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操作规程
动车组操纵动车组操作规程

动车组操纵动车组操作规程一、动车组操纵的基本规定1.动车组操纵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不能擅自更改操纵程序和操作方法。
2.驾驶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所驾驶的动车组型号的结构、性能和安全技术指标。
3.动车组操纵必须遵守相关信号控制规则,按照行车命令和信号指示进行操作。
4.动车组操纵必须遵守列车运行速度、停车和启动等相关规定。
5.动车组操纵时要对原车制动、加速、制动等设备进行校验和测试,确保正常运行。
6.驾驶员在操纵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列车运行状态和设备工作情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
二、动车组操纵的操作程序1.准备工作:(1)认真检查动车组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熟悉行车计划和道路情况,了解行车区段的限速和设备状况。
(3)核实车内的安全设施和救援设备是否齐全。
2.启动准备:(1)调整动车组车体和车厢,检查车体对接情况。
(2)检查动力装置和制动设备的工作状态。
(3)调整动车组抱闸制动力。
(4)检查车门和窗户的关闭状态,确保乘客安全。
3.启动动车组:(1)按照相关信号规定,在信号机和指挥员的指示下进行调车和启动。
(2)启动时要逐级增加牵引力,确保列车平稳启动。
(3)启动后要及时调整速度,确保动车组的运行速度符合要求。
4.列车运行:(1)按照行车计划和信号指示,控制动车组的运行速度和行车方向。
(2)在行车过程中,要完整、准确地传达旅客信息和列车运行状态。
(3)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要向指挥员或相关部门报告运行情况和异常情况。
5.列车停车:(1)根据调度员和信号的指示,逐渐减速并停车。
(2)在停车前要检查制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列车准确停在指定位置。
(3)列车停车后要调整车门和窗户的开闭,方便乘客上下车。
6.动车组整备:(1)完成本次行车后,应及时对动车组进行检查和整备。
(2)检查动力装置、制动系统以及乘客设施的正常工作情况。
(3)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要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动车组的正常运行。
(4)合理安排列车整备时间,以确保列车运行的正常和安全。
动车组服务员作业流程及标准

动车组服务员作业流程及标准一、出乘准备作业1.班组学习按规定时间参加出乘学习,掌握上级相关文电、命令,熟记担当车次时刻、相关业务知识和安全应知应会,接受列车长抽问。
在列车长的组织下进行端、拿、递、送、行走、站立及服务用语等礼仪培训。
2.资料整理整理、检查出乘需携带证照、资料、确保齐全有效。
3.落实交接根据担当动车运输组织特点及现场实际,按照列车长统一安排,做好备品、商品、吧台内电器设备等交接工作。
4.公寓休息在公寓指定铺位休息,严禁不假外出。
二、始发准备作业1.整理仪容按规定时间起床洗漱、化淡妆,仪容规范、标志齐全。
佩戴对讲机,对讲机核对频率,作用良好。
2.列队进站“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列队进站,右手拉拖箱。
按规定径路行走。
3.站台接车在站台餐(吧)车位置列队接车。
听取列车长布置当趟重点工作。
4.备品定位列队从餐车位置统一登车,定位摆放箱包、资料、备品。
5.餐备检查检查餐车车容、卫生、车厢温度、服务设备、吧台内电器设备情况;检查手推车制动装置、防撞胶条、价目表、菜单,确保卫生达标、设备良好。
全面擦抹手推车,清点商品、餐食及整理箱并按规定定位,做好进料登记,证照齐全定位摆放。
对车内卫生、设备等存在的问题立即向列车长报告。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整改和补强。
三、始发前作业1.立岗迎客根据站台广播和列车长通知,整理仪容,进入岗位,保持礼仪姿势在指定位置规范立岗,做好迎接旅客上车准备。
2.宣传引导迎接旅客上车,将旅客指引到相应的坐席、铺位。
做好重点旅客引导和服务工作。
做好车门安全宣传,防止旅客夹伤或物品阻挡车门关闭,提示站台和车门口旅客进入车厢。
3.站位立岗站台铃响后,移步至通过台前侧,面向站台立岗。
