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汽车构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合集下载
汽车构造课件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轻柴油牌号的选择
2018/6/18
9
AUTOMOBILE STRUCTURE
5.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1、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与过程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条件与汽油机有很大的不同。
柴油机工作时,进气行程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只是在压缩行程
接近终了时,才将高压柴油喷入燃烧室。喷油持续时间只占15°~35°
(4)黏度 是评定柴油稀稠度的一项指标,与柴油的流动性有关。 粘度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黏度减小,流动性增强;反之, 当温度降低时,黏度增大,流动性减弱。
2018/6/18
7
AUTOMOBILE STRUCTURE
概述
(5)凝点 柴油的凝点(凝固点)是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柴油的凝点应比工作环境的最低温度低3~5°。否则,柴油的凝点 过高会堵塞油路。 柴油的牌号数与柴油的凝点有关。国产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 GB252-2000《轻柴油》中,把柴油按照凝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共7种牌号。数字表示凝点的温度,如 –10号柴油的凝点是零下10 度,10号柴油的凝点则是零上 10度。 选择柴油时,应按照本地当月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选用轻柴油 牌号。
室和分隔式燃烧室。
(1)统一式燃烧室 采用统一式燃烧室时,喷油器直接向燃烧室内喷射柴油,借助油
束形状与燃烧室形状的合理匹配以及空气的涡流运动,迅速形成可燃
混合气。亦称为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由气缸盖的平面和活塞顶内的凹坑及汽缸壁组成,
凹坑的形状多采用ω 形和球形。
2018/6/18
汽车构造
AUTOMOBILE STRUCTURE
中职教育-《汽车构造》课件:单元6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齐忠志 林志伟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一)低压油路部分 低压油路部分包括燃油箱、输油泵、燃油滤清器和低压油管。 1 输油泵
输油泵的功用是使柴油产生一定的压力,以克服燃油滤清器和管 路的阻力,连续向高压油泵输送足够的柴油。目前输油泵常见的有电 动输油泵(滚柱泵)和齿轮泵两种。电动输油泵仅用于乘用车或轻型 商用车,可装在油箱内或油箱外低压油管上。齿轮式输油泵为机械式, 用于乘用车、越野车及各类重型车辆,输油泵与高压油泵组合在一起, 或由发动机直接驱动。
(一)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入们就开始研究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来替代
机械控制。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使柴油机在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能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发 展经历了三代。
电控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概述
1 第一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位置控制式 位置控制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大部分传统机
电控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
(二)高压油路部分 高压油路部分主要包括高压油泵、压力控制阀、共轨管、喷油器
和高压油管。 1 高压油泵
高压油泵的功用是压缩燃油,并按照发动机性能各方面的要求供 应经压缩的燃油。
它会不断地将燃油送入共轨管,以保持系统压力。高压泵通常安 装在柴油机上,通过联轴器、齿轮、驱动链条或者驱动齿带由发动机驱 动。高压油泵可以由低压油路过来的燃油或者发动机主油道过来的机油 进行润滑。
次喷射; (4)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泛,可在各级各类车辆
上应用。
电控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概述
