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红脂大小蠹防治措施
浅谈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浅谈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及防治技术摘要:油松红脂大小蠹属国家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松属树种杆基部和根部,也可在树杆基段原木的树皮下进行危害,危害严重,防治效果不理想,加之该虫生活史不整齐,隐蔽性强,很难根除。
针对危害油松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防治技术。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危害;防治技术1生物学特征1.1来源红脂大小蠹,又叫强大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是一种严重危害油松的大小蠹属森林害虫。
该虫原产北美,目前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等国。
该虫寄主树木很多,包括松属、云杉属、黄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的植物,但主要危害松属树种。
1.2生理习性该虫通常1年发生1代。
成虫体长5.70~10mm,成虫、幼虫和少数的蛹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层内越冬。
越冬后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扬飞,5月中下旬为扬飞盛期,6月中下旬扬飞结束。
5月下旬也是成虫产卵盛期,6月末7月初老熟幼虫开始化蛹,8月中旬为化蛹盛期。
8月上旬成虫羽化,8月下旬为羽化始盛期,9月上旬为盛期,成虫羽化后栖息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补充营养后进入越冬阶段。
雌雄成虫在坑道内交尾和产卵。
成虫产卵于母坑道的一侧,呈多层次排列,无单个产卵室;每头雌虫在母坑道内产卵数量在35~157粒之间,平均100粒左右,雌雄性比为1:1。
1.3传播途径该虫主要传播途径有扬飞和人为两种。
1.4危害特征该虫蛀食的坑道内充满红褐色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随松脂从侵入孔溢出,形成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或不规则凝脂块,凝脂块大小不等,颜色随着时间推移由深变浅,直至变为灰白色。
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
该虫传播速度快,危害油松林严重,可在短时间内使绿悠悠的油松林变成铜褐色。
2防治时间红脂大小蠹成虫在4-6月期间飞扬,把每年的防治时间安排在春季5月1日至7月15日,秋季9月1日至10月1日,最佳防治时间为4月中旬至4月底。
3防治部位红脂大小蠹主要为害胸径在10 cm以上油松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1 m左右处。
油松红脂大小蠹危害探析

油松红脂大小蠹危害探析李奕萍(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太原030003)摘要:为了实现对油松红脂大小蠹危害的有效控制,提高油松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通过文献法和案例法对油松红脂大小蠹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油松红脂大小蠹防治的方法,从多方面对此虫害实施控制。
关键词:林木业;油松;红脂大小蠹;虫害中图分类号:S7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22-0268-020前言近年来,我国林木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在林木生长期间往往会面临诸多的病虫害类型,这对林木业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其中油松红脂大小蠹就是一种典型的林木虫害类型,它在山西和河南等地频繁出现,此虫害是以美国进口的木材方式而传入国内的,主要对油松生长产生威胁。
因此,这就需要明确油松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此病害的防治,这也是我国林木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油松红脂大小蠹概述对红脂大小蠢来说,它又被人们叫作强大小蠢,它属于鞘翅目小蠢科大小蠢属的生物类型,也是我国记录的一种外来入侵虫害种类。
在国外,它主要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分布,对各种松树造成危害,有时也会对云杉、冷杉等生长影响。
此虫在1998年时期,于我国的山西阳城和沁水首次得到发现;在1999年的年底,于山西、河南和河北等一些油松集中性分布的区域呈现大面积的发生趋势;在2001年时期,在陕西省也发现了该虫害,并对当地林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在我国,此虫主要对油松产生危害,其次是白皮松、华山松等品种[1]。
此成虫普遍呈现圆柱形的外观,体长约在5~10mm范围内,颜色一般处在淡色和暗红色的状态,在成虫的额头部位,存在不规则性凸起状,它前胸背板往往比较宽,还存在较粗状态的刻点,并朝头部的两侧延伸。
这种类型的虫一般比较喜欢侵害衰弱长势状态的成材大径木材,往往在一些刚砍伐的树木中尤为常见。
此虫在1年的时间能够达到1~2代的发育效果,且虫期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界线,主要不是越冬期的范围,在林子内都会存在此类害虫活动的迹象,而此类虫害高峰期一般发生于5月的中下旬阶段。