4.销售准备将需要推入车厢的售货车摆放整齐,整理商品并做好数目清点和记载。
托盘干净备用做好销售准备并对有消费需求的旅客进行售卖工作。
四、途中作业(一)开车后作业1.销售服务旅客吧台购买商品时,主动问好,全面介绍商品、饮料种类。
复兴号动车组司机操作及整备-整备作业

第四章 整备作业
12
二、段(所)内检查作业
菜单引导的制动试验(MBT) 菜单引导制动试验通过司机显示屏(HMI)“制动试验”页面实施的制动试验,设有人机配合试验 程序。 包括下列程序: 直通制动试验:检查直通电空制动的施加、缓解状态。 紧急制动 EB 试验,EB 转 UB 试验:检查紧急制动 EB 的施加和缓解状态,EB 转UB 试验功能; 紧急制动 UB;检查紧急制动功能。 防滑系统试验:防滑系统功能检查。 总风管贯通性试验:检查总风管路的连续性。
1
第四章 整备作业
第四章 整备作业
2
一、 上车准备
钥匙检查 上车前,检查是否已随身携带以下钥匙
条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称
实物图
外门钥匙 1
四角钥匙 2
3 司机室门钥匙 主控钥匙
4
第四章 整备作业
3
一、 上车准备
外门解锁 序号
操作步骤及说明 首先,翻转外门门扇上保险锁的盖板,露出锁芯,通过外门钥匙操作锁芯的 指示标记向绿点方向旋转,对保险锁进行解锁,然后回正锁芯,拔出外门钥 匙;然后翻转外门门扇上隔离锁的盖板,通过四角钥匙使锁芯的标记指向绿 点,即可将隔离锁解锁,最后通过拉紧急缓解手柄从外侧打开车门。
第四章 整备作业
8
一、 上车准备
进入司机室出库端 5.司机室右侧转换开关面板各开关位置正确(接地钥匙开关在“开”位,其余各开关均在竖直位)。 检查 ATP 相关开关位置,ATP 隔离开关在“运行”位、DMI 转换开关在“DMI1开”位、ATP 冗 余开关在“ATP1”位或者“ATP2”位(默认“ATP1”位)、ATP 专用供电开关在“关”位(若 有)。 6.司机台右侧投入司机室主控钥匙按压并右旋,将第二操作区的“蓄电池开关”旋钮左旋2~3s, 激活蓄电池。确认 HMI 启动正常(左侧显示屏默认显示牵引主页面,右侧显示屏默认显示制动主 页面)、CIR 启动正常(若发现启动失败时,应及时通知随车机械师或动车所调度)。 7. HMI 屏启动后,通过“故障信息”、“通信状态”、“安全环路”、“设备控制”等界面查看 动车组的设备状态。通过“设备控制”界面,确认无高压牵引设备切除。通过压力表、电压表确认 总风压力不低于 500kPa、蓄电池电压不低于 100V,根据随车机械师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受电弓, 操作受电弓扳键至“升弓”位保持 2 秒,确认受电弓升起、网压正常(总风管压力低于 500kPa 时, 操作受电弓扳键至“升弓”位保持 2 秒,启动辅助空压机,在“制动信息”界面确认辅助空压机启 动结束(状态由绿色转为白色)后再进行升弓操作),待 HMI 屏“主断使能”图标变蓝后,操作 VCB 开关置“VCB 合”位,确认全列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充电机工作正常。
最新版《动车组操规》附件2:动车组车站作业程序

最新版《动车组操规》附件2:动车组车站作业程序附件2车站换端(乘)作业程序一、同向继乘(一)交班司机1. 保持列车制动状态。
2. 装备LKJ的动车组转储LKJ运行数据。
3. 填写《动车组运用技术状态交接簿(单)》。
4. 向接班司机交接调度命令、动车组技术状态、动车组钥匙、电务车载设备检测合格证。
5. 注销GSM-R手持终端车次功能号。
(二)接班司机1. 按规定与交班司机交接,对交接内容进行确认。
与随车机械师交接司机室驾驶操纵设备技术状态并在《动车组故障交接记录单》上签认。
2. 修改列控车载设备司机代码等相关参数。
3. 装备LKJ的动车组,输入LKJ参数并载入IC卡数据。
4. 注册GSM-R手持终端车次功能号。
5. 确认司机室门窗锁闭,做好开车准备。
二、换端作业(一)本班司机折返1. 保持列车制动状态,装有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
2. 装备LKJ的动车组转储LKJ运行数据。
3. 注销CIR、GSM-R手持终端车次功能号,关闭CIR设备电源。
4. 退出司机室占用,确认操纵台各开关、手柄位置正确,锁闭司机室门窗。
5. 换端后投入主控钥匙激活司机室,按照附件4进行制动试验。
6. 输入CIR、列控车载设备数据参数。
7. 装备LKJ的动车组,输入LKJ参数并载入IC卡数据。
8. 确认司机室门窗锁闭,做好开车准备。
(二)换乘折返1. 交班司机(1)换端后保持列车制动状态,装有停放制动装置的动车组施加停放制动。
(2)装备LKJ的动车组转储LKJ运行数据。
(3)注销CIR、GSM-R手持终端车次功能号,关闭CIR 设备电源。
