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梯

合集下载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封闭楼梯间:这种楼梯有防火门和墙将楼梯和走廊隔开,和敞开楼梯间相比,封闭楼梯间的安全性更好,但不能完全隔绝烟气进入。

2. 敞开楼梯间:这类楼梯和走廊、大厅等相连,敞开在建筑内,没有用防火门等隔开。

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会影响人员疏散。

3. 室外楼梯:在建筑外墙上设置楼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疏散楼梯形式,这类楼梯安装在室外,为全部敞开式,发生火灾时也不用担心人员从楼梯疏散时因为烟气蔓延呼吸困难等等。

4. 防烟楼梯间:进入这类楼梯间通常需要穿过两个防火门,这类疏通楼梯的安全性更高,楼梯还设置了防烟设施,能够防止发生火灾时,烟气蔓延在楼梯间。

5. 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内设置了两个相互交叉、隔绝的疏散楼梯,每层楼梯间梯段为单跑梯段,这类疏散楼梯也被称为叠合楼梯。

在选择疏散楼梯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层数、耐火等级等因素,并按照有关消防规范进行设计。

剪刀楼梯间设置的要求

剪刀楼梯间设置的要求

剪刀楼梯间设置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剪刀楼梯间也是常见的一种楼梯,主要用于塔式高层建筑。

在消防工程师考试中也曾出现过剪刀楼梯相关的考题,小编为各位二级消防工程师考生整理了剪刀楼梯设计规范。

一、一般规定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6.1.2.2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

6.1.2.3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

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6.1.9 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00m 计算。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6.1.9的规定。

居住建筑首层疏散外门净宽:1.10米。

6.1.10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净宽应通过人数门100人不小于1.0米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

单面布置房间的住宅,其走道出垛处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米。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6.3.1(强)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6.6.3(强)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不应小于2.0米,七层以下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低于1.5米。

6.3.4楼梯为剪力墙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米。

6.5.2(强)位于阳台、外廊及开场楼梯平台下部的公共出入口,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6.5.3公共出入口处应有标志,十层及十层以上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应设门厅。

二、住宅设剪刀楼梯时,设计中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一)首层:1、首层对外的疏散门都应该设乙级防火门。

理由:防烟楼梯防止烟进入,门应该能自动关闭。

剪刀梯计算规则

剪刀梯计算规则

剪刀梯的计算规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楼梯的踏步数和楼梯的面积。

1. 楼梯的踏步数:通常情况下,楼梯的踏步数是通过楼层高度除以每个踏步的高度来计算的。

例如,如果楼层高度为3米,每个踏步的高度为0.15米,那么楼梯的踏步数就是3/0.15=20。

2. 楼梯的面积:楼梯的面积通常是通过踏步的深度乘以踏步的宽度再乘以踏步数来计算的。

踏步的深度通常是0.3米,踏步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在0.26米到0.28米之间。

因此,如果楼梯的踏步数为20,踏步的深度为0.3米,踏步的宽度为0.26米,那么楼梯的面积就是0.3*0.26*20=1.56平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剪刀梯的计算规则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规定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计算时应参考当地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此外,对于带有休息平台的剪刀梯,计算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休息平台会增加楼梯的面积。

研究剪刀楼梯间在住宅设计中的消防安全性问题

研究剪刀楼梯间在住宅设计中的消防安全性问题

研究剪刀楼梯间在住宅设计中的消防安全性问题该类型为三合一前室,在住宅建筑中属于常见类型,它是两部防烟楼梯(一对剪刀梯)和消防电梯公用一个防烟前室,且防烟前室为侯梯厅,此设计多维两梯4户:左右各1户,下方2户。

其中,①,②住户必须经过一段走道才能进入前室,③,④住户可直接进入前室,故此设计对于③,④住户比较便捷。

设备井设置在前室,有较好的通风效果,楼梯间设有窗户,有较好的采光效果,侯梯厅与楼梯前室部分走道合用,因此,部分公摊面积减少,电梯直达性强,但是电梯运行时的噪声对③,④住户产生的影响较大,不利于住户休息。

1.2 B型剪刀楼梯间该类型是由两部独立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和一部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所组成,如图二所示。

