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湛江一模语文作文题及审题分析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等四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等四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等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王国维写了一篇专论艺术形式美的美学论文,题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这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艺术形式美的专论,值得我们重视。
王国维在这篇论文中,系统地考察了古雅(艺术形式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以下一些论点:一、艺术的意象(壮美或优美)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美(古雅)才能表现出来。
用王国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优美及宏壮必与古雅合,然后得显其固有之价值。
”“吾人之所以感如此之美且壮者,实以表出之之雅故,即以其美之第一形式更以雅之第二形式表出之故也。
”二、艺术的雅与俗的区分,就在于艺术形式美的不同。
换句话说,同一内容,同一意象,由于艺术形式美的不同,因而就有雅与俗的不同。
王国维说:“即同一形式也,其表之也各不同。
同一曲也,而奏之者各异;同一雕刻绘画也,而真本与摹本大殊。
诗歌亦然。
‘夜阑更炳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诗)之于‘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词),‘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之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修《蝶恋花》词),其第一形式同,而前者温厚后者刻露者,其第二形式异也。
一切艺术无不皆然,于是有所谓雅俗之区别起。
”三、但是艺术形式美不应该突出自己。
王国维说:“优美及宏壮之原质愈显,则古雅之原质愈蔽。
”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论断。
意思是说,艺术形式美的使命在于整个艺术形象的完美,因此只有通过否定自己,才能实现自己。
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形式美的一个传统的思想。
这个传统思想反映了艺术形式美的一条规律,当艺术的感性形式诸因素把艺术内容恰当地、充分地、完善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欣赏者为整个艺术形象的美所吸引,而不再去注意形式美本身时,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形式美。
2016年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剖析

2016年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10.11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迎接新世纪的晚会上,师生们济济一堂,心中升腾起振兴民族的使命感。
B.各民主党派代表畅所欲言,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表达了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信念。
C.米卢蒂诺维奇竟然把数十年一再受挫的中国队带进了世界杯足球赛的决赛圈,真令人刮目相看。
D.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或折冲尊俎,或纵横捭阖,在艰难中为新中国最初的外交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2.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
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
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 自出机抒居高临下气势碑礴虚无缥缈B.披枷带锁连绵不断荆棒遍地喘息甫定C. 眼花缭乱化险为夷载沉载浮瞬息万变D. 珊珊移动娓娓动听立竿见影横征暴敛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扼(ã要游弋(yì风驰电掣(châB.娱(yú乐伺(cì候强(qiáng人所难C.蓓蕾(lěi 犒(kào赏锲(qiâ而不舍D.讹(ã诈口供(gōng 行若狗彘(zhì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讥诮剑鞘悄然俊俏悬崖峭壁B、恪守咯血胳膊咯吱一丘之貉C、皈依篮板扳手返回坂上走丸D、遏止拜谒喝彩揭露竭忠尽智6.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为了侦破“12.6”特大银行抢劫案,我公安人员________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VIP专享】2016届湛江模拟语文试题

湛江市2015-2016学年高三调研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伴随技术化世界物质主义的兴起,艺术的地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轻视或忽略。
艺术在金钱、博物馆和市场的统治下,日益沦落为一种博物馆式的艺术——只是作为谈论和保存的对象面对我们。
艺术场成为彻底的名利场!这是何等的虚无——空虚、萎缩、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而虚无恰恰是世界“去魅”的必然结局。
“去魅”是指“那些充满迷幻力的思想和实践从世上的消失”。
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瓦解和世界的合理化过程。
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宗教—-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不断分化为科学、道德和文化各自独立领域的过程。
这种分化既具有解放的意义——使文化艺术从宗教、道德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也具有灾难性的意义——在世俗化的理性面前,文化艺术失去了终极意义的依托,不得不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和依据。
这不仅意味着艺术的非神圣化——艺术表现领域的世俗化、艺术家光环的失落和艺术重要性的降低,而且意味着艺术认同的危机——艺术仅仅是人们保存和收藏的对象,一种商品。
正是世界的去魅引发了艺术的去魅——艺术的非神圣化和艺术的对象化。
前者使艺术的表现失去了方向和意义,后者使艺术进入了美学的视界,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
这正是黑格尔最先所感所思,又被海德格尔一再阐释的东西。
黑格尔认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曾是艺术、宗教和哲学享有同样崇高地位的原因。
作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艺术是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在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作用和地位。
与此类似,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进入美学的视界乃是现代的根本现象之一。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6届湛江一中高三级11月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 1.(3分)C(不一定都产生于“乱世”,如“康熙”“雍正”“乾隆”王朝就不是乱世。
也不一定“伴随杀戮”,如宋代就没有“杀头之痛”。
) 2.(3分)B(应为“儒家孟子学派的拥戴者”或“正统儒家学派的拥戴者”。
) 3.(3分)B(元朝禁有“反叛”色彩的话本、戏剧,明朝禁《水浒传》,可见在元、明两朝,文艺书籍也不能幸免。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3分)D(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动词断句) 5.(3分)B.(“唐时由大臣担任,宋以后改由宦官担任”错,应为“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 ⒍(3分)B?(“终因渑池县令张诰的过失受牵连而被免职”是升任直集贤院后的事,而非洪州任上。
) 7.⑴(5分)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陶、奭二人进行抵罪。
(“定语后置”1分,“徇”1分,"因"1分,大意2分) ⑵(5分)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谕”1分,“黜”1分,“宾语前置”1分,大意2分) 附古文翻译: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
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来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
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
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
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
”赵概没有搭理。
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陶、奭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以来)整个洪州府都为之惊惧。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教师:ZXM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
《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
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
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
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
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
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
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
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
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
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2016届湛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校对版)讲解

