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习题)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习题 缺氧

病理生理学习题 缺氧

第四章 缺 氧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畅大叶性肺炎患者发生低张性缺氧时( )。

A畅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畅血氧容量下降 C畅静脉血氧含量升高D畅动静脉氧差增大E畅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2畅心肌组织通过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其供氧量?( )A畅从血液中摄氧量增加B畅增加肺泡通气量C畅增加血液携氧能力D畅增加冠状动脉供氧量E畅增加组织氧化酶活性3畅急性缺氧时下列哪个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最为明显?( )A畅肺 B畅肾 C畅肝 D畅胃肠道 E畅脑4畅低氧血症是指( )。

A畅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畅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畅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畅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畅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5畅等张性低氧血症时( )。

A畅血氧含量降低 B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畅血氧饱和度降低D畅血氧含量正常E畅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6畅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肠源性发绀?( )A畅一氧化碳中毒 B畅亚硝酸盐中毒C畅氰化物中毒D畅氧中毒E畅肠道内毒素中毒7畅低张性、血液性、组织性缺氧时均可发生变化的血氧指标是( )。

A畅动脉血氧饱和度 B畅血氧容量C畅动脉氧含量D畅动脉血氧分压E畅动-静脉氧含量差8畅以下疾病中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的是( )。

A畅肺炎 B畅肠源性发绀C畅蚕豆病D畅煤气中毒E畅严重贫血9畅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为( )。

A畅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畅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畅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畅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畅以上都不是10畅低张性缺氧时细胞发生缺氧的机制是( )。

A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B畅血氧容量降低C畅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畅静脉氧分压降低E畅组织利用氧障碍11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一项不符合?( )A畅血氧容量正常 B畅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D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2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

A畅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B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畅亚硝酸盐中毒D畅一氧化碳中毒E畅氰化物中毒13畅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

病理生理学习题——缺氧

病理生理学习题——缺氧

缺氧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1分]关于缺氧的描述,下项最为贴切的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D:血液氧含量过低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2.[1分]低张性缺氧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标准答案:E3.[1分]等张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E:血氧含量正常标准答案:A4.[1分]低氧血症是指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E: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标准答案:B5.[1分]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标准答案:B6.[1分]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B: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C: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和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标准答案:B7.[1分]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氧分压D:血液CO2分压E: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标准答案:C8.[1分]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血液H+浓度升高C:血液CO2分压升高D:血液温度升高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9.[1分]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动脉血氧含量及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标准答案:C10.[1分]P50 是指A:氧含量50%时氧分压值B:氧容量50%时氧分压值C: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D:溶解氧量50%时氧分压值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50%时氧分压标准答案:C11.[1分]缺氧性细胞膜电位改变主要是由于A:脱氧酶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B:溶酶体肿胀、破裂C:细胞内ATP含量降低D: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增高,钠、钙内流,钾外流E:胞浆内缺氧诱导因子活性增高标准答案:D12.[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A:12.0 kPa (90mmHg)B:10.7 kPa (80mmHg)C:9.3 kPa (70mmHg)D:8.0 kPa (60mmHg)E:6.7 kPa (50mmHg)标准答案:D13.[1分]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标准答案:C14.[1分]氧疗对下述哪类病人效果最好?A: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B:外呼吸功能障碍C:一氧化碳中毒D:心力衰竭E:氰化物中毒标准答案:B15.[1分]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A: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脉氧差增大标准答案:B16.[1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B17.[1分]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加标准答案:D18.[1分]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标准答案:D19.[1分]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A:O2与脱氧(还原)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O2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20.[1分]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标准答案:B21.[1分]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13.3 kPa (100mmHg),动-静脉氧差3.5m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慢性支气管炎B:慢性贫血C:矽肺D:严重维生素B2缺乏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答案:B22.[1分]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标准答案:E23.[1分]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血氧饱和度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标准答案:E24.[1分]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A:与氧化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耦联标准答案:A25.[1分]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下降?A:脑血栓形成B:冠状动脉痉挛C:肾小动脉硬化D:肺栓塞E:食管静脉曲张标准答案:D26.[1分]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标准答案:A27.[1分]下列哪一种物质导致的缺氧不属于组织性缺氧?A:H2SB:NH4CNC:NaClD:As2O3E:P标准答案:C28.[1分]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标准答案:D29.[1分]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存在?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标准答案:C30.[1分]造成组织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液氧饱和度降低D:单位时间内流过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细胞组织与血液之间氧分压梯度变小标准答案:E31.[1分]常用下列哪项指标反映内呼吸情况?A:动脉血氧分压B:P50C:静脉血氧分压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含量标准答案:C32.[1分]低张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静脉氧分压降低B:静脉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3.[1分]血液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高E:细胞内呼吸障碍标准答案:C34.[1分]循环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血液氧饱和度降低E:P50 降低标准答案:B35.[1分]组织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组织利用氧障碍D:毛细血管血液量减少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6.[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哪一类变化?A: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B: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脑血管收缩,出现精神症状C:心肌活动加强,代谢旺盛,腺苷产生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D: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减少E: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标准答案:A37.[1分]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A:氧的湿化程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标准答案:B38.[1分]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性增强C: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标准答案:C39.[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40.[1分]肺通气量增加是下述哪种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A:血液性缺氧B:组织性缺氧C:单纯性循环性缺氧D:急性低张性缺氧E:长期、慢性低张性缺氧标准答案:D41.[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的血管效应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标准答案:D42.[1分]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A:肝脏B:肾脏C:肺D:胃肠道E:胰腺标准答案:B43.[1分]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E:增加血流携氧能力44.[1分]心肌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的最重要的局部代谢物质是A:腺苷B:前列环素C:K+D:CO2E:H+标准答案:A45.[1分]最易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慢性贫血D:高热E:慢性阻塞性肺病标准答案:E46.[1分]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输出量增加B:肺小动脉收缩C:左心功能不全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标准答案:B47.[1分]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48.[1分]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A:呼吸功能不全B:组织用氧障碍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标准答案:B49.[1分]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便可发生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发绀是否明确,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标准答案:D50.[1分]以下哪一种病因导致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不增加?A:阻塞性肺气肿B:肺水肿C:严重维生素B2缺乏D:肺纤维化E:心力衰竭标准答案:C51.[1分]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A:细胞内Na+增多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内Ca2+减少D:细胞外H+减少E:细胞内H+减少标准答案:A52.[1分]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PAO2B:提高P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促使CO2的排出标准答案:D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男性,14岁,被人发现在浴室昏迷(使用燃气热水器),该患者血液的碳氧血红蛋白为60%.诊断为CO中毒。

