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缺氧练习题

合集下载

医疗急救技能练习题库(附答案)

医疗急救技能练习题库(附答案)

医疗急救技能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肺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A、空气B、羊水C、血栓D、脂肪E、瘤栓正确答案:C2、男性,28岁,3天前淋雨受凉后畏寒、发热、咳嗽,气短,胸痛,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

查体:左肺下部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湿罗音,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 92%,胸片左肺下叶大片致密阴影,考虑诊断为( )A、阻塞性肺炎B、侵润性肺结核C、肺脓肿D、细菌性肺炎E、病毒性肺炎正确答案:D3、某一急性药物中毒病人,表现为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深度抑制,血压降低,出现上述中毒症状的药物是:( )A、地西泮B、苯巴比妥C、吗啡D、苯妥英钠E、氯丙嗪正确答案:C4、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患肢关节被动活动时,若不注意,最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关节是( )A、膝关节B、肩关节C、肘关节D、腕关节E、踝关节正确答案:B5、下列那一项不符合院前急救的特点A、先明确诊断后再开始治疗B、紧急性和流动性大C、社会性及随机性强D、急救环境差E、病种多样且复杂正确答案:A6、女性,20岁。

夜间排尿后突然感右下腹剧痛,随后恶心呕吐。

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 10 天前。

妇科检查子宫右侧可触及手拳大小囊实性包块,触痛,推移后疼痛加剧,首先考虑:( )A、卵巢囊肿蒂扭转B、急性附件炎C、急性阑尾炎D、输卵管妊娠破裂E、卵巢黄体破裂正确答案:A7、提示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A、心尖搏动左下移位B、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C、心脏相对浊音界缩小或叩不出D、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E、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正确答案:B8、关于呼吸困难的描叙,下列哪项不正确? ( )A、严重者可呈端坐呼吸及发绀B、可见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的改变C、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感觉D、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就是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疾病E、病人用力呼吸,可见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正确答案:D9、男,75 岁,排尿困难 5 年,尿线细,射程短,排尿时间长。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专题5 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的原理考向1 需氧呼吸(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13)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产物只有丙酮酸和ATPB.阶段B产生的物质①中的氧原子均来自丙酮酸分子C.阶段C产生的物质②中的氧原子均来自氧气,产生的ATP最多D.阶段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仅[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答案C考向2 厌氧呼吸1.(2020届浙江温州9月联考,23)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呼吸。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中有NADH生成B.1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与2分子丙酮酸中的能量相等C.丙酮酸转变成乙醛需NADH提供氢D.乙醛转变成乙醇需ATP提供磷酸基团答案A2.(2020届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13)如图①②③表示厌氧呼吸的不同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于细胞溶胶,过程②③发生于线粒体B.过程①无ATP产生,过程②有ATP产生C.氧气的存在可抑制过程②③D.人体细胞中可发生过程①②③答案C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考向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1.(2018浙江稽阳联考,12)在面包制作时,先将一定量的酵母加入和好的面团中,后经蒸烤得到松软可口的面包。

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酵母菌进行了乙醇发酵B.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有CO2产生C.丙酮酸产生乙醇时伴随ATP的生成D.酵母菌线粒体中,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答案C2.(2018浙江绍兴联考,3)下列现象与厌氧呼吸无关的是( )A.久置的大苹果切开后有酒味B.在面团发酵初期,表面会有水珠渗出C.用手长时间举重物时,会感觉手臂酸软乏力D.装满新制米酒的塑料瓶出现爆瓶或打开时酒液喷出的现象答案B方法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1.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条件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七章呼吸)题库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七章呼吸)题库

第五章呼吸系统一、名词解说1.肺通气2.潮肚量3.肺活量4.肺泡通肚量5.通气/血流比值6.缺氧二、填空题1.外呼吸包含_________和 _________。

2.肺回缩力来自_________和_________。

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__ 细胞分泌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

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肺泡表面张力,故有益于肺的_________,并能阻挡 _________液体滤入_________内。

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_________,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_________。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回缩力_________ ,肺适应性 _________。

