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72套真题
高一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一卷(共36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摭.拾(zhí) 悠邈.(mǎo)寂寥.(liáo)悄.声细语(qiāo)B、慰藉.(jiè)哺.育(bǔ)木讷.(nè)自艾.自怜(yì)C、犄.角(jī)翘.首(qiáo ) 偌.大(nuò)臧.否人物(zàng)D、灰烬.(jìng)贫瘠.(jí)颠簸.(bō)魂牵梦萦.(yí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攀援遨翔良辰美景再接再励B、搭讪沉湎真知卓见出类拔萃C、欷歔静谧瞠目结舌怨天忧人D、妥帖敷衍铩羽而归毛骨悚然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只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_____我的事情。
(2)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_____。
(3)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诚实温和。
A、妨碍启动品性B、妨碍起动品性C、妨害启动品行D、妨害起动品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俗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教育下一代是全社会的责任,教育部门纵有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单独承担这一关乎民族命运的重任。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孔子,把《论语》视作唯一信得过的依据;并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当成了孔子乃至孔门思想的全面记录。
而没有注意到《论语》编纂也是有重点的,也要遵循不与“六艺”“六经”重复的基本原则,遵循著书立说的一般规律。
这就导致人们对《论语》产生误解。
例如,现代所有的《论语》普及本,都把孔门所谓的“士”译作“读书人”,不少教育史论著认为孔门的教育内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以前者为重心。
其实,春秋时代还没有常备军,官制文武不分职。
各级官吏平日以理治民,农闲时节教民备战,战时出为带兵的将领。
与此相应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也是文武兼备的。
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即使平时演练也有“五射”“五御”等极为繁难的要求,属于早已规范化了的系统的军事教育科目。
以历史的眼光看射、御,其专业化程度并不亚于现代射击与驾驶战车技术。
借用现代术语来说:射、御这两项武艺,是每个受教育者必修的基础课,而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
至于孔子所办的私学,既然教育目的仍然是培养修己治人的“君子”,那就不能不受官学教育传统的影响,不能不以传统“六艺”为弟子必修的基础课;更不能不受当时社会需要的制约,致力于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不然的话,孔门弟子从政以后,怎么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孔子私学还会有什么吸引力?关于孔门的武艺传授,《礼记·射义》中有颇为生动具体的记述。
从孔子带领弟子在“矍相之圃”演习“乡射礼”的情况来看,孔门射艺教学既有孔子亲自示范,又有对要领的口头讲解,还十分重视将德育贯穿其间。
孔子做射箭示范时“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湛。
至于孔子驾驭战车的技艺,《论语·子罕》中也有反映:达巷党人叹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即谓之学而不专、缺乏强项。
孔子知道了,便与门下弟子商议,拟在射、御二艺中选一艺来展示所长。
高一上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dá)B. 鸡鸣狗盗(dào)C. 荡然无存(dàng)D. 纸醉金迷(m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他的诗作以“沉郁顿挫”著称。
C.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这道难关。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付出努力。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惊讶——惊异B. 高兴——快乐C. 骄傲——骄傲D. 坚强——刚强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这本书很有趣,让人爱不释手。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春天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复苏。
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鸿鹄之志B. 一丝不苟C. 青出于蓝D. 持之以恒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B. 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C. 雨过天晴,彩虹满天。
D. 月黑风高,独步江岸。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读书如饥似渴。
B. 这本书太厚了,厚得像一座山。
C. 她的学习成绩好得让人羡慕。
D. 他的声音洪亮,震得人心惊肉跳。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河在欢快地流淌。
B.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C. 阳光在向大地微笑。
D. 雨水在滋润着大地。
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B. 这本书有趣、有料、有深度。
C. 他勤奋、刻苦、努力。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开满园。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是谁的书?是我的。
B.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因为知识改变命运。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依赖谷丽亚一家人都依赖他。
老母亲依赖他。
老母亲做腿部手术后,没有力气站立行走。
老母亲想上街,他便背老母亲四处闲逛。
他想给老母亲买个轮椅,老母亲不要,说轮椅冷。
他想:自己小时候一直被母亲宠着,现在也该宠一回她老人家了。
这样一想,他暖暖一笑,就由着老母亲的性子了。
妻子依赖他。
煮饭、买菜、洗衣服、拖地等家务活,他全包了。
他还给妻子洗澡、洗头、按摩。
他黑黑瘦瘦,妻子却被养得白白胖胖,身材越来越臃肿。
他不嫌弃,还暖暖一笑:这是应该的,妻子本来就是娶来疼的嘛。
女儿依赖他。
女儿有什么知心话,遇到什么烦心事,都愿意跟他讲。
他给女儿辅导功课,教女儿写作文,成了女儿的良师益友。
他有时候也皱眉:女儿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他解答,而不愿意自己开动脑筋,这似乎不好。
但他又暖暖一笑: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就给女儿做主,让女儿少操一份儿心吧!真的,作为家庭唯一的男人,他是一家人的依靠。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着,事情发生变故是因为一次家庭体检。
那一阵子,老母亲感到腿疼,妻子感到气喘,他感到头晕,女儿面临高考情绪焦躁,每个人都有看医生的理由。
他说:为了全家人的身体健康,咱们到医院进行一次家庭体检吧!他背着老母亲,妻子牵着女儿,说说笑笑来到医院。
一周后,他到医院拿体检报告单。
医生找他谈话,他拿报告单的手微微发抖……他脸色煞白地回到家,紧急召开体检通报会。