红脂大小蠹应急防治方案

红脂大小蠹应急防治方案
针对红脂大小蠹的应急防治,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一、预防措施
1. 室内环境要保持清洁,经常进行除尘、擦拭等清洁工作,减少红脂大小蠹的生存环境。
2. 定期检查家具、书籍、地毯等易受红脂大小蠹侵害的物品,及时发现并处理蠹害。
3. 对于已感染的物品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蠹害扩散。
二、应急处理
1. 对于已经感染的物品,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处理。
但要注意选用低毒、高效、无残留的杀虫剂,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2. 对于无法使用杀虫剂的物品,可以进行高温蒸汽处理,将物品置于高温蒸汽中进行消毒杀虫。
3. 对于已经感染的家具、地毯等物品,可以采取密封、隔离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蠹害扩散。
三、长期防治
1. 定期对家具、书籍、地毯等易受红脂大小蠹侵害的物品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家居环境的清洁卫生。
2. 对于特别重要的物品,可以进行定期的高温蒸汽消毒杀虫,保证长期的防治效果。
3. 在购买家具、书籍、地毯等物品时,要选择无蠹害的产品,
避免蠹害的发生。
油松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104科研◎林业科学红脂大小蠹主要是通过美国进口木材而传入我国的,主要威胁的树种类型是松树,并且主要危害的是油松,2001年在陕西省也发现了油松红脂大小蠹虫害,这对于我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油松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 油松红脂大小蠹的危害油松红脂大小蠹具有繁殖量大,既能够钻蛀较为衰弱的树木,也能钻蛀健康的树木。
随着树木逐渐的衰弱,每株树木上的虫口数量也会逐渐的增加,但是否会在这课树木上定居和发展和树木的衰弱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关系。
油松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的树木一般都是胸径在10cm 以上的油松,雌性红脂大小蠹成虫会先侵入树干1cm 以下,再通过引诱其他的红脂大小蠹来进行钻蛀。
虫体钻入树体以后首先向上蛀蚀韧皮部在向下取食,最严重时会危害根部1cm 以上的位置。
红脂大小蠹成虫会在蛀道内进行生活和繁衍,雌性红脂大小蠹产卵的数量可以达到100多粒。
待幼虫孵化以后会继续蛀食韧皮层,并且慢慢的进行持续繁衍和蛀食,最后虫道会发展为环绕树干一周直至将形成层切断,就会造成树木的死亡。
2 油松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措施在油松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措施上,通常都是首先以预防为主要手段,并加入综合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油松红脂大小蠹的监测,并加强对红脂大小蠹的防治程度,并且要严格的进行相关的树木检疫措施,发现病情时迅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的延缓病情扩散和蔓延,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从内向外,先轻后重对病情进行控制和防治,并且逐渐的将患病区域缩小,然后再对重点进行突破,具体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2.1 干基部分密闭进行熏杀对于油松树木根部和基部遭受红脂大小蠹虫害的梳理,可以在其基部1m 至0.5m 以下的部分用塑料布将树体进行封闭操作,全面封闭以后将磷化铅片剂在每个虫道施入0.2mg 进行封闭式熏杀;对于受到红脂大小蠹虫害的树干基部0.4m 以下的部分或者包含少量虫孔的部分可以在这部分的区域附近打孔并将毒栓或者圆柱形的毒丸塞入其中,并且立即将虫道口封死,这样也能够完成熏杀的目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氧化乐果和敌敌畏通过使用已经废弃的注射器将药物原液打入新侵入的虫道,将红脂大小蠹杀死。
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

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朝阳市红脂大小蠹是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对林木造成严重的危害。
下面就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以松树为寄主的害虫,主要分布在朝阳市的森林和果树园等地。
它的体长约为2-6毫米,成虫呈褐色,腹部有红脂斑,故得名红脂大小蠹。
该虫寄生在树干和树枝上,以木质部为食,造成林木的死亡和经济损失。
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寄主植物的健康状况、气候条件、树龄等有关。
一般在春季和夏季繁殖较为活跃,危害最为严重。
红脂大小蠹的危害表现为:害虫在树干和树枝上钻孔寄生,导致树体失去营养和水分供应,树皮发生溃疡,出现红色的树脂流出,严重时甚至导致树木的死亡。
针对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防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改善环境条件,增加树种的多样性,提高林木的抗虫性。
