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脂大小蠹卵和蛹的发育及预测研究
奈曼旗红脂大小蠹危害初探

奈曼旗红脂大小蠹危害初探在中国大陆,奈曼旗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旗。
它因盛产红脂木而名扬天下。
而红脂木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因此,它吸引了大量的木材经营者、木材加工商和投资者。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奈曼旗红脂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这造成了大量的大小蠹害虫滋生。
同时,人们的恶意砍伐和非法采伐林木也加速了红脂木的灭绝。
本文主要探讨奈曼旗红脂大小蠹危害的问题。
一、红脂大小蠹的简介1. 大小蠹生长习性大小蠹是一种蠢虫,它们在较高的湿度、较高的气温下生存和繁殖。
它们以木材为食物,喜欢吃内含水分较高的树木。
男蠹雄性是物种特征上的区别,其形状、色彩、大小、生物学活动及对树材的破坏性在一般情况下有很大差异。
大小蠹是红脂木最大的天敌。
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措施,它们会侵害整块红脂木,导致红脂木的质量和经济价值下降。
它们在木材内寄生滋生,会产生穴洞和蛀眼。
同时,它们分泌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木材产生破坏。
二、奈曼旗红脂生态环境的破坏1. 不良开发行为奈曼旗的红脂木是一个独特的物种。
然而,在当地,一些不良的开发行为已经对这个特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一些小规模的农民在红脂树林中非法采伐,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同时,不合理的种植、采伐和清洗等行为也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环境。
2. 工业化和城市化奈曼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已经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和工业区,导致粗略的开垦、采矿和大量的采伐行为。
这些行为已经导致奈曼旗红脂树林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1. 降低湿度为了有效防止大小蠹滋生,必须减少木材内的湿度。
这可以通过保持木材适当的通风以及在木材表面涂抹一些杀菌剂等方式实现。
2. 检查和隔离在经营、储藏和运输木材时,必须进行细致的检查和隔离工作。
如果发现大小蠹虫卵之类,必须立即清除。
3. 消除虫卵如果发现大小蠹虫卵,可以采用轻轻敲打木材或把木材暴露在阳光下一段时间,以减少虫卵数量。
红脂大小蠹研究初报

虫 , 护 森林 , 们 于 2 0 保 我 0 0—2 0 0 1年 在 交 城 县 会 立 乡 中 庄 村 ( 帝 山林 区 腹 地 ) 点 对 此 虫 的 关 定
表 面 具 显 著 的小 锯 齿 突 , 翅 上 刚毛 较 密 。雌 成 虫 与 雄 成 虫 基 本 相 似 , 是 雌 成 虫 额 中部 在 复 鞘 只 眼 上 缘 高 处 有 一 明 显 的 圆 形 突 起 , 胸 背 板 上 的 刻 窝 较 大 , 翅 坡 面 上 的 粒 突 和 鞘 翅 中部 的锯 前 鞘
红 脂 大 小 蠹 ( edktm s aeslcne 属 鞘 翅 目小 蠹 科 大 小 蠹 属 , 国 内 新 记 录种 , 油 D n re u l eo t) o v n 为 是 松 林 的毁 灭 性 害 虫 之 一 , 大 面 积爆 发 性 为 害 , 西 受 灾 面 积 达 2 0余 万 h 2 吕 梁 受 灾 面 积 呈 山 0 m,
浅 , 小 不 均 匀 , 线 在 后 部 3 4处 , 点 较 密 , 显 可 见 。 鞘 翅 基 部 2 3处 圆 滑 , 翅 基 缘 呈 大 中 / 刻 明 / 鞘 弧形前 突 , 个翅基缘 部端具有 1 每 2个 突 起 的 锯 齿 突 , 翅 刻 点 沟 稍 凹 陷 , 间 部 宽 于 刻 点 沟 , 鞘 沟
红 脂 大 小 蠹 研 究 初 报
王 俊 华 ,王 建 平 ,韩 惠 娟 2 ,刘 光 生2 ,刘 光 明2