图二 B型剪刀楼梯间此设计多为两梯6户:左右各1户,下方4户。

其中,①,②住户以及③,④住户,必须经过一段走道,才能进入电梯前室或楼梯前室,⑤,⑥住户可直接进入电梯前室,故此设计对于⑤,⑥住户比较便捷。

设备井设置在走道,对走道有较好的通风效果,楼梯间设有窗户,有较好的采光效果,由于此设计各个前室独立设置,故公摊面积较大,电梯直达性强并且紧贴楼梯间,电梯运行时的噪声对住户不产生影响,有利于住户休息。

1.3 C型剪刀楼梯间该类型是由一部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共用一个防烟前室,与另一部防烟楼梯单独设置防烟前室所组成,如图3所示。

图三 C型剪刀楼梯间此设计多为两梯4户:左右各1户,下方2户,其中,①、②住户可直接进入楼梯前室,③、④住户必须经过一段走道才可以进入楼梯前室或电梯前室,但是由图可看出③、④住户距离电梯合用前室距离较近,故此设计对于③、④住户比较便捷。

设备井设置在楼梯前室及公共走道,有较好的通风效果,楼梯间与电梯前室设有窗户,有较好的采光效果,电梯单独置于一侧,但是紧贴③住户墙壁,电梯运行时的噪声对③住户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该住户休息。

1.4 D型剪刀楼梯间该类型是由两部防烟楼梯间共用一个防烟前室和一部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所组成,此设计多为两梯4户,左右各1户,下方2户,其中③、④住户必须经过一段走道才能进入楼梯间共用前室,但是由图可看出③、④住户距离电梯前室较近,故此设计对于③、④住户比较便捷。

剪刀楼梯在各类建筑中的运用

剪刀楼梯在各类建筑中的运用

剪刀楼梯在各类建筑中的运用摘要:分析了剪刀式楼梯间的特点以及在高层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结合《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相关要求,提出不同使用功能的高层建筑采用剪刀式楼梯间的条件各不相同的观点。

关键词:建筑安全疏散剪刀楼梯间火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建造高层建筑已成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一种手段,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造型的高层建筑相继出现,一方面这些高层建筑造型挺拔,易形成对景,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天际线;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率日益增加,而建筑物失火后,首要的问题是被困人员应能及时、顺利地到达地面的安全区域。

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里,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火灾17起,死亡1772人,平均每起死亡93人。

对国内外大量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80%以上是因为没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设施或管理不善招致火烧、缺氧窒息、烟气中毒和房屋倒塌而死亡。

因此,这类华丽的高层建筑的出现,无疑对其消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类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合理是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安全疏散重中之重为疏散楼梯的设计,面对多种多样的楼梯形式,笔者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建筑中采用剪刀楼梯这一特殊形式作为疏散楼梯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一、剪刀楼梯间定义及特点剪刀楼梯,有的称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是套梯。

它是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

在其楼层之间的梯段一般为单跑直梯段(如图一所示)。

图一剪刀楼梯的特点,一是在同一楼梯间里设置了两个楼梯,具备两条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二是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利用较为狭窄的空间,设置两部楼梯,这两部楼梯分属两个不同的防火分区,因而降低了建筑中的公摊面积,提高了建筑面积使用率。

二、剪刀楼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一)剪刀楼梯在高层居住建筑中的运用目前,城市新建居住小区均以高层居住建筑为主,而此类建筑大多为塔式建筑,其疏散楼梯的设计也极为重要,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1.2条也作了明确规定,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

剪刀梯按大空间疏散的原理

剪刀梯按大空间疏散的原理

剪刀梯按大空间疏散的原理
从设计角度来看,剪刀梯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大、疏散时间短的
特点。

因此,在设计剪刀梯时,需要考虑楼梯的宽度、坡度、承载
能力等因素,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容纳大量人群快速疏散。

此外,剪刀梯的出口位置也需要合理规划,以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并
且顺利地疏散出去。

从管理角度来看,剪刀梯按大空间疏散的原理需要配合相关的
应急预案和演练。

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组织疏散演练,让员工
和访客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技巧,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还需要配备专门的疏散指挥人员,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
人群疏散,避免拥挤和混乱。

