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第3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 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 (共3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 (共38张PPT)
直接原因:在危机面前,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在国内、国际压力下, 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通 过大选,最终失去政权。
内部原因:由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推进新课
苏联解体
推进新课
苏联解体: 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 自 主 学 习 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现实原因:戈尔巴乔 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外部原因:
推进新课
风云际会看东方
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推进新课
第三世界的斗争: 自 些新成员和观察员国; 主 学 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 习 东亚经济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鼓舞、推动了整个 1992年9月,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接纳了一
第三世界的发展。
推进新课
推进新课
中国的外交作用:
推进新课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 自 注重日美关系; 主 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学 习 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推进新课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车臣战争中的士兵
推进新课
俄罗斯的重重困难: 自 国家存在分裂的威胁,车臣地区战火不断; 主 生产大幅下降,商品奇缺,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学 习 财政赤字严重,经济危机冲击着整个俄罗斯;
自 随着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 主 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政治大国。 学 习 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推进新课
“别了,雅尔塔”
拆除柏林墙
推进新课
东欧剧变:
20世纪80年代,波兰政府提高肉类价格,引发了许
自 主 会兴起,最后达成协议,举行大选,团结工会获胜,组 学 织政府。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随后,民主 习 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相继发生 多城市工人罢工,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组织团结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 (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 (共31张PPT)

④影响: 美国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给世界 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欧洲一体 ①过程: 化 1991 年签定《欧洲联盟条约》,简称 《马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积极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②影响: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1967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简称 欧共体,是现在欧盟的前身。欧共 体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又名欧洲煤 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 洲经济共同体三个相互独立的组织 组成,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 重要。 欧洲共同体是几个经济项 目共同体的合称。而欧盟则是包含 了政治联盟的性质在里面,而不在 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共同体。
考纲:两极格局的瓦解 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东欧剧变 德国的分裂与 统一: 1.概况:1989年至
1990年,东欧局势 发生激烈动荡,东欧 各国政权纷纷易手。 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 的国家,而德国则以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 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 1871年,德意 志帝国建立 1949年,德国 分裂 1990年,德国 统一
(一)东欧剧变
2.原因:
历史原因
内因
苏联因 素 外 因 西方因 素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 苏联模式 东欧国家自身的政治经 济困难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 影响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东欧剧变 3.实质: 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主义 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4.特点: ①来势迅猛,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 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 纷丧失政权。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学课件(共2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学课件(共26页)

乌克兰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一、乌克兰问题之历史根源:“别了,雅尔塔”
1、雅尔塔体系解体的过程及标志 经济活力 衰退, 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 政治体制 僵化, 社会矛盾丛生。 戈尔巴乔夫 的改革,走进了死胡同。 ②、1985年, ③、1985年,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 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 ④、1991年, 经互会 、 华约 解体,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 标志着两极格局彻底崩溃 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 ⑤、1991年8月,苏联公布《 引发了 八一九事件。 标志着 ⑥、1991年12月22,《阿拉木图宣言 》的签署, 苏联完全解体。 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没有改变自身僵化了的政治经济体制 3、有人说:苏联解体就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对吗? 为什么? 苏联解体仅是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 遭到重大挫折。只有改革才能不断完善。
不利的因素
①如何正视历史问题;②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
跟随欧美对俄制裁;同时认为要慎重决定政策
报告撰写人:
“谁不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 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 联的过去,谁就没有头脑。 “普京一直在运用他的良心 和头脑领导俄罗斯重归强盛。
外交报告(俄罗斯) 追求目标 凭借什么 行动措施
报告撰写人:
走出低谷,确保大国地位
军事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教育和科技实力雄厚, 人口素质较高,常任理事国
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
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 改掉僵化的 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 城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开放
形成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点线面、多方位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共1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共14张PPT)