病理生理学(6.1.3)--缺氧--新习题

病理生理学(6.1.3)--缺氧--新习题

第六章 缺氧一、名词解释:1缺氧(hypoxia):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2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指使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3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为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4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CO2max):是指100 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分压为13.3 kPa (100 mmHg),温度为38℃时,所能结合氧的最大ml数,即100ml血液中Hb的最大带氧量,应等于1.34(ml/g)×Hb(g/dl),它取决于血液中Hb的质(与O2结合的能力)和量。

5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是指Hb的氧饱和度,即结合氧的血红蛋白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的比值。

6氧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PO2与SO2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形。

7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8呼吸性缺氧(respiratory hypoxia):肺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可致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而发生缺氧。

9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是由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血氧含量减少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组织缺氧。

10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最常见于亚硝酸盐中毒,如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硝酸盐经肠道细菌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大量吸收入血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当血液中HbFe3+OH达到1.5 g/dl时,皮肤、粘膜可出现青紫颜色。

11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病生习题_精品文档

病生习题_精品文档

病生习题第7章缺氧一。

名词解释。

1、Hypoia(缺氧)。

2、Cyanoi(发绀)3、P50。

4、底张性缺氧5、血液性缺氧6。

循环性缺氧。

7。

血氧容量。

8。

血氧含量。

二。

填空题。

1、影响血氧分压的因素有⑴___和⑵______。

2、影响血氧含量的因素有⑴____和⑵______。

3、CO中毒时,血氧指标的变化是:血氧含量⑴_____,血氧容量⑵_______,PaO2⑶______,血氧饱和度⑷_______,呼吸变化⑸_______,皮肤黏膜颜色⑹______。

4、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常见原因⑴_____,⑵______。

⑶______。

⑷_______,5、循环性缺氧可分为⑴___和⑵______。

6。

感染性休克引起缺氧的类型有⑴___和⑵______。

7。

底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主要变现有⑴_____,⑵______。

⑶______。

8。

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主要变化有⑴___和⑵______。

9。

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有:⑴_____,⑵______。

⑶______。

10。

常用的血氧指标有:⑴_____,⑵______。

⑶______。

⑷_______,⑸_______。

11、毛细血管血液中⑴_____平均浓度达到⑵______以上,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12、严重贫血的病人面色⑴_____。