从技术角度来看,剪刀梯按大空间疏散的原理需要配备相关的
安全设施和设备。

比如,需要安装紧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断电情
况下人们能够清晰看到疏散路线;需要安装紧急广播设备,及时向
人群发布疏散指令和安全提示;还需要配备紧急救援设备,以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伤员救治和疏散救援。

总的来说,剪刀梯按大空间疏散的原理需要从设计、管理和技
术多个角度全面考虑,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疏散大量人群,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这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楼梯设计-剪刀楼梯

楼梯设计-剪刀楼梯

楼梯设计-剪刀楼梯一般来讲,楼梯设计中楼梯作为高层建筑当中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方式,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多次应用交叉楼梯和剪刀楼梯作为垂直防火疏散的形式,现对其进行了分析。

剪刀楼梯概述一般来讲,我们经常将剪刀楼梯设计认为是叠合楼梯,主要是在同一个楼梯之间设置一对互相重叠,但是又不同的两个楼梯。

关于楼层间的梯段问题,剪刀楼梯为单跑直梯段,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在同一个楼梯间能够设置两个楼梯,在发生危险时有两条疏散通道可供使用。

因为剪刀楼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比较小的空间,可以达到两个楼梯的作用,所以剪刀楼梯在高层建筑当中比较普遍,一般是应用其作为疏散楼梯。

剪刀楼梯安全性评价指标一般来讲,楼梯设计中楼梯间的经济性是通过楼梯自身和其他的相关辅助设施的面积来决定的,其安全性一般是在发生火灾时,有效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

对于剪刀楼梯的相应情况来看,它的疏散通道独立性需要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我们应用如下这些指标对于剪刀楼梯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给予比较。

1.楼梯设计建筑面积:楼梯、电梯以及公共通道等在建筑中一般用于人员疏散安全的空间,是不能做为住宅套内空间的使用,其墙体轴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2.楼梯设计安全性:楼梯间保证人员的疏散能力,即在火灾产生后,对于高层建筑的着火层必须要有一条安全疏散通道才可以不受火灾烟气的影响,防止产生窒息现象。

3.楼梯设计独立性:高层建筑剪刀楼梯的疏散通道能够很好的保持自身空间,主要是在:假如一个楼梯发生火灾,存在着大量的烟气,那么还能够很好的保证另外一个楼梯无烟。

剪刀楼梯设计的主要优点与其他楼梯进行比较,能够很好的节约空间,按照高层情况可以同一空间并置两部单跑直梯或者双跑平行或三跑楼梯或四跑楼梯等形式,此种模式寄居的关系是建立在双方既统一又独立的条件之上的。

有一些平面要求比较紧凑的建筑,例如塔式建筑中,能够很好的减少交通占用的面积,不断提高建筑的使用面积系数。

剪刀楼梯用于防火分区处案例

剪刀楼梯用于防火分区处案例

剪刀楼梯用于防火分区处案例剪刀楼梯是一种特殊的楼梯形式,它的两个楼梯分支在某个楼层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剪刀”形状。

这种设计在建筑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防火分区处。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刀楼梯在防火分区处的应用、设计要求以及优缺点。

一、剪刀楼梯的定义和作用剪刀楼梯是一种创新的设计,它可以有效地划分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域,同时具备良好的导向性和美观性。

在防火分区处,剪刀楼梯的作用尤为重要。

当火灾发生时,剪刀楼梯可以帮助隔离火源,阻止火势蔓延,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

二、剪刀楼梯在防火分区处的应用在防火分区处,剪刀楼梯应满足一定的防火性能要求。

例如,楼梯的材质、栏杆、防火门等构件都需要采用防火材料。

此外,剪刀楼梯的设置还需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如满足最小净宽度、最小间距等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剪刀楼梯可以与其他防火措施相结合,共同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三、剪刀楼梯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剪刀楼梯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设计师需充分考虑楼梯的走向、坡度、高度、空间布局等因素,确保楼梯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保证楼梯的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方还需注意楼梯的防滑、防水、防潮等处理,提高楼梯的使用寿命。

