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
第5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第五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柴油的性能指标。
2、掌握柴油机燃烧室的分类,喷油器分类、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柴油机燃烧室与喷油器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
3、掌握柱塞式喷油泵中的A型泵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中的VE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4、了解两速调速器和全速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5、了解喷油提前角调节器及柴油机供给系的辅助装置。
6、掌握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组成。
7、了解电控柴油供给系。
重点与难点1、喷油器分类、组成与工作原理。
2、柱塞式喷油泵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两速调速器和全速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都是直接在燃烧室内进行的。
燃烧过程:高温压缩空气雾状柴油燃烧喷射物理化学变化持续喷射雾状柴油喷射柴油燃烧的主要特点(1)混合气的形成是在气缸内进行的。
(2)混合与燃烧的时间很短(0.0017~0.004秒)。
(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
(4)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是同时、连续重叠进行的,即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目录♦第一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及燃料♦第二节喷油器♦第三节喷油泵♦第四节调速器♦第五节柴油机燃油供给系辅助装置♦第六节柴油机进排气系统♦第七节PT燃油供给系统♦第八节电控柴油机简介第一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及燃料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及要求1)在适当的时刻,将一定数量的洁净燃油增压后以适当的规律喷入燃烧室。
各缸的喷油定时和喷油量相同且与柴油机运行工况相适应。
喷油压力、喷油雾化质量及其在燃烧室内的分布与燃烧室类型相适应。
2)在每一个工作循环内,各气缸均喷油一次,喷油次序与气缸工作顺序一致。
3)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以保证柴油机稳定运转,尤其是稳定怠速,限制超速。
4)存储一定数量的燃油,保证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
二、组成(一)柱塞式喷油泵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示意组成(二)三、柴油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
柴油机供给系教案

柴油机供给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喷油泵、喷油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 学会分析柴油机供给系统故障,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燃油箱输油泵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调速器2. 喷油泵的结构与功能喷油泵的分类柱塞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喷油泵的调节原理3. 喷油器的结构与功能喷油器的类型喷油嘴喷油泵喷油压力调节4. 柴油机供给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方法维修注意事项5. 动手实践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拆装与检修喷油泵、喷油器的调试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定期进行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故障分析的掌握程度。
2. 动手实践: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柴油机供给系统模型:用于展示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 喷油泵、喷油器等实物:用于讲解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4. 维修工具和设备:用于实践操作。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3-4课时:讲解喷油泵的结构与功能。
第5-6课时:讲解喷油器的结构与功能。
第7-8课时:分析柴油机供给系统故障,学习维修方法。
第9-10课时:进行动手实践,拆装与检修柴油机供给系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柴油机供给系教案

柴油机供给系第一讲柴油机供给系概述第二讲喷油器第三讲喷油泵第四讲调速器第五讲辅助装置第六讲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第七讲柴油机供给系的维修第八讲柴油机供给系的调试第九讲柴油机供给系的故障诊断实训一、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实训二、喷油泵、调速器的检查与调试实训三、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实训四、柴油机供给系的故障诊断第一讲柴油机供给系概述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概述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功用。
2、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的要求。
3、掌握柴油机供给系各装置的连接关系。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柴油机供给系各装置的连接关系、柴油机供给系要求。
多媒体课件、启发研讨式教学教学难点柴油机供给系的要求。
启发研讨式教学教学媒知识点编号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目的所用时间1 多媒体课件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功用。
柴油机供给系基础知识35m体的选择2 多媒体课件柴油机供给系各装置的连接关系。
柴油机供给系基础知识25m板书设计每节主题第一节概述一、功用及要求1、功用:储存、滤清柴油,提高油压,高压喷油、雾化2、要求:(1)按需供油;(2)定时喷油;(3)良好的喷油质量;(4)供油规律及供油持续时间合理、适当;(5)防“高速飞车,低速熄火”。
二、组成1、燃油供给:高压油路:喷油泵出口→ 喷油器油压:10 以上,喷油泵建立低压油路:油箱→ 喷油泵入口油压:0.15~0.3,输油泵建立2、空气供给装置: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等3、混合气形成装置:燃烧室4、废气排出装置:排气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等。
教学过程结构设计知识柴油机供给系的基本组成是什么?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供给系有何特点?性练习形成本次课的内容为基础概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为以后基本技能学习奠定基础。