CO中毒的病人皮肤黏膜呈⑵______。

高铁血红蛋白患者皮肤黏膜呈⑶______。

13、循环性缺氧血氧变化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⑴_____,血氧容量⑵______,血氧饱和度⑶______,动-静脉血氧含量差⑷_______。

14、缺氧时组织细胞的适应变化有⑴_____,⑵______。

⑶______。

⑷_______,⑸_______。

15、血氧饱和度等于⑴_____量减去⑵______量然后除以⑶______量的百分数。

16。

氰化物引起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机制是该物质迅速与⑴_____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为⑵_____细胞色素氧化酶,使之不能转变为⑶______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使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利用氧。

病理生理知识学习题集缺氧

病理生理知识学习题集缺氧

缺氧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1分]关于缺氧的描述,下项最为贴切的是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D:血液氧含量过低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2.[1分]低张性缺氧主要血气特点是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标准答案:E3.[1分]等张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血氧饱和度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E:血氧含量正常标准答案:A4.[1分]低氧血症是指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C: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E: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标准答案:B5.[1分]动脉血氧分压是指A: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标准答案:B6.[1分]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C: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D:HbO2和Hb总量的比值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标准答案:B7.[1分]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氧分压D:血液CO2分压E: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标准答案:C8.[1分]缺氧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血液H+浓度升高C:血液CO2分压升高D:血液温度升高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9.[1分]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力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动脉血氧含量及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标准答案:C10.[1分]P50 是指A:氧含量50%时氧分压值B:氧容量50%时氧分压值C: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D:溶解氧量50%时氧分压值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50%时氧分压标准答案:C11.[1分]缺氧性细胞膜电位改变主要是由于A:脱氧酶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B:溶酶体肿胀、破裂C:细胞内ATP含量降低D: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增高,钠、钙内流,钾外流E:胞浆内缺氧诱导因子活性增高标准答案:DA:12.0 kPa (90mmHg)B:10.7 kPa (80mmHg)C:9.3 kPa (70mmHg)D:8.0 kPa (60mmHg)E:6.7 kPa (50mmHg)标准答案:D13.[1分]下列关于低张性缺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标准答案:C14.[1分]氧疗对下述哪类病人效果最好?A: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B:外呼吸功能障碍C:一氧化碳中毒D:心力衰竭E:氰化物中毒标准答案:B15.[1分]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改变是 A: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脉氧差增大标准答案:B16.[1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B17.[1分]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加18.[1分]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A:CO和Hb结合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变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标准答案:D19.[1分]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A:O2与脱氧(还原)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O2能力D:CO使RBC内2,3-DPG减少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20.[1分]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淤血水肿标准答案:B21.[1分]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13.3 kPa (100mmHg),动-静脉氧差3.5m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慢性支气管炎B:慢性贫血C:矽肺D:严重维生素B2缺乏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答案:B22.[1分]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特征性的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标准答案:E23.[1分]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血氧饱和度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标准答案:E24.[1分]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A:与氧化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耦联标准答案:A25.