四、剪刀楼梯的优点与局限性剪刀楼梯的优点主要包括:占用空间小、造型美观、导向性强、疏散速度快等。

这种楼梯形式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商业综合体。

然而,剪刀楼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维护保养要求较高等。

因此,在选择剪刀楼梯时,需充分考虑其适用场景和经济性。

五、总结剪刀楼梯作为一种高效的防火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剪刀楼梯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防火性能、实用性和美观性。

然而,剪刀楼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充分考虑其优缺点,权衡利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共建筑剪刀楼设计的安全隐患---从剪刀楼的安全隐患看建筑设计行业的道德底线本论文的初衷来自于在华信大厦的走楼梯经历,有一个寒假在华信的10楼楼上课,华信是我们学校旁边一栋28层的高层写字楼,由于地价昂贵,寸土寸金,标准层929方,在里面工作和学习感觉空间狭小。

核心筒位于整个写字楼的中间,有三部电梯,电梯对面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传说中的剪刀梯,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这就是剪刀梯,但是当我每次和同学在高峰期下课后,不愿意去排队等电梯下楼,便索性一起从剪刀梯跑下来,每人一个入口,互不干扰,两步楼梯在一个狭长的空间里交错,但从上到下一直都是相隔一道厚厚的墙,可以听到声音但是就是见不到人,一开始感觉十分有趣,但是由于专业的习惯,逐渐地对其防火疏散功能起极大地质疑,尽管我知道这种楼梯的设置十分地省地方,看似每层也有两个互不干扰的疏散出口,而且如果中间的隔墙符合一定的规范,的确可以算是两个防火分区,但是看着每跑接近18个梯级的狭长楼梯,我是首先在心里上觉得当火灾发生时,这种楼梯必然会出乱子。

但是主观感受必定是没有实际意义,我对剪刀梯也许也是偏见,借此法规课的结课论文,我便可对此好好作一番研究和探讨。

只有在18层以上的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才适合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所谓剪刀梯就是上下层之间的楼梯中间设有拐弯,三层楼的楼梯之间像一把剪刀。

剪刀梯一般都是两部梯合起来做剪刀楼梯间,两个出口距离较近满足不了通廊式居住建筑的疏散要求,没有单独一部做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要不就是造型楼梯且疏散梯,所以单独设置的剪刀梯一般多用在低层,以通廊式宿舍为例,两个出口情况,不超过6 层能设置一部非封闭楼梯剪刀梯。

“剪刀楼梯”是连系建筑物楼层之间的通常形式之一。

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

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

在其楼梯间的梯段一般为单跑直梯段。

剪刀楼梯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同一楼梯间里设置了两个楼梯,具有两条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

剪刀楼梯在平面设计中可利用较狭窄的空间,设置两部楼梯,这两部楼梯分属两个不同的防火分区,因而提高了建筑面积使用率。

如上面一些基本简介,我所看到的大部分资料,都是在强调剪刀梯的经济实用,既节省空间,又完美地解决了规范问题,消防通道,又防烟又放火,火灾同时从两个疏散口疏散,是目前最节省,最经济,最合理又能满足要求的消防通通,达到了利益最大化。

等于在一个空间内设计了两部楼梯。

作为一个设计师,在甲方重重压力下,在地段繁华的CBD,为了帮业主省下每一寸空间去盈利,而又应付严格的审核,看到剪刀梯很难不动心。

但是在我看来,现在的许多业主都缺乏危机感,而到了真正的灾难发生时又束手无策,而我们必须原谅业主的心里感受,一方面他们都是为了赚钱,金钱有时候必然蒙蔽人的双眼,另一方面他们很多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外行出资方。

而作为建筑师,作为一个职业城市建设者,在满足各方要求之外,必须具有别人所不能预见到的前瞻性,面对别人看不到的隐患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总的来说,眼里不能总是只有钱,职业道德是所有工程的底线。

剪刀梯是否能像传统的楼梯一样足够应对突发事件,目前来所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而大量的高层却都使用上了这种潮流的设计,不得不说是利益心在作祟。

