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绝唱--双簧--司马懿与诸葛亮

合集下载

司马懿和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影响力。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他善于谋略,精于用兵,曾多次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并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掌握了曹魏的实权。

司马懿还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儒学,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精通兵法,善于用兵,曾多次北伐曹魏,并在蜀汉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诸葛亮还是一位文化名人,他的《出师表》和《诫子书》等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力都非常深远。

虽然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不同,但他们的智慧和谋略都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故事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故事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故事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备受尊敬的重要人物。

他们分别在魏国和蜀国担任重要职位,对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两位智谋卓越的谋士的风采,更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较量。

司马懿,字仲达,是曹魏末期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一个世家,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父亲司马昭的器重。

在曹魏的政治舞台上,司马懿才华横溢,深受曹魏皇室信任。

他在政治上善于权衡利弊,善于把握时机,因此成为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在位时期,曹魏政权稳固,国力强盛,被誉为“三国鼎立”的关键人物之一。

而诸葛亮,则是蜀汉的丞相,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卧龙”。

诸葛亮一生忠君爱国,智勇双全,他在蜀汉政权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诸葛亮不仅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才华,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提出了“先安内部,后图外敌”的治国方针,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们之间的智谋较量。

据史书记载,司马懿和诸葛亮曾多次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过激烈的角逐,二人之间的智慧之争,成为了三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政治上,司马懿善于运用权谋,善于分析形势,善于把握政治机会,而诸葛亮则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屡屡出奇制胜,给司马懿制造了不少政治上的困难。

在军事上,司马懿和诸葛亮也是智谋卓越,各显神通。

司马懿在军事上善于用兵如神,他多次率领曹魏军队出征,屡次获得战争的胜利。

而诸葛亮则以其精湛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多次打败曹魏的军队,给曹魏政权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然而,尽管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存在着政治和军事上的明争暗斗,但他们却都是一代名臣,都为各自的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佳话,更是一段展现智慧和勇气的传奇。

总的来说,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两位智谋卓越的谋士的风采,更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较量。

司马懿的精彩故事3个

司马懿的精彩故事3个

司马懿的精彩故事3个司马懿,字仲达,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智勇双全”的谋士。

他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展现了他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司马懿的三个精彩故事。

故事一,司马懿智取荆州。

在东吴大军围困荆州的危急时刻,曹魏大将司马懿以智取荆州的计谋,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他派遣部将张郃率军攻打东吴后方,迫使孙权不得不撤兵救援。

而同时,司马懿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荆州,声势浩大。

面对曹魏大军的压力,荆州守军举白旗投降,司马懿成功地夺取了荆州,巧妙地利用了敌人的软肋,展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谋略。

故事二,司马懿智胜诸葛。

在官渡之战中,司马懿与诸葛亮进行了一场智谋较量。

诸葛亮派遣部将姜维率军进攻曹魏后方,司马懿虽然寡不敌众,但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兵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最终成功地将姜维引诱到易位,然后伏兵突袭,大破姜维军队。

这场胜利展现了司马懿出色的军事智慧和对战争的精准把握,也让他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事三,司马懿智擒孟达。

在曹魏与蜀汉交战的时候,孟达曾经投降曹魏,但后来又起兵反叛。

司马懿派遣部将张郃前去镇压孟达,但孟达据险据地,防守严密。

司马懿通过一系列的谋略,最终成功地将孟达诱骗出来,并将其擒获。

这个故事展现了司马懿在政治斗争中的精明和果断,也展现了他对敌人的深刻了解和高超的谋略。

司马懿的精彩故事,不仅展现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非凡才能,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他的智慧和胆识,不仅在当时令人敬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铭记这位智勇双全的谋士,向他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

准格尔旗XX小学小学语文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来由小学语文歇后语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来由

准格尔旗XX小学小学语文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来由小学语文歇后语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来由

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来由【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典故:周瑜打黄盖】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瑁张允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瑁张允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故事详情】这个智谋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