(4)填写《动车组运用技术状态交接簿(单)》。
(5)退出司机室占用,确认操纵台各开关、手柄位置正确,锁闭司机室门窗。
(6)向接班司机交接调度命令、动车组技术状态、动车组钥匙、电务车载设备检测合格证。
2. 接班司机(1)按规定与交班司机交接,对交接内容进行确认。
与随车机械师交接司机室驾驶操纵设备技术状态并在《动车组故障交接记录单》上签认。
CRH5动车组操纵

第十二章动车组操纵动车组是高速铁路运输工具,动车组司机担负着驾驶动车组、维护列车安全正点的重大责任,是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工种。
所以动车组司机操纵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努力打造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动车组司机队伍。
动车组司机在作业中严格执行确认呼唤(应答)标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平稳操纵、确保列车安全正点。
一、确认呼唤(应答)基本要求1.一次乘务作业全过程必须认真执行确认呼唤(应答)制度。
2.确认呼唤(应答)必须执行“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并掌握“清晰短促、提示确认、全呼全比、手势正确”的作业要领。
3.列车运行中必须对所有地面主体信号(通过信号机除外)显示全部进行确认呼唤(应答)。
4.遇有显示须经侧向径路运行的信号时,在呼唤信号显示的同时,必须呼唤侧向限速值。
二、地面信号、机车信号及列控车载设备(LKJ)确认呼唤时机和手比姿势1.地面信号确认呼唤时机:应遵循“信号好了不早呼、信号未好提前呼”的原则,瞭望条件良好时,进站(进路)信号、线路所通过信号不少于800m;出站信号为列车头部进入接车线警冲标内方;接近、预告信号机不少于600m;信号表示器不少于100m。
2.机车信号确认呼唤时机:(1)列车开车前正确确认机车信号;机车信号按发码区段顺序降级变化时,及时确认呼唤(机车信号绿黄灯及以下显示,未变化仍需确认呼唤;)(2)因天气恶劣、曲线等瞭望条件困难时,进站(进路)信号、线路所通过信号、出站信号确认距离不足规定要求时,应及时呼唤机车信号。
3.列控车载设备(LKJ)确认呼唤时机:(1)列车运行中,列控车载设备(LKJ)提示列车前方运行限制速度有变化时(线路限速可不进行呼唤),司机必须在临时限速变速点前,对降速变化的速度值及时进行确认呼唤;(2)列车开车前确认出站信号(机车信号)后,确认列控车载设备的DMI显示的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或允许运行的速度值;始发列车还需确认列控车载设备等级、模式。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2015)214

TG/JW105— 2015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动车组是高速铁路运输工具,动车组司机担负着驾驶动车组、维护列车安全正点的责任,是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工种。
为使动车组司机操纵规范化、标准化,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动车组司机队伍,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动车组司机和各级机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平稳操纵、安全正点。
第三条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动车组司机心理(生理)状态调节,完善动车组司机操纵运行信息分析,利用操纵模拟仿真等设备,规范和提高动车组司机操纵水平。
第二章段(所)内作业第一节出勤第四条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按规定着装,准时出勤。
第五条出勤时,动车组司机应携带工作证、驾驶证、岗位培训合格证(鉴定期间由机务段出具书面证明)和有关规章制度,到机车调度员处报到,接受指纹影像识别、酒精含量及身体机能测试,按规定领取司机报单、司机手账、添乘指导簿、列车时刻表、运行揭示等行车资料和备品。
第六条认真核对运行揭示及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结合担当列车种类、天气等情况,做好安全预想,并记录于司机手账。
认真听取出勤指导,将司机手账交机车调度员审核并签认。
