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楼梯间设置的要求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封闭楼梯间:这种楼梯有防火门和墙将楼梯和走廊隔开,和敞开楼梯间相比,封闭楼梯间的安全性更好,但不能完全隔绝烟气进入。
2. 敞开楼梯间:这类楼梯和走廊、大厅等相连,敞开在建筑内,没有用防火门等隔开。
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会影响人员疏散。
3. 室外楼梯:在建筑外墙上设置楼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疏散楼梯形式,这类楼梯安装在室外,为全部敞开式,发生火灾时也不用担心人员从楼梯疏散时因为烟气蔓延呼吸困难等等。
4. 防烟楼梯间:进入这类楼梯间通常需要穿过两个防火门,这类疏通楼梯的安全性更高,楼梯还设置了防烟设施,能够防止发生火灾时,烟气蔓延在楼梯间。
5. 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内设置了两个相互交叉、隔绝的疏散楼梯,每层楼梯间梯段为单跑梯段,这类疏散楼梯也被称为叠合楼梯。
在选择疏散楼梯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层数、耐火等级等因素,并按照有关消防规范进行设计。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刀)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楼梯间设置要求⼀、楼梯间设置的通⽤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前室外墙上的窗⼝与两侧门、窗、洞⼝最近边缘的⽔平距离不应⼩于1.0m;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丙类液体管道;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穿过或设置可燃⽓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体管道和可燃⽓体计量表时,应采⽤⾦属管和设置切断⽓源的阀门。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位置不应改变。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室内陆⾯与室外出⼊⼝地坪⾼差⼤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封闭楼梯间;②、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级防⽕门;③、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楼梯间,确需共⽤楼梯间时,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和⼄级防⽕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8、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确需采⽤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度不应⼤于10°,且每级离扶⼿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于220mm。
9、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间的⽔平净距不宜⼩于150mm。
10、⾼度⼤于10m的三级耐⽕等级建筑应设置通⾄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对⽼虎窗,宽度不应⼩于0.6m,且宜从离地⾯3.0m⾼处设置。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为了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较好地发挥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作用,在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一般指建筑物室内有墙体等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应符合下述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4)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2)封闭楼梯间指设有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1)汽车库中人员疏散用的室内楼梯。
(2)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高层库房的疏散楼梯。
(3)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 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层以上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
(4)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设置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下述防烟楼梯间的设置。
(2)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设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出口处设有前室面积不小于规定数值,并设有防烟设施,或设专供防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公共建筑楼梯及安全出口疏散门的设置要求

公共建筑楼梯及安全出口疏散门的设置要求一、安全疏散的通用要求1.两个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距离不应下雨5米;地铁车站安全出口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安全出口之间净距不应小于IOm;2、建筑的楼梯一个通至屋顶,自动扶梯及电梯不得作为疏散出口;3、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条件:非人员密集场所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人数不超过30人、埋地不超过10米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作为其中一个出口;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的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的设备间、面积不大于50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15人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房间可设一个疏散门;4、建筑内敷设的汽车库,当电梯通至汽车库时应设电梯厅,应采用2.0小时的防火隔墙和以及防火门进行分隔;5、安全出口的上方应设置防火挑檐,挑出的宽度不得小于LO小时;二、公共建筑的安全晞散要求1.公共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和楼层应设置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2、规范允许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的而条件:a、单层或多层的首层且建筑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人数不超过50人(托儿所.幼儿园除外);b、除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可设一个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的而条件:①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层数不超过3层、每层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50人;②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每层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25人;③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每层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二层人数之和不超15人;3、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的条件:①防火分区是以防火墙进行划分的;②防火分区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时应有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防火分区面积小于100o平方米应有一个紫铜室外的安全出口;③借用的疏散出口宽度不得大于本防火分区需要的出口宽度的30%,且各层总的疏散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关于大于54米的采用剪刀楼梯间住宅建筑筒体的设置问题