湛江市2016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儒家教育特重诗,《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
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
蕴于中的是性情,受诗与乐的陶冶而达到和谐;发于外的是行为仪表,受礼的调节而进到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
儒家教育出来的人要在伦理和美感观点都可以看得过去。
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他们的着重点无疑是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后鹄的,这是他们与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相同的。
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误认美育可以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
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
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
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
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
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
所以在古希腊文与近代德文中,美善只有一个字,在中文和其他近代语文中,“善”与“美”二字虽分开,仍可互相替用。
真正的善人对于生活不苟且,犹如艺术家对于作品不苟且一样。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文章求惬心贵当,生活也需求惬心贵当。
我们嫌恶行为上的卑鄙龌龊,不仅因其不善,也因其丑,我们赞赏行为上的光明磊落,不仅因其善,也因其美,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
2016湛江一模试题评讲课件

作文参考立意: (1)不赞成的角度 ①学校此举是矫枉过正、不近人情; ②学校此举禁锢了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戕害了孩 子的身心健康; ③“无声食堂”的做法太过死板、苛刻,压抑了孩 子的个性; ④管理和培养学生,不止是在表面上做文章,而是应 该注重细节处的完善和落实,真正让教育理念得 到学生的认同。
应该说,学校的出发点确实不错,目的正 是在于通过“无声食堂”的开设,培养孩子养成 文明有序的习惯。而且,“无声食堂”还形成了 一种常态,学生们夹菜添饭都需要用手势,并没 有嘈杂的说话声。不过,对于“无声食堂”而言, 并不只是具有优点和长处,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 不足,值得校方进一步反思。
众所周知,作为学生,他们正处于活泼好 动的年龄段,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是必不可 少。在课堂上,学生们往往要遵守课堂秩序、认 真听讲,同学之间不会进行随意的沟通和交流。 在下课时间,时间非常短促,学生们还要上厕所、 做体操等等,也缺少沟通的时间保障。那么,对 于学生们来说,午餐必然是最理想的沟通时刻。 在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畅谈学习、 生活,释放学业中的压力,岂不好哉?
川的意思 chuān ①<名>河流,水道。《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 之口,甚于防~。~壅而溃,伤人必多。”《阿 房宫赋》:“二~溶溶,流入宫墙。”《长歌 行》:“百~到东海,何时复西归?”②<名>平 地,平原。《敕勒歌》:“敕勒~,阴山下。”
8.本诗的“秋风”曹操《观沧海》“秋风”意 象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祈。(5分)
(2)唐祈先生成为优秀诗人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2016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试卷分析(语文-傅赞华)

2016年湛江市中考语文科试卷及评卷结果分析湛江市第六中学傅赞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中甄莉2016年湛江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仍采用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卷由省考试中心命制。
全卷采用闭卷形式,满分120分,共19小题+附加题3小题。
其中选择题18分,非选择题102分,附加题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附加题四大部分,与往年相比,难度基本保持一致。
从考查内容上看,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为主,且体现得较为灵活。
命题者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市语文科参加考试人数为94320人,从评卷的最终结果看,平均分为60.5,标准差为27.56,难度为0.50,区分度为0.57。
基本符合我市考生的实际。
一、试卷分析第一、试题的版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考查和能力要求等方面与2015年广东卷基本保持一致。
但稳定中亦有新颖的推进,个别题型设计、考点考查上和传统的题型略有差别。
例如第3题词语运用题,双音节词的两个选项句子的载体是课外的句子;文学类文本阅读虽然仍然选择考查小小说,但是题型考查内容侧重点有变;第15题一改前两年情节概括题而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心理;16题一改前两年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考查重点句段的内容和结构分析;17题虽然是分析词语,但是却重点分析产生人物心理的原因,比往年单纯赏析词语表达效果难度大一些。
另外,《平衡》一文情节比较复杂,命题比较深刻,学生对此类主题也比较陌生,所以阅读的难度较前三年的小小说都要大。
这种转变虽然给考生带来刺激与挑战,增加了试题难度,但仍符合2016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仍沿用2014年考纲)说明考查范围之内。
第二、试题难度适中,很有区分度,能够考出学生的语文积累、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基础部分,无论是古诗文默写、还是拼读、词语运用、修改病句都中规中矩,没有出现偏题、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题回放 •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60分) •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某地一所学 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学生安静文明用餐, 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与老师沟通,如确需 要语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的人 造成干扰。此举一经推出,学生、家长有叫好,也 有质疑。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讨论。 •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 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判断。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源自二、赞成的角度 1、“无声食堂”润物无声。有助于培养孩 子良好行为习惯; 2、无声食堂是很好的文明礼仪课; 3、无声食堂帮助孩子学会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个人形象; 4、、“无声食堂”是一个文明示范,对家 长、社会也是一种文明教化; 5、在多数学校强调分数、成绩的背景下, 学校这种做人做事更显得难能可贵。
• • • • •
•
作文参考立意: 一、不赞成的角度 1、学校此举是矫枉过正,不近人情; 2、学生此举是禁锢了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 残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3、“无声食堂”的做法太过死板,苛刻, 压制了孩子的个性; 4、管理和培养学生,不只是在表面做文章, 而是应该注重细节处的完整和落实,真正 让教育理念得到学生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