6.沉静吸气是一种_________过程,而沉静呼气则是_________过程。

7.胸内压是指_________内的压力。

沉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老是_________大气压。

8.胸内负压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其生理意义:①_________。

② _________。

9.一次最深吸气后全力呼出的最大肚量称为_________,其数值是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之和。

10.每分通肚量等于_________和 _________的乘积。

11.肺泡通肚量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

12.在气体互换的过程中,气体扩散的动力是气体的_________ ,02 和 C02 经过呼吸膜属于_________。

13.影响肺换气的主要要素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14.通气/血流比值是指_________和 _________之间的比值。

正常人寂静时,通气/血流比值为 _________,比值减小,说明_________增添;比值增大说明_________ 增大。

15. 02 和 C0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江南⼤学现代远程教育第⼀阶段练习题考试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中⼼(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份证号:姓名:得分:⼀、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EMSS2.急救反应时间:3.PTSD4.猝死5.创伤⼆、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 检伤分类的⽬的是和,是分级救治的基础。

2.院外急救反应时间包括、、、。

3.护理体检ABCDE 程序包括、、、、。

4.导致⼼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两⼤类:①;②。

5.诊断⼼博骤停的依据是出现较早的两个临床征象:和,此两个征象存在,⼼博骤停的诊断即可成⽴,并应⽴即进⾏初步急救。

6.最常⽤的ICU 评分⽅法是,它由、和三部分组成。

7.当多发伤病⼈伴有张⼒性⽓胸时,应⽴即给予穿刺带有活瓣的穿刺针。

穿刺部位是。

三、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1.分诊程序应及时⽽简洁,⼀般要求在多长时间内完成?A.1 ~2 分钟B. 3 ~5 分钟C.5~ 8 分钟D.8 ~10 分钟E.10~ 15 分钟2.PQRST 公式中的Q 指的是:A. 疼痛的诱因B. 疼痛的性质C.疼痛放射情况D. 疼痛的程度E.疼痛持续的时间3.分诊问诊的主要⽬的是为了:A. 测量⽣命体征B.收取挂号费⽤C.初步确定患者诊断D. 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E.了解患者的主诉4.问诊时同时测量⽣命体征,如果发现⽣命体征不稳定或不正常,应⽴即:A. 呼叫医⽣来分诊处B. 将患者送往MICUC. 将患者送往CCUD. 将患者送往抢救室 E 给予⼼电监护5.对患者次级评估,进⾏重点评估时,精神评估的内容不包括...:A. 精神状态B. 语⾔理解能⼒C.⾝体活动D.⾏为E.外表6.急诊科⼈员编制,下列哪项错误A. 急诊留观室和急诊病房护⼠与病床之⽐为0.4:1B. 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护⼠与病床⽐为 2.5~3:1C.急诊患者与护⼠⽐例为10:1D. 科护⼠长 1 名,护⼠长1~ 2 名E.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及护⼠若⼲名7.⼀位昏迷患者被家属送急诊科就诊,为提⾼患者⾝份识别的准确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各种处置和治疗前同时使⽤两种患者⾝份识别⽅法B. 使⽤“腕带”作为⾝份识别的标识制度C.让患者(或家属)讲述患者姓名D. 实⾏双⼈核对制度E.核对床号、药名、治疗途径8.⼀位⾼热抽搐待查的患者,急诊内科就诊后需要请感染科会诊,会诊医师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必须多长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A.15minB.10minC.24hD.2hE.30min9.关于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标志的描述,错误..的是:A. 常⽤红、黄、绿、⿊四⾊标志B.红⾊代表危重伤,应在 1 ⼩时内转送C.黄⾊代表中重伤,应在6~ 12 ⼩时内转送D.绿⾊代表轻伤,不需要转送E.⿊⾊代表致命伤,不需要转送10.以下伤病员可以⽴即转送的是:A. 腹腔内出⾎未控制B. 休克患者C.⼤腿⾻折未固定D. 急性左⼼衰竭E.肠膨出⾏腹部包扎11.关于担架转送伤病员的护理,正确的是:A. ⼀般采⽤侧卧位B. 呼吸困难者可取侧卧位C.每 4 ⼩时为伤病员翻⾝D.伤病员头部在前、⾜部在后E.上下坡时保持担架⽔平状态12.⼼肺复苏时应⽤肾上腺素描述正确的是A. 肾上腺素0.5mg 静脉推注,每3~5分钟 1次B. 肾上腺素1mg 静脉推注,每3~5分钟 1次C.肾上腺素1mg 静脉推注,每1分钟 1次D. 肾上腺素1mg 静脉推注,每10 分钟 1 次E.肾上腺素0.5mg 静脉推注,每10 分钟 1 次13.脑复苏的主要措施A. 维持⾎压和体温B.降低低温和⾎压C.防治脑缺氧、提⾼颅内压D. 防治脑⽔肿、利尿、维持体温E. 维持⾎压、防治脑缺氧、低温14.引起⼼脏骤停的“ H's病”因中不包括A. 低⾎钠症B. 低⾎容量C. 低氧⾎症D. 酸中毒E.低体温15.患者,男性, 49岁,以“急性下壁⼼肌梗死”为诊断,送⼊急诊抢救区,此时患者突发室颤,在对患者进⾏CPR 后,患者恢复窦性⼼律⾄61 次 /分,但呼吸仍需通过⽓管插管应⽤简易呼吸器进⾏⽀持,作为抢救配合护⼠,你应给予的⼈⼯呼吸频率是A. 每 2~4 秒⼀次B..每 4~6 秒⼀次C..每 5~ 6 秒⼀次D.每 6~8 秒⼀次E.每 8~ 10 秒⼀次16.患者,男性, 55岁,开会中突然晕倒,意识不清。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呼吸一、镇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②和③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外呼吸包括④和⑤;内呼吸包括⑥和⑦。