电控高压共轨式喷射系统良好的喷射特性优化了燃烧过程,改进 了发动机转矩特性,同时使发动机油耗(与同功率的汽油车相比,油 耗可节省25%一30%),颗粒物排放、有害气体排放及噪声等指标都得 到明显改善。
输油泵的功用是使柴油产生一定的压力,以克服燃油滤清器和管 路的阻力,连续向高压油泵输送足够的柴油。目前输油泵常见的有电 动输油泵(滚柱泵)和齿轮泵两种。电动输油泵仅用于乘用车或轻型 商用车,可装在油箱内或油箱外低压油管上。齿轮式输油泵为机械式, 用于乘用车、越野车及各类重型车辆,输油泵与高压油泵组合在一起, 或由发动机直接驱动。
(一)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入们就开始研究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来替代
机械控制。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使柴油机在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能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发 展经历了三代。
电控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概述
1 第一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位置控制式 位置控制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大部分传统机
电控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
(二)高压油路部分 高压油路部分主要包括高压油泵、压力控制阀、共轨管、喷油器
和高压油管。 1 高压油泵
高压油泵的功用是压缩燃油,并按照发动机性能各方面的要求供 应经压缩的燃油。
它会不断地将燃油送入共轨管,以保持系统压力。高压泵通常安 装在柴油机上,通过联轴器、齿轮、驱动链条或者驱动齿带由发动机驱 动。高压油泵可以由低压油路过来的燃油或者发动机主油道过来的机油 进行润滑。
次喷射; (4)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泛,可在各级各类车辆
上应用。
电控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概述
电控高压共轨式喷射系统良好的喷射特性优化了燃烧过程,改进 了发动机转矩特性,同时使发动机油耗(与同功率的汽油车相比,油 耗可节省25%一30%),颗粒物排放、有害气体排放及噪声等指标都得 到明显改善。
汽车构造教案06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室与喷油器
型燃烧室 球形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
孔式喷油器
涡流室式燃烧室 预燃室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
轴针式喷油器
应用:
二、孔式喷油器
直接喷射燃烧室,
调压螺栓
孔数1~8个,孔径 进油管
0.15~0体、针阀偶 件、顶杆、调压弹 簧、回油管接头
针阀 高压油腔
间变化,需采用较大的过量空气系数。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1、备燃期:A-B 2、速燃期:B-C, 3、缓燃期:C-D,
D点为温度最高 点:2000-2500K 4、后燃期:D-E
燃烧室分类
1、统一式燃烧室:又称直接喷射 燃烧室。常见结 构有型燃烧室 和球型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由主燃烧室和 副燃烧室组成。 常见型式有涡流 室燃烧室和预燃 室燃烧室。
加入裂化煤油 加入添加剂 烷基奈 乙烯醋酸乙烯脂
§6.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的特点 1、柴油机燃料的混合和燃烧在气缸内进行;
混合气形成的空间小、时间短。 2、柴油粘度大,蒸发性差,不宜雾化和气,
不利于混合气的形成。 3、边喷边燃烧混合气的成分变化形成缺氧和富
氧区,形成不同的排放物。 4、燃烧室各处混合气成分不均匀,且随时
分隔式燃烧室
预燃室燃烧室 盖上有预燃室,预燃室 与主燃室有通道,活塞 为平顶。
优点:对喷油的雾化质量 要求不高,运转平稳,燃 烧噪音小。
缺点:流动损失和散热损 失大,经济性较差,起动 性也较差,为保证冷起动, 多装有电热塞。
涡流室式燃烧室
优点:工作柔和,空 气利用率较高,喷射 压力也较低12~14
第六章 柴油机供给系
概述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喷油器 喷油泵 调速器
汽车发动机构造之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B、停油:当喷油泵停止供油时,( 出油阀在弹簧作用下落座,由于减压环 带的减压作用),高压油腔内油压骤然 下降,作用在喷油器针阀的锥形承压面 上的推力迅速下降,在弹簧力的作用下 ,针阀迅速关闭喷孔,停止喷油。
高压油腔 C、回油
•
2)轴针式喷油器 孔径:1~3mm
特点:
工作原理 与孔式相 喷油压力:同12~14MPa
•
二)、输油泵
(1)功用 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柴油自燃油箱输送到喷油泵,并