合理进行森林经营管理,适当疏伐林木,移栽病虫害较少的品种,减少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数量和分布范围。
2. 化学防治:根据红脂大小蠹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一般可选用磷酸盐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在虫害发生的季节进行定期喷洒。
重点防治树龄较大、受虫害较严重的树木,以阻断虫害的扩散和蔓延。
3. 嫁接防治:将抗红脂大小蠹的品种嫁接到受害树木上,通过品种改良手段增强树木的抗虫性。
嫁接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选用健康的幼枝,将其与寄主植物的树干或树枝连接,促使其生长并代替受害部分。
4. 植保技术防治:利用早期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和记录红脂大小蠹虫危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数量和严重程度等信息,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
同时加强害虫的监测和调查,将发现的虫卵或幼虫迅速消除,避免虫害进一步扩大。
同时宣传教育农民和林业工作者,引导其正确识别和掌握红脂大小蠹的特点,合理利用各种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对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的介绍。
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危害,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农林业的健康发展。
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

粮油农资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张国庆(国营朝阳县东五家子林场, 辽宁 朝阳 122000)红脂大小蠹是来自北美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1998年在山西省首次发现。
1999年底,该虫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相继大面积发生,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红脂大小蠹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造林绿化成果造成了巨大损失。
1 红脂大小蠹发生情况2017年凌源市在松树排查中发现了疑似全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红脂大小蠹,专家鉴定确定为红脂大小蠹。
各级对此非常重视,邀请专家现场鉴定,研判疫情发展势态,商讨防治策略,审定防治方案。
国家林业局又在凌源市召开了冀蒙辽红脂大小蠹联防联治工作会议。
朝阳市立即开展了红脂大小蠹专项普查工作,从8~10月共派出专、兼职调查员2500余人次,印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张贴宣传画200余张,挂设诱捕器1200余套,记载观测记录3万余个,共设普查路线25条,5000余公里。
普查结果,涉及7县(市)区25乡(镇)场的32个林班,54个小班,侵染株数14623株,枯死906株。
2 分布特点呈零星分布,大部分在火烧迹地周围,电信塔和风力发电风车附近,虫口密度较小,每个疫点1~10株染虫林木,每株林木2~3个侵入孔。
3 传播途径其成虫飞行能力强,飞行高度一般在10米以上,飞行距离达16公里以上,可自然蔓延扩散。
4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胸径在10厘米以上松树的主于和主侧根,以及油松的新伐桩、新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1米处。
以成虫或幼虫取食韧皮部、形成层。
成虫危害时先向上蛀食一段短坑道后,即转向下蛀食,直达主根和主侧根。
该虫蛀食的坑道内充满红褐色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随松脂从侵入孔溢出,形成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或不规则凝脂块,凝脂块大小不等,颜色随着时间推移由深变浅,直至变为灰白色。
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造成整枺树木死亡。
红脂大小蠹从侵入树木到该树死亡,仅需2~3年的时间。
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

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朝阳市是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北部的一个地级市,由于其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条件,农业发展相对较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害虫问题。
红脂大小蠹是朝阳市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在以下的文章中,将介绍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一、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原因红脂大小蠹是一种以农作物种子为食物的害虫,主要发生在粮食作物中,如小麦、玉米等。