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 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 共。
(2)结合材料2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哪些?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苏 联模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程标准: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 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 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 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 影响。
知识点一 两极格局的瓦解——“别了,雅尔塔”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概况、影响; 2、概括苏联解体的背景与经过。
根据所学知识,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并)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 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 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 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 衡发展。
(1)材料一中“美国对手的垮台”指的历史事 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何种国际格局的终 结?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制约美国独霸世界的 力量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多强”力量 不断增长;联合国的影响不断提高;第三世 界国家崛起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依据材料三的信息推算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哪一 年?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 用?
1971年;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 际地位提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共32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共32张PPT)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 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 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思维点拨 有关多极化趋势的几个误区
1、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 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 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 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 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3、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 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4、“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 、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 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一、“别了,雅尔塔”——苏联解体
1、背景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根本)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③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
2、过程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八一九 事件——《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 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我没有退出。苏共不存在了,我就把党证放在抽屉里。
多极化趋势加强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大特征:“一超多强”。 两大形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 三足鼎立:欧盟、美国、日本。 四大力量: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小结
世 两极格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东欧剧变
界 局的结 多束
苏联解体

多极化当前的特点:“一超多强”

高中历史专题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3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3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人民版必修1

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向图二转变的主要原因有 哪些?
图1
图2
戈尔巴乔夫改革引发苏联解体;欧、日、中等 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世界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
3. 右图漫画揭示了美国的真实意图 是什么? 依靠经济、军事实力,以“民主” 和“人权”为旗帜,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主题一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探究]
3.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 世界存在着美国、 日本、 俄罗斯、 欧盟、 中国等力量中心,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 (2)趋势:世界格局正朝着 多极化 发展。 方向加快
1. 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试分析这一事件对探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价值。 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拓展升华]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 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 “冷战”较量引起的。 (2)竞争过渡: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 个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 (3)长期过渡: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复 杂的过程。
2.影响 (1)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进世界多元化 的发展。 (2)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 了挑战。
(3)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日本加快提升军队的装备质量和 战斗素质,军事力量迅速膨胀。
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1.固有的实力:俄罗斯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自然资 源丰富,教育与科技基础雄厚;在国际事务中,它仍是对美国 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 挑战 2.主要措施 (1)1993 年,俄罗斯推行 全方位 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 (2)俄罗斯加强与 (3)普京推行 务实 的国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9.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共4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9.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共40张PPT)

西方人曾说:“中国必垮!” 事实如何?为什么?
历史启示
坚持改革,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立足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稳定与发展相联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执政党自身建设是关键
……
当今世界有哪些你熟悉并且是 你认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
英国 俄罗斯 德国 法国 中国 日本
美国
一超多强
⒉苏联解体
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与影响的日益提高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影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响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欧洲联盟
名称:
欧共体──欧盟
规模: 6个国家──25个国家 性质: 经济联盟──经济政治联盟 ──经济政治军事联盟
“我们的经济实力 世界第二!”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了许多问题得不 到解决 ⑵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⑶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使世界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
当 今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加 强
⑴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 正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⑵原因: 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世界多极 政治经济 力量的出 现 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影响 举足轻重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
①戈尔巴 乔夫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 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 后果
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党内斗争尖锐化
⑴过程
②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共23张PPT)PPT共2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件(共23张PPT)PPT共25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0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3多极化趋势 的加强课件(共23张PPT)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吁嗟身Fra bibliotek后名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后果: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造成否定革命 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导致人们 思想的严重混乱,也使东欧国家局势动荡,最终东欧 剧变,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东欧构筑的政 治、经济、军事体系全面崩溃。
2.东欧剧变
(1)原因:
内因:东欧国家自身积重难返的政治和经济困难
(经济改革的失败;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5)剧变的方式
罗马尼亚通过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发生了剧变
其他国家都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发生剧变 (6)影响: 东欧剧变使东欧国家纷纷向西方靠拢;
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使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
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1)背景: 根本原因:苏联国内政治体制僵化,造成经济机制活力衰退, 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 (斯大林模式积累的矛盾和危机)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2)经过: 1990年,苏共放弃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中 央集权的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的政治力量对比,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解体的催化剂。 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 拉木图宣言》,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
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德国前总理科尔: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极的 世界。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继续存在。但同时还有 一些其它的重要力量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 和印度。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1)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
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
外因:照搬苏联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新思维” 影响); 西方的和平演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一项长期的 基本战略。它是西方国家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 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 各国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持反动 势力等手段,。80年代初西方加紧实施)
问题思考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为什么新的世界格局 还尚未形成?
(1)多极化格局趋势的逐步形成与以往世界格局的形成相比 有所不同,它不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制那 样,是在世界大战根本改变国际力量对比,将战胜国意志强 加给战败国的形势下迅速建立的。而多极化是在没有发生世
界大战的形势下各强国力量消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强国力 量对比的根本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2)各强国较量磨合和分化组合,并形成“均势”需要较长 的时间。 (3)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以经济为基 础和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你同意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吗?