因为大部分设计师在抉择时,并没有在应该保守的地方保守,而在安全问题上冒险,历史都证明将会酿成大错。

而在我国现行防火规范中规定“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见到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

(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

塔式住宅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注意上文中规范的用词,是确有困难时才设置剪刀梯,而目前我们看到的如此多的剪刀梯,难道都是“确有困难”吗?还是设计师在一开始就已经认定了剪刀梯的“首选地位”呢?而这仅仅是文字上的约束不力,下面我将详细地探讨一下核心的内容,也就是对这种剪刀梯防火防烟能力的探讨,这也很好地回答了我之前的质疑,也对现在浮躁的社会敲响了警钟。

首先剪刀式楼梯在平面设计中可利用较为狭窄的空间起两个楼群的作用,楼梯段应是完全分隔的。

然而调查发现,在缓化市现代广场工程高层住宅部分中,为了加强剪刀式楼梯间的自然采光,增添靠内墙梯段的明亮度,将两个梯段之间不用墙体隔开,只作栏杆扶手,使各梯段的空间相互连通,形成一十垂直贯通的楼梯间。

这样设计不能满足剪刀式楼梯的条件,发生火灾时的访排烟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如果楼梯间内任何一层的一个入口进入烟气后,必将向上蔓延,使进座垒楼唯一的楼梯同失去安全疏敞的功能。

剪刀式楼梯的两个梯段之间设置隔墙后,防火防烟性能固然大有改善,但同时会使高层建筑内的灭火和抢险教人的行动带来更加复杂和困难。

因为这种剪刀式楼梯每隔一层才能到达同一层的垂直位置如果事先没有在每层防火门上作好标志,银可能造成消防队员难以及时到造发生火龙的楼层,贻误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工作。

所以剪刀式楼梯与灭火战斗和抢先教人之间将产生矛盾。

这种情况虽然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剪刀式楼梯间的两个出口处,如只设一个共用防烟前室,必将降低安全度。

剪刀楼梯是垂直方向的两个疏散通道,两梯段之间如没有隔墙,则两条通道是处在同一空间内。

若楼梯间的一个出口进烟,会使整个楼梯间充斥烟雾。

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在两个楼段之间设分隔墙,使两条疏敞通道成为各自独立的空间,即便有一个楼梯进烟,还能保证其他楼梯是无烟区。

当止灾发生后,烟雾自任意一方进入防烟楼梯间前室,大量的烟雾必将弥漫整个剪刀式楼梯间,严重影响两个方向的疏散,所谓代替两个疏散口的效果也会随之消失。

但是在通常的平面设计中,为提高电梯使用率或是合用自然排烟井等原因,仍然只设置一个共用防烟前室,其后果是造成上述缺陷。

最后,剪刀式楼梯间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垂直贯通的,楼梯间中间有的没有设计休息平台,楼梯的倾斜角度设计大于45度,在疏散的过程很容易造成人员精神恐慌和发生挤踏现象。

特别是在公共建筑中人们往往平时对该剪刀式楼梯不熟恶,在火灾发生时,在选择疏散的过程中极容易造成拥挤现象。

但是要满足疏散距离的要求。

既然是剪刀式楼梯,那两部楼梯的疏散出口扎堆,楼层上某一点疏散距离超过规范要求。

要满足疏散宽度的要求。

如果是商场,平时或高峰期间顾客很多,按照规范要求单部疏散楼梯的宽度往往很宽,采用剪刀式楼梯,宽度会更大,会造成建筑物中央筒体部分体积庞大,浪费。

通过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对比于传统楼梯,剪刀梯存在诸多弊端,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我通过多么复杂的手段去勘测得来的第一手数据,而是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如果说我自己在华信的经历是主观的的,那么这些分析就印证了我主观的偶然正确性,起码在这个剪刀梯上,在人命关天的问题上我的忧虑是有理由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见得不是建筑行业内部的共识,因为如果连我这样的普通学生都会想到的问题,从事建筑行业多年的人士难道会忽略掉吗?但是现在剪刀梯的广泛使用似乎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而出现在山西晚报上的一篇报道看起来让人啼笑皆非,但却深刻地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22日,记者在省城建设路附近一栋高层住宅楼采访,碰到路女士正出门。

