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带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文字表示法:11时55分(12秒)电子表示法:11:55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个大格,( 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 1)分钟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即(1)小时;秒针走1小格是( 1)秒钟,走1大格是( 5)秒钟,走一圈是(60)秒钟即(1)分钟。
4、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5、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6、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7、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8、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一刻=15分一天=24小时9、跑步比赛用时间最短的最快。
10、计算一段时间的方法(1)从钟面上数格子,数开始到结束分针走的格数。
(分针走一小格为1分,一大格为5分,时针走一大格为1时)(2)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例题1:少儿节目每晚6:10播出,6:30结束,一共播放多长时间?方法一:6:30一6:10=20(分钟)。
方法二:如下图所示,分针从2走到6,走了4个大格,4×5=20(分)所以是20分钟。
例题2:文文的学校8:1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什么时间下课?8时10分+40分=8时50分答:第一节课8时50分下课。
例题3:一场篮球比赛用了40分钟,下午4:20结束,这场篮球赛什么时间开始的?4时20分—40分=3时40分,即3:40开始的。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 (含答案)

3.124×2=248(岁)
4.322×3=966(个)
966>900
答:都能有座
位,因为影剧院一共有 966 个座位,超过东华小学的师生总人数。
5.12×4=48(个)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课时
1.用竖式计算。
6×82
243×3
2×914
2.一种玩具汽车每辆售价 218 元,买一架玩具直升机的钱可以买 2 辆
答案
1. 704×8=5632
6×501=3006
604×7=4228
2.302×2=604(棵)
3.109×2+95=313(下)
4.202×2=404(元) 404 元>400 元 答:她带 400 元不够。
5.205×4+50=870(本)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八课时
1.用竖式计算。
1.用竖式计算。
4×137
35×8
456×2
2.海光家电商城今年六月份销售了 178 台空调,七月份销售的空调台
数是六月份的 5 倍。七月份销售了多少台空调?
3.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一共租来 6 辆大客车,每辆大客车
坐 54 人。大家全部上车后,车上还有 9 个空座位。去参观博物馆
的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 1.10+7=17(米),17×2=34(米) 答:需要 34 米篱笆 2.7×2=14(米) 答:它的周长是 14 米。 3.2 分米=20 厘米,20×4=80(厘米),80 厘米<90 厘米 答:90 厘米长的绸带可以围一圈。 4.8+4=12(厘米),12×2=24(厘米)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 24 厘米。 5.12÷2=6(厘米),6×4=24(厘米) 答: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24 厘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基础练习一、比一比,算一算。
4÷2=6÷3=8÷2=40÷2=60÷3=80÷2=400÷2=600÷3=800÷2=35÷7=32÷4=42÷6=350÷7=320÷4=420÷6=二、看图填一填。
○○三、想一想,填一填。
1、口算240÷8时,可以这样想:把240看成()个十,()个十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个十;还可以这样想:24÷8=(),所以240÷8=()。
2、从60里面每次拿出2,拿()次就可以拿完。
四、猫妈妈出远门了,怕小猫饿,给小猫买了40条鱼。
剩下的鱼小猫能吃多少天?【答案与解析】一、224202040200200400587508070二、80÷8=10(盒)160÷4=40(辆)三、1.24243330 2.30四、40-10=30(条)30÷3=10(天)答:剩下的鱼小猫能吃10天。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基础练习一、比一比,算一算。
4÷2=5÷5=8÷4=40÷2=50÷5=80÷4=44÷2=55÷5=88÷4=二、用竖式计算。
26÷2936÷367÷6三、找出病因,并改正过来!四、谁买的海鲜便宜一些?【答案与解析