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①,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②。

3.胸和胸壁之间的胸膜腔一个含有①的潜在的②的腔隙,其中的压力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③大气压,故称为④。

4.肺通气的阻力有①和②两种。

弹性阻力用③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④关系。

5.肺的弹性阻力来自①和②,其中尤以③为主。

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①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②,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③上,具有④作用。

7.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①中,它受②、③和④的影响。

8.肺的有效通气量是① ,由于②的存在,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③。

9.决定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有①、②和③。

如果每分肺通气量不变,呼吸频率愈快,肺泡通气量就会④。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①、②和③。

11.正常人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①。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②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③_。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④12.0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有①和②两种,以③为主。

02主要以④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⑤和⑥。

1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①、②、③和④。

14.氧合血红蛋白呈①色,去氧血红蛋白呈②色。

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③,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④。

15.血红蛋白和CO结合的能力是02的①倍,因此空气中即使只有少量的CO也会造成②。

16.形成正常基本呼吸节律的中枢部位是①和② ,即③。

目前流行的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认为:延髓的④兴奋,引发吸气动作,再通过⑤机制发生呼气。

17.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①和② ;可感受③和④浓度的变化。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⑤ ,可感受脑脊中⑥浓度的变化。

浓度①,H+浓度②18.当动脉血中CO2或0分压③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219.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①的平滑肌中,该反射的传入神经是②。

5生理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第五章呼吸

5生理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第五章呼吸

生理练习题第五章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2、肺通气3、呼吸运动4、肺内压5、胸内压6、弹性阻力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8、潮气量9、肺活量10、肺通气量11、生理无效腔12、肺泡通气量13、通气/血流14、血氧饱和度15、氧解离曲线二、填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和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又包括和。

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3、肺通气的阻力有和两种。

弹性阻力用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关系。

4、肺的弹性阻力来自和,尤以为主。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肺泡液体分子层上,具有作用。

6、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它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气道口径的影响,其中是影响其阻力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7、肺总量等于四种基本肺容积:、、与之和。

8、功能残气量等于与之和。

9、生理无效腔等于和之和,其中正常人接近于零,因此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后者正常成人约为 mL。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和。