第七条办理运行揭示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以下简称LKJ)专用IC卡(以下简称IC卡)交付手续时,对揭示内容和IC卡数据录入情况,必须实行出勤机班与机车调度员双审核、双确认的签认把关制度(值乘未装备LKJ的动车组时,可不办理IC卡交付手续)。
第二节动车段(所)接车第八条动车组司机按规定时间到动车段(所)调度室签到,领取主控钥匙、司机室门钥匙,根据动车段(所)调度的通知参加出库联检,办理电务车载设备检测合格证交接、签认《动车组出所质量联检记录单》。
第九条动车组在动车段(所)或折返地点停留出发前需要进行全部制动试验。
一级修检修作业后的动车组在出发前司机不再进行全部制动试验(需进行全部制动试验时,由动车段(所)调度通知司机)。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2015)214

TG/JW105— 2015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动车组是高速铁路运输工具,动车组司机担负着驾驶动车组、维护列车安全正点的责任,是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工种。
为使动车组司机操纵规范化、标准化,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动车组司机队伍,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动车组司机和各级机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平稳操纵、安全正点。
第三条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动车组司机心理(生理)状态调节,完善动车组司机操纵运行信息分析,利用操纵模拟仿真等设备,规范和提高动车组司机操纵水平。
第二章段(所)内作业第一节出勤第四条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按规定着装,准时出勤。
第五条出勤时,动车组司机应携带工作证、驾驶证、岗位培训合格证(鉴定期间由机务段出具书面证明)和有关规章制度,到机车调度员处报到,接受指纹影像识别、酒精含量及身体机能测试,按规定领取司机报单、司机手账、添乘指导簿、列车时刻表、运行揭示等行车资料和备品。
第六条认真核对运行揭示及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结合担当列车种类、天气等情况,做好安全预想,并记录于司机手账。
认真听取出勤指导,将司机手账交机车调度员审核并签认。
第七条办理运行揭示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以下简称LKJ)专用IC卡(以下简称IC卡)交付手续时,对揭示内容和IC卡数据录入情况,必须实行出勤机班与机车调度员双审核、双确认的签认把关制度(值乘未装备LKJ的动车组时,可不办理IC卡交付手续)。
第二节动车段(所)接车第八条动车组司机按规定时间到动车段(所)调度室签到,领取主控钥匙、司机室门钥匙,根据动车段(所)调度的通知参加出库联检,办理电务车载设备检测合格证交接、签认《动车组出所质量联检记录单》。
第九条动车组在动车段(所)或折返地点停留出发前需要进行全部制动试验。
一级修检修作业后的动车组在出发前司机不再进行全部制动试验(需进行全部制动试验时,由动车段(所)调度通知司机)。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
第五章 途中作业
➢第一节 操纵示 意图、操纵提 示卡
(三)平均速度; (四)站场示意图含到发线有效长度、停车位置标设置、 道岔限速、站中心里程、股道有无接触网等内容; (五)主控(牵引、制动)手柄级位变化、恒速功能使 用地点; (六)动车组过分相操作; (七)特殊困难区段操作(含通过困难分相最低速度要 求); (八)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六条 按调车方式出段(所)时,执行先联控后动 车,由近及远确认信号,严守速度。按列车方式出段(所) 时,确认行车凭证,按规定执行车机联控。
第十七条 进站停车时,按列车编组一次稳、准对标停 车,停妥后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司机根据列车长的开门通 知,集控开启站台侧车门(开门按钮不在司机操纵台上的除 外,下同)。
