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断上升的海平面课时教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海洋教育4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六年级海洋教育4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交流开拓学会的环保视野让学生了解到全世界为了控制海平面的上升都已经行动起来是学生深刻感受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低碳环保的生活是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朱家洼小学海洋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设计
一次教学设计
4、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教学目标1、了解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2、知道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朱月运用了数据图、城市渐渐被淹没的图片和视频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数轴图中的数据的一步步提高让学生认识到海平面正在悄悄上升。每一个数据的出现都配合相应的图片和视频,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引起学生对海平面上升的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讨论实验,探究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1.谈话: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
3.谈话:为什么地球变暖,海平面就上升了?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一下。(播放视频:谁沸腾后向外溢)
4.谈话: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观看实验视频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学生的主动参与使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明白气候的变化对海平面的影响,从而积极的考虑解决办法。】
谈话:海平面还在悄然上升,在网上上升1米,世界第一大珊瑚礁就消失了。
6.谈话: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出示课件:中国海平面逐年上升的数轴图}
近30年来,中国的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2.6毫米,算一算:一共涨了多少?
谈话:如果海平面每年上升20米会怎样?上涨60米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出示课件:海平面上升60米的模拟图。)
4.谈话:我们就居住在海边,面对海平面的上升,我们再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些什么?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北 极 南 极 数 千米 厚 的冰 川 I 完全 融 化 ,湿 润 的土 影 响全 球 气 候 系统 ,增 加 人类 活 动 的 不 确 定 因 地 长 出阔 叶 树林 ,高 大 的柑 橘 树 盛 开 白色 的花 素 。
朵 。其 次 .大气 加 热 海 水 ,海 水受 热 膨胀 ,体
对 于未来1 O 0 年 内 全 球 是 否继 续 变 暖 ,海
o 丫

的原 则 以保 护 自然 资 源和 垃圾 填 埋 当 你 学 习 了 解
得 更 多 ,你 就 能 更好 地 帮 助 其 他 人 明 白我 们 所 拥 有 的 自 然 资 源 的 重 要 和珍 贵

循 环
再 干 个
你用的水越少 ,那么最 终排入海洋 水也 会 越 少
积 增 大 ,加之 冰 川 I 的 融 化 ,大量 的 淡 水经 过 大 平面 是 否 继 续升 高 .海 洋 灾难 是 否 继 续 加重 ,
江 大 河 注 入 大海 ,海 平 面呼 啸 上 涨 ,海水 将 淹 各 国的 科 学 家 以及 政 治 家 的 看法 不 尽 一致 。除 没 沿 海 平 原 与三 角洲 。再 者 ,大 气 层 风云 变 幻 政 治 家 考 虑 国 家利 益 引 起 意 见分 歧 之 外 ,科 学 莫 测 ,雷 鸣 闪 电 ,暴 雨 无常 ,整 个 地 表潮 湿 为 家 对海 洋 的 了解 不尽 深 入 ,也 是 一 个 不 容 忽视 主 ,干 旱 几 乎 不 存 在 。 世 界 上 万 物 间 相 生 相 的 客观 存 在 。更全 面 地 了 解 海洋 ,了解 人 类居
重点推介 I o c e a n w 。 r I d 2 0 1 7
不断 上升 的海平面
类 的 活 动 深 刻 地 影 响 着 海 平 面 的 变 高矮 矮 的 植 物 们 ,它 们 使劲 成 长 ,成 长 为高 大 化 。许 多科 学 家 认 为 ,现 代 海 平 面 的森 林 ,就 固化 了大 气 中的二 氧 化 碳 。随 着 大 的变化受温室效 应的控制 。2 O 世 纪 气 中二 氧 化 碳 浓 度 的 降 低 ,大 气 温 度 开 始 下

高二地理教案 3..3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

高二地理教案 3..3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

3.3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世界范围内海平面变化的趋势。

2.明确气候变暖是导致全球范围内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3.理解海平面上升是一种渐进性的海洋灾害。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柱状统计图等资料,说明我国海平面变化状况。