11、正常成人的通气/血流比值为。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缺氧。

12、O2和CO2都以和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运输,以为主。

13、O2主要以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形成和。

14、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和血红蛋白自身性质。

15、氧合血红蛋白呈色,去氧血红蛋白呈色。

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

16、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和,可感受动脉血中的变化。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可感受的变化。

17、当动脉血中CO2浓度,H+浓度升高或O2分压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三、选择题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1、推进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A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B、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间的压力差C、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D、肺内压与跨壁压之间的压力差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2、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D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B、肺的扩大和缩小C、胸廓的扩大和缩小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E、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3、以下过程属于被动过程的是( C )。

儿科护理学练习题B

儿科护理学练习题B

儿科护理学练习题B一、名词解释1.生理性厌食2.螳螂嘴3.缺氧发作4.癫痫持续状态5.低出生体重儿:6.呼吸暂停7.肥胖症:二、单选题1.小儿出现“生理性贫血”的时间是()A.生后1~2个月 B.生后2~3个月 C.生后4~5个月D.生后6~7个月 E.生后8~9个月2.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A.6岁 B.8岁 C.11岁 D.9岁 E.12岁3.1岁到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A.4 B.2 C.1 D.3 E.54.小儿乳牙最晚出齐的时间是()A.2岁 B.2.5岁 C.1岁 D.3岁 E.10个月5.6个月的婴儿,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大大增强,其原因是:()A.来自母体的IgG浓度下降,而自身合成IgG的能力又不足B.来自母体的IgM浓度下降,而自身合成IgM的能力又不足C.白细胞吞噬能力不足D.来自母体的钙离子及其它微量元素储备不足E.皮肤、粘膜娇嫩,屏障机能差6.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A.腺病毒B.支原体C.衣原体D.柯萨奇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7.女婴,11个月,其营养需要与成人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基础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和能量B.排泄物中热量的损失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的热量D.活动所需的营养素与热量E.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与热量8.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A.学龄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新生儿期E.婴儿期9.婴儿期是指A.出生后28天到1周岁B.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C.出生后1周到满1周岁之前D.出生后到满10个月E.出生后1个月到满1周岁10.体重达到出生体重4倍的年龄是A.1岁半B.2岁C.3岁D.1岁E.2岁半11.生长激素缺乏症,一般骨龄延迟几年A.半年B.1年C.2年D.2年半E.3年12.小儿尿路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外伤B.血行感染C.上行感染D.感染灶蔓延E.淋巴感染13.一新生儿,胎龄满36周,体重2.4kg,身长47cm,皮肤红嫩,耳壳软,足底有1/3足纹,该新生儿为A.足月小样儿B.低出生体重儿C.早产儿D.足月儿E.正常新生儿14.不属于高危儿的是A.母亲为RH阴性血型B.母亲有先兆子痫C.巨大儿D.臀位娩出的小儿E.足月小样儿15.早产儿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一项是A.体重<2000g者,应给予暖箱保暖B.室温为22ºC ~24ºC,湿度为55%~65%C.尽早开奶,防止低血糖D.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E.及时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病三、简答题1.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3.简述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的护理问题4.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常见护理问题四、病例分析题某1岁小儿近五天来纳差,呕吐,稀水样便8-10次/天,进食2-3次/天,一天来精神差嗜睡,无尿无泪,眼窝凹陷,口唇樱红,查体:T38.2ºC,P140次/分,R40次/分,体重8.0kg,血清Na+132mmol/L,K+3.0mmol/L,[HCO3]-10mmol/L,心电图示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试:(1)判断患儿为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生理学第5章呼吸系统习题

