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计划策略
MRP计划策略

浅谈MRP计划策略--————————————————————————————————作者:————————————————————————————————日期:一、在谈计划策略前,先说下什么是管理需求,所谓的管理需求就是:计划部门的首要任务,平衡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平衡客户需求与公司产能基于这这些需求,sap给出了大部分情况下会用到的策略以下我们简单说下二、计划策略的种类二、计划策略种类1.按单生产(MTO)对最终产品2按库存生产(MTS)对最终产品3对零部件的计划策略(MTS)对零部件计划策略主要在生产-销售的阶段有作用如下---是否考虑库存1.创建独立计划需求2下达销售订单后的处理(对独立计划需求的影响)3发货后处理按库存生产40planning with final assembly 最有最终组装的计划—最常用的面向库存策略A. 特点:1.计划独立需求由销售订单消耗,能根据销售订单调整主生产计划以适应当前形势;2.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主生产计划不要求平滑。
B.使用场景:要求能准确地预测产成品的生产数量。
C.属性设置1.计划策略组=40;2.消耗参数(消耗模式,后向,前向);3.项目类别组设置,一般为NORM。
D. 处理流程:举例成品:807C0000204,半成品:807P14051010WB000成品半成品MRP3视图都如下BOM中比例成品:半成品= 1:1.MD61创建独立计划需求成品21个,半成品10个。
如下图运行MPSMD04查看库存/需求清单。
成品:半成品:可以看到成品计划工单只有19个。
结论一、说明:策略40会考虑库存。
结论二、PIR产生的计划工单可以转生产工单可以看到半成品相关需求19个,独立需求10个。
结论三、说明策略40相关需求并不会冲销独立计划需求。
va01创建销售订单10个MD04查看库存、需求清单可以看到独立计划需求还剩11,减少了10个结论四、说明:销售订单会冲销独立计划需求(注意:半成品的相关需求并不会冲销半成品的独立需求)运行MPS后成品库存清单运行MPS后半成品库存清单可以看到产生两个计划工单结论五、说明:计划工单如果不在同一期间工单不会合并。
SAPMRP策略介绍

SAPMRP策略介绍SAP MR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是SAP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它用于管理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
MRP将根据销售订单、预测需求、库存状态等信息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并帮助企业实现准确的物料采购与生产安排。
下面将介绍SAP MRP策略的相关内容。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MRP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生成一份可靠有效的物料需求计划。
SAPMRP通过考虑多种因素来达到这一目标,包括销售订单、预测需求、库存水平、供应商交货时间等。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MRP生成的需求计划。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SAPMRP引入了一系列策略,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前提、处理规则、操作规则和计划运行等。
首先是前提策略,它定义了MRP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参数。
例如,企业可以定义MRP运行的时间段、优先级、订单类型等。
前提策略的设置将直接影响MRP运行的结果。
其次是处理规则策略,它定义了MRP系统如何处理销售订单和预测需求。
主要包括净需求、毛需求和存货需求的计算方式。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规则策略,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计划。
操作规则策略定义了物料需求计划的具体操作方式。
主要包括批量规则、提前期、安全库存等设置。
例如,企业可以设置每次订购的批量大小、物料的最小库存量等。
操作规则策略的设置将直接影响MRP运行的效果。
最后是计划运行策略,它定义了MRP如何进行计划运算。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单层或多层计划,决定是否考虑子物料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定义计划运行的频率和时间窗口等。
除了以上策略,SAPMRP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功能和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物料需求计划。
例如,SAPMRP可以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根据需求计划自动进行物料采购和生产安排。
同时,它还提供了物料需求的跟踪和监控功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结来说,SAPMR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应链管理工具,通过合理设置各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准确的物料需求计划,提高供应链效率和产品交付能力。
MRP计划解决方案

MRP计划解决方案广义生产计划包括较为丰富的内容,包括需求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另外还包括能力计划.限于篇幅,下面主要针对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来展开.这也是ERP的核心功能.总体介绍主生产计划(MPS)是MRPⅡ的一个重要的计划层次。
粗略地说,主生产计划是关于"将要生产什么"的一种描述,它起着承上启下、从宏观计划向微观计划过渡的作用。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部门的工具,因为它指出了将要生产什么。