维持一定的供油压力以克服管路及燃油滤清器阻力,使 柴油在低压管路中循环。 (2)输油量
一般为柴油机全负荷需要量的3~4倍 (3)类型
活塞式、膜片式、滑片式和齿轮式 (4)活塞式输油泵
1)安装位置 安装在柱塞式喷油泵的侧面,并由喷油泵凸轮轴上
手油泵工作
偏心轮 滚轮 挺杆 推杆 出油口
出油阀
调压 弹簧
喷油泵凸轮轴
泵体
手柄 手油泵
B
A
活塞
进油阀 进油口
用手油泵上下运动来泵油清除燃油系统内的空气。
•
三)、柴油滤清器
(1)功能
出油口
滤除柴油中的机械 限压阀
杂质和水分,保证供油
系统正常工作,延长零
部件的使用寿命
(2)类型与结构
柴油滤清器多采用
纸质滤芯
3)燃油顺气流沿球面切线方向喷入时,
约95%被喷涂均布在室壁上,形成一层
薄的油膜 ,5%散布在燃烧室空间形成
火源,点燃混合气。
4)油膜逐层蒸发、逐层卷走、逐层燃
烧,形成燃气涡流。燃烧先慢后快
5)喷油压力较高,油耗率较低。能适
应多种不同着火性能的燃料。
6)工作柔和,噪音小,又叫轻声发动
高压油腔 C、回油
•
2)轴针式喷油器 孔径:1~3mm
特点:
工作原理 与孔式相 喷油压力:同12~14MPa
•
二)、输油泵
(1)功用 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柴油自燃油箱输送到喷油泵,并
维持一定的供油压力以克服管路及燃油滤清器阻力,使 柴油在低压管路中循环。 (2)输油量
一般为柴油机全负荷需要量的3~4倍 (3)类型
活塞式、膜片式、滑片式和齿轮式 (4)活塞式输油泵
1)安装位置 安装在柱塞式喷油泵的侧面,并由喷油泵凸轮轴上
手油泵工作
偏心轮 滚轮 挺杆 推杆 出油口
出油阀
调压 弹簧
喷油泵凸轮轴
泵体
手柄 手油泵
B
A
活塞
进油阀 进油口
用手油泵上下运动来泵油清除燃油系统内的空气。
•
三)、柴油滤清器
(1)功能
出油口
滤除柴油中的机械 限压阀
杂质和水分,保证供油
系统正常工作,延长零
部件的使用寿命
(2)类型与结构
柴油滤清器多采用
纸质滤芯
3)燃油顺气流沿球面切线方向喷入时,
约95%被喷涂均布在室壁上,形成一层
薄的油膜 ,5%散布在燃烧室空间形成
火源,点燃混合气。
4)油膜逐层蒸发、逐层卷走、逐层燃
烧,形成燃气涡流。燃烧先慢后快
5)喷油压力较高,油耗率较低。能适
应多种不同着火性能的燃料。
6)工作柔和,噪音小,又叫轻声发动
汽车构造 发动机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掌握喷油器、喷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了解A型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VE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理解调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具有识别柴油机供给系辅助装置的能力
➢了解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
➢了20解20/柴5/1油7 机的进、排气系统
a
1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6 .1 柴油及其使用性能 一、柴油的使用特性
应用较广
11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6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
三、柴油机燃烧室
分隔燃烧室
燃烧室类型
涡流室式
预燃室式
组成 混合气形成
副燃烧室体积大,50~80% 上半部直接铸出,下半部耐热钢做 成,镶入气缸
空间雾化混合
副燃烧室镶入气缸盖,体积占 25~45%
空间雾化混合
涡流运动
副室中强烈的涡流运动
在此阶段,开始燃烧很快,但由于氧气减少,废气增多,
燃烧条件不利,故燃烧越来越慢,但燃气温度却能继续升高到
1973~2273K。缓燃期内,通常喷油已结束。
·后燃期(DE):从最高温度点起,燃烧在逐渐恶化的条件下于
膨胀行程中缓慢进行直到停止。
在此期间,压力和温度均降低。
2020/5/17
a
8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2020/5/17 (a)ω型燃烧室
a(b)球形燃烧室
9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6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
三、柴油机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为两个部分,主燃烧室位于活塞顶,而副燃烧室位于缸盖上,主副燃烧室通 过通道相同,喷油嘴位于副燃烧室内。 (1)涡流燃烧室 ·主副燃烧室之间通过狭窄的切向通道相通,空气被挤入涡流室形成强烈有规则 涡流运动,大部分柴油在涡流室内燃烧,形成二次涡流混合燃烧 (2)预燃燃烧室 ·空气被挤入预燃室产生无规则紊流,小部分柴油在预燃室内燃烧,产生二次紊 流混合完全燃烧。
汽车构造教程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6)供油开始和结束,动作敏捷,断油干脆,避免滴油。
三、分类: ①柱塞式喷油泵 ②喷油泵- 喷油器 ③转子分配式喷油泵(VE) 四、A型喷油泵
分泵
驱动轴
调速器 泵体 输油泵
A型喷油泵的构造
(一)组成
泵体部分 泵油机构 供油量调节机构 驱动机构