第二十五条 列车操纵示意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列车运行速度曲线; (二)运行时分曲线; (三)线路纵断面和信号机(区间信号标志牌)位置; (四)站场平面示意图; (五)主控(牵引、制动)手柄级位变化、恒速功能使 用地点; (六)区间限制速度及区段内各站道岔的限制速度;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
第五章 途中作业
第二 段(所)内作业 ➢第一节 出 勤
第四条 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按规定着装,准时出勤。 第五条 出勤时,动车组司机应携带工作证、驾驶证、岗位培训合 格证(鉴定期间由机务段出具书面证明)和有关规章制度,到机车调 度员处报到,接受指纹影像识别、酒精含量及身体机能测试,按规定 领取司机报单、司机手账、添乘指导簿、列车时刻表、运行揭示等行 车资料和备品。 第六条 认真核对运行揭示及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结合担当列车种 类、天气等情况,做好安全预想,并记录于司机手账。认真听取出勤 指导,将司机手账交机车调度员审核并签认。 第七条 办理运行揭示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以下简称LKJ)专用 IC卡(以下简称IC卡)交付手续时,对揭示内容和IC卡数据录入情况, 必须实行出勤机班与机车调度员双审核、双确认的签认把关制度(值 乘未装备LKJ的动车组时,可不办理IC卡交付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组操作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动车组司机操纵列车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动车组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
第二条动车组司机和动车组运用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遵章守纪、爱护动车、平稳操纵、安全正点。
第二章出段作业出勤第三条出乘前严禁饮酒,必须充分睡眠,准时出勤。
第四条出勤时,应按规定整洁着装(由铁路局根据南北方和季节特点自行规定),携带动车组驾驶证到动车组司机派班室,接受酒精含量测试,领取司机报单、列车时刻表等有关资料,将IC卡交出勤调度员写入线路临时限速。
第五条领取运行揭示并校对,根据担当区段、天气等情况,制定运行安全注意事项,记录于司机手册。
第六条认真听取出勤调度员指导,将司机手册交出勤调度员审核并签章,领取IC卡,使用专用设备,对本次出勤IC卡写入内容及CTCS—0和CTCS-2区段发生的线路临时限速调度命令须核对无误。
接车第七条与随车机械师办理耗电和质量交接,认真了解动车组运用情况。
第八条接车后按动车组检查程序对制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行车安全装备、综合通信平台等进行检查试验(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见附件一)。
第九条将IC卡中的运行揭示读入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监控装置,下同)并复核。
出段至到达始发站第十条司机检查完毕后准备出段。
⒈确认出段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标志显示正确,厉行呼唤(呼唤标准见附件二),鸣笛(限鸣区段除外,下同)后启车出段。
⒉利用通讯设备了解开车股道和走行径路,按信号显示出段(站段分界点设有闸楼的在闸楼处停车,签认出段时分)。
⒊出段时严守走行限制速度。
⒋进入车站到发线,按停车位置标志准确停车。
动车组停车位置标志由铁路局确定并相应设置。
停车位置标志要便于司机确认。
第十一条停妥后司机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开启集控车门。
车门开关按钮不在司机操纵台上的,由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开启车门。
如自动开关门装置故障时,由司机通知列车长或列车工作人员手动开启车门。
第三章运行作业基本要求第十二条动车组司机在运行中应参照列车操纵示意图操纵列车,严格执行“彻底瞭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严格执行呼唤和车机联控制度,按规定鸣笛。
严格遵守动车组、线路等各项容许速度,以及列控车载设备或监控装置设定的限制速度。
第十三条司机必须在运行方向最前端司机室操纵。