同时,主生产计划也是市场销售部门的工具,因为它指出了将要为用户生产什么。
所以,主生产计划又是联系市场销售同生产制造的桥梁,使生产活动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又向销售部门提供生产和库存的信息,起着沟通内外的作用。
与主生产计划相比较,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是对普通的物料进行需求计算。
这些物料所占用的资源可能不是关键资源,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及时生产或采购。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重要的物料进行主生产计划计算及安排,然后根据确认的主生产计划运行物料需求计划,得到普通物料的需求。
如果不需要进行主生产计划,也可以直接运行物料需求。
这种情况下,将对所有的物料进行需求计算.其主要功能是:将外部需求转化为内部的需求。
K/3 MRP计划解决方案,是建立在客户已经完成“三大订单”应用以后推荐的策略,即在客户能较顺畅的使用客户订单管理系统、采购订单管理系统、生产任务单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使用。
原因在于MRP计划系统严密关联各个业务系统,影响的因素很多,在客户对业务系统没有完全熟悉的情况下,同步推行MRP计划系统,存在较大的风险。
当然,如果客户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同时推行计划系统。
企业管理难点在没有使用信息系统得企业,生产计划往往不能快速的制定和有效的执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门沟通成本高,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没有统一的数据,产销容易脱节;➢物料安排效率低,难以做到按需生产,按需采购;➢较长的交货周期,造成客户抱怨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容易形成呆滞料,或停工待料,影响生产周期;➢采购计划计算费时费力仍不能相对精确;➢订单跟踪困难,不能马上回答客户交货周期,执行反馈难.以上问题在制造性企业或多或少的存在,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某些点会突出来,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如果市场环境趋好,某段时期又不十分明显,但并不说明问题不存在,而是被掩盖了.通过生产计划系统自身的特点,配合一定的策略,能够解决上面所提大部分的问题,K/3系统在传统MRP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发出更适合用户使用的特色功能,提供更为贴身的应用.主要流程与应用效益下图是应用企业信息系统,以MRP计划为核心的典型流程图:MRP计划流程图MPS由需求计划开始,表现为产品预测和销售订单,通过一定的策略与取舍,作为计划来源,这也是MPS计划的重要依据,回答了“要生产什么?”这个问题;结合物料主文件和BOM物料清单,通过MPS运算,便可回答“生产多少,何时生产”这个问题;最后系统提供对计划结果的手工维护处理,可进一步人为调整计划内容;最后以任务单和采购单的形式发放到执行系统,并依据订单编号和计划编码追踪执行过程。
制造业企业的库存策略

制造业企业的库存策略制造业企业的库存策略引言库存管理是制造业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良好的库存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存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制造业企业常用的库存策略,并分析其优缺点。
1. JIT(Just In Time)库存策略JIT库存策略是一种通过最小化库存来实现高效生产的策略。
根据这个策略,制造企业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货时间和数量与生产计划相匹配,以在客户下订单之前尽可能减少库存量。
优点:- 减少库存持有成本:JIT策略可以降低存储费用、资本占用和废品处理成本。
- 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库存量较少,企业可以专注于高效生产,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阻塞。
- 提高产品质量:JIT策略要求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保持高质量,有助于减少缺陷品的产生。
缺点:- 高度依赖供应链的稳定性:因为库存量较少,对供应链的依赖性增加,如果供应链发生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
- 难以应对需求波动:JIT策略需要企业精确预测需求,并确保及时供应,在需求波动较大的行业中可能会面临挑战。
2. 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库存策略MRP是一种基于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的库存管理系统。
通过分析生产计划中的物料需求,MRP可以确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购买、生产和交付时间。
优点:- 精确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预测准确的物料需求计划,帮助企业及时购买和生产所需的物料。
- 可以应对需求波动:通过及时调整物料需求计划,MRP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 减少库存积压:MRP策略可以避免过量的库存积压,降低库存持有成本。
缺点:- 需要准确的数据支持:MRP系统需要准确的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数据才能可靠的物料需求计划,如果数据不准确,可能导致物料缺货或库存积压。
- 实施复杂:MRP系统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实施和维护成本较高。
sap计划策略详解