(二)分泵的构造 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高压油管接头、出油阀弹簧、 柱塞弹簧及座、挺杆。
优点:所以工作柔和,空气 利用率较高,喷射压力也 较低。
缺点:热损失大,经济性差, 起动困难。
单孔喷油器
电热塞
涡流室式燃烧室
§6.3 柴油滤清器
一、作用:
除去柴油中的尘土、水分或其他机械杂质和温度变 化及空气的接触过程从柴油中析出少量的石蜡,以降 低对精密偶件的磨损,从而提高功率,降低油耗。
二、分类
出油阀偶件 柱塞偶件
油量调节 机构
驱动机构
1. 柱塞偶件
(1)结构
柱塞—有直槽、45°斜槽,改变其 与径向孔位置可改变循环供油量。
柱塞套—有径向油孔(与低压油 腔相通),应用定位螺钉定位。
柱塞偶件精密配合偶件,配合间 隙为0.002~0.003mm。 要求:成对使用,不能互换。
拆装维修时要作好记号。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概述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与燃烧室 柴油滤清器 输油泵 直列柱塞喷油泵 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调速器 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喷油器 PT燃油供给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器 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 喷射系统
§6.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 述
一、 功用:储存、滤清、输送,依柴油机工况定时、 定量、定压、向气缸供给雾化柴油,完成空气供给以 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和废气的排出任务。 二、 组成:
三、分类: ①柱塞式喷油泵 ②喷油泵- 喷油器 ③转子分配式喷油泵(VE) 四、A型喷油泵
分泵
驱动轴
调速器 泵体 输油泵
A型喷油泵的构造
(一)组成
泵体部分 泵油机构 供油量调节机构 驱动机构
(二)分泵的构造 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高压油管接头、出油阀弹簧、 柱塞弹簧及座、挺杆。
优点:所以工作柔和,空气 利用率较高,喷射压力也 较低。
缺点:热损失大,经济性差, 起动困难。
单孔喷油器
电热塞
涡流室式燃烧室
§6.3 柴油滤清器
一、作用:
除去柴油中的尘土、水分或其他机械杂质和温度变 化及空气的接触过程从柴油中析出少量的石蜡,以降 低对精密偶件的磨损,从而提高功率,降低油耗。
二、分类
出油阀偶件 柱塞偶件
油量调节 机构
驱动机构
1. 柱塞偶件
(1)结构
柱塞—有直槽、45°斜槽,改变其 与径向孔位置可改变循环供油量。
柱塞套—有径向油孔(与低压油 腔相通),应用定位螺钉定位。
柱塞偶件精密配合偶件,配合间 隙为0.002~0.003mm。 要求:成对使用,不能互换。
拆装维修时要作好记号。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概述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与燃烧室 柴油滤清器 输油泵 直列柱塞喷油泵 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调速器 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喷油器 PT燃油供给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器 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 喷射系统
§6.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 述
一、 功用:储存、滤清、输送,依柴油机工况定时、 定量、定压、向气缸供给雾化柴油,完成空气供给以 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和废气的排出任务。 二、 组成:
汽车构造示意图——柴油机汽车供给系 PPT课件

往复运动:完成压油、泄压、油压平衡过程。 旋转运动:以进油为主,配油过程。
三、调速器 (一)定义
在柴油机喷油泵中安装的,在柴油机要求的转速 范围内能随着柴油机外界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 量,以保持柴油机转速基本稳定运转的装置。 (二)柴油机安装调速器的原因
1、由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决定 若负荷发生变化时,将引起超速运转和可能熄火
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出油阀座):保证供油敏 捷,停油干脆;出油阀和出油阀座的配合间隙稍大于 柱塞偶件的配合间隙。
还有柱塞弹簧、上下柱塞弹簧座、出油阀弹簧、出油 阀紧座等。
2)供油量调节机构: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通过转 动柱塞来改变循环供油量。