其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气候条件: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气温和湿度有关。
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害虫的发生往往更加严重。
2.种植密度和收割期:种植密度较高的农作物容易形成蠹害。
收割期过迟也容易使害虫的数量激增。
3.土壤条件: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水分,容易提供害虫的栖息环境,从而促进其繁殖。
4.缺乏预防措施:在农田管理中,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适当的灭虫药物喷洒、合理施肥等,会增加害虫的发生。
针对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合理种植密度和收割期: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和掌握好收割期,防止害虫的大面积繁殖。
2.加强农田管理:做好农田的翻耕和深翻,清除田间的杂草和残留物,防止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3.适时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适时施肥,保持土壤的适宜水分和养分含量,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4.释放天敌:释放一定数量的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来控制红脂大小蠹的数量。
5.喷洒农药:在发生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使用农药的剂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作物造成负面影响。
6.轮作:合理安排农田的轮作,减少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种植同一作物的频率,从而降低害虫的发生概率。
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和防治是朝阳市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加强农田管理、采取适时的防治措施和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红脂大小蠹的数量,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还需要加强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民对红脂大小蠹防治的认识和实施能力,共同应对害虫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李奕萍(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营盘林场,山西晋中032600)摘要:红脂大小蠹危害部位隐蔽,分布范围较广,对云杉、落叶松等树种危害较大。
该虫在我国河南省、陕西省、河北省、山西省等均有分布,且河北太行山大部分为纯林,以幼龄林木为主,这些树木相较于其他树木,没有较高的病虫害抵抗能力,且由于处在人力难以到达的地区,这也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测难度,影响生态平衡。
本文通过探讨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措施和出现原因,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防治技术;发生原因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20-0250-02红脂大小蠹首次发现时间是在1998年。
1999年,红脂大小蠹大面积出现于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对油松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因为油松等林木品种为我国绿林造化的主要品种之一,一旦出现扩散、蔓延现象,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红脂大小蠹的范围扩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造林绿化成果,破坏生态环境,对被侵入地区的野生动物的安全和环境生态造成危害,并造成经济方面的巨大损失[1]。
我国总理对于该虫害的侵入和扩散已经做出相关指示,对该害虫尽快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坚决对疫情进行控制,并对其蔓延进行抑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
1红脂大小蠹造成的危害红脂大小蠹主要对新鲜油松的伐木以及伐桩、胸径在10cm 以上的松树主侧根、松树主干造成危害,以树干基部为主要入侵部位。
在没有出现盗伐的同样林木环境下,红脂大小蠹会主要出现于阳坡、林边缘、山上部和下部、陡坡等地,并且路旁的林木以及孤立的林木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内遭到红脂大小蠹的侵入。
红脂大小蠹的幼虫和成虫会在油松树的根部和基部皮下取食生存,成年红脂大小蠹会爬入树干根部皮层,往上吃一定程度之后,转而向下继续啃食,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向外进行聚集激素的释放,以自己为中心吸引更多害虫,集体攻击油松树。
被红脂大小蠹取食后的一段,会出现不规则型、“W”型、“Y”型、单轴型等多种类型的坑道,导致油松树的养分输送导管失去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松红脂大小蠹防治措施