SAP计划策略详解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
SAP的计划策略是一种故障预测计算方法,可以在必要时自动订货。
本文将介绍SAP计划策略的详细信息。
什么是SAP计划策略?SAP计算策略是基于物料主数据中定义的需求和需求的外部信息来计算将来需求的计划方法。
计划策略可以针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定义,可以在销售订单、工厂生产订单和预测中使用。
SAP计划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准确预测未来的需求,以便在需求发生时,系统可以自动发出采购订单或生产订单。
这样,可以减少库存存储、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提高交货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SAP计划策略类型在SAP系统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计划策略。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MRP计划(MPS/MRP)生产计划和控制(MPS/MRP)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计划方法,用于基于销售预测、订单需求或业务计划的生产计划和材料计划。
基于MPS/MRP的计划策略可以自动创建生产和采购订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2. 相关计划(CSP)相关计划(CSP)是一种基于销售订单的计划方法,用于创建生产和采购订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在CSP计划策略中,系统将根据销售订单的日期、数量和优先级来计划生产和采购。
3. 计划策略80(Planning Strategy 80)计划策略80是一种基于长期预测需求的计划方法。
它基于过去几个月或年的销售数据,并预测未来几个月或年的销售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系统将自动创建采购和生产订单。
4. 计划策略41(Planning Strategy 41)计划策略41是一种基于消耗的计划方法,用于计划生产和采购。
该策略将在消耗物料时自动创建采购和生产订单,以确保库存周转。
以上只是几种计划策略的简单介绍,SAP系统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计划策略,需要根据特定的业务需要进行选择。
SAP计划策略的设置在SAP系统中设置计划策略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 定义需求类需要定义需求类来区分订单需求、销售预测、内部订单等。
mrp计算注意事项

在MRP(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库存地点:每个工厂下都存在多个库存地点,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应在库存地点级别设置该库存地点参与MRP计算。
例如,对于客户暂时寄存在公司的货物所属的库存地点,可以设置不参与MRP运算。
MRP的输入:主生产计划(经过粗产能规划评估过的成品生产计划)、库存、BOM(物料清单)是MRP的主要输入数据。
MRP的计算:根据主生产计划的产量、交付时间,通过BOM展开,计算各物料的毛需求,再减去库存,得到物料的净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在制的工单和采购未到货的物料。
MRP的输出:物料的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时间点、采购量,以及生产计划。
提前期:提前期是确定由MRP计算出来的计划下达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产品及其零部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的时间比出产时间提前的天数称为提前期。
从产品至零件或原材料均按各个部分提前期进行递推。
批量的考虑:在MRP运算时,需要考虑合适的批量策略,如静态批量、周期批量、最小成本批量等。
监控库存:MRP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监控库存并及时更新需求和供给数据。
业务实际情况:在实施MRP计划时,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总之,MRP计算需要注意细节和业务实际情况,以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用于计划生产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方法。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企业可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物料供应,从而避免生产线停工和生产延误。
本文将讨论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和作用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基于生产计划和销售订单的方法,用于确定制造企业需要什么类型和数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需要何时购买或生产这些物料。
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作用包括:•确保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物料供应,避免生产线停工•优化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库存过多•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物料采购和库存管理成本物料需求计划的流程物料需求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生产计划和销售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确定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日期。