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

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

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

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

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

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

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

"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

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

国学智慧之赢在中层

国学智慧之赢在中层

• 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
英雄与美人--最难降服是汝心
• 乔布斯与禅 • 知止而后有定...... •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 王阳明与蒋介石
• 心无杂念,才能成佛
• 达摩祖师与二祖慧可---驿动的心
施主,请留步
• 禅宗丛林制度与现代管理
• 真正的共产主义 • 朱元璋的专业
方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持)
国学智慧之--赢在中层
传统文化的不朽价值
• 从和企业家的交流谈起 • 半部《论语》治天下 • 南怀瑾--大师以后,再无传奇
• 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
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 从容过生活。 • 康熙读什么书?
•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 子游问孝,子夏问孝。
• 李鸿章迟到了
• 曾国藩如何搞娱乐业
佛陀的加盟机制
• 你也可以成佛 • 看《西游》,谈创业
•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根正苗红的唐僧
• 一路向西
• 不要做妖怪
• 先上路,再行走(你所经过的每一步路, 都是《必经之路》)
• 真实的玄奘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 孙子兵法:道、天、地、将、法
• 将者:智、信、仁、勇、严
荣毅仁的偶像——左宗棠
•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往宽处行。
朝圣之路
• 电影《冈仁波齐》,你看到了什么 • 坚持、坚信、坚守,只为心中那一片“圣地” • 每一步,既是终点,又是起点......
谢谢观看
影响力——你是风儿我是沙
• 明星与广告 • 你不在江湖,江湖却还有你的传说 • 以德服人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中考议论文作文国士无双,诸葛亮800字

中考议论文作文国士无双,诸葛亮800字

中考议论文作文国士无双,诸葛亮800字早在唐朝年间,大诗人杜甫就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凭吊孔明先生,今吾不才,借中考之机,作简陋之文,愿扬先生之精神。

是那个驾鹤飞天,翩翩白衣的仙人吗?是那个且歌且行,笑谈江山的书生吗?是那个羽扇纶巾,剑眉星目的儒将吗?还是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国丞相吗?你狂笑数声,气绝周郎;你一曲琴音,司马懿十万大军就扬尘而去;你一尊假躯,活仲达不战而逃;你六出祁山,名震寰宇!诸葛亮啊,诸葛亮,你天纵奇才才冠三国,你睥睨天下谁与争锋!只可惜,你所侍奉的刘禅,就算在整个五千年历史中,昏君榜位上他也足以排进前十。

你会取而代之吗?你会建立诸葛氏的天下吗?你当然不会,因为你是诸葛亮,你班师回朝,诛邪斩佞,肃清朝纲,苦谏后主,最后你奋袖挥毫,落笔如龙,写下了前后《出师表》,从此杜鹃啼血,苍鹰哀鸣。

你自己不是文人,可这两篇文章却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光芒万丈,因为你在其中,倾注了你一生的忠诚,一生的心血和一生的精神。

宋有陆游诗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今吾云:出师表文千古传,至今不觉不新鲜。

忠心如此天可鉴,佞臣何不陷黄泉。

在《出师表》中你也曾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曾因为这句话而动容不已,假使此生没有刘备,你本该是那个“自我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隐士,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生活,朝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晚观“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可是后来我曾想明白,这又岂是真正的你,你注定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你注定是政客,而不是文人。

正因为有你,三国的历史才能绽放奇光异彩;正因为有你,才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精神;正因为有你,才有中华五千年来智慧与忠诚并重的信仰。

孔明先生,国士无双,你当之无愧,千古《出师表》,文章更当之无愧!今晚辈陋笔妄敢造次,还望先生鉴谅。

中考散文作文真理1000字真理,我将你的名字写在水中,写在我鲜红的血液中,写在枕上,写在我并不安稳的梦中;真理,我将你的名字写在鞭上,用力抽打我脆弱的神经,记忆你斑驳的面容!当时间如明媚的阳光,安静地在我的每一寸肌肤里淌过,当时间与风雪的颜色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我每分每秒都不倦地写着你的名字,真理,其实你很简单。

2021年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3

2021年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3

2021年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33一、单选题(共30题)1.()是一种审美基本形态,它是人类实践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的单纯而直接的表现形态,比较普遍存在并为大多数人所喜爱欣赏。

A:优美B:壮美C:崇高美D:戏剧美【答案】:A【解析】:优美是一种审美基本形态,它是人类实践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的单纯而直接的表现形态,比较普遍存在并为大多数人所喜爱欣赏。

故正确答案为A。

2.电影《卧虎藏龙》配乐的曲作者是()。

A:久石让B:刘欢C:谭盾D:陈其钢【答案】:C【解析】:C选项:以创新而著称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被誉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和中国的文化名片。

