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小岛》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小岛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小岛 教学反思

《小岛》教学反思《小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指导学生感悟文本,努力达成高效课堂。

一、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上课伊始,我先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断提升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

《论语》中共有117个问题,其中109个是弟子问孔子的,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是孔子问学生的。

这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

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与鲜活。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

第一,教法服从学法。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这是向学生传授学法的最好形式。

从学生学会一篇课文的角度来设计教路,每个程序中,既有要达到的目标,又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

教学中,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达到学懂学会。

久而久之,经过反复训练,这种教法逐渐会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第二,练习紧扣学法。

学生有了学习方法,还应转化为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给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方法的契机,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感悟文本语言。

《小岛》教学反思

《小岛》教学反思

《小岛》教学反思《小岛》是一篇以将军的视角讲述了他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展现了守岛战士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坚定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预习检查、随文识字等方法,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字词基础。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反复朗读和引导学生概括,学生较好地把握了将军与战士们在小岛上的互动情节以及小岛的环境特点。

学生学会了分析人物形象和体会文章主题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和写作。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析将军和守岛战士们的形象,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分析将军的心理变化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题。

在课堂上,让学生找出描写将军和战士们言行的语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感受到了守岛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军人的崇敬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述一些守岛战士的事迹、引导学生讨论爱国的表现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爱国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境创设法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海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通过展示一些海岛的图片、引用一些关于军人的名言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引导法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

例如,“小岛的环境是怎样的?”“将军为什么要上小岛?”“守岛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如何?”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岛》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岛》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岛》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小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我军某部驻岛部队与海岛群众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

通过叙述我军驻岛部队为了满足海岛群众渴望种植瓜果的愿望,历尽千辛万苦种植成功并向群众献上丰收的果实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课文语言准确、凝练,叙述条理清晰,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人民军队的感人事迹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所表现的特殊时代背景、特定的生活环境以及特殊的人物形象,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时,可通过查找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登陆”、“蔬菜”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汇报等方式,提高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军战士与海岛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文中我军战士与海岛群众之间深厚的感情。

2.理解我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了满足海岛群众渴望种植瓜果的愿望,历尽千辛万苦种植成功并向群众献上丰收的果实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讨论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军战士与海岛群众之间的感情。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卡片认读练习,巩固生字词。

《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篇

《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篇

《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篇《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 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

没法子,谁叫这儿离赤道近呢。

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所以,到第五分钟时,将军就发现了问题。

“岛那边是什么东西,搞得那么神秘?是暗堡?”将军说着就走了过去,才看清那儿用礁石围成一圈,上面用油布遮挡着。

掀开油布一角,竟露出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将军不由得一愣。

他知道,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

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

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要烂掉大半。

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菜地,将军真怀疑自己是在做梦:“这是怎么弄出来的?”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北方大棚是为防冻,这个棚却是防晒和防盐。

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土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都从老家?”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是啊,可战土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

您看,不少北方的菜在这里都活了。

”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块菜地,菜的种类还挺多。

“晚饭后,我们就可以把油布都掀开,让您看看菜地的全貌。

”队长自豪而又神秘地一笑。

将军的眼光抓住了这一笑,心想:小鬼,还有什么瞒着我呢!就说:“好,我就在晚饭后来看。

”同行的秘书着急了:“首长,不是定了赶回舰上吃晚饭的吗?”将军当然不会忘。

还是他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这一海域,为了减轻岛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

但现在,他对随行人员说:“你们乘快艇返回。

我在岛上不光吃晚饭,还要吃明天的早饭。

”大家都很吃惊。

秘书马上问队长:“晚上岛上吃什么?”将军白了他一眼:“吃什么?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他问身边的队长:“欢迎不欢迎?”队长心里很矛盾,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将军又问围过来的战土们:“你们欢迎吗?”“欢迎!”将军点点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第1篇】小岛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讲述一群海军士兵驻扎在一座小岛上,用自己的力量改造出一片绿地,一位将军到访,参观菜地,与士兵分吃一锅菜汤的事,表达了士兵们甘于吃苦、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以及将军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本教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假设自己是课文中的那位将军,介绍小岛的情况,介绍上岛后发生的事情,写成一篇上岛日记,并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为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的方式品读文本,练说日记内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

2.完成学习活动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课1.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板书课题)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指读、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开课伊始,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查课前预习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