[摘要] 红脂大小蠹是继松材线虫病后松树的又一高度危害森林的有害生物,属国家级工程治理范畴,它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如何搞好油松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几年,国家在油松红脂大小蠹的防治上加大了防治投资,该论文通过对我区油松红脂大小蠹的生活史、防治原则、治理规划进行阐述,由此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防治措施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以前叫强大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是一种严重危害油(pinus tabulaeformis)的大小蠹属森林害虫。
该虫原产北美,目前分布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
该虫寄主树木很多,包括松属、云杉属、黄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的植物,但主要是松属树种。
红脂大小蠹通常1年1代。
成虫生命的长度在活动取食期可达几月。
一、红脂大小蠹的危害范围
红脂大小蠹不仅钻蛀衰弱至衰弱程度大的树,也可钻蛀健康树,但健康树被钻蛀的比率比衰弱树要低。
随着树势衰弱程度的增加,每株树上平均虫口数量随衰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说明红脂大小蠹对不同衰弱程度树木的侵袭无特殊的选择,但是否在寄主上定居和进一步发展则与树木的衰弱程度相关。
红脂大小蠹侵袭树龄在30
年以上的大树较多,而对30年生以下的树侵害较少。
红脂大小蠹一般能侵害胸径10厘米以下的树木。
主要危害油松的基部和根部。
二、红脂大小蠹的生活史
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主要危害已经成材且长势衰弱的大径立木,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
虫期不整齐,一年中除越冬期外,在林内均有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
雌成虫首先到达树木,蛀入内外树皮到形成层,木质部表面也可被刻食。
在雌虫侵入之后较短时间里,雄虫进入坑道。
当达到形成层时,雌虫首先向上蛀食,连续向两侧或垂直方向扩大坑道,直到树液流动停止。
一旦树液流动停止,雌虫向下蛀食,通常达到根部。
侵入孔周围出现凝结成漏斗状块的流脂和蛀屑的混合物。
各种虫态都可以在树皮与韧皮部之间越冬,且主要集中在树的根部和基部。
红脂大小蠹产卵期在七月中旬,一般以雌虫在一米以下主干部蛀入韧皮部和形成层,并向下蛀食边材,形成母坑道,同时向外散发性激素,引诱成虫进入母坑道交尾。
从树干基部注入的坑道向基部延伸,最长可延伸40—50厘米,交尾后的雌成虫在坑道顶端及侧边营造较大的卵室,将卵产于室内,每头雌成虫可产卵300余粒。
八月中旬,卵化后的幼虫密集于卵室周围,并向周围咬食。
八月底至九月初正是成虫飞扬期,也是危害盛期很快在卵室周围形成共同坑道,坑道内有红褐色细粒状虫粪,当树干虫口密度较大时,成虫绕树干取食一周形成环剥时,由于疏导组织被破坏,针叶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无法运输到根部,导致树木逐渐枯萎死亡。
三、防治时间
根据红脂大小蠹成虫在我区的飞扬期,每年的防治时间为春季5月1日至7月15日,秋季9月1日至10月1日,最佳防治时间为4月中旬至4月底。
四、主要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在防治上,我们的原则是:实施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
虫情监测,加大防治力度,严格检疫措施,严防扩散蔓延,采取“由外向内,先轻后重,重点突出,缩小疫区,重点突破”的防治方法。
2.治理规划
根据疫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油松红脂大小蠹防
治技术方案》,明确防治范围任务和目的。
3.防治方法
1)干基部密闭薰杀:对于树木基部和根部受害为主的树,在树木基部0.5—1米以下部位用塑料布封闭树体每虫道施0.2毫克磷化铅片剂薰杀;对于树干基部0.4米以下部位危害的树或零星分布的虫孔采用其侵入附近打孔将圆柱形毒丸或毒栓塞入后密闭侵入孔,达到薰杀的目的,也可用废弃注射器吸入敌敌畏、氧化乐果等原药注入新侵入虫道杀死害虫。
2)成虫期防治:在成虫羽化初期,每15—20天向距树干基部1.5米以内的树干超底量喷施出触杀剂防止成虫扩散蔓延。
3)清理濒死木:对于严重发生区,在成虫飞扬期前及时伐除虫
害木,并对其距根部3米以内和伐桩进行剥皮处理。
4)天敌控制:目前已知的红脂大小蠹天敌有大唼蜡甲、似扁谷盗甲、大红蚂蚁、郭公甲等。
可以保护控制其危害。
5)诱芯诱杀:性诱剂和聚集激素对红脂大小蠹都有很强的引诱作用,可利用其在油松林内诱杀成虫,具体做法是:每100米设置一个诱捕器,悬挂在1.5米高处,下置容器,并在容器内放常用触杀剂。
6)严格检疫:对疫区运出的木材要进行严格检疫,凡带皮的松木一律不得外运。
4.预测预报
为了及时掌握虫情的发生扩散蔓延情况,我们固定专人负
责预测预报工作。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料汇编.
[2]《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作者简介:
侯会延(1972-),女,陕西洛川人,工程师,陕西省延安市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集体林管护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种苗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