( . 城 县 林 业 局 , 西 交 城 00 0 ; . 梁 地 区 林 业 局 , 西 离 石 0 30 ) 1交 山 3 50 2 吕 山 3 00
红脂大小蠹

雄成虫体长5.9-8.1 mm,平均6.47 mm,初羽化的成虫棕黄色,后变为红褐色,少数黑褐色。
额部不规则隆起,在复眼上缘的下方至口上脊边缘的1/3处有一对瘤突,瘤突间凹下。
触角柄节长,鞭节5节,锤状部3节,扁平近圆形。
口上脊边缘隆起,表面平滑有光泽,口上片突起宽,约等于两复眼间距的2/3,其侧叶斜,与水平约呈20度角,仅侧叶的内角隆起,水平部分约为其总宽度的2/3,阔凹重叠,末端正好在口上边缘的上方,其端缘的下面生一稠密的黄色毛刷,除口上片毛刷外,毛被长度适中,稀疏而不明显。
前胸背板长为宽的0.73倍,两侧弱弓形,基部2/3近平行。
在宽阔线凹的前缘后方中度缢缩,•表面平滑有光泽,刻点很稠密,小而不规则,浅但明显下陷,背板后部刻点少,有时具稍隆起的中线,毛被稀少。
鞘翅长为宽的1.5倍,为前胸背板长度的2.2倍,两侧直伸,基部2/3近平行,后部阔圆形,基缘弓形,生一列约12个中等大小、隆起的重叠齿和几个更小的亚缘齿;鞘翅刻点细小深陷;沟间部宽度约为刻点沟宽度的1.5倍,具大量杂乱的小横齿,平均每个齿约为一条沟间部宽度的1/3,中域后部的齿不超过沟间部宽度的一半。
斜面中度倾斜、隆起,第1、第3刻点沟之间稍陷,沟中刻点略小于中域刻点;沟间部刻点细小交合至粗颗粒,茸毛密度适中,雌成虫体长7.5-9.6 mm,平均8.28 mm。
雌虫与雄虫相似,但额中部在复眼上缘高度处有一明显的圆形凸起;前胸背板上的刻窝较大些;鞘翅坡面上的粗突和鞘翅中部的锯齿状突均较大。
卵圆形至长椭圆形,乳白色,有光泽,长0.9-1.1 mm,宽0.4 -0.5 mm。
幼虫蛴螬形,无足,体白色。
老熟幼虫体长平均11.8 mm,头宽1.79 mm,•腹部末端有胴痣,上下各具有一列刺钩,呈棕褐色,每列有刺钩3个,上列刺钩大于下列刺钩,幼虫借助于此爬行。
虫体两侧除有气孔外,并有一列肉瘤,肉瘤中心有一根刚毛,呈红褐色。
蛹平均体长7.82 mm,翅芽、足、触角贴于体侧。
喀喇沁旗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研究

喀喇沁旗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研究摘要:红脂大小蠹是我国林业重大入侵害虫,最先在我国山西暴发成灾,随后扩散蔓延至邻近省市。
近年来,红脂大小蠹已扩散到内蒙赤峰林区,大量致死油松,给我自治区林业造成重大威胁。
本研究调查了喀喇沁旗所辖林区火烧迹地红脂大小蠹危害情况,分析了危害特征,发现火烧迹地红脂大小蠹对油松的危害率高达85%,其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将为新疫区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提供了指导建议。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油松;火烧迹地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又名强大小蠹,属鞘翅目(C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大小蠹属(Dendroctonus),在我国为一新记录的外来入侵种(杨星科,2005)。
红脂大小蠹原产北美,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西海岸经未处理的原木传入我国山西(Yan et al.,2005),于1998年在我国山西林区大规模暴发成灾。
到目前为止,红脂大小蠹在我国已经扩散到邻近的陕西、河北、河南、北京、内蒙和辽宁区(Sun et al.,2004;潘杰等,2010;魏建荣等,2010;任海鹏等,2018;蔺丹丹,2018)。
在我国,目前已知主要寄主树种为油松、白皮松和华山松。
现发生面积930万亩,致死松树达1000万株(Qiu,2013),给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红脂大小蠹2016年入侵我林区(任海鹏等, 2018),严重威胁我林区。
对红脂大小蠹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脂大小蠹本身及其与寄主植物的关系(苗振旺等,2001;杨忠岐,2004;魏建荣等,2010)。