在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寻找海平面上升的证据。

fRASqkRmqB2.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案例,说明温室气体的产生与世界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

3.运用事实和数据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理解海平面上升是一种渐进性的海洋灾害。

fRASqkRmqB4.根据有关海平面变化方面的知识,探讨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海平面上升的原因的探究,认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树立自觉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fRASqkRmqB2.通过了解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的影响和探讨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1.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2.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教学难点]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的影响[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复习提问】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回答】<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3)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4)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fRASqkRmqB<5)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fRASqkRmqB【教师总结】近代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可能影响、生态系统将变得不稳定等方面。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六年级海洋研究《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活动背景:国家海洋局公布《200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监测;虽然每年只有2.5毫米的增幅,还构不成危险,但这;据统计,全世界约有半数以上居民生活在距海不到60。

活动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海平面不断上升的问题。

学会提出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了解一些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讨和研究,掌握多渠道收集资料,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掌握提炼和总结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任职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学习和探究提高和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活动重难点:1.了解海平面上升的原因,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

2.知道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活动时间:共3周主题实施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了解海平面上升,提出问题,撰写计划《“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开题会》。

第二阶段:方法指导(一):如何搜集整理资料《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方法指导(二):做手抄报《走进海洋——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第三阶段:各个小组进行研究成果展示《不断上升的海平面》第一阶段“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开题会阶段目标:1.通过看视频,感受海平面的上升,激发要就海平面上升的兴趣。

2.提出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成立研究小组,制定计划表,承担子课题的深入研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海平面上升的现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听一位小女孩的演讲,好吗?(播放视频或图片并补充讲解)来自斐济的女孩拉维塔哽咽地诉说: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可是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却最大。

我们需要一份对穷人和穷国都公平的协议。

学生认真看视频2.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气候变化的危害,激发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兴趣。

高二地理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教案

高二地理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教案

第三节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掌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调查本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自学质疑1、区别概念海岸水边线海岸线A2、按海岸物质组成,一般可分为类型?我国沿海海岸的类型?各种类型的用途?P23图B3、海岸根据动态特征,有几种类型?哪些行为加剧海岸的侵蚀?有什么措施防护?知识窗B4、概念理解海岸带潮滩A5、海岸带的范围?开发方式?举例说明B6、认识我国主要海港?A(导入)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

这里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

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海岸带的环境保护,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生活在海岸带的我们,也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一、海岸的基本类型1、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海岸生物海岸2、了解海岸线和海岸带的定义。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二、海岸带及其利用(1)定义: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思考:为什么全球大约一半的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目前人们利用的海域主要是在海岸带和浅海。

高二鲁教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3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 教案

高二鲁教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3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原创 教案

第一单元《探索海洋奥秘》第三节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陈军【设计思路】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知识构建】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通过地图及景观图片认识不同海岸类型与主要特点,依据不同海岸的特点列举开发的方式;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产生的影响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分析海平面上升原因及应对措施。

从教材的知识内容看,各个版本教材对本“标准”的阐释既基于其基本要求,又各有不同的理解与拓展,因此不同版本教材在文字表述、案例选用、图表设计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的心理品质,淡化差异。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举例说出不同海岸带利用方式3.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岸带类型及其利用”。

2.教学难点理解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课堂活动设计】探究活动1:阅读景观图和课本填写表格[内容解析]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海岸带及其利用。

考:上海港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建港的有利条件如何?与上海相连的铁路有哪些?上海的周边地区以及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对上海港发展所起的作用。

上海市在我国经港口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良好的水域:水深、水面宽阔、风浪小),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良好的陆域:地形平坦开阔);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以城市为依托。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全球气候变化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全球气候变化学案

第一组:分析气候变化对天津的可能影响材料一:
材料二:天津市滨海平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当海平面上升0.3米时,天津市各区县中,哪些城镇(区)可能会被淹没?
3.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地带还会受到哪些影响?
第二组: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
材料一: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进
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2.7℃。