组成:供油拉杆等( 5-16 ) 3)驱动机构:油泵工作的动力传动机构。
组成:挺柱体部件(5-17)、油泵凸轮轴及正时齿 轮等。
4)泵体:高压泵各零部件的安装机体。(5-18) 2、工作原理(5-19) 1)运动过程 柱塞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出油阀在出油阀座 内上下移动;挺柱体部件上下移动;油泵凸轮轴及正 时齿轮转动。
2)泵油过程 分吸油、压油、泄油过程进行。 柱塞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两个行程。 油泵凸轮轴及正时齿轮转动一圈。 有效压油行程hg:柱塞上行从开始压油
作用:合理组织气体运动,促进气与油更好地混合, 以保证燃烧过程更加完善。 1、直喷式燃烧室(5-1)
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燃烧室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小,动力性、经济性好, 热效率高,冷启动性能好;但是由于油与气的混合要求 速度快,所以对喷油系统产生的喷油压力要求高,工作 比较粗暴,排放较差。
2、分开式燃烧室(5-2) 由主、副燃烧室构成: 主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副燃烧室:在缸盖中加工而成。有通道与主燃
三、调速器 (一)定义
在柴油机喷油泵中安装的,在柴油机要求的转速 范围内能随着柴油机外界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 量,以保持柴油机转速基本稳定运转的装置。 (二)柴油机安装调速器的原因
1、由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决定 若负荷发生变化时,将引起超速运转和可能熄火
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出油阀座):保证供油敏 捷,停油干脆;出油阀和出油阀座的配合间隙稍大于 柱塞偶件的配合间隙。
还有柱塞弹簧、上下柱塞弹簧座、出油阀弹簧、出油 阀紧座等。
2)供油量调节机构: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通过转 动柱塞来改变循环供油量。
组成:供油拉杆等( 5-16 ) 3)驱动机构:油泵工作的动力传动机构。
组成:挺柱体部件(5-17)、油泵凸轮轴及正时齿 轮等。
4)泵体:高压泵各零部件的安装机体。(5-18) 2、工作原理(5-19) 1)运动过程 柱塞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出油阀在出油阀座 内上下移动;挺柱体部件上下移动;油泵凸轮轴及正 时齿轮转动。
2)泵油过程 分吸油、压油、泄油过程进行。 柱塞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两个行程。 油泵凸轮轴及正时齿轮转动一圈。 有效压油行程hg:柱塞上行从开始压油
作用:合理组织气体运动,促进气与油更好地混合, 以保证燃烧过程更加完善。 1、直喷式燃烧室(5-1)
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燃烧室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小,动力性、经济性好, 热效率高,冷启动性能好;但是由于油与气的混合要求 速度快,所以对喷油系统产生的喷油压力要求高,工作 比较粗暴,排放较差。
2、分开式燃烧室(5-2) 由主、副燃烧室构成: 主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副燃烧室:在缸盖中加工而成。有通道与主燃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述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冷却系统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述
前言
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在于燃 料的性质不同,汽油的蒸发性要比柴油的蒸发性要好,同时 汽油与柴油的燃烧温度也不相同(汽油:燃点427℃, 汽油燃烧 最高温度1200℃ 柴油:燃点220℃ ,柴油燃烧最高温度1800℃), 点火方式也不同(汽油机:火花塞点火;柴油机:压燃)。柴油发 动机的燃料供给也不相同。
课后作业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2、柴油机可燃混合气是怎样形成的? 3、柴油发动机有哪些特点? 4、叙述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三、柴油机的特点
2、柴油编号
重柴油:多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
柴油 轻柴油:多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柴油机
汽车用柴油机都是高速的,必须用轻柴油。 凝点分为10,0,-10,-20, , 。
柴油编号
牌号越高凝点越低。
选用时,号数应比实际气温低5~10℃。
4、排气装置:排气管道、消音器
排气歧管
消音器
三、柴油机的特点
1、使用性能指标
这个要 记住啊!