关于大于54米的采用剪刀楼梯间住宅建筑筒体的设置问题
(一)存在疑难问题
2015年05月01日起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在住宅建筑尤其是超54米的住宅建筑剪刀楼梯间及前室防火设计上,有一些不明之处,建设单位争议较大,以致我支队在相关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查过程困难重重,为更改提升审核公开公平和服务质量,故将有关问题进行梳理讨论。
(二)问题研讨及结论
问题经专家研讨和讨论,会议认为:
1、当每个单元每层户数不超过6户(含6户时),住宅采用剪刀楼梯间时,每个前室对应的户数不应超过3户,防烟楼梯间前室之间的分隔可采用常开式平开防火门进行分隔,开启方向不限,可不设置回廊;
2、当每个单元每层户数超过6户时,住宅采用剪刀楼梯间时,防烟楼梯间前室之间的分隔可采用防火隔墙和常开式平开防火门进行分隔,开启方向不限,当前室对应的户数超过3户时,要求设置回廊,双向疏散,回廊上可以设置1个尽头式走道,位于尽头式走道上的户数不应超过3户;
3、当住宅采用剪刀楼梯间时,前室为三合一前室时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要求设置回廊,回廊上可以设置2个及2个以下的尽头式走道,位于尽头式走道上的户数不应超过3户;
4、除1至3条设置形式外,住宅的疏散距离和宽度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如部局和消防总队或修编的《住宅建筑规范》对住宅设置形式有新的要求,应按照新的要求执行。
关于在高层住宅及公建使用剪刀梯改版

关于在高层住宅及公建使用剪刀梯改版在现代建筑领域,高层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其中,楼梯作为重要的垂直交通设施,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使用便利。
剪刀梯作为一种特殊的楼梯形式,在高层住宅及公建中的应用也面临着改版的需求和挑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剪刀梯。
剪刀梯是一种在同一楼梯间内设置的两个相互交叉且互不相通的疏散楼梯。
它的特点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两条独立的疏散通道,增加了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剪刀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传统的剪刀梯设计在空间利用上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剪刀梯往往需要较大的楼梯间面积,这在高层住宅和公建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
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城市环境中,如何优化剪刀梯的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成为了改版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剪刀梯的疏散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当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如果楼梯间内的通风和排烟设施不完善,烟雾可能会迅速弥漫,影响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性。
因此,在改版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加强剪刀梯的通风和排烟效果,确保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疏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剪刀梯进行改版是势在必行的。
在改版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优化剪刀梯的平面布局。
通过合理调整楼梯的踏步尺寸、楼梯宽度和转角位置等,可以在满足疏散要求的前提下,减小楼梯间的面积。
例如,可以采用更加紧凑的踏步设计,或者将楼梯的转角设置得更加合理,以减少空间的浪费。
其次,改进剪刀梯的结构形式。
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如高强度钢材、预制混凝土构件等,可以减轻楼梯的自重,提高楼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也可以探索更加创新的楼梯结构形式,如螺旋式剪刀梯、折线式剪刀梯等,以适应不同建筑的需求。
此外,加强剪刀梯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是改版的重要内容。
增加楼梯扶手的高度和强度,设置防滑踏步,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都可以提高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性。
你知道什么建筑允许设置剪刀楼梯吗

你知道什么建筑允许设置剪⼑楼梯吗
《建筑设计防⽕规范》规定对于楼层⾯积⽐较⼩的⾼层公共建筑,在难以按本规范要求间隔5m 设置2个安全出⼝时可以采取变通措施即设置剪⼑楼梯,其设置范围主要包含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具体的要求如下。
⼀、⾼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疏散门⾄最近疏散楼梯间⼊⼝的距离不⼤于10m时,可采⽤剪⼑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极限不低于1.0h的防⽕隔墙;
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户门⾄最近疏散楼梯间⼊⼝的距离不⼤于10m时,可采⽤剪⼑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防烟楼梯间。
梯段之间应设置耐⽕极限不低于i.ooh的防⽕隔墙。
2、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
3、共⽤时,前室的使⽤⾯积不应⼩于6m2。
4、楼梯间的前室或共⽤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
5、楼梯间的共⽤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时,合⽤前室的使⽤⾯积不应⼩于12m2,且短边不应⼩于2.4m。
剪刀楼梯间标准定义