在防治方面,研究了红脂大小蠹的化学通讯系统,发展了以信息素诱捕防治的新技术(Sun et al. 2004; Zhang et al., 2009; Liu et al. 2013)。
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和野外危害规律有过报道(苗振旺,2002;苗振旺等2002; Liu et al., 2008;高浩洁,2012;王霞和郝映春,2016)。
红脂大小蠹种群生态学特性和入侵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红脂大小蠹种群生态学特性和入侵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红脂大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是一种严重的森林害虫,主要危害松树、云
杉等树种,其幼虫在树皮下钻掘,破坏树干、枝条、树皮等部位,导致树木死亡。
由
于其繁殖能力强、传播迅速且难以有效控制,已经成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严重
威胁之一。
红脂大小蠹入侵生态机制的研究对于有效控制其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脂大小蠹的入侵机制涉及到其种群生态学特性和适应性演化等方面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
探究红脂大小蠹的种群生态学特性和入侵机制。
二、研究目的
1.探究红脂大小蠹的种群生态学特性,包括种群密度、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入侵机制奠定基础。
2.研究红脂大小蠹的入侵机制,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因素、种群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实地调查:通过对不同地区红脂大小蠹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生态环境和生境条件对其种群分布的影响。
2.试验研究:通过进行室内和室外试验,探究不同生态条件下红脂大小蠹的种群适应性和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其入侵机制。
四、预期研究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了解红脂大小蠹的种群生态学特性,包括其种群密度、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特点;
2.深入了解红脂大小蠹的入侵机制,主要包括其生态环境因素和种群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
3.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为防止和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奈曼旗红脂大小蠹危害初探

奈曼旗红脂大小蠹危害初探奈曼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城市,位于南部边境地区,属于典型的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农业地区。
红脂大小蠹是该地区的一种常见害虫,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本文将对奈曼旗红脂大小蠹的危害进行初步探讨。
红脂大小蠹(学名:Litoria reticulata),属于鳞翅目昆虫,是一类专性寄生物。
其以根部为寄生对象,会侵入寄主植物的根部,从而营养来源的依赖性极高。
它的生活史非常独特,一年只有一代。
雌虫在寄主植物的根部产卵,并将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自己的体内,雌虫逐渐由红色变为黑色,体内的卵巢也逐渐发育。
待雌虫发育完成后,会产卵于寄主植物的根部,卵孵化后的幼虫便通过吸食寄主植物的根部来获取营养。
幼虫在根部形成一个卵形腔,并与植物根系形成密切的联系。