柴油是在533-623k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碳氢化合物
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能力(自然性);16烷值越高,发火性越好。 蒸发性——指柴油的汽化能力;其指标由柴油的蒸馏实验来确定。 粘度——决定柴油的流动性;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凝点——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备注:“R”和“C”是“燃”和“柴”字的汉语拼音字头,凝点在0℃以上的则 在"一"前加上"Z"字。
三、柴油机的特点
3、柴油机的特点
压缩比大(15~22),热效率高(30%~40%) 经济性好,故障少,油路系统机件精密、耐用。 高压柴油喷入燃烧室,混合气在燃烧室内形成,
——冷却系统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述
前言
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原因在于燃 料的性质不同,汽油的蒸发性要比柴油的蒸发性要好,同时 汽油与柴油的燃烧温度也不相同(汽油:燃点427℃, 汽油燃烧 最高温度1200℃ 柴油:燃点220℃ ,柴油燃烧最高温度1800℃), 点火方式也不同(汽油机:火花塞点火;柴油机:压燃)。柴油发 动机的燃料供给也不相同。
课后作业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2、柴油机可燃混合气是怎样形成的? 3、柴油发动机有哪些特点? 4、叙述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三、柴油机的特点
2、柴油编号
重柴油:多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
柴油 轻柴油:多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柴油机
汽车用柴油机都是高速的,必须用轻柴油。 凝点分为10,0,-10,-20, , 。
柴油编号
牌号越高凝点越低。
选用时,号数应比实际气温低5~10℃。
4、排气装置:排气管道、消音器
排气歧管
消音器
三、柴油机的特点
1、使用性能指标
这个要 记住啊!
柴油是在533-623k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碳氢化合物
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能力(自然性);16烷值越高,发火性越好。 蒸发性——指柴油的汽化能力;其指标由柴油的蒸馏实验来确定。 粘度——决定柴油的流动性;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凝点——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备注:“R”和“C”是“燃”和“柴”字的汉语拼音字头,凝点在0℃以上的则 在"一"前加上"Z"字。
三、柴油机的特点
3、柴油机的特点
压缩比大(15~22),热效率高(30%~40%) 经济性好,故障少,油路系统机件精密、耐用。 高压柴油喷入燃烧室,混合气在燃烧室内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15
6
概述
(5)凝点 柴油的凝点(凝固点)是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柴油的凝点应比工作环境的最低温度低3~5°。否则,柴油的凝点 过高会堵塞油路。 柴油的牌号数与柴油的凝点有关。国产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 GB252-2000《轻柴油》中,把柴油按照凝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共7种牌号。数字表示凝点的温度,如 –10号柴油的凝点是零下10 度,10号柴油的凝点则是零上 10度。 选择柴油时,应按照本地当月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选用轻柴油 牌号。
第5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 概述 ➢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 喷油器 ➢ 喷油泵 ➢ 调速器 ➢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 ➢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 涡轮增压器
2021/2/15
1
5.1 概述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柴油机不同工况的要求,定时、定 压、定量地把柴油按一定的规律喷入气缸,使之与空气迅速地混合和 燃烧,并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 目前,柴油机主要用于长途运输车、中型载货汽车,尤其是超重型 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和轿车也有装用柴油机的。 柴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由于柴油粘度大、蒸发性差,所以工作 时必须采用高压喷射的方法,在压缩行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将柴油 以雾状喷入燃烧室,直接在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借助气缸内空 气的高温自行发火燃烧。 由此可见,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构造及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燃 料供给系有很大不同。
