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9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或或【解析】考察汉字的书写,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用心,要能够准确、规范地使用楷体书写。

【考点】汉字的书写。

2.【答案】(1)山岛竦峙(2)朔气传金柝(3)化作春泥更护花(4)何当共剪西窗烛(5)千里共婵娟(6)濯清涟而不妖(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解析】背诵默写及理解性默写。

不仅要背诵所学的古诗文,还要对课内的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知晓诗句的内容、情感以及诗歌的主题。

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不要出现多字、少字和错别字的情况。

【考点】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能力。

二、读·思3.【答案】A【解析】A.排比是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不符合排比的要求。

B.“他们”是人称代词,答案一般在前文中。

C.“开心极了”是中补结构,“快乐而活泼”是并列结构,“快乐的小战士”是定中结构。

D.正确4.【答案】小萝卜头(或“宋振中”)红岩【解析】从“刘思扬”以及具体的情节——“特务在巡逻”可以得出本段对话出自《红岩》;从“刘思扬”和A的对话,A的语言“多好看的小虫”“飞了,飞了,他坐飞机回家去了”可以看出A的人物形象,有少年感和孩子气,从场景及人物性格可以确定是小萝卜头。

【考点】名著中的人物及情节。

5.【答案】不畏艰险、豪迈乐观、坚定执着、顽强的精神。

(答出一个即可)【解析】从“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可以看出不畏艰险、豪迈乐观、坚定执着、顽强的精神。

6.【答案】示例一:伤疤,表面上指黄花梨受到大自然的伤害后,身上留下的花纹;深层含义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等给予心灵的打击。

示例二:“伤疤”一方面指受到伤害后,身体上留下的痕迹;另一方面指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挫折灾难后,内心受到的影响。

【解析】词语理解题,一般要答出词的本义和语境义,若有情感也要加上情感。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 分析深层含义时,可结合材料内容,拓宽“伤疤”的外 延,如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等给予心灵的打击”;也 可结合材料最后一句“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伤疤就不 成为伤疤,而是上天的恩赐”,从生活中的风雨、挫折 对内心影响的层面进行分析。
7.示例:

要不惧生活中的苦难,凭借顽强的毅力打败
它。“宝剑锋从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尔从 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走上革命道路后,又
15、 (3)结构安排赏析示例
• 层层推进是本文在结构上的一大来益。内容上 从小时候一直写到考上大学。先了父亲教育我 少抱怨,然后写中考那年,父亲鼓一的话点拔 了那时消极的我,最后写考上大学后父亲的话 启发了我。让我明白了勇于面对困难不抱怨。 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的道理。作者都是以小见 大地用一些小事情中父亲的表现来作现文章主 旨,体现自己的成长轨迹与父亲在自己人生路 上的意义。这种层层推进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借鉴
15、(2)主题思想赏析示例一:

本文含蓄地写出了父子情深以及父亲对孩子深远
而有力的爱,并且教给了孩子勇于面对困难,不抱怨,
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的道理。文中父亲对孩子的爱,
是那一碗浓浓的鱼汤,是在月光下不抱怨的心态,是
独自趁着月光卖红薯的担当,是孩子没考好时的理解
与鼓励。孩子对父亲的爱,便是结尾处的“读懂”,
• 3.A
【解析】 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排比修辞有两 个构成条件: ①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 ②短语或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 故“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并未运用排比,A 项表述不恰当。 C项,“开心极了”为补充短语,“快乐而活泼” 为并列短语,“快乐的小战士”为偏正短语,故 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湖面的明澈,还有内心的平静。看那“月光清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读·书(12分)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

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横线上。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天朗气清(天朗氣清)天下第一行书:一般指兰亭集序(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

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天下第二行书:一般指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2019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20分)1.默写(10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2) ,长河落日圆。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 ,西北望,射天狼。

(5)《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警句是:,。

(6)请从下面两首古诗中任选一首,完整默写。

杜牧《赤壁》王安石《登飞来峰》,。

,。

2.下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喜盈盈雄赳赳堂堂正正彬彬有礼 (叠音词)B.真挚挺拔英姿飒爽顶天立地 (褒义词)C.扑哧哗啦喵呜呼噜 (拟声词)D.平坦—崎岖茂密—稀疏寂静—安宁清澈—浑浊 (反义词)3.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忘不了同窗三载的情谊。

”“一手好字让人赏心悦目。

”两句都是陈述句。

B.“20多年的农村生活体验是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创作资源。

”一句的主干是“体验是资源”。

C.“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突然转变。

D.“聪明人无论在哪里跌倒,都会捡点有用的东西。

”一句是条件复句。

4.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2分)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天5.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样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境之间;晚上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父子俩在那里整整度过了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山西省2019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读·书(12分)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