他对老母亲说:医生已下最后通牒,您老人家还不锻炼自己走路的话,不但要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还可能导致瘫痪或者更坏的情况,我不能再背您了……他对妻子说:医生已下最后通牒,你的身体太胖太虚了,你的心脏已经负担不起自己的身体,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你必须马上减肥和锻炼身体,以后的家务活得由你自己做了……一家人吃惊地盯着他。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翩跹(xiān)蹁跹(pián)蹊跷(qī)B. 饕餮(tāo)恣意(zì)忖度(cǔn)C. 踌躇(chóu)踌躇满志(chóu)咫尺(zhǐ)D. 箴言(zhēn)箴规(zhēn)箴石(zhē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班的榜样。
C.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好汉的首领。
D.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一叶扁舟,载不动许多愁。
B.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下列关于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
B.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C.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留后路。
D.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左传》是《春秋》的注解,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
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
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
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46分)1.(6分)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们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
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
据此,回答下面1-3题。
1.“超级地球”与地球都属于()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2.与地球相比,GJ357d()①公转周期较长②大气层较薄③公转周期较短④大气层较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若GJ357d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有()A.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有固体表面B.有固体表面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较丰富的水2.(8分)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用户发电以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
《惠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下图示意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据此回答4-7题。
4.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A.惠州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C.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且开发的成本低廉D.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小5.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惠州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的制约条件是()A.气温日较差小B.太阳高度角大C.阴雨天气较多D.市场需求量少6.建设屋顶光伏发电,可能给惠州市带来的影响有()A.改善大气质量B.减少电能消耗C.增加用电成本D.缓解交通拥堵7.若利用水平楼顶架设光伏发电设备,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3.(6分)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某年的某-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不稳定,电灯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中国、日本等区域同样也会经历这样的灾难。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思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孝”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孝”强调对父母的敬爱与顺从。
子女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关心父母的生活,尽自己所能满足父母的需求。
其次,“孝”注重赡养父母。
子女要在物质上给予父母保障,确保他们生活无忧。
最后,“孝”倡导传承家族文化。
子女通过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将家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孝”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孝”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孝”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孝”的思想,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价值观,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孝”只强调对父母的顺从,不注重其他方面。
C.“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D.在当今社会,“孝”思想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孝”的内涵、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述“孝”的内涵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C.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价值时,从家庭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D.文章在论述“孝”思想的现实意义时,结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情景默写1.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
(2)________,水澹澹兮生烟。
(3)青青子衿,________。
(4)羁鸟恋旧林,________。
(5)________,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二、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流量明星为何缺少“信念感”①一档名为《演员的诞生》的综艺节目正在热播,节目由两位演员选取影视剧片段在舞台上重新演绎。
从第一期开始,节目就引起广泛争议,节目组请来一些人气爆棚的“流量明星”参与,他们的演技在实力派演员面前相形见绌,再次触发了公众批评。
②节目第一期第一组表演由自带“热搜”体质的郑爽担纲,由她和任嘉伦再现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片段。
表演结束后,宋丹丹要求他俩进行一段即兴表演,表演过程中,郑爽接不住词,接不上对手的情绪,还不停笑场。
当宋丹丹给她去打男方一下的动作提示时,她却笑嘻嘻地给了一个非常无力的假动作,还跳出表演场地,解释:我胆小。
评委章子怡显然不满意这样的表演,和刘烨产生了争执,质疑“他们一点信念感都没有,你满意什么”。
章子怡认为表演者要有“信念”。
什么是表演者的信念感?章子怡在之后评论时说:“演员这个职业是应该得到敬畏的,因为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情绪、身体、心灵全都奉献给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角色。