[1分]下列哪一种疾病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含量可明显下降?A:脑血栓形成B:冠状动脉痉挛C:肾小动脉硬化D:肺栓塞E:食管静脉曲张标准答案:D26.[1分]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标准答案:A27.[1分]下列哪一种物质导致的缺氧不属于组织性缺氧?A:H2SB:NH4CNC:NaClD:As2O3E:P标准答案:C28.[1分]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 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D:氰化钠中毒E:慢性贫血标准答案:D29.[1分]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存在?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标准答案:C30.[1分]造成组织缺氧的主要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氧含量降低C:血液氧饱和度降低D:单位时间内流过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细胞组织与血液之间氧分压梯度变小标准答案:E31.[1分]常用下列哪项指标反映内呼吸情况? A:动脉血氧分压B:P50C:静脉血氧分压D:动脉血氧饱和度E:动脉血氧含量标准答案:C32.[1分]低张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静脉氧分压降低B:静脉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毛细血管平均氧分压降低D:毛细血管血量减少E:血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3.[1分]血液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高E:细胞内呼吸障碍标准答案:C34.[1分]循环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 A:动脉氧分压降低B: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C:血氧容量降低D:血液氧饱和度降低E:P50 降低标准答案:B35.[1分]组织性缺氧导致细胞缺氧的机制是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血液氧饱和度降低C:组织利用氧障碍D:毛细血管血液量减少E:血液氧容量降低标准答案:C36.[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哪一类变化?A:肺小动脉收缩,肺血流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升高B:刺激化学感受器,反射性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脑血管收缩,出现精神症状 C:心肌活动加强,代谢旺盛,腺苷产生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D: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输出量减少E: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标准答案:A37.[1分]氧中毒发生主要取决于A:氧的湿化程度B:氧分压C:氧流量D:给氧时间E:给氧方式标准答案:B38.[1分]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反应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性增强C:肺通气量增加D:脑血流量增加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标准答案:C39.[1分]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B40.[1分]肺通气量增加是下述哪种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A:血液性缺氧B:组织性缺氧C:单纯性循环性缺氧D:急性低张性缺氧标准答案:D41.[1分]急性缺氧引起下列的血管效应是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标准答案:D42.[1分]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A:肝脏B:肾脏C:肺D:胃肠道E:胰腺标准答案:B43.[1分]心肌缺氧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D: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E:增加血流携氧能力标准答案:D44.[1分]心肌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的最重要的局部代谢物质是 A:腺苷B:前列环素C:K+D:CO2E:H+标准答案:A45.[1分]最易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慢性贫血D:高热E:慢性阻塞性肺病标准答案:E46.[1分]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A:右心输出量增加B:肺小动脉收缩D:肺小静脉淤血E:肺血流量增加标准答案:B47.[1分]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A:刺激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B:增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D:刺激肾脏近球细胞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与释放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标准答案:D48.[1分]以下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绀?A:呼吸功能不全B:组织用氧障碍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窒息标准答案:B49.[1分]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便可发生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7kPa(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 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发绀是否明确,还和皮肤、粘膜血管中的血量有关标准答案:D50.[1分]以下哪一种病因导致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不增加?A:阻塞性肺气肿B:肺水肿C:严重维生素B2缺乏D:肺纤维化E:心力衰竭标准答案:C51.[1分]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A:细胞内Na+增多B:细胞外K+减少C:细胞内Ca2+减少D:细胞外H+减少E:细胞内H+减少标准答案:A52.[1分]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B:提高PaO2C:提高SaO2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E:促使CO2的排出标准答案:D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男性,14岁,被人发现在浴室昏迷(使用燃气热水器),该患者血液的碳氧血红蛋白为60%.诊断为CO中毒。

