太阳报》,它是第一家()A.政党报刊B.商业报刊C.大众化报刊D.革命报刊4.《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的作者是()A.马克斯B.列宁C.刘少奇D.陆定一5.按照马克斯主义的观点,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是()A.由经济基础决定B.由上层建筑决定C.由生产力决定D.由意识形态决定6.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A.及时B.新鲜C.重要D.真实7.新闻事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A.引导舆论B.报道新闻C.提供娱乐D.传播知识8.最早提出新闻价值观概念的庞德是()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A.重要程度的高低B.信息量的大小C.趣味性的多D.事实的新近2.新闻自由包括的内容是23A.采访自由B.传播自由C.接受自由D.创办自由3.诞生在20世纪的新闻传媒有()A.报纸B.广播C.电视C通讯社4.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A.报道内容是积极的B.宣传效果是正向的C.报道倾向是肯定的D.报道态度是主动的5.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来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23A.勤于学习B.尊重事实C.服从真理D.讲政治6.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交往手段,包括()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新闻传播D.大众传播三、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2分)1.新闻2.舆论监督3.新闻价值4.社会责任理论5.报纸6.新闻法制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有什么指导作用?2.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其基本点是什么?3.如何以传播技术进步划分新闻事业的发展阶段?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导向的含义是什么?5.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及相互关系如何?6.简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来源与含义。

安大新闻传播学历06-12年真题汇总

安大新闻传播学历06-12年真题汇总

安徽大学2006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新闻传播理论(含史)试题代码:319一、比较分析概念:30 分1.知情权与隐私权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与社会责任论二、问答题60 分1.简述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刊的建立和发展2.“受众是上帝”作为当今中国传媒的口号合适吗?为什么?3.中国媒介集团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当今中国媒介集团化面临哪些困境?4.美国新闻史如何评价其政党报刊时期?为什么?三、论述题30 分1. 谈谈西方垄断报业的发展过程与特点,试分析其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报纸是如何变化的?分析其原因。

四、思考题以下表述中,隐含了哪三种不同的记者职业角色?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需要记者担当何种职业角色?1.”外交记者(访员)之处之地位为社会、国家、世界之耳目。

人类各种新事实之表现,皆难逃耳目之鉴查,其取作材料,载诸报纸,发为批评,则犹之耳目以所闻见者转达与脑府。

无耳目,则脑府顿失其功用,于此可以知外交记者所负之任务及其地位为何如矣。

“2.“一个典型的南方周末人是这样的,出生在农村或者中小城镇,有一个谈不上幸福的童年,曾经做过文学青年,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接受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样的人,有一点骄傲,有一点清高,有一点排斥庸俗,有一点显得有理想的样子。

这样的人,有社会责任感,他无法忘记,虽然自己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但是小时候和他一起玩泥巴的朋友还在社会底层挣扎着;这样的人,是新闻人中的儒家——千百年来的儒家的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对于这些人来说,新闻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更是他们参与社会的途径。

3.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成为“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战斗动员有力的喇叭"、“推动工作有力的武器”。

2006 年硕士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新闻传播实务试题代码:433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 分)1.新闻背景2.新闻来源3.新闻报道4.新闻述评二、简答题(每题5 分,共20 分)1.什么是隐性采访?2.新闻敏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3.新闻评论的标题与新闻的标题有何不同?4.报纸的编辑方针和报纸的办报方针有何关系?三、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1、试分析我国新闻报道方式变革的原因。

【2024版】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24版】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科目一: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卡尔·霍夫兰2.社会顺从理论3.KDKA4.时间偏向的媒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作用机制。

2.简述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观点的异同。

3.简述书面文化的社会影响。

4.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5.简述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谈谈第三人效果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