当被问到是否知道她住的楼是剪刀楼梯时,她一脸诧异地说,“真没想到,经常走楼梯,却不知是这个构造。

”说到这儿,她心中的一个谜终于解开了。

前两个月的一天中午,她接8岁的孩子放学回家。

孩子说要爬楼梯,一转眼就跑进了楼门。

路女士担心楼道光线暗不安全,放好自行车就小跑着在后面追。

在楼梯间,路女士一边快速上楼一边喊儿子,只听儿子一会儿答应一会儿不答应。

可路女士不停歇地跑到12层家中,家人说没见孩子回来。

这下路女士可急了,一路追上来,并没见孩子的人影啊!正着急,她儿子气喘吁吁地跑回了家。

当时路女士很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一直觉得是儿子跟她开了个玩笑,可儿子坚持说是走楼梯上来的。

她想起这件事就觉得奇怪,经记者一解释,她才明白。

她和儿子走的两个楼道,并不相通,用的是两套楼梯。

顺“原路”找手套闹岔了没找着22日,家住双塔东街高层住宅的段女士,听说记者采访剪刀楼梯的事后,饶有兴致地讲起发生在她身上的趣事。

上个月,她住的高层由于检修,电梯全部停运。

段女士的婆婆出门回来,走楼梯上到15层的家中。

婆婆一进门就说,楼道里黑乎乎的,不小心把手套掉了一只,也没顾上找。

段女士立刻拿着手电一边下楼一边帮婆婆找手套,可一直走到一层也没找到。

段女士一直都很纳闷,当时楼道那么黑,不应该被人捡走呀。

听了记者的解释,段女士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根本不知道楼梯是剪刀样的构造。

她们的楼道东西各有一个楼道口,但楼梯都在中间,她一直以为虽然走的是两个不同的门,但用的都是一套楼梯,没想到其中另有奥秘。

段女士说,回想找手套这件事,那一定是她和婆婆走的不是一个楼门,用的不是一套楼梯,是彻底走“岔”了。

记者发现剪刀楼梯是啥九成业主不知。

为此他们做了一个小调查“什么是剪刀楼梯?”在高层小区采访时,记者随机问了二十位业主,大多都答不上来,只有两位能准确描述出来。

“你们楼上的楼梯是不是剪刀楼梯?”昨日上午10时许,在迎泽区双塔寺街上,记者在一栋二十多层高的住宅楼下开始了随机调查。

面对这一问题,不论是门口的保安还是楼内的业主,很多都是茫然地摇头。

有一位先生则是好奇地瞪大了眼睛:“我们楼里有两个楼梯,但是拐来拐去挺奇怪。

”他称,自己家住15层,平时常走楼梯锻炼身体,每回走的时候他都要琢磨,但都没琢磨出是怎么回事,包括家里人也不知道。

当记者一解释,他才恍然大悟:“今天可是开眼了,我们这原来叫剪刀楼梯啊,而且它还具备这种防火功能,长了见识!”而有的居民听完记者解释仍是一头雾水。

就连从事工程审计的张先生也笑着说新鲜:“头回听说剪刀楼梯。

”以上报道说明什么?说明剪刀梯应用的增长速度和群众的接受速度不成正比,大部分人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剪刀梯,即使亲身经历过,也要花好一段时间才能理解其工作原理,特别是对年纪比较大的居民,经常会闹出一些生活的小插曲。

表面上看去很搞笑,但是认真想一下,连每天使用的居民都搞不懂的楼梯,平时又不是经常使用而多用电梯,一到紧急关头,不仅弄晕了居民,连消防员也搞傻了,这种设计如何及格。

这就好比你在楼道设置了十分高效的灭火器,但是使用方式是新式的,上面又只有德文的使用说明,居民一般就见到很新潮的样子,好像很安全的感觉,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人会用。

说了那么多剪刀式电梯的坏话,其实并不代表完全否定,我始终认为,在真正的设计“确有困难时”,剪刀梯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的剪刀梯许多还是需要改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提高其安全度,让其不那么让人揪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