第09篇病理练习题

第09篇病理练习题

第09章-缺氧缺氧一、单选题:1.缺氧的概念是:A、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B、血液的氧容量降低C、血液的氧含量降低D、血液的氧分压降低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2.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A、血液PH值B、血液温度C、血液CO2分压D、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A、Hb的数量B、血液的携氧能力C、吸入气氧分压D、肺呼吸功能E、内呼吸状况4.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A、动脉血氧含量B、静脉血氧含量C、P50D、静脉血氧饱和度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5.下列哪一项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静脉瘘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6.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A、血氧含量降低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D、静脉血氧含量增加E、动-静脉血氧含量增大7.下列哪种情况造成的缺氧属血液性缺氧:A、空气中氧分压低B、血栓形成C、肺心病D、心力衰竭E、一氧化碳中毒8.引起组织性缺氧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氰化物中毒C、亚硝酸盐中毒D、局部循环障碍E、静脉血分流入动脉9.下列哪种原因不能引起低动力性缺氧A、动脉栓塞B、静脉淤血C、休克D、心力衰竭E、肺动-静脉短路10.健康人攀登3000米以上的高峰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氧分压低B、血液携氧能力低C、肺部气体交换差D、组织利用氧能力低E、肺循环血流量少11.动脉栓塞引起的缺氧其动脉血氧变化特点是:A、氧容量降低B、氧含量降低C、氧饱和度降低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12.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A、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还原成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B、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氧化成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C、脱氢酶辅酶成分缺乏D、脱氢酶活性降低E、外呼吸功能障碍13.缺氧是由于:A、吸入气氧含量减少B、血液中氧分压降低C、血液中氧含量降低D、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14.肠源性紫绀由于下列哪项引起?A、休克B、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C、细菌性痢疾D、急性腹膜炎E、进食大量含有硝酸盐的腌菜15.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适宜?A、CO与Hb结合生成碳氧Hb无携氧能力B、CO抑制RBC内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C、吸入气中CO浓度为0.1%,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难以恢复的损伤D、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E、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16.低动力性缺氧指的是: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 C 、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以上均不是17.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一氧化碳中毒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18.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其:A、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B、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C、增高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D、抑制ATP合成酶的活性E、造成氧化磷酸化脱偶联1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性变化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20.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氧15ml/dl,动脉血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差4ml%,其缺氧类型可能是: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21.维生素缺乏导致缺氧是由于:A、氧弥散入血减少B、组织利用氧能力降低C、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牢固D、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减少E、氧的运输障碍22.关于乏氧性缺氧,正确的是:A、常见原因为贫血B、患者皮肤粘膜呈青石板色C、动脉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23.缺氧时机体的代偿和适应不包括:A、肺血管收缩B、毛细血管增生C、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D、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加E、无氧酵解增强24.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5.缺氧时下列哪一项可使氧离曲线右移:A、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血液PH降低C、血液CO2分压降低D、血液温度降低E、以上都不是26.缺氧引起呼吸系统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A、血液性缺氧时呼吸一般无明显增加B、低张性缺氧最易引起呼吸加深加快C、肺通气量增加的机制是由于直接刺激呼吸中枢D、各种类型严重缺氧都可抑制呼吸中枢E、组织性缺氧时呼吸无明显增加27.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方式:A、心率加快B、心肌收缩力加强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28.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为:A、5-8秒B、6-8秒C、6-8分D、10-12秒E、9-10分29.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的变化是: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E、钠少、钾多、水多30.缺氧性细胞损伤不包括:A、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B、Na+-K+泵不能充分运转C、细胞水肿D、钙离子外流增加E、溶酶体酶释出&A、空气中氧分压低B、血栓形成C、维生素缺乏D、心力衰竭E、一氧化碳中毒31.血液性缺氧32.乏氧性缺氧33.组织性缺氧*&A、紫绀B、苍白C、樱桃红色D、青石板色E、玫瑰红色34.肺部疾病引起的缺氧:35.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氧:36.核黄素、尼克酰胺和尼克酸严重缺乏引起的缺氧37.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38.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39.动脉血氧分压降低:40.动脉血氧容量降低:41.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42.动静脉氧差升高:*二、多选题:1.列哪些疾病引起循环性缺氧?A、动脉粥样硬化症B、一氧化碳中毒C、贫血D、休克E、维生素缺乏2.大量食用腌菜的患者会出现下列哪些变化:A、血液中变性Hb增多B、红细胞内2,3-DPG生成减少C、Hb与氧的亲和力增高D、Hb携氧能力降低E、Hb数量减少3.缺氧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A、脑细胞肿胀B、围管性浸润C、胶质小结形成D、脑间质水肿E、脑细胞坏死4.久居高原的居民对慢性缺氧的代偿方式主要是:A、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多B、肺通气量增加C、心输出量增加D、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加E、无氧酵解增强5.常用的血氧指标有:A、血氧分压B、血氧容量C、血氧含量D、血氧饱和度E、氧离曲线6.下列关于血氧指标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容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B、氧含量取决于Hb的质和量C、动脉血氧分压与肺呼吸功能有关D、血氧饱和度是H结合的氧和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的比值E、动静脉氧含量差反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7.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不包括:A、酸中毒B、二氧化碳含量C、血温D、血压E、2,3-DPG8.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包括:A、吸入气氧分压过低B、维生素缺乏C、外呼吸功能障碍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9.乏氧性缺氧的变化包括: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容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氧差升高10血液性缺氧的变化包括: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E、动静脉氧差增大11.血液性缺氧的原因包括:A、缺铁性贫血B、一氧化碳中毒C、氰化物中毒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先天性心脏病12.缺氧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包括:A、呼吸变深变快B、心输出量增加C、血流重新分布D、肺血管收缩E、红细胞增多13.严重导致循环功能障碍的机制有:A、能量产生不足,Na+-K+泵不能正常运转B、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变慢、期前收缩甚至心室纤维颤动C、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D、酸性代谢产物使外周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E、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三、填空题:1.急性乏氧性缺氧的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______,氧含量______,氧容量______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______。

缺氧(习题)

缺氧(习题)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A.低张性低氧血症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缺血性缺氧D.淤血性缺氧E。

低动力性缺氧2。

严重贫血可引起A。

循环性缺氧 B.乏氧性缺氧C。

血液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

低动力性缺氧3。

血液性缺氧时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般均正常D。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4.循环性缺氧时静脉的A。