生理学第5章呼吸系统习题

第五章呼吸系统同步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外呼吸()2.内呼吸()3.潮气量(tidal volume)4.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5.肺换气()6.胸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7.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8.肺活量(vital capacity)9.肺顺应性(pulmonary compliance)10.比顺应性(compliance)11.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12.机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13.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14.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15.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 dead space)16.每分肺通气量()1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18.氯转移(chloride shift)19.波尔效应(Bohr effect)20.血氧容量(oxygen capacity)21.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22.氧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23.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24.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25.P5026.呼吸中枢(respiratory center)27.何尔登效应(Haldane effect)28.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29.外周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30.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eptor)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把肺通气和肺换气合称为外呼吸又称肺呼吸。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或组织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缺氧一、选择题ﻫA型题ﻫ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织供血ﻫ 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D.肺呼吸功能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ﻫ 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ﻫA.氧离曲线左移B.血温降低C.血液H+浓度升高D.血K+升高ﻫE.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减少ﻫ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ﻫ 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ﻫ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 )A.血氧容量降低B.P50降低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ﻫ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ﻫ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ﻫ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0kPa(53mmHg), 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 )ﻫ 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ﻫC.缺血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ﻫ E.淤血性缺氧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ﻫ A.氰化物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ﻫC.硫化物中毒ﻫ D.砒霜中毒E.甲醇中毒ﻫ8.红细胞内2,3-DPG 增多可引起( )ﻫ 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ﻫ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ﻫ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0kPa(98 mmHg),血氧容量12 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 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 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 )A.哮喘ﻫ B.肺气肿C.慢性贫血ﻫ 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缺乏ﻫ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 )ﻫA.肺气肿B.贫血C.动脉痉挛D.一氧化碳中毒E.维生素B1缺乏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 )ﻫ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B.线粒体损伤ﻫ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ﻫ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ﻫ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 )A.血氧容量降低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ﻫ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ﻫA.心力衰竭ﻫ B.呼吸衰竭ﻫ C.室间隔缺损ﻫ D.氰化物中毒ﻫE.慢性贫血ﻫ14.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ﻫ A.10.0kPa(75mmHg)ﻫB.8.0kPa (60mmHg)ﻫ C.6.7kPa (50mmHg)ﻫ D.5.32kPa (40mmHg)ﻫ E.4.0kPa (30mmHg)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ﻫ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ﻫ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ﻫ 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E.肺循环血量增加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 )ﻫ A.心率加快ﻫ B.心肌收缩力加强ﻫC.心、脑、肺血管扩张D.静脉回流量增加E.毛细血管增生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B.Ca2+激活型钾通道ﻫ C.ATP敏感性钾通道ﻫ 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ﻫ E.Mg2+激活型钾通道18.下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ﻫ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C.心律失常D.肺血管重塑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 )E.回心血量减少ﻫ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ﻫ 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ﻫ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加强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ﻫ A.血液H+浓度升高ﻫB.血浆CO2分压升高ﻫ C.血液温度升高D.红细胞内2,3-DPG增加ﻫ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ﻫ21.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 )ﻫ A.ATP生成不足B.颅内压升高ﻫ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E.脑血管收缩ﻫA.大脑灰质ﻫ B.大脑白质C.中脑ﻫ D.小脑ﻫE.延脑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ﻫ A.线粒体数量增加ﻫ 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D.合成代谢减少ﻫ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ﻫ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ﻫ A.肺水肿B.失血性休克ﻫ C.严重贫血D.氰化物中毒E.亚硝酸盐中毒ﻫ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ﻫD.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ﻫ E.增加细胞利用氧ﻫ二、问答题ﻫ1.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ﻫ2.什么是肠源性紫绀,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ﻫ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ﻫ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ﻫ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ﻫ7.试述肺动脉平滑肌的钾通道类型及其在缺氧时的作用。

8.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ﻫ9.急性和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ﻫ10.试述缺氧时红细胞中2,3-DPG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11.高压氧是如何治疗缺氧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B 3.C 4.E 5.C 6.A7.B 8.B、D 9.C 10.C11.D 12.E13.A 14.B15.C16.C 17.A 18.E 19.E20.D21.E 22.A 23.E24.A 25.Dﻩ二、问答题1.因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呼吸性缺氧。

其血气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是肺通气障碍使肺泡气PO2降低,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弥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血液中溶解氧减少,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减少,引起动脉血氧含量和动脉氧饱和度降低。