当柴油喷入燃烧室灼热的空气中之后,蒸汽状Ⅲ态的柴缓油燃与期空气中 的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且反应不断地加强,温度升高,一个或几个区 域所产生的热量达到燃料的自燃温度时,便出现火Ⅳ焰。 后燃期
备燃期内,由于化学反应速度比较慢,放热量不多,以致气缸内 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很小。
气缸内压力与曲轴转角关系
2021/2/15
2021/2/15
4
概述
(2)蒸发性 指柴油汽化的能力,用柴油馏出某一百分比的温度范围即馏程和 闪点表示。 柴油的蒸发性常由蒸馏试验决定,就是将一定数量的柴油加热,分 别测定蒸发出50%、90%、95%馏分时的温度,并分别定名为50%馏出温 度、90%馏出温度和95%馏出温度。 50%馏出温度即柴油馏出50%的温度,此温度越低,柴油的蒸发性 越好。国家标准规定此温度不得高于300℃,但没有规定最低温度。 90%和95%馏出温度越低,可燃混合气燃烧越完全,油耗越低。 为了控制柴油的蒸发性不致过强,标准中规定了闪点的最低数值。 柴油的闪点指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柴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混合 气接近火焰时,开始出现闪火的温度。闪点低,柴油蒸发性好。
2021/2/15
2
概述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1
柴油箱
2
输油泵
3
调速器
4 喷油提前调节装置
5
喷油泵
6
喷油器
7
高压油管
8
柴油细滤器
9
低压油管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021/2/15
3
概述
2、柴油 柴油和汽油一样都是石油制品。在石油蒸馏过程中,温度在200~ 350℃之间的馏分即为柴油。 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用于高速柴油机,重柴油用于中 、低速柴油机。汽车柴油机均为高速柴油机,所以使用轻柴油。 柴油的发火性、蒸发性、低温流动性、黏度和凝点等性能对柴油机 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 (1)发火性 指柴油的自燃能力,用十六烷值评定。柴油的十六烷值越高,发火性 越好,柴油越容易自燃。国家标准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0~50 之间。
5.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1、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与过程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条件与汽油机有很大的不同。
柴油机工作时,进气行程进入气缸的是纯空气,只是在压缩行程 接近终了时,才将高压柴油喷入燃烧室。喷油持续时间只占15°~35° 曲轴转角,可燃混合气形成的时间很短,形成的可燃混合气很不均匀, 在燃烧室的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期,可燃混合气的浓度相差都很大。
2021/2/15
7
概述
轻柴油牌号 10号 5号 0号 -10号 -20号 -35号 -50号
2021/2/15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下列范围内的地区 适用于装有预热设备的高速柴油机 8°以上 4°以上 -5°以上 -5~-14° -14°~-29° -29°~-44°
轻柴油牌号的选择
8
根据气缸中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特点,可将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 程按曲轴转角分为四个阶段,即备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2021/2/15
9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1)备燃期
指喷油始点到燃烧始点之间的曲轴转角。 活塞达到上止点前某一个角度,燃料开始喷入Ⅰ燃烧室备,燃此期时由于 燃料温度低(约 60℃ 左右),又来不及与热空气Ⅱ混合反速应燃,期因此不 能立即着火燃烧。
2021/2/15
5
概述
(3)低温流动性 用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评定低温流动性。 凝点是指柴油失去流动性开始凝固时的温度,而冷滤点则是指在特定 的试验条件下,在1min内柴油开始不能流过过滤器20mL时的最高温度。 一般柴油的冷滤点比其凝点高4~6℃。
(4)黏度 是评定柴油稀稠度的一项指标,与柴油的流动性有关。 粘度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黏度减小,流动性增强;反之, 当温度降低时,黏度增大,流动性减弱。
10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2)速燃期 从燃烧始点到气缸内压力达到最高点之间的曲轴Ⅰ转角。备燃期
Ⅱ 速燃期 速燃期的特点是:火源迅速形成,由于备燃期所积存起来的燃料 和速燃期正在喷入的燃料同时进行燃烧,使燃烧速Ⅲ度迅速缓加燃快期,气缸 内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最高压力可达6~9MPa 。对于高速柴油机, 最高压力点一般出现在上止点后 6°~15°曲轴转Ⅳ角处。后燃期
这一时期的放热量为每循环放热量的30%左右。
气缸内压力与曲轴转角关系
2021/2/15
11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3)缓燃期
缓燃期是从最高压力点到最高温度点的之间的Ⅰ曲轴转备角燃。期 缓燃期的特点是:开始阶段燃烧仍以很快的速度进行,气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