幼虫在根部内摄食并发育,经过数次蜕皮后,幼虫会侵入植物根部的韧皮层,并将部分虫体获取的养分输入寄主。
在经过一定的发育期后,幼虫会破坏寄主植物的根部结构,导致植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奈曼旗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红脂大小蠹的生长繁殖。
该地区夏季阳光充足,气温适宜,且潮湿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红脂大小蠹的发育。
蠹害较为严重的植物有大豆、玉米、麦子等。
当幼虫侵入植物根系后,会破坏植物的根部结构,使植物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受阻,导致植株出现生长不良、凋谢、干枯等症状。
特别是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可以引发植株的死亡。
由于红脂大小蠹的天敌数量较少,且它的生活史短,繁殖迅速,所以蠹害的扩散速度较快,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减少奈曼旗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农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应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合理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培养耐寄生虫的植物。
农民还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的方法,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红脂大小蠹的繁殖。
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奈曼旗红脂大小蠹是该地区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兴县红脂大小蠹监测调查和除害处理技术

则 红 脂 大 小 蠹 成 虫 从 树 皮 内蛀 咬 背 向母 坑 道 取 食 形 成 扇 形 状 共 同 坑 大 树 的 调运 , 可 以 造成 该 虫 的远 距 羽 化孑 爬 出树 外 。羽化孔 为 圆形 。一 道 ,坑 道 内 充满 红 褐 色 细粒 状 虫 粪 。 离 传播 。 L 般 雄成 虫 先 出孔 , 后雌 成 虫 相继 出 随着 虫 龄 增 大 , 而 日取 食 量 急增 。 由于 2 虫情 监测 调查 孔 。雌 成 虫 出孔 后 首先 寻 找 寄 主 , 危 群 集 性 危 害 , 2龄 ~3龄 幼 虫 就 可 环 21 一般 监 测 区虫情监 测调 查 .
~
红 脂 大 小 蠹 在 兴 县 一 年 发 生 一 坑道 内交 尾和产 卵 。成 虫 产卵 于母坑
呈 无 代 。该虫 以老 熟 幼虫 和 2龄 ~3龄 幼 道 的 一 侧 处 , 多 层 次排 列 , 单 个 浅 红褐 色变为 红褐 色后 ,成虫 开始 活
并 然后 从 羽化 虫 在树 干基 部 或 根部 皮 层 越冬 , 年 产 卵 室 , 次 每头 雌 虫 在母 坑 道 内产 卵数 动 , 由蛹室 转移 到坑 道 ,
. 化盛期 。成 虫产 卵始期 于 7 中旬 , 1 1 成虫飞行能力很强 , 月 8 :。 飞行高度在 13 传 播途 径
0m 距 0k 具 月上 中旬为 盛期 。孵 化 始期 于 7月 下 1 以上 , 离可 达 1 m, 有 扩散 旬 , 中旬 为孵化 盛期 , 8月 以老熟 幼 虫 传播 速度 快 、 殖量 大 的特性 。 繁
几个成虫可使用 同一羽化 5 中旬 化 蛹 , 下 旬 为 化 蛹 始 盛 量 不 等 , 月 6月 少则 3 粒 、 5 多则 17 , 5 粒 平 孔爬 出树皮 。
奈曼旗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