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B。

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C。

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

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5。

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A。

大气供氧不足 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C。

组织供血量减少D.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6。

下列何种物质可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导致缺氧的发生A.硫酸盐B.尿素C.亚硝酸盐D。

肌酐 E.乳酸7。

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下列哪一数值则可因心肌营养障碍而出现全心扩大甚至心力衰竭A。

11g/dl B.9g/dl C.7g/dl D。

5g/dl E.3g/dl8。

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由于药物或毒物抑制下列何种细胞酶使递氢或传递电子受阻而引起生物氧化障碍A。

溶媒体酶B。

呼吸酶 C.磷脂酶 D.丙酮酸脱氢酶 E.ATP 9。

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A.血液性缺氧B.缺血性缺氧C.瘀血性缺氧D.乏氧性缺氧E.组织中毒性缺氧10。

缺氧是由于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11。

正常人进入高原或通风不良的矿井中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B.肺气体交换障碍C。

循环血量减少D。

血液携氧能力降低E。

组织血流量减少1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A.心力衰竭B。

病生练习题1-13章

病生练习题1-13章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名词解释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肿凹陷性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反常性酸性尿反常性碱性尿脱水热脱水征二、填空题1.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_______为主,正常血浆钠的浓度______mmol/L.2.按其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同脱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3.,机体失水的途径除皮肤和肺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__。

4.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_______减少为主。

5.低钾血症的原因之一是钾丢失过多,钾丢失过多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丢失。

6.急性严重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_________,心肌兴奋性___________。

7.补钾最好______,不能_______或病情严重时,才考虑__________。

一般只有当每小时尿量在_________以上时,才允许静脉内补钾。

8.严重高钾血症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极强,可发生致命性_________或__________。

9..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______,心肌组织的兴奋性___________。

10.低钾血症可引起________中毒。

高钾血症会导致______中毒。

三、单选题1、构成成人体液总量的ECF和ICF各约占体重的A、30%、50%B、25%、45%C、20%、 40%D、15%、35%E、10%、30%2、血浆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A、Na+与Cl -B、K+与HCO3- C、Ca2+与H2PO42-D、Mg2+与SO42- E、Fe2+与Pr-3、容易较早引起休克的是下列哪一种水、钠代谢紊乱?A、水肿B、水中毒C、低渗性脱水D、等渗性脱水E、高渗性脱水4.高渗性脱水体液丢失最多的部分是A、ECFB、组织液C、血浆D、ICFE、淋巴液5.造成机体失水过多的因素不包括A、剧烈呕吐B、过度通气C、渴感丧失D、尿崩症E、大汗6、细胞外液容量不足最常见的肾外失水因素是A、严重腹泻B、渗透性利尿C、大面积烧伤D、大量腹水形成E、肺通气过度7、按水肿发生的器官组织分类,应排除A、皮下水肿B、炎性水肿C、脑水肿D、视乳头水肿E、肺水肿8、肾病综合征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在于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B、淋巴回流障碍C、原发性钠水潴留形成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9、机体排钾最主要的器官是A、皮肤B、胃肠道C、肺D、肾E、胰腺10、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兴奋性最严重的影响是A、肌张力降低B、睫反射减弱C、呼吸肌麻痹D、肠鸣音减少E、肠蠕动消失11、对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静脉滴注补钾的原则应排除A、低浓度B、慢滴速C、见尿量D、配合心电监护E、检测血钾浓度12、高钾血症时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增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变化为A、先增高后降低B、先降低后增高C、增高D、降低E、保持不变13、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最主要危害是引发A、窦性心动过速B、心脏停搏C、期前收缩D、房室传导阻滞E、心房纤颤14、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A.散热减少B.产热增加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15、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145mml/L,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等渗性脱水B、水中毒C、高渗性脱水D、水肿E、低渗性脱水16、高热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17.低渗性脱水的婴儿发生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主要是由于A.血容量减少B.细胞内液减少C.淋巴减少D.组织间液减少E.细胞外液减少18.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水中毒D.低钾血症E.水肿19.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A.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B.腹膜透析C.禁食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E.代谢性酸中毒20.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A.碱中毒B.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C.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D.血管溶血E.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21.大面积肌肉挤压伤患者易出现A.低钾血症B.低镁血症C.低钠血症D.高钠血症E.高钾血症22.正常血清钾浓度的范围是A.3-5mmol/LB.3.5-5.5mmol/LC.5-7mmol/LD.7-9mmol/LE.小于3.5mmol/L四、问答题1、低渗性脱水为何较早出现循环衰竭症状?2、列表比较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三种脱水体液丢失特点、主要失水部位、临床表现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1.乏氧性缺氧又称为A.低张性低氧血症B.等张性低氧血症C.缺血性缺氧D.淤血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2.严重贫血可引起A.循环性缺氧B.乏氧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中毒性缺氧E.低动力性缺氧3.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般均正常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4.循环性缺氧时静脉的A.血氧分压正常、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B.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均降低C.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D.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正常E.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均降低5.循环性缺氧可由下列何种原因引起A.大气供氧不足B.血中红细胞数减少C.组织供血量减少D.血中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减少E.肺泡弥散到循环血液中的氧量减少6.下列何种物质可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导致缺氧的发生A.硫酸盐B.尿素C.亚硝酸盐D.肌酐E.乳酸7.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下列哪一数值则可因心肌营养障碍而出现全心扩大甚至心力衰竭A.11g/dlB.9g/dlC.7g/dlD.5g/dlE.3g/dl8.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由于药物或毒物抑制下列何种细胞酶使递氢或传递电子受阻而引起生物氧化障碍A.溶媒体酶B.呼吸酶C.磷脂酶D.丙酮酸脱氢酶E.ATP9.静脉血短路(分流〕流入动脉可造成A.血液性缺氧B.缺血性缺氧C.瘀血性缺氧D.乏氧性缺氧E.组织中毒性缺氧10.缺氧是由于A.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B.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中氧含量降低E.血液中氧容量降低11.正常人进入高原或通风不良的矿井中发生缺氧的原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降低B.肺气体交换障碍C.循环血量减少D.血液携氧能力降低E.组织血流量减少1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室间隔缺损D.氰化物中毒E.慢性贫血13.缺氧引起冠状血管扩张主要与哪一代谢产物有关A.钠离子B.钾离子C.肾上腺素D.尿素E.腺苷答案:1-5.ACDDC ;6-10.CEDDA;11-13ADE二、填空题1.缺氧是指或引起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发生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一般将缺氧分为,,,四种类型。