性评价返回第二讲喷油器教学过程结构设计知识柴油机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性练习形成本次课的内容为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为以后基本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性评价返回第三讲喷油泵教学过程结构设计知识柱塞式喷油泵的基本组成及泵油原理是什么?性练习形成本次课的内容为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为以后基本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完整版)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五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学目标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掌握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喷油器的检测方法教学难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手段讲授法、图例讲解、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教学后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柴油机供给系统〖理论知识〗一、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1)燃油供给装置。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调速器、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等,如图5-1所示。
(2)空气供给装置。
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气缸盖内的进气道等。
(3)混合气形成装置即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
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气缸盖内的排气道、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和烟度限制器等。
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
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如图5-2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当曲轴转到上止点前O点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当曲轴转到A点位置时,喷油器开始喷油。
第七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第七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1、教学目的:了解柴油机混合器形成、燃烧室结构特点;掌握喷油器的作用机理,喷油泵柱塞副、出油阀副的结构;掌握调速器的作用原理及分类。
2、教学内容:(1)概述(2)燃烧室(3)喷油器(4)喷油泵(5)调速器3、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作业练习、课后答疑4、教学过程:一、柴油机燃油系统组成及燃料1、作用柴油机供给系根据柴油机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将一定量的燃油(柴油)压力适当提高,并按规定时间以一定的规律喷入气缸,使之与空气混合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在高温下自行燃烧、作功,而后将废气排出。
2、组成与工作原理柴油机燃料系由供油装置、进排气装置和燃烧室等部分组成。
供油装置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和回油管等组成,如图7-1所示。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输油泵通过进油管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并提高到一定的压力送往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流进喷油泵的低压油腔。
喷油泵工作时,燃油从低压油腔进入高压泵腔内并提高压力,打开出油阀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以一定的压力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而燃烧作功。
整个供油系统可分为两条油路。
一条是从柴油箱到喷油泵入口,这段油路中的油压一般为 0.15 ~0.3MPa,称为低压油路。
低压油路用以向喷油泵提供清洁的柴油。
为保证喷油泵有充分的燃料供应,要求输油泵的供油量大于喷油泵供油量,所以始终有多余的燃油从喷油泵回油管流回油箱。
另一条是从喷油泵到喷油器,其油压一般在 10MPa以上(现在有的柴油机喷油压力高到 20MPa以上),这段油路称为高压油路。
其作用是增大柴油压力,使柴油通过喷油器呈雾状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缝隙渗漏的燃油经回油管流回油箱。
为了在发动机起动时排除整个油路中的空气,将柴油充满喷油泵的低压油腔,在输油泵上装有手动输油泵(有的柴油机还装有电动燃油泵)。
发动机的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底面的空间构成燃烧室。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教案

第八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理论20学时,实训6学时,共26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共轨技术的特点作用、类型。
3.了解电控共轨柴油机的故障的诊断方法。
4.理解柴油机电控共轨技术的原理、工作情况和检修方法。
5.掌握柴油发动机各部件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6.掌握柴油机各种症状特征及检测方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我国车用柴油机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柴油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2003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柴油车产量增长达6.5倍,中、轻吨位以上载货车柴油机比例已高达73%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柴油机排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柴油机生产骨干企业的多种产品排放基本上达到了欧1排放标准,一汽-大众部分产品(捷达SDI、宝来TDI)更是达到欧2、欧3准。
从总体上看,汽油车在我国汽车产品中的主导地位仍没有改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本次课开始,我们开始学习柴油发动机构造及一般的检修方法。
[主讲内容]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1、功用(1)贮存、过滤和输送燃料;(2)根据柴油机的不同工况,以一定的压力及喷油质量将燃油定时、定量地喷人燃烧室,迅速形成良好的混合气并燃烧;(3)根据柴油机的负荷变化,调节供油量并稳定柴油机转速;(4)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中导出并排人大气中。
2、组成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形成及废气排出装置等四部分组成。
3、燃油供给装置的工作过程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1.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结合校本教材图8-2讲解)气缸内压力p随曲轴转角θ变化的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相应于上止点前的O点的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随着供油压力急剧升高,当转到A点的位置时,喷油器开始喷油。