日本没有认真反省二战罪行,近年来右翼势力猖 獗,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这样一个不能正视历史, 妥善处理历史问题的国家,是必能胜任联合国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工作的。
正确理性的看待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牢记过去惨痛的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珍惜当 前来之不易的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从而 开拓中日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经济多极化为国 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奠定了基础;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
大国,但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美国极力构筑的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 难实现,因为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
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目
(4)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特点:日益恢复的大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俄罗 斯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教育和科技基础雄厚, 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面对困难,实行自救,1993年,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 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 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以牵制美国,并协调与独联体其 他国家的关系,防止美国势力的渗透;
②影响: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国家 格局的建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成 为政治大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 正合理的国家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
将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当今世界格局特点
•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 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局面,多 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一超多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 大国,日本、俄罗斯 、中国、欧盟等国家 和国家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 新的世界格局还尚未形成。
(5)风云际会看东方——广大发展中国家
•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还不能成为多级中的一极。 但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广大发展中国家用团结 的力量来对抗霸权主义的压力。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 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1992年9月,在雅加达 召开了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仅原有的一百 多个成员国和观察员出席了会议,而且还正式接纳了 一些新成员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观察员国。随着不结盟 运动的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团结、联合,队伍 不断壮大,成为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地区局势中发挥 着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 将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新思维”的核心论点,一是认为全人类利 益高于一切,高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的 利益。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品质”应是 “民主和人道主义”,进而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两种制度趋于接近”的论点。这样,戈尔巴乔夫 便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 义,改革实践中,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发展到推行 西方式的多党制。这就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成为 世界上惟 一的超级 美国 大国
③影响:美国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给世界 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山姆大叔忙“坏”了
(2)鼎足之势话西方——欧盟
两极格局终结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一体化进程加快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洲 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经贸集团建 设成政治实体; 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
两极格局解体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愿
望。
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 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 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 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
①目标:建立单极世界。 ②行动: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 步伐,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①措施: 在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也注重与亚洲邻国的密切的经 济分工和合作关系,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为其在 联合国名义下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武器装备现代化和高技术化 发展迅速,陆海空军全部实现了指挥控制自动化、信息化。 ②影响: 日本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了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 向的担忧和疑虑。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俄罗斯仍是美国的强劲对手?
从军事上看,仍是美俄两极,因为它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大部 分核武器;俄罗斯通过调整政策,走出了低谷,并保持了大国 地位,仍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俄罗斯还拥有丰厚的文化、
自然资源、教育科技基础雄厚,人口素质较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艰难的发 展历程,你对此有何感想?
问题思考
欧盟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为什么会与美不一致?
经济实力是外交的后盾;随着欧洲一体化 进程加快,欧洲在国家事务中想发挥更大作用, 反对美国霸权政策。如有欧洲一体化“发动机”之 称的法德两国对美国实行“单边主义”很反感。 欧盟与美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还有商贸关系、特
殊政治利益等具体分歧。
(3)鼎足之势话西方——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3 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别了,雅尔塔”——两极格局的瓦解 导入:
• 作为两极格局中重要一极的苏联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 个可以与美国想抗衡的社会主义的国家。东欧各国在 两极格局下也一直是传统意义上苏联的势力范围,推 行社会主义制度。 • 可是谁又曾想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内 剧烈的政治动荡,东欧发生了剧变,而且苏联这个人 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曾在二战中顽强 战斗最终赢得辉煌胜利的国家、这个在人类历史上创 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国家,也于1991年12月轰然解体。 • 为什么会这样?有一个人,有一场改革不得不了解。
1、戈尔巴乔夫——1985年当选为苏共总书记,面对苏 联内外交困的局面,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背景:
国内政治生活僵化;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速 度大幅度下降;在科学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 距拉大;军备竞赛也拖垮了苏联的经济
2)特点: 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3)内容:
A、1985年,集中进行经济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 打开局面(经济方面) B、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他以“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出“民主化” 和“公开化”。
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国内的分裂主义势 力。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保持在独联体中的地位和 影响。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扩大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 2000年出任总统的普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令大幅度改 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推行务实外交,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