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观沧海》曹操)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曹操)(2)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北朝民歌)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龚自珍) (4)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周敦颐)(7)《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秦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二、读·思(38分)(一)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读•写(12分)1.(2分)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的魅力。

请赏析这副对联,并用楷体将下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10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2),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苏轼)(4)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王安石)(5),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6)水击三千里,。

(《庄子》一则)(7)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诸葛亮)(8)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9)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二、读•思(38分)3.(2分)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现在使用的汉子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B.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季节,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C.汉子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是形声字D.隶书确定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4.(2分)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

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5.(3分)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语文一、读·书(12分)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

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

(《观沧海》曹操)(2)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北朝民歌)(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龚自珍)(4)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

(《爱莲说》周敦颐)(7)《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二、读·思(38分)(一)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

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

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3.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读·书(12 分)1. 我国的书法艺术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

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 分)2.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 分)(1)水何澹澹,。

《观沧海》曹操(2),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北朝民歌(3)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龚自珍(4),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5)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

《爱莲说》周敦颐(7)《望岳》中的“,”,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秦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二、读·思(38 分)(一)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

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

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3.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书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

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下来。

2.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A. 是日更定矣明辨是非B. 见余大喜曰喜出望外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具匠心D. 余一小舟不遗余力4.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①先乎吾,吾从而②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师道也,夫庸③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①固:本来。

②:动词,学习。

③庸:副词,表示反问,岂。

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____①吾从而师之②生平吾后③亦先乎吾④其闻道也A. ①④②③B. ④②①③C. ③②①④D. ②④③①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水何澹澹,____。

(《观沧海》曹操)(2)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北朝民歌)(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

(《己亥杂诗》龚自珍)(4)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5)但愿人长久,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____。

(《爱莲说》周敦颐)(7)《望岳》中的“____,____”,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秦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6.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

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

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1)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下划线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三三两两的特务在这里巡逻。

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

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

A(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伸手捉住一只。

刘思扬(怜惜地望着A)[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A。

A(惊喜)[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

小虫不安地爬动。

A(沉思状)[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

A(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

A(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

(2)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

剧本中的A 指____(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____》,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山高路远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3)三班同学朗语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

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的精神。

7.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是我省的一件大事。

学校准备制作“弘扬体育精神喜迎‘二青会’”宣传片向同学们征集素材,你推荐了下面的宣传面,请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写作提示:①可以把三幅画作为”传画系列”总体推荐,也可以只推荐其中一幅;②80 字左右。

8.问题意识,即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因感知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而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是力求发现问题、理清问题、破解问题的心理态势。

很多时候。

我们心中有了疑问,却不能提出问题。

我国中小学生课堂上主动提问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对此专门做了调查统计。

【优秀的人爱提问】猜想是疑问的起点,关系到提问的价值。

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至今都没有完全解决,目前最好的成果是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66 年取得的。

能够回答这个世界难题的人,他的学和能力定然不凡,而能够提出这个三个半世纪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人,他是否能更技高一筹呢?其实,优秀的人往往特别注重提问,因为通过提问,人们可以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爱提问、会提问的背后反映的是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逻辑能力和坚决的执行力。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解惑的过程。

正如电影《教父》里的台词“要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好问题”就是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是接近本质的问题,是能让提问者与被提问者变得积极、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的问题。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第一,提问时,准备充分,目标具体,直指事物的本质。

第二,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形成连环追问的“组合拳”。

我们也许暂时不能达到别人的高度,但我们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提问。

第三,不做“只问不响”的“伸手党”,要在提问中记录灵感,寻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提出一个好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先思考后提问。

有专家提出了五个绝佳的思考角度:证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视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视角看这个问题,会怎么样?如果换一个角度会怎么样?联系: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或磨合模式?我们以前在那儿见过这种模式?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是什么样的?相关:它为什么重要?遇到任何现象,我们都不妨从这五个角度去思考,然后就可以大胆的提出问题。

班里召开主题为“做一个善问者”的研讨会,你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请观察图一,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阅读材料,你一定了解了“好问题”的四个特征。

如果有机会向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山西作家刘慈欣请教,你打算向他提一个什么好问题?把你提的问题写下来。

研讨会上,有的同学认为好好听讲就可以了,提问不提问无关紧要;有的同学则苦恼于不会提问。

针对以上两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 字。

五、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字标注读音。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②天与云与山与水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10.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下了三天,____。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____,____。

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

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白乐天____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____。

11.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①先乎吾,吾从而②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师道也,夫庸③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①固:本来。

②:动词,学习。

③庸:副词,表示反问,岂。

作者认为“师者”的价值在于“____”,主张不拘于____、____,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

(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12.伤疤的身价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好材料,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佳品中的珍品,价值连城,受到世人的追捧。

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因为黄花梨生长于沿海地区,常遭台风袭击,在风雨飘摇中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黄花梨的成长,只不过,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