喷油泵开始供油时刻的曲柄位置(O点)与其转至上止点位置时的曲轴转角称为供油提前角。
柴油机供给系教案

柴油机供给系教案第一章: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柴油机供油泵、喷油泵、喷油器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1.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及作用通过示教模型或实物,讲解供油泵、喷油泵、喷油器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章:柴油机供油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油泵的维修和调试方法2.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柴油机供油泵的维修和调试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供油泵的相关知识利用示教模型或实物,演示供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维修调试方法2.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演示供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维修调试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第三章:柴油机喷油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柴油机喷油泵的维修和调试方法3.2 教学内容柴油机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柴油机喷油泵的维修和调试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喷油泵的相关知识利用示教模型或实物,演示喷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维修调试方法3.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演示喷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维修调试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第四章:柴油机喷油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柴油机喷油器的维修和调试方法4.2 教学内容柴油机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柴油机喷油器的维修和调试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喷油器的相关知识利用示教模型或实物,演示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维修调试方法4.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演示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维修调试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第五章: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维修技巧5.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维修技巧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相关知识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故障原因和解决问题5.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故障原因和解决问题第六章: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性能测试与优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性能优化技巧6.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性能优化技巧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供给系统性能测试与优化的相关知识利用测试设备,演示性能测试过程和优化方法6.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演示性能测试过程和优化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第七章: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保养与维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知识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技巧7.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知识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保养与维护技巧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供给系统保养与维护的相关知识利用实物,演示保养与维护技巧7.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知识演示保养与维护技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第八章: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环保与节能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意义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环保与节能的相关知识8.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统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意义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环保与节能措施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环保与节能的相关知识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环保与节能的重要性8.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环保与节能的重要性第九章: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方法9.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柴油机供给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柴油机供给系统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问题解决方法9.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问题解决方法第十章: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使学生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10.2 教学内容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柴油机供给系统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柴油机供给系统未来发展前景及相关技术利用图文资料,展示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发展趋势10.4 教学活动介绍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通过图文资料,展示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发展趋势重点解析重点:1.