[答案] 供氧不足用氧障碍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2.大叶性肺炎的病人引起的缺氧类型为,血氧指标变化为: PaO2, SaO2。

[答案] 低张性缺氧下降下降3.持续吸入高压氧(氧分压超过半个大气压)可引起,机制是。

[答案] 组织性缺氧高压氧可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或造成线粒体损伤4.引起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有,,。

[答案]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流入动脉血5.急性低张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答案] 降低降低正常减少6.循环性缺氧最有特征性的血氧指标的变化是。

[答案]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7.氰化物中毒引起的组织性缺氧的机制是该物质迅速与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为细胞色素氧化酶,使之不能转变为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以致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利用氧。

[答案] 氧化氰化高铁还原8.当PaO2低于8.0kPa时可刺激和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当PaO2低于4.0kPa时可直接抑制。

[答案]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呼吸中枢9.低张性缺氧引起循环系统的反应主要是、、、和;严重缺氧导致的循环系统损伤性变化制有,,和。

[答案] 心输出量增加血流重分布肺血管收缩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肺动脉高压心肌缩舒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回心血量减少10.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于肾生成和释放增加所致。

[答案] 促红细胞生成素11.和是急性缺氧时主要的代偿方式, 和是慢性缺氧时的主要代偿方式。

[答案] 肺通气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红细胞增加12.缺氧时组织细胞损伤性变化主要是,和的损伤。

[答案] 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三、名词解释1.Hypoxia[答案] 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均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2.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in blood,CO2max)[答案]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和量;该项指标反映血液的携带氧的能力(正常值为20ml/dl)。

3.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 in blood, CO2)[答案] 为100ml血液实际的带氧量,主要取决于氧分压和氧容量(CaO2通常为19ml/dl,CvO2通常为14ml/dl)。

4.HB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hemaglobin,SO2)[答案]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数,SO2主要取决于氧分压。

5.Hypotonic hypoxia and hypoxmia[答案]以PaO2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血,称为低张性缺氧。

低氧血症是指血氧含量降低,故低张性缺氧又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6.Respiratory hypoxia[答案] 由肺的通气功能或换气功能障碍致PaO2降低和血氧含量不足称为呼吸性缺氧。