他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众多界限。

2004年《卧虎藏龙》更获得索尼经典白金奖(超过一百万张的发行)。

故正确答案选择C。

3.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B:以音乐知识为核心,培养音乐技能C:以音乐实践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D:以音乐演唱为核心,培养审美能力【答案】:A【解析】:A选项,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综上,A选项正确。

BCD项,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A项。

4.()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毕达哥拉斯【答案】:B【解析】:B选项,索福克勒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综上,B选项正确。

A选项,埃斯库罗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誉为“悲剧之父”。

故排除。

C选项,欧里庇得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心理戏剧的鼻祖”。

故排除。

D选项,毕达哥拉斯:“五度相生律”第一个以理论的方式向人们解释音乐现象的人。

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项。

5.下面的乐器中哪件是铜管五重奏中的乐器()。

A:AB:BC:CD:D【答案】:B【解析】:B选项,图片是长号,铜管五重奏是由两支音色高亢的小号,一支高雅的法国号(即圆号),一把形状独特的长号,和一把抱在胸前演奏的低音号共同组成的。

司马懿和诸葛亮对比作文

司马懿和诸葛亮对比作文

司马懿和诸葛亮对比作文
“吾乃司马懿,天下终将是吾之天下!”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正讨论着三国里那些厉害的人物呢。

我说我最喜欢诸葛亮,他们就说司马懿也很了不起呀。

这就让我想起了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那些事儿。

诸葛亮那可是智慧的象征啊,他摇着那把羽扇,好像什么难题都能轻松解决。

他能想出那么多奇妙的计谋,让敌人都摸不着头脑。

记得有一次,他摆下空城计,哇,那胆子可真大呀,就那么坐在城楼上弹琴,居然就把司马懿的大军给吓退了,这得有多厉害呀!他对刘备那可是忠心耿耿,一心就想着帮刘备恢复汉室,这份忠诚真让人敬佩。

再看看司马懿,他也是个很有智谋的人呢。

他和诸葛亮多次交锋,虽然有时候也会吃亏,但他也不是好惹的呀。

他能忍,一直等待着机会。

就好像一只潜伏的老虎,随时准备出击。

他们俩就像是棋逢对手,每一次的较量都特别精彩。

哎呀,要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能生在我们这个时代就好了,那他们肯定能创造出更多让人惊叹的事情。

诸葛亮说不定能成为超级厉害的科学家,发明出好多新奇的东西;司马懿呢,也许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企业家,把生意做得超级大。

我觉得呀,他们都是历史上闪闪发光的人物,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阵营,但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呀,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厉害呢!这就是我对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看法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绝唱--双簧--司马懿和诸葛亮--大智大慧
看到心理学之“微表情”时突然对《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有了新的见解。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之所以上演,有两种分析:
第一种: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诸葛亮才智超群、用兵如神、胸有成竹,司马懿心理素质差,谋略不及诸葛亮。

第二种: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扮演着奇志和大兵。

详解:一场千古罕见的双簧戏,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机对峙着。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式,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首先以司马懿的野心来看,军师将军之职是绝不能满足他的;更何况以他对曹操的了解,他深悟兔死狗烹的前车之鉴--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场)。

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和曹氏家族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氏家族还必须倚靠司马懿,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面平静的背后,俩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心知司马懿不会下手,才敢下这招看似冒险的棋,但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时,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以诸葛亮的智谋等,搪塞过去。

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

以诸葛亮的军师才能、胆识和谋略不难看出司马懿的私心;司马懿也深知诸葛亮对自己心理缺陷的了解,以他的老谋深算不难知道:不管诸葛亮守着的这座“空城”不管是空非空,他不攻才是最好的策略。

就我的分析,站在一般军师的角度,那是必攻无疑的。

分析:一般军师在不知道这座城是否为空城的前提下,一般会派一个分队的兵力去一探虚实,绝不会坐等。

虚实,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如果不是空城,以司马懿谋略加上十万精兵强将,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如果是空城,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不言而喻。

一开始的时候我在想:生性好疑的曹操难道就不会怀疑吗?结果是司马懿的伪装胜过了曹操的疑虑。

外部条件:在当时,谁能不晓司马懿的谋略是不及诸葛亮的?曹操更是深知这一点的;内部条件: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对自己的了解是远超所有人的,正如《孙子兵法》里讲的“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致胜之形”,有时候的失败其实是真正的胜利,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让你看到他的失败。

由此还可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目的、目标比简单的成功、失败更为重要。

大智大慧之人
知其象而不知其象
领其胜法,悟其败因
实则不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