材料二: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
材料三: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材料四: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
材料五: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 1、请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3.如果冰川面积持续减少,又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第三组:分析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可能影响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80年、2000年黑龙江省≥10℃积温均值等值线图
材料三:1978一2004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与水稻产量的变化
材料四:1960-2005年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图
材料五: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东北冻土区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多年冻土上限下降、温度升高、厚度减薄、融区扩大;多年冻土岛消失及多年冻土南界北移。

1.请说明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

2.请阐述气候变化给东北带来的可能影响。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湘教版选修二 海洋地理教案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湘教版选修二 海洋地理教案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湘教版选修二海洋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海岸带的影响;2.了解海岸带地貌类型、特征及其分类方法;3.掌握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保护措施;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1.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的关系;2.海岸带地貌类型、特征及其分类方法;3.海岸带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保护措施;三、教学内容3.1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带3.1.1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因素海洋盆地的沉降、地球温度变化、冰盖和冰川的变化、海水扩散和海洋大循环等影响因素。

3.1.2 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海平面升高会使得近海区域的岸线后退,使其原来被大海所覆盖的区域逐渐暴露。

同时,海平面升高还会导致海岸地区地下的淡水逐渐被海水所浸润,影响海岸地区的农业生产。

3.2 海岸带3.2.1 海岸带的地貌类型(1)海蚀平原;(2)海蚀崖/海蚀崖台;(3)海蚀柱;(4)海蚀洞穴;(5)海后平原;(6)海岸峭壁。

3.2.2 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特征(1)常年溶解或悬浮的盐分;(2)潮间带生态系统;(3)常年盐雾和高风速;(4)沙滩生态系统。

3.2.3 海岸带的保护措施(1)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加强海岸带环境的保护和修复;(3)加强海洋资源监测和管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法;3.小组讨论法;4.课外阅读法。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实物和图片展示。

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2.课后作业;3.课件设计;七、教学资源1.外部资源:国家海洋局网站;2.内部资源:学校图书馆。

八、拓展阅读1.《海平面变化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2.《浅谈我国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案
学校:青岛安国路小学2012年2月
姓名
王娜
学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五年级一班
课题
2.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课时
1











认知性
1.了解海平面上升的事实和原因。
2.知道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技能性
体验性





认知性
技能性
体验性




了解海平面上升的原因,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


知道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谈话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


多媒体课件
板书
2.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会给人类造成危害







编写手抄报“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把相关宣传节能减排的做法,写在卡片上,做成书签,小书签可以分给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等。
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听一位小女孩的演讲,好吗?
(播放视频或图片并补充讲解)
来自斐济的女孩拉维塔哽咽地诉说: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可是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却最大。我们需要一份对穷人和穷国都公平的协议。
2.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3.教师小结:拉维塔的诉说,给人们带来了警示,海平面的上升会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老师出示资料卡:
据中国国家海洋局资料统计显示: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是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毫米。请同学们算一算30年来海平面上升了多少毫米?假如海平面上升60米后会怎样呢?看看海平面上升60米后的模拟地图(课件出示)
大家找一找,我们青岛还存在吗?其他的海滨城市都还在吗?你们想到了什么?
3.教师总结海平面上升给人类来带来的危害。
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生活等
教师演示水受热膨胀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1.师小结:海平面上升,会给人类造成危害,世界各国采取措施应对海平面上升。
3.教师号召请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来减缓海平面的上升。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学生明确气候变暖一方面是地球处在温暖期,另一方面人类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环境污染加剧了气候变暖。辩证认识地球变暖问题。
小组中讨论:除了全球变暖这个原因,还有什么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应该怎样做呢,才能减缓海平面上升?
分组整理好资料,把相关宣传节能减排的做法,写在卡片上,做成警示卡,警示卡可以分给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等。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激发共鸣
二、我们的发现
1.算一算:
2.模拟联合国气候峰会:
三、我们的探究
四、我们的一算
交流自己的感受
理解海平面在悄然上升的事实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代表不同的国家,将课前搜集的材料进行讨论整理,进行大会发言。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等探索活动,了解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探究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通过警示卡、资料册来宣传课堂上的研究成果,使学生知道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