出示小组交流目标:(1)读准音——读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义——交流课前预习中新掌握的词语的意思。

(3)提困惑——统计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

2.师生互助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①“咙”读lónɡ,不读lǒnɡ;“舀”读yǎo;“炊”读chuī。

②“哼”是多音字,本课读hnɡ。

③“域”右部是“或”;“舀”下边是“臼”,不是“白”。

(2)理解字义、词义。

预设:礁石:出示礁石帮助理解。

并与“岛”进行区分。

牙龈溃烂:探寻原因,缺少维生素。

怔:发愣。

哽:①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

②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小岛》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我国海岛战士生活的小说。

通过讲述海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热爱生活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英勇顽强和无私奉献精神。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易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在理解战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方面,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战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

2.难点:感受战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战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战士们的生活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战士们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战士们的生活。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把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战士们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拓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战士们的生活这么艰苦,他们为什么还能坚守岗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小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小岛》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问题引导,激发思考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如“将军为什么在看到一盘小白菜时脸色凝重?”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2. 人物分析,深入理解着重对将军和战士们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高尚品质,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

3. 情境创设,增强感受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些情境,如让学生想象守岛战士们的生活场景,增强了学生对战士们艰苦环境的感受。

二、不足之处
1. 朗读指导不够充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细致,没有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课文的韵味。

2. 拓展延伸不够深入对于课文所反映的爱国主题,拓展延伸的内容不够丰富和深入,没有引导学生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爱国精神。

3. 小组讨论效果不佳组织的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讨论不够热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是讨论的问题设置不够精准或者小组分工不明确。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

2. 精心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组织主
题活动,让学生深入探讨爱国主题,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优化小组讨论的组织方式,提前明确小组分工,精心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讨论问题,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岛对人类的贡献;2.掌握小岛的特点,能够形象地描述小岛的景象;3.读懂并能够借助上下文理解生词生句;4.能够自己撰写描述小岛的文章,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观看小视频《海洋的秘密》;2.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展示的海洋生态和岛屿特点;3.向学生提出疑问:我们通常说岛是什么?小岛又是什么?2. 阅读课文(15分钟)1.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生词和句子;2.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跟读,改善发音和语感;3.分组讨论:小岛有哪些特点?小岛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贡献?3. 理解课文(10分钟)1.引导学生听读课文,并且结合上下文分析生词和句子的含义;2.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并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4. 语文知识点(10分钟)1.教授生词:远离、岛屿、漂浮、通天河、植物群落、淡水、杂草、耐盐性等单词;2.讲解小学生如何用上下文理解单词的含义,提示学生多加思考和总结;3.带领学生分析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和排比等。

5. 仿写小作文(15分钟)1.老师给出限定词语,要求学生模仿小岛的写作思路,写一篇自己的文章;2.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逐篇点评,并鼓励学生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最后要求学生在下次课堂上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追求精益求精。

三、教学反思本次语文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完《小岛》这篇文章之后,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小岛这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对人类的贡献。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发现,小到一个小岛,也是人类自然资源的宝库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跟读课文、分组讨论和模仿写作等方法来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多表现自己,让学生在不断发掘知识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保持好的语文学习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岛》教学反思
《小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指导学生感悟文本,努力达成高效课堂。

一、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上课伊始,我先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断提升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

《论语》中共有117个问题,其中109个是弟子问孔子的,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是孔子问学生的。

这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

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与鲜活。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

第一,教法服从学法。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这是向学生传授学法的最好形式。

从学生学会一篇课文的角度来设计教路,每个程序中,既有要达到的目标,又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

教学中,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达到学懂学会。

久而久之,经过反复训练,这种教法逐渐会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第二,练习紧扣学法。

学生有了学习方法,还应转化为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给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方法的契机,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感悟文本语言。

如,语言描写:“战士们有蔬菜吃吗?”“走,去看他们吃什么!”“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动作描写: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

将军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把菜汤舀到战士们的碗里。

外貌描写:“喉咙哽了一下”。

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

心理描写:将军留宿小岛了解战士的生活;将军准备推广这种种菜方法,让这一带守岛部
队都吃上新鲜蔬菜。

学生从这些描写中读懂了将军是一个关心战士,与士兵平等的人。

四、给学生主动探索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

教师如果担心学生不会学习,如果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学习,学生怎么能学会学习?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抱着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

五、给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学会合作。

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留意课文中的细节,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情感,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