”换言之,真正的表演,应该是《霸王别姬》里说的,“不疯魔不成活”。
表演看似很简单,只要有一副好皮囊就可以当演员;但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非常高的工作,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当演员选择一个角色,必须首先相信,然后全情投入,并将形象有信服力地传达给观众。
③从职场角度来看,“信念感”是一个行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底线。
相信角色、投入角色,是演员的信念感,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信念感,做好每一道菜是一个厨师的信念感,为笔下每个文字负责是一个写作者的信念感……很难相信,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专注感、信念感和敬畏感,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从业者。
④这就是章子怡严厉批评竞技演员的原因——后者显然没有投入这段演出,至少没有相信角色。
而事实上,没有信念感又何止是一两位“流量明星”的问题?当下,这个毛病广泛存在于“流量明星”身上。
他们自带流量、具有庞大的人气,60天拍片可以要价1亿元片酬,但对表演的态度却备受诟病。
不仅仅是演技生涩,还包括对于替身的滥用、抠图演出以及表演时的应付态度。
知名编剧高满堂曾说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场戏我跟导演说,怎么能这样对待观众?镜头中几个小鲜肉在台阶上聊天,聊了15分钟机位没动。
我说,导演你不能这么办。
导演说,‘我跟他们说了,他们不愿意站起来,就愿意这么趴着’。
”⑤令人困惑的是,一些“流量明星”对表演并没有信念感,却依旧占据市场最一线资源,拿着最高片酬。
他们有的是粉丝和人气,即便演技生涩、抠图演出、过度用替身、使用倒模,仍旧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以“我家idol(偶像)最敬业最努力”拥趸着,席卷微博、豆瓣、贴吧。
一些粉丝不太在意偶像演技怎么样、出演的作品怎么样,更在乎的是偶像的“人设”(即他们所认定的“人物设置”),人设先于演技、人品、作品等其他要素存在。
如此语境下,“流量明星”只需努力经营好“人设”即可,对提升演技更缺乏追求的欲望。
⑥在“粉丝经济”时代,粉丝们的能量直接影响着市场方向,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资本大举进入影视圈,视频网站崛起,传统的收视率指标也在慢慢被视频点击量和网络讨论量所取代。
非流量明星参演的剧集拍得再好,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也可能惨淡,若有“流量明星”加持,点击率则轻松破亿甚至几十亿。
只要有“流量明星”参演,有的项目还没有启动,就被财大气粗的视频网站高价拿下。
一位导演曾这样解释他的新剧启用某位演技备受诟病的“流量明星”的原因:“一般我们用老演员,这次选角算比较蹊跷的。
他们说他有1700多万粉丝,如果用了他,我们现在网络可以签到什么价格?我立马说签他,不会演戏我也会让他演戏!”⑦___________________到这个时候,“流量明星”反倒可能会沦为“市场毒药”,并最终被市场抛弃。
⑧“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的这句话放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演艺圈更新换代速度如此之快,多少“小鲜肉”“小花旦”浮浮沉沉,但像斯琴高娃、李雪健、陈道明、宋丹丹、陈宝国等好演员反倒成了常青树。
说到底,演艺圈拼的还是演技。
(1)第②段中的“信念感”是指________(2)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3)把下列句子组织起来填入第⑦段划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真正支撑一部投资巨大、体量巨大的影视剧,不可能只靠粉丝②很显然,这种以流量为导向的影视生产机制是畸形的,其可持续值得怀疑③一开始,普通观众可能还会被粉丝的“安利”忽悠,对“流量明星”跟风趋捧④更需要的是千千万万普通电视观众和网友⑤但上当受骗次数多了,反倒会因为“流量明星”这个“招牌”,阻碍了观看意愿A . ④③②⑤①B . ③⑤④②①C . ①③④⑤②D . ②①④③⑤(4)下列对第④段“章子怡严厉批评竞技演员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演很简单,只要有一幅好皮囊就可以当演员。
B . 缺乏相信角色,全情投入,将形象有信服力地传达给观众的态度。
C . 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专注感、信念感和敬畏感。
D . 不能把自己的情绪、身体、心灵全都奉献给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角色。
(5)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流量明星”。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草堂·诗魂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③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
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
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
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
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④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
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⑤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
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
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
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
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⑥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
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
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
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
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⑦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
细雨依然。
(1)杜甫《登高》中,诗人目睹苍凉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漂泊病苦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中各找出一个对杜甫的不同称呼:第③段: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3)“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第④段的文意概括回答。
(4)第④段中“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一句的意思是“中国历史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才往往命运多舛,遭遇不幸”,请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三、诗歌鉴赏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诗。
(2)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 . 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 . 颈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 .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文言文阅读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