2.识别物料需求: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每种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
3.检查现有库存:检查当前库存,确定哪些物料需要订购或生产。
4.编制需求计划:根据物料清单和生产计划,编制物料需求计划,确定每种物料的采购或生产日期和数量。
5.执行需求计划: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及时采购或生产所需的物料。
物料需求计划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地实施物料需求计划,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完善的物料清单:建立详细的物料清单,明确每种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2.优化库存管理:根据需求预测和库存水平,优化库存管理,避免库存积压和库存不足。
3.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物料。
4.使用物料需求计划软件:利用物料需求计划软件,自动化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5.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效果,根据反馈信息不断改进物料需求计划的流程和策略。
结语物料需求计划是制造企业保持生产运作顺畅和高效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制定和执行物料需求计划,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成本的降低,提高竞争力。
SAP:MRP策略10、11、40

SAP:MRP策略10、11、40计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y)包括PIR type和CIR type。
记录了他们的参数和相互作用。
MTS生产:10 SO不参与MRP,GI 时消耗PIR。
如果ref SO 那么SO也reduce.30 SO参与MRP,ref SO做GI时,不会reducePIR.30 设计目的是PIR面向重要客户,非重要客户SO生产不冲减PIR非重要客户:有需求=>SO=〉计划并生产=〉发货,PIR不减少。
重要客户SO时‘procurement’ tabpage的‘Req. type’指定为KSL(10的策略)SO=>VL01N 出货。
PIR减少,SO抵消。
40SO参与MRP,SO开始了“消耗”PIR,我们在MRP3中告诉系统,怎么消耗PIR。
能消耗PIR的3剑客:SO,Dept. Req. ,Reservation70 SO生成的Dept. Req. “消耗”PIRplan order是指系统自动产生的计划订单,不会是采购订单吧?但是我看我们公司的MRP3视图计划策略设置,在制品或半成品有的用10,有的用11,原料的计划策略设置为空白,包材的计划策略有的是10,有的是空白,成品全部为11。
按楼上的所述,成品全部是11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的计划是手工录入的计划,所以计划是多少,那么系统就产生多少的计划订单,不会考虑成品的库存。
但是在制品或半成品基本上都是由成品的需求根据BOM展开产生的需求,照理说应该全部考虑库存,就是都应该用10,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也用了11,而原料和包材,也应该全部考虑库存另:计划策略为空白或未设置又代表什么呢?计划层在以下层次中你需要计划你的组件获取:l 成品层l 组装或组件层l 特性或特性值层成品层当在成品层上有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需求模板时,使用成品层计划。
(物料使用销售订单销售)组装或组件层当在组件或组装层上有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需求模板时,就使用组装或组件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成品807P14051010WB000计划独立需求10个
运行MPS后成品库存清单如下
结论一、由PIR产生的计划订单并不能转生产工单。
半成品07P14051010WB000(独立集中维护2时)
独立集中维护2时
结论二:半成品的相关需求不会冲销半成品的PIR
结论三:半成品的库存参与PO运算
3处理销售订单时执行可用性检查,系统检查是否有足够的计划独立需求来满足销售订单
4如果销售订单数量超过计划独立需求,系统会调整主计划,需求数量为销售订单数量。如果销售订单数量少于计划独立需求,则需求数量为销售订单数量和计划独立需求数量之和(此时的和,为冲销之前的独立需求数量)
5会考虑库存
计划策略50
planning w/o final assembly没有最终组装的计划
以下我们简单说下
二、计划策略的种类
二、计划策略种类
1.按单生产(MTO)对最终产品
2按库存生产(MTS)对最终产品
3对零部件的计划策略(MTS)对零部件
计划策略主要在生产-销售的阶段有作用
如下
---是否考虑库存
1.创建独立计划需求
2下达销售订单后的处理(对独立计划需求的影响)
3发货后处理
按库存生产
40
成品:
半成品:
可以看到成品计划工单只有19个。
结论一、说明:策略40会考虑库存。
结论二、PIR产生的计划工单可以转生产工单
可以看到半成品相关需求19个,独立需求10个。
结论三、说明策略40相关需求并不会冲销独立计划需求。
va01创建销售订单10个
MD04查看库存、需求清单
可以看到独立计划需求还剩11,减少了10个
结论七、成品收货带销售订单库存
半成品集中独立维护2时,收到非限制库存,否则收成带销售订单库存
流程说明:
1.根据历史信息、未来市场趋势或客户预测创建产成品计划独立需求,触发其下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或采购;
2.创建产成品销售订单前,产成品计划订单不能转换为生产订单;
3.创建产成品销售订单后,触发最终产成品组装;
4.批量=EX(系统自动设置)
D.处理流程:
举例:成品807C0000205
半成品807P13751008WB000,807P14051010WB000
比例:成品=半成品+半成品。都是一比一关系。
主数据设置。策略一律设成50.