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及作用2. 柴油机供油泵、喷油泵、喷油器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性能测试与优化方法4.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知识5.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环保与节能措施6.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7.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及相关技术难点:1. 柴油机供给系统中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2. 性能测试与优化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 保养与维护的正确操作步骤4. 环保与节能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方法5. 案例分析中问题的识别和解决策略6. 柴油机供给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和应用。
汽车构造教案06柴油机供给系

§6.4 喷油泵
功用: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 顺序,以一定规律适时、定量的向喷油器 输送高压燃油。
要求:1)各缸供油量相等 2)各缸供油提前角相等,持续角一致 3)供油次序与发火顺序一致 4)能迅速停止供油,防止喷油器发生滴漏现象。
分类:
柱塞式喷油泵 喷油泵——喷油器 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VP37轴向柱塞式分配泵
分隔式燃烧室
预燃室燃烧室 盖上有预燃室,预燃室 与主燃室有通道,活塞 为平顶。
优点:对喷油的雾化质量 要求不高,运转平稳,燃 烧噪音小。
缺点:流动损失和散热损 失大,经济性较差,起动 性也较差,为保证冷起动, 多装有电热塞。
涡流室式燃烧室
优点:工作柔和,空 气利用率较高,喷射 压力也较低12~14
工作时,在喷油泵驱动 机构的作用下,柱
塞作上、下往复运动, 从
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 过
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进油过程
泵油过程 回油过程
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6.5 调速器
速度特性:当调节拉杆位置不变时,供油量
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功 用: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而自动增
减喷油泵的供油量,使柴油机能
以稳定的转速运行。
降低阻 力矩, 在摇臂 上安装 减压机 构
启动辅助装置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
电控分配泵喷射系统
电控直列泵喷射系统
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
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
电控喷油器
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ω型燃烧室
优点:形状简单,结构 紧凑,燃烧室与水套接 触面积小,散热少,可 减少热损失,热效率高, 经济性较好。
缺点:工作粗暴,喷射 压力高17~22MPa,制 造困难,喷孔易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五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学目标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掌握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喷油器的检测方法教学难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手段讲授法、图例讲解、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教学后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柴油机供给系统〖理论知识〗一、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1)燃油供给装置。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调速器、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等,如图5-1所示。
(2)空气供给装置。
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气缸盖内的进气道等。
(3)混合气形成装置即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
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气缸盖内的排气道、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和烟度限制器等。
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
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如图5-2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当曲轴转到上止点前O点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当曲轴转到A点位置时,喷油器开始喷油。
O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供油提前角,A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喷油提前角。
图5-2 气体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二、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1.燃烧室1)统一式燃烧室统一式燃烧室是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
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借喷出油束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
所以统一式燃烧室又称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为主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
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连。
分隔式燃烧室的常见形式有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燃室式燃烧室两种。
2.喷油泵1)喷油泵的要求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2)喷油泵的分类喷油泵的结构形式较多,车用柴油机喷油泵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喷油器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三类。
3)柱塞式A型喷油泵的结构(1)分泵。
分泵是带有一对柱塞偶件的泵油机构,每一对柱塞和柱塞套只向一个气缸供油。
(2)油量调节机构。