单司机单班执乘情况下,所有非操纵端司机室门、窗及各操纵开关、手柄、均应置于断开位或锁闭位。
第十四条运行中或未停稳前,严禁换向操作。
第十五条在确保安全正点的前提下贴线运行,做到起车快、调速准、停车稳准。
第十六条动车组各安全保护装置不得盲目切除,行车安全装备必须全程运转,监控装置和列控车载设备的转换必须按规定操作。
正常运行期间,CRH1型动车组司机必须保持将脚靠踏板置于中间档位,或在每50秒的间隔间隔周期内按动一次DSD按钮。
第十七条正常情况下司机操纵动车组制动机实施常用制动;危及行车安全时采用快速制动(危及弓网安全时CRH1型应使用紧急制动按钮);雪天为防止雪块进入制动圆盘和闸片,列车运行速度在110km/h以下,必要时投入耐雪制动;制动系统故障时采用辅助制动;列车分离和取出制动手柄时产生紧急制动。
第十八条自动过分相装置良好时,不需要做特别的操作,但动车组在经过第一个分相区时,应将牵引手柄置“切”位,以验证能否正常自动过分相;分相绝缘区在上坡道区段时,动车组在进入坡道前,适当提高运行速度,保证动车组不在分相绝缘区停车。
司机在通过分相绝缘器前的适当地点,应解除牵引力,以惰力运行通过分相绝缘器,并确认VCB断、合正常。
遇自动过分相装置故障,“自动过分相”灯点亮,司机室蜂鸣器鸣响,应及时采用手动过分相。
手动过分相时,动车组运行至过分相绝缘区前,司机应提前确认受电弓升起的车号(4或6号),运行至过分相绝缘区时,要集中精力,加强了望,适时将牵引手柄退回“切”位,按压“VCB断”按钮。
待列车运行至“合”电标后的适当位置,确认受电弓通过越过分相绝缘区后,按压“VCB合”按钮。
在故障显示灯“VCB”、“电气设备”灯点亮,司机室蜂鸣器鸣响,司机确认网压表为“0”。
双列重联运行,使用手动过分相遇蜂鸣器故障时,应在动车组头部越过合电标400米后再按压“VCB合”按钮。
运行中每次过分相后检查确认一次动车组操纵台各仪表。
第十九条动车组仅限于在规定的股道及进路上接发,遇动车组接发不能在基本进路办理时,必须以调度命令为准。
第二十条列车达到目标速度后按压“恒速”开关,保持列车恒速运行。
需要改变运行速度时, 调整牵引手柄级位或按压“恒速(切除)”开关,达到目标速度后,再按压“恒速”开关。
第二十一条如果恒速装置作用不良,司机应及时调整牵引手柄级位,控制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
第二十二条单列动车组为固定编组,运用状态下不得解编;两列同型动车组可重联运行。
两列动车组重联时各升1架受电弓运行,但禁止采用前车升后弓、后车升前弓的方式。
第二十三条动车组重联牵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⒈两列动车组重联或摘解时,由动车组随车机械师负责引导,司机确认。
重联或摘解后的动车组由随车机械师配合司机做相关试验。
摘解操作时,主动车组必须一次移动5m以上方可停车。
⒉连挂后,确认两列动车组通信传输状态正常,将所有非操纵司机室制动手柄置“拔取”位并锁闭。
第二十四条动车组运行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⒈须选择适当的手柄位置,使用恒速功能。
⒉解除牵引力时,牵引手柄要在接近“0”位时稍作停留再退回“0”位。
⒊自动过分相装置良好时,使用自动过分相装置;如接收到自动过分相工作信号故障信息时,故障显示灯“自动过分相”灯点亮,司机室蜂鸣器鸣响,应及时采用手动过分相。
⒋遇接触网故障,降、升受电弓标或降、升弓手信号时,应及时降下或升起受电弓。
⒌接触网临时停电或有异常情况时,要迅速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就地停车,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
第二十五条运行中因故障或其它原因被迫停车后,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通信设备向就近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报告列车的停车位置及原因并通知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如需请求救援时,要向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报告列车前后部准确的停车位置,并按规定指挥列车有关人员设置防护。
第二十六条运行中发生路外伤亡意外情况,不危及本列车安全时,可不停车,继续运行,同时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就近车站处理。
发车准备与发车第二十七条司机确认操纵台各仪表、显示屏显示正常,各手柄位置正确,关门指示灯亮,司机室门处于锁闭状态(需要由司机关闭车门时,司机应在得到列车长通知后方可关闭车门)。