807P14051010WB000的独立集中设为2(表示这个半成品为通用物料)807P13751008WB000的独立集中设为空(表示这个半成品为专用物料)
4.产成品销售订单消耗计划独立需求,减少不能转换的计划订单数量;
5.产成品下层零部件未被消耗的数量增加产成品库存,导致下一阶段需要获取的零部件减少。
E.其他属性设置
对零部件,设置:
1.MRP type=P*/M*
2.一般设置individual/coll=2(面向库存)
计划策略52.省略
计划策略40.50.52区别如下
planning with final assembly最有最终组装的计划—最常用的面向库存策略
A.特点:
1.计划独立需求由销售订单消耗,能根据销售订单调整主生产计划以适应当前形势;
2.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主生产计划不要求平滑。
B.使用场景:
要求能准确地预测产成品的生产数量。
C.属性设置
1.计划策略组=40;
2.消耗参数(消耗模式,后向,前向);
3.项目类别组设置,一般为NORM。
D.处理流程:
举例
成品:807C0000204,半成品:807P14051010WB000成品半成品MRP3视图都如下
BOM中比例成品:半成品=1:1.
MD61创建独立计划需求成品21个,半成品10个。如下图
运行MPS
MD04查看库存/需求清单。
40生产入库不会带销售订单,库存会参与PO计算,PIR产生计划工单能直接转生产工单
50生产入库会带销售订单,库存不会参与PO计算,PIR产生计划工单不能直接转生产工单
52生产入库不会带销售订单,库存会参与PO计算,PIR产生计划工单不能直接转生产工单
其他这三种策略大致相同
A.特点:
1.在成品级输入计划独立需求;
2.计划独立需求触发下层零部件的生产与采购;
3如果客户需求超过了计划数量,计划相应调整。
B.使用场景:
1.主要增值过程发生在最后组装阶段
C.属性设置
1.计划策略组=50;
2.项目类别组=NORM
3.消耗模式、后向消耗期、前向消耗期要求正确维护
结论四、说明:销售订单会冲销独立计划需求(注意:半成品的相关需求并不会冲销半成品的独立需求)
运行MPS后成品库存清单
运行MPS后半成品库存清单
可以看到产生两个计划工单
结论五、说明:计划工单如果不在同一期间工单不会合并。在,则合并。
说明:
1针对成品输入独立计划需求,独立需求引发生产和装配
2收到销售订单消耗独立计划需求
独立集中没有维护的半成品
独立集中没有维护时
结论四:半成品的库存参与PO运算
建立销售订单后:
结论五、销售订单需求会冲销PIR
结论六、销售订单产生的计划工单能转生产工单
-----------------------------------------------
以下对生产工单收货,对销售订单发料的截图省略
浅谈MRP计划策略--
———————————————————————————————— 作者:
———————————————————————————————— 日期:
一、在谈计划策略前,先说下什么是管理需求,所谓的管理需求就是:计划部门的首要任务,平衡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平衡客户需求与公司产能
基于这这些需求,sap给出了大部分情况下会用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