油量调节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的要求,执行驾驶员或调速器指令,控制柱塞与柱塞套筒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从而调节喷油泵的供油量。
(3)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的功用是驱动柱塞在柱塞套内往复运动,使喷油泵完成供油过程。
它由凸轮轴和滚轮传动部件组成。
①凸轮轴。
凸轮轴结构如图5-13所示。
喷油泵的凸轮轴由柴油机的曲轴通过齿轮驱动,当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的部分与滚轮接触时,便克服柱塞弹簧的弹力推动柱塞向上运动;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后,柱塞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
为保证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缸都只能喷油一次,四冲程柴油机的喷油泵凸轮轴的转速应等于曲轴转速的1/2。
凸轮轴上的凸轮沿圆周方向的排列顺序还必须与发动机工作顺序相一致。
图5-13 凸轮轴结构②滚轮传动部件。
滚轮传动部件结构如图5-15 所示,滚轮通过滚针轴承安装在滚轮轴上,轴支承在滚轮体的座孔中,滚轮左侧圆柱面上镶有导向块,泵体上开有轴向长槽,导向块插入该槽中,使滚轮架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
图5-15 滚轮传动部件结构(4)泵体。
A型喷油泵泵体一般由铝合金铸成。
分泵、油量调节机构及传动机构都装在泵体上。
(5)喷油提前器。
其作用是随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喷油泵的供油起始角。
喷油泵的供油起始角是指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时所对应的喷油泵凸轮轴转角,它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
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是影响柴油机工作性能的重要而敏感的因素。
过早喷油,导致过早着火燃烧,气缸压力过早提高,造成了压缩负功增加,功率下降,油耗上升,起动困难,产生敲缸声音;过晚喷油,导致过晚着火燃烧,此时活塞已下行,空间容积增大,燃烧条件变差,造成排气冒黑烟,油耗上升,功率下降,排气温度升高,发动机过热。
4)柱塞式喷油泵的泵油原理柱塞式喷油泵利用柱塞在柱塞套内的往复运动实现吸油和压油。
柱塞由凸轮驱动,在柱塞套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此外它还通过调节机构可以绕本身的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喷油泵凸轮轴由柴油机曲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
其工作原理如图5-18所示。
图5-18 柱塞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3.喷油器1)喷油器的作用和类型2)喷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孔式喷油器。
图5-21 孔氏喷油器机构学生分组讨论孔式喷油器和轴针式喷油器的异同点,教师总结。
(2)轴针式喷油器。
轴针式喷油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孔式喷油器相同,主要差别是喷油嘴部分。
如图5-22所示为轴针式喷油器喷油嘴。
图5-22 轴针式喷油器喷油嘴4.调速器调速器是一种自动调节装置,它根据柴油机负荷及转速的变化,自动增减喷油泵的供油量,使柴油机能够以稳定的转速运行,避免在怠速不稳、遇到突然卸载时出现“超速”或“飞车”等现象。
另外,根据发动机的一些特殊要求,喷油泵调速器还可加装某些附属装置,如起动加浓、转矩矫正、增压补偿及大气压力补偿等装置,使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改善。
1)机械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调速器要实现其功能,必须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个是速度感应元件,另一个是调节供油拉杆的执行机构。
机械式调速器采用的是具有一定质量的与调速弹簧相平衡的钢球(飞块等)作为速度感应元件。
当转速发生变化时,利用感应元件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的变化来驱动执行机构以改变供油拉杆的位置。
2)两速式调速器实例两速式调速器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下的汽车柴油机。
它只能自动稳定和限制柴油机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中间转速范围由驾驶员控制。
如图5-27 RAD型两速式调速器。
三、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原理2.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构成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主要由喷油泵、高压油管、共轨管、电控喷油器、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及执行器组成,如图5-32所示,按功能可以分成电子控制系统、燃料供给系统两大部分。
掌握调速器的结构和功能。
图5-32 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1)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部分。
2)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的功能是将燃油加压成高压燃油,输入共轨内。
燃油供给系统包括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
(1)低压油路。
输油泵。
燃油滤清器。
通常燃油中会含有化合形态(乳浊液)或非化合形态(温度变化引起的冷凝水)的水。
如果这些水进入喷油系统,会对其产生腐蚀并造成损坏。
如图5-33所示为带有集水槽的燃油滤清器,每隔适当时间必须将水放掉。
有的滤清器带有报警装置,必须将水排出时,该装置的报警灯就会闪亮。
图5-33 燃油滤清器(2)高压油路。
高压油路由喷油泵、调压阀、高压油管、高压存储器(共轨管)、限压阀、流量限制器和电控喷油器等组成。
喷油泵讲解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5-34 径向柱塞式喷油泵示意图调压阀调压阀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况调整和保持共轨中的压力,共轨压力过高时,调压阀打开,一部分燃油经回油管返回油箱;共轨压力过低时,调压阀关闭,高压端对回油管封闭。
调压阀结构如图5-35所示,用安装法兰固定在喷油泵或共轨上。
衔铁销将钢球压在密封座上,以使高压端对低压端密封。
图5-35 调压阀结构高压存储器(共轨管)。
共轨管的作用是存储高压油,保持压力稳定 ,共轨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限压阀和流量限制器。
限压阀。
包括外壳(具有便于拧在共轨上的外螺纹)、通往油箱的回油管接头、可活动的活塞和压力弹簧等。
外壳在通往共轨的连接端有一个孔,此孔被外壳内部密封面上的锥形活塞头部关闭。
在标准工作压力(135 MPa)下,压力弹簧将活塞紧压在座面上,共轨呈关闭状态。
只有当压力超过系统最大压力时,活塞才受共轨中压力的作用而压缩,处于高压下的燃油流出。
燃油经过通道流入活塞中央的孔,然后经回油管流回油箱。
随着阀的开启,燃油从共轨中流出,降低了共轨中的压力。
流量限制器。
流量限制器的作用是防止喷油器出现持续喷油。
正常工作状态下,活塞处在静止位置,即在共轨端的限位件上。
一次喷油后,喷油器端的压力下降,活塞向喷油器方向运动。
活塞压下的容积补偿了喷油器喷出的燃油容积。
在喷油终止,活塞停止运动,不关闭密封座面,弹簧将活塞推回到静止位置,燃油经节流孔流出。
电控喷油器。
喷油始点和喷油量用电子控制的喷油器调整,它替代了普通喷油系统中的喷油嘴和喷油器总成。
喷油器用卡夹装在气缸盖中,直喷式柴油机中的安装不需要气缸盖在结构上有很大改变。
电控喷油器由孔式喷油嘴、液压伺服系统、电磁阀组件构成,燃油从高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