奈曼旗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作者:那顺勿日图李明俊杜艳红张泽新张秀艳闫海明郑英华来源:《林业科技》2021年第05期摘要:对红脂大小蠹危害的林地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该虫在奈曼旗1年1 代,以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在树干根基部越冬;成虫每年有1个扬飞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林分受害情况是径级大的相对稀疏优势树发生严重,而林中郁闭大的优势油松很少侵入。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 发生规律中图分类号: S 763. 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1)05 - 0060 - 031998年在山西省首次发现红脂大小蠹以来,经过23年的发展已从原产地北美的次要害虫转变为松科植物主要害虫,寄主主要有油松、樟子松和落叶松等。
2018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发现红脂大小蠹危害,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增加。
本研究历时3年初步掌握了红脂大小蠹在内蒙古奈曼旗地区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可为科学防控该虫提供准确数据。
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地概况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林场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奈曼旗南部(121.036930E,42.395280N),多为海拔高度400~600 m的浅山丘陵,土壤肥力居中,多为栗钙土。
该地区为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变化特别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水较为集中,且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均降水量为350 mm,年平均气温6.4 ℃,年平均风速3.4~4.1 m/s,全年日照时数2 941~2 952 h,年均无霜期146~161天。
雨热同季,适宜于植物生长,有利于苗木成活。
植被類型为山地森林草原,有油松林10余万亩[ 1 - 3 ]。
1. 2 试验材料诱捕器、引诱剂、解剖刀、锋利的斧子、粘板、胶带、玻璃瓶等。
1. 3 试验方法1. 3. 1 红脂大小蠹生活史观察选择2块标准地,在成虫扬飞高峰期分别选取100株同日侵入的受害株,每隔5天随机抽取10株进行解剖,观察记录坑道变化情况并记载成虫产卵数量和日期;产卵5天后隔日解剖蛀道,记录卵孵化日期及进度;每隔5天解剖样株上的蛀道,观察幼虫蜕皮发育情况;发现老熟幼虫做蛹室时,隔日解剖样株上的蛀道,观察记录化蛹情况,每一次观察记录后用新采集老皮覆盖好坑道并用胶带粘好,保持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红脂大小蠹 卵的发育期与温度的关系
计算结果 表明 , 红脂 大 小 蠹 有 在 野外 采 集 已作 蛹 室将 要 化蛹 而形 成 。蛹 室 为 肾 形 、 圆 形 或 圆 椭 效积 温 : K=7 .9日度 ; 75 发育 起 点温 的老熟 幼 虫 , 人室 内 盛 有 经 高 峰 形 , l ~1 . m , 放 长 0 3 6n 平均 1 . 1 3m 度 c=l .6 ; 效 积 温误 差 : 处 理 的新 鲜 锯 沫 内, 隔 两 天 往 锯 宽 7 8~1 . , 均 9 1n 后 4 8℃ 有 s= 每 . 0 5I 平 m1 . m, ±52 ; 育起 点 温度误差 S =06 沫 内 滴 入 少 许 纯 净 水 , 持 湿 度 。 蛹 期 1 ~1 , 均 1 . d .7发 o .1 保 1 3d 平 24 。 由以上 计 算 出红 脂大 小 蠹 卵 的 或 者在野 外采 集 已作 蛹室 的老 熟幼 2 2 蛹 的 分 级 . 发 育起 点温 度 为 1 .6±0 6 ℃ , 48 . 1 有 虫 , 同树 皮 一 同带 回室 内 , 不 同 连 在 根据 蛹 的外部 形 色 变化 可 明显 效 积温 7 .9±5 2 75 .7日度 。 幼 虫发 的室 温下 饲养 , 时 在 林 间解 剖 被 地将 蛹 的 发育 分 为 4个 时 期 。化 蛹 同 生 期的预 测式 为 : 害树木 , 观察蛹 的发 育变化 。 初期 : 体乳 白色 , ~2d后 出现 浅灰 1 2 1 幼 虫化 蛹特性 . 色短 线纹 状 复眼 , 明显 。蛹 期 3~ 不 红 脂 大 小 蠹 幼 虫 老 熟 后 , 蛀 4d 在 。化蛹 中期 : 乳 白色 , 体 复眼 由灰