第二十八条开车前,必须确认行车凭证、发车信号显示(含发车表示器或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车用语)正确,厉行呼唤后鸣笛(禁限鸣区段区段除外),起动列车。
起车操纵第二十九条 CTCS-2级区段发车前,列控车载设备处于部分监控模式,当地面信号变为进行信号后,需按压“缓解”键,此时列控车载设备仍输出B4级制动,只有制动手柄置运行位并提牵引手柄后,方能缓解和启动列车。
运行至监控装置开车对标位置时按压开车键对标,接受出站口应答器信息后,确认列控车载设备进入完全监控模式。
第三十条 CTCS-0 /1级区段动车组运行至监控装置开车对标位置时,按压开车键,进入监控状态运行。
第三十一条起车时,牵引手柄在离开“0”位后应稍作停留,之后根据目标速度按序达到适当级位。
第三十二条在上坡道上启动动车组时,可将牵引手柄先置于适当级位,再缓解制动,防止动车组溜逸。
调速操纵第三十三条施行常用制动时,应考虑列车速度、线路情况、限速要求、停车目标距离等条件,准确掌握制动时机和级位,先使列车产生制动力再逐步增加列车制动力,保持均匀减速。
为减少列车冲动,应根据运行速度,转换选择适当的制动级位。
使用制动手柄前,应先将牵引手柄回“0”位,再实施制动。
速度较高时应使用较高级位的制动(B5级及以上级位)。
中速运行时应使用中级档位的制动(B4级及以下级位)。
制动过程中遇有过电分相时,动力制动自动切除,全部转为空气制动。
第三十四条遇紧急情况施行制动时,迅速将制动手柄置于“紧急(快速)”位,并及时解除牵引力。
第三十五条在CTCS-2级区段,正常情况下列控车载设备直接自动控制列车通过慢行地点时,司机应密切注视列车运行速度,必要时采取干预的减速措施。
第三十六条在CTCS-2级区段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机车信号故障除外)时及CTCS-0/1级区段,司机应按调度命令的要求或LKJ的提示操纵列车通过慢行地点。
行车安全装备的使用第三十七条在CTCS-2级区段与CTCS-0/1级区段的分界处,列控车载设备发出提示预报,司机应注意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级间转换,如不能自动转换,应立即手动转换。
第三十八条在CTCS-2级区段,动车组运行中遇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时,列车必须立即停车,司机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并根据调度命令将列控车载设备转入隔离模式,按LKJ方式行车(机车信号故障除外)。
动车组按LKJ方式行车,遇机车信号或LKJ故障时,按《技规》第270条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在CTCS-2级区段基本闭塞法停用按电话闭塞法行车时,司机应根据调度命令将列控车载设备转入隔离模式,按LKJ方式行车。
第四十条在CTCS-2级区段,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时,动车组的行车凭证为绿色许可证,司机应将列控车载设备转入目视行车模式;当列控车载设备收到允许运行的信号时,按列控车载设备显示运行。
第四十一条在CTCS-2级区段,列控车载设备采用设备制动优先模式,停车时和非正常情况下司机根据需要进行干预性控制。
第四十二条列控车载设备的使用时机和方法见附件三、四。
第四十三条在现有机车上安装的LKJ显示的基础上,动车组LKJ显示增加一条限速光带,显示如下:常用制动速度值(线路允许速度+5Km/h)用单红线表示。
线路允许速度与卸载动作限速值(线路允许速度+3 Km/h)之间用光带显示。
颜色按如下规律变化:⒈当运行速度<线路允许速度时,光带显示灰色;⒉当线路允许速度≤运行速度<卸载动作限速值时,光带显示黄色;⒊卸载动作限速值≤运行速度<常用制动速度值时,光带显示黄色并以1Hz的频率闪烁;当运行速度≥线路允许速度后,在曲线显示窗口的左边界处显示一个放大标尺窗口,标尺纵向座标以常用制动速度值为中点,上边界为线路允许速度+10 Km/h,下边界为线路允许速度。
同时,用数字提示当前运行速度与卸载动作限速值的差值。
LKJ的使用方法与机车上安装的LKJ使用方法相同。
第四十四条运行途中临时发生的各类限速,列车调度员必须向司机发布调度命令。
列车调度员使用无线传送系统向列车司机传递行车凭证、调度命令时,司机应及时接收并回执。
司机对其内容有疑问时,须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向列车调度员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