剪刀楼梯间标准定义
剪刀楼梯间标准定义是指根据相关安全规范和建筑设计标准,对剪刀楼梯间的
规格、尺寸和布局等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
首先,剪刀楼梯间应具备足够的宽度,以确保人员疏散时的安全通行。
通常情
况下,剪刀楼梯间的最小宽度应符合本地建筑规范的规定,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疏散。
其次,剪刀楼梯间应设有合适的楼梯扶手,并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扶手的高
度和位置应适合大多数人的身高和体型,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此外,扶手的材质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如防滑和耐磨等要求,以确保人员在使用楼梯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另外,剪刀楼梯间的照明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安全标准,剪刀楼梯间应
有充足的照明,确保人员在楼梯间内具备清晰的视野。
此外,照明设施应采用防水、防爆和防火等特性,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仍能够正常使用楼梯。
最后,根据建筑规范,剪刀楼梯间还应设置火警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以提供
安全保障。
这些装置和设备的布置位置应符合相关的消防规范,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和进行初期扑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剪刀楼梯间标准定义涉及到楼梯间的宽度、扶手、照明和消防设施
等方面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疏散通道,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刀楼梯间设置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剪刀楼梯间也是常见的一种楼梯,主要用于塔式高层建筑。
在消防工程师考试中也曾出现过剪刀楼梯相关的考题,小编为各位二级消防工程师考生整理了剪刀楼梯设计规范。
一、一般规定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6.1.2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6.1.2.2 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
6.1.2.3 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
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6.1.9 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00m 计算。
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6.1.9的规定。
居住建筑首层疏散外门净宽:1.10米。
6.1.10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净宽应通过人数门100人不小于1.0米计算,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
单面布置房间的住宅,其走道出垛处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米。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6.3.1(强)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
6.6.3(强)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不应小于2.0米,七层以下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低于1.5米。
6.3.4楼梯为剪力墙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米。
6.5.2(强)位于阳台、外廊及开场楼梯平台下部的公共出入口,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6.5.3公共出入口处应有标志,十层及十层以上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应设门厅。
二、住宅设剪刀楼梯时,设计中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首层:
1、首层对外的疏散门都应该设乙级防火门。
理由:防烟楼梯防止烟进入,门应该能自动关闭。
2、首层疏散门应该设1200mm。
由于净宽不小于1100mm,那么最小设1200(深圳规定1250)mm宽。
首层疏散外门包含首层楼梯通至室外所经过的所有门,意思是楼梯直接对外的就是楼梯门,经过前室(或扩大前室)从门厅出去的,还包含前室及门厅的门。
3、走道净宽应不小于1200mm(单面布房)或者1300mm(双面布房)
例如:门对面有墙体等物体时。
4、地下室利用剪刀梯作为疏散出口的,与住宅的疏散楼梯应设【耐火极限不小于2小时】的隔墙分隔,并在核心筒大样中表示此墙耐火时间。
5、出口的门前2.000m范围内不能有踏步,门顶设防坠落挡板。
6、疏散门开向大堂,那么疏散门至大堂外门直线距离小于15m。
(二)标准层:
1、剪刀梯中间的隔墙可以为100(150)mm,能满足【耐火极限不小于2小时】。
2、剪刀梯的梯平台净宽不小于1300mm,或许除去面层,至少都应该1350mm。
3、梯段宽度不小于1100,除去面层及扶手,至少应该设1200(1250)mm。
4、楼梯间、前室门不应小于1.0(1.05)米,由于净宽不小于0.9m。
5、原则上不要做三合一前室或前室套连,特殊困难时做三合一前室应满足12平方和宽2.4米的要求。
(三)屋面层:
1、出屋面疏散门应设乙级防火门,往屋面开启,宽度不小于1.0m。
2、消防电梯机房或许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设甲级防火门。
消防电梯机房开窗2m内不应有其他窗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