维普资讯 http://ww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红 脂 大 小 蠹 卵 和 蛹 的 发 育 及 预 测 研 究
苗掘旺 周维民 范俊秀 壬晓丽
( 山西省森林病 虫害防治捡 疫站 太原
赵明梅
芦学林
101) ( 3 02 榆次区森林病 虫害防治检疫站) ( 次 区庆城林场) 6 榆
摘要 红 脂 大 小 蠹 主要 侵 染 3 0年 而 必须 做 好 虫 情 预 报 , 清 各 虫 态 部 位一 般在 距地 面 5 | 弄 0c n的主干 上 . 生 以上 和 胸 径在 1 l 0C n以上 的 油松 的发 育历 期 和 温 度 的关 系 。笔 者 于 更 常见 于树 干 基 部 。成 虫 侵 入 后 4 树和 新 鲜 油松 伐 桩 、 木 。成 虫蛀 19 2 0 年在 山西 榆 次 区庆 城 林 5d即交 尾 产卵 , 为 多次 产尾 多 伐 9 9~ 0 1 且 干在 坑 道 内 交尾 产 卵, 化 侵 食 韧 场对 红脂 大小 蠹 卵 和蛹 的发育 以及 次 产卵 , 孵 交尾一 次需 1 5 ~35 卵 5 , 2 皮部 、 成层 卵期 平 均 1 , , 形 1 2d 蛹 与 温度 的关 系和 发 生 期预 报 进 行 了 产 于母坑 道 一 侧 , 多层 次 排 列 , 呈 一 期平 均 1. , 24d 卵和 蛹 的 发 育起 点 初 步研究 。 头雌成 虫产 卵数 量 不等 ,0~20余 3 0 温度 分 别为 1 .6 1 1 ,2± 1 卵的发 育 4 8 ±0 6 ℃、2 3 粒, 平均 10粒左 右 。卵 圆形 至椭 圆 0 1 7 , 效 积 温 分 别 为 7 .9 ± .3 有 75 长 , . m1宽 . . 在野 外 寻 找 正 在 产 卵 的 成 虫 . 形 , 0 9—1 1I , 0 4—0 5 5 2 目度 、 4 ,7 -5 0 目度 ; 把 刚产 的 卵 带 回室 内 , 卵移 到 玻 ml 卵 1 .7 14 4 6 1 .2 4 根 i, 0—1 l 5 d后 即 孵化 , 卵期 平 将 据卵和蛹 的形象 变化分 别将 卵、 蛹 璃培 养 皿 内 的 过 滤 纸 上 ( 下 放 入 均 1 。 12d 纸 的发 育 分 为 3个 阶 段 和 4个 时期 经 高温处 理过 的新 鲜 油松 锯末 ) 在 1 2 卵的 分 级 , , 利 用期 距 法、 效 积 温 法 厦 物 候 法 不 同 的 室 温 下 或 生 物 培 养 箱 内 饲 有 根据卵的颜色变化, 可明显地 把卵 可预 测 各 虫态的发 生期 , 的发育分为 4个阶段 。初 产期 : 卵全体 养 , 隔两 天 往 过 滤纸 上 滴 入 少许 每 关键 词 红 脂 大小 蠹 卵 蛹 纯 净 水 , 持 湿 度 同 时 在 野 外 自 为乳 白色 , 透明有光 泽。卵发育期 1 4 保 有 效积 温 发 生期预 测 然 状态下 解剖 虫 孔 观 察成 虫 产 卵行 d 。发育中后期 : 卵颜色变为浅黄色 , 透 明有光泽。卵发育期 4 。孵化期 : 9d 为 和 卵的发育 。 红脂 大小 蠹 ( v/ s 1 1 成 虫产 卵习性 a n . e- 卵颜色乳白发青 , 浑浊不透明, 无光泽。 l C n ) 油 松 的一 种 毁 灭 性 蛀 干 e ot 是 e — 2d 红脂 大 小 蠹 多 选 择 3 0年 生 以 卵发育期 9 1 。 蛀 根害 虫 , 山 西 省 油 橙 林 集 中分 上 或 胸径 在 1 m 以上 的油 橙 树 和 1 3 卵发 育起 点温度 与有效 积 温 在 0e 布 区广 泛 , 害严 重 。 当前 在 综 合 新鲜 油 松 伐 桩 、 木 侵 害 。成 虫 侵 危 根 据 不 同时 期卵 的发 育期 和温 伐 治理 中除 营林 措 施 外 , 用 其 它 防 入树 皮 直 达 形 成层 , 成 长 3 采 度 的关 系( 见表 1, 算 出卵 的发育 )计 形 0—6 5 治 方法 均 需 掌 握 最 佳 防 治 时 机 . 因 c 宽 15—2 0c 的主 坑道 , 入 起 点温度 和 有效积 温 。 m, . . m 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