急性缺氧患者血氧容量正常,而慢性缺氧患者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血氧容量可升高。

患者因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减少,使单位容积血液弥散向组织的氧量减少,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减少。

但慢性缺氧可使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代偿性增强,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化可不明显。

2.大量食用含硝酸盐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肠道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入血后可将大量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的能力,导致患者缺氧。

因高铁血红蛋白为棕褐色,患者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故称为肠源性紫绀。

因患者外呼吸功能正常,故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因高铁血红蛋白增多,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降低。

高铁血红蛋白分子内剩余的二价铁与氧的亲合力增强,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和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造成向组织释放氧减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

3.急性左心衰竭常引起循环性缺氧和低张性缺氧的混合类型。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组织供血供氧量减少,引起循环性缺氧。

同时急性左心衰竭引起广泛的肺淤血和肺水肿,肺泡内氧弥散入血减少而合并呼吸性缺氧。

患者PaO2、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可降低,血氧容量正常,从毛细血管内向细胞弥散的氧量减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减少,但如外周血流缓慢,细胞从单位容积血中摄氧量增加,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以增大。

4.氧合血红蛋白颜色鲜红,而脱氧血红蛋白颜色暗红。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体征称为发绀。

发绀是缺氧的表现,但不是所有缺氧患者都有发绀。

低张性缺氧时,因患者动脉血氧含量减少,脱氧血红蛋白增加,较易出现发绀。

循环性缺氧时,因血流缓慢和淤滞,毛细血管和静脉血氧含量降低,亦可出现发绀。

患者如合并肺循环障碍,发绀可更明显。

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患者皮肤和粘膜呈咖啡色或类似发绀。

而严重贫血的患者因血红蛋白总量明显减少,脱氧血红蛋白不易达到5g/dl,所以不易出现发绀。

碳氧血红蛋白颜色鲜红,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皮肤粘膜呈现樱桃红色。

组织性缺氧时,因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增加,患者皮肤可呈玫瑰红色。

5.不是所有的缺氧患者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

这是因为缺氧引起呼吸中枢兴奋的主要刺激是PaO2降低。

当PaO2低于8.0 kPa (60 mmHg)可剌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增加一方面可提高肺泡气PO2,促进肺泡内O2向血中弥散,增加PaO2;另一方面,胸廓运动增强使胸腔负压增大,通过增加回心血量而增加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

而没有PaO2降低的血液性、循环性和组织性缺氧患者,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

6.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输出量增加。

因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和静脉回流量增加引起;②肺血管收缩。

由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和缩血管物质释放增加引起;③血流分布改变。

皮肤、腹腔内脏血管收缩,心、脑血管扩张;④毛细血管增生。

长期缺氧使脑和心肌毛细血管增生,有利于血液中氧的弥散。

7. 肺动脉平滑肌的钾通道是介导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主要机制。

肺动脉平滑肌含有3种类型的钾通道: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Ca2+激活型钾通道(KCa)和ATP敏感性钾通道(K ATP)。

细胞内钾离子可经3种钾通道外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其中Kv是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

急性缺氧可抑制Kv的功能,而慢性缺氧可选择性抑制肺动脉Kv通道 亚单位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使钾离子外流减少,膜电位降低,引发细胞膜去极化,从而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增加引起肺血管收缩。

8.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长期肺部疾病导致右心舒缩功能降低,主要与持续肺动脉高压和缺氧性心肌损伤有关。

缺氧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其机制有①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肺血管α-受体;②刺激白三烯、血栓素A2等缩血管物质生成与释放;③抑制肺动脉平滑肌Kv通道,引起肺血管收缩。

长期缺氧引起的钙内流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还可导致肺血管重塑,表现为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肥大,胶原和弹性纤维沉积,使血管壁增厚变硬,造成持续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后负荷加重,引起右心肥大,加之缺氧对心肌的损伤,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9.急性缺氧时红细胞数量可不变或轻度增多,主要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肝脾等脏器储血释放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