7.Cyanosis[答案] 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8.Hemic hypoxia[答案] 由于血红蛋白质或量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称之血液性缺氧。

9.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答案] 当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被吸收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称之为肠源性紫绀。

10.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答案] 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不足所引起的缺氧称为循环性缺氧,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11.Histogenous hypoxia[答案] 在组织供氧正常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或称为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12.Atmospheric hypoxia[答案] 指大气PO2降低导致吸入气的PO2降低,在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氧不足,从而使PO2降低,氧从血液向组织弥散速度减慢,组织氧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缺氧。

13.Ischemic hypoxia[答案] 由于动脉压降低或动脉阻塞造成组织灌流量不足称之为缺血性缺氧。

14.Congestive hypoxia[答案] 因毛细血管床淤血或静脉血回流受阻所造成的组织缺氧称之为淤血性缺氧。

15.Histotoxic hypoxia[答案] 因毒性物质抑制细胞生物氧化引起的缺氧称为组织中毒性缺氧。

四、问答题1.缺氧可分为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一般将缺氧分为低张性、血液性、循环性和组织性缺氧等四种类型,其血氧变化特点如下表:缺氧类型PaO2 SaO2 CO2max CaO2A-VO2低张性缺氧↓↓N ↓↓或N血液性缺氧N N ↓或N ↓或N ↓循环性缺氧N N N N↑组织性缺氧N N N N↓↓降低↑升高N正常2.试述CO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答案要点] (1) CO与Hb的亲合力比氧大210倍,Hb与CO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2) CO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不易释出,加重组织缺氧。

(3) 当CO与Hb分子中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三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左移。

3.简述循环性缺氧的机制及血氧变化的特点。

[答案要点] 单纯性循环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是正常的。

由缺血或淤血造成的血流缓慢,使血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的时间延长,细胞从单位容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增多,致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但由于供应组织的血液总量降低,弥散到组织细胞的总氧量仍不能满足细胞的需要而发生缺氧。

4.试述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答案要点] 氰化物中毒可致最典型的组织中毒性缺氧。

各种氰化物如HCN、KCN、NaCN、NH4CN等可由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为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之不能还原成还原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以致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利用氧而引起缺氧。

5.低张性缺氧时呼吸系统的代偿反应的机制和意义是什么?[答案要点] 肺通气量的增加是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反应。

其机制是: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kPa时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肺通气量增加。

意义:⑴呼吸加深加快可把原来未参与呼吸的肺泡调动起来,以增大呼吸面积,增加氧的弥散,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大。

⑵使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肺泡,提高肺泡气氧分压,进而增加PaO2。

⑶胸廓运动增强,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进而增加心输出量及肺血流量,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

6.试述低张性缺氧时循环系统的变化。

[答案要点] 代偿反应:⑴心输出量增加。

由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静脉回流量增加所致;⑵血流重新分布。

皮肤、腹腔内脏骨骼肌和肾的血流量减少,心和脑供血量增多;⑶肺血管收缩。

可能与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介导的细胞内钙升高、交感神经兴奋、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有关,这有利于维持V/Q正常比值;⑷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有利于氧向组织细胞弥散。

损伤性变化:⑴肺动脉高压。

加重右心室负荷,久之造成肺心病,右心肥大甚至右心衰竭。

⑵心肌缩舒功能降低。

⑶心律失常。

严重缺氧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甚至发生心室纤颤致死。

⑷回心血量减少。

进一步降低心输出量,使组织供血、供氧量减少。

7.缺氧时组织细胞有哪些变化?[答案要点] 代偿性反应:⑴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慢性缺氧时线粒体数目和膜的表面积增加,呼吸链中的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增加,活性升高,使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⑵无氧酵解增强:ATP/ADP的比值降低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使糖酵解增强,有助于补偿能量不足;⑶肌红蛋白增加:增加氧在体内的贮存,在氧分压进一步降低时,肌红蛋白可释放一定量的氧供细胞利用;⑷低代谢状态:代谢耗能过程减弱,有助于在缺氧条件下生存。

损伤性变化:⑴细胞膜的损伤:因细胞膜离子泵功能障碍,膜通透性增加,膜流动性降低和膜受体功能障碍,使膜电位下降、ATP含量降低。

⑵线粒体的损伤:缺氧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使ATP生成减少,严重时可见结构损伤(线粒体肿胀、嵴崩解、外膜破碎和基质外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