2.有人认为,是广播而不是报纸和电视开启了大众传播时代并促成了大众传播学的诞生。

谈谈你的看法。

3.试论全球化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与媒介的关系。

4.20世纪70年代,受斯图亚特·霍尔的影响,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理论出现转型,你如何理解这一转型,哪些理论促使此转型。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卡尔·霍夫兰答:卡尔·霍夫兰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

霍夫兰于二战期间担任美国陆战心理实验室主任,研究宣传电影对士兵士气的影响,通过对传播者、传播技巧、传播内容、受传者等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影响传播效果的一系列因素。

二战期间和战后,霍夫兰和一批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对态度与说服进行了细致研究,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耶鲁学派”。

其传播研究的成果集结于著作《传播与说服》一书中。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他在彼得森、瑟斯顿等学者的基础上,首次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试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不仅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坎特里尔的观点,而且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

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者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2006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新闻传播学真题

2006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新闻传播学真题

2006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新闻传播学试卷一、名词解释1.《香港船头货价纸》2.“癸丑报灾”3.《法兰西共和国公报》4..流言5.拟态环境6.传播流7.服务性公共关系8.广告环境9.广告主题10.广告提案二、简答题1.何谓“知沟假说”?2.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3.媒体广告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4.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状况。

三、分析论述题1. 试述世界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演进、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2.简析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四、实务操作题从公共关系角度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10分),并通过与其他案例的比较(10分),说明雀巢公司是否可以避免这样的结果出现以及如何避免(10分)。

“雀巢”婴幼儿奶粉碘超标事件2005年4月下旬,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批次为20040921的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达到191.6微克,超过其产品标签上注明的上限值41.6微克,该部门遂与雀巢公司联系,要求15天内予以答复,并对此进行说明或者申辩。

5月9日,雀巢表示承认该检验结果,但是并未对此加以说明和申辩,也没有将其采取的措施公开。

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依据法律程序对外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为不合格产品。

消息一出,举国震动。

对此雀巢采取了回避甚至抵赖的态度:26日,雀巢表示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27日发表声明,称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雀巢的声明,引发公众舆论的不满。

6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开指责雀巢公司不能自圆其说的做法,公众也对雀巢公司的态度提出质疑。

雀巢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6月5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穆立向消费者道歉,次日宣布问题奶粉只换不退。

对于这一决定,消费者并不认账,关于雀巢的批评见诸报端。

在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下,雀巢公司才表示可以退货。

华中科技大学62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华中科技大学62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目录Ⅰ模拟五套卷 (2)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一 (2)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二 (4)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三 (6)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四 (8)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五 (10)Ⅱ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12)模拟卷一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12)模拟卷二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22)模拟卷三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32)模拟卷四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42)模拟卷五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51)Ⅰ模拟五套卷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一考试科目:620新闻传播史论适用专业: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介经济(除画图题外,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新闻传播史论(150分)新闻史(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邸报2.报刊政论文体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五四”时期的新闻工作改革。

2.试简述反“客里空”运动。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结合邹韬奋的办报经历论述他的办报思想。

新闻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信息2.新闻控制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有哪些?2.新闻受众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论述有关受众研究的基本理论。

传播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组织传播2.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简述传播学的传统学派及其研究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试比较“枪弹论”时期的“强大效果论”与“新强效力论”的相同点与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含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史、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报纸编辑,异常珍贵哦)
3、安徽大学本科生“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1份及答案
4、安徽大学新闻专业内部习题集(独家所有)
五、赠送资料(电子版,发邮箱)
1、新闻传播2012考研辅导班笔记
2、新闻专业2011专业课辅导班笔记
3、安徽大学外国新闻史笔记
4、安徽大学新闻全套精华笔记
5、芮必峰新闻学概论上课教案
6、李良荣论文集
7、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8、安大新闻学院院长眼中的新闻学概论34道重要习题(无答案)
资料实物图预览
以下为截图及预览: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史论2016参考答案
2015年考研真题:
2015年考研答案:
安徽大学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安徽大学新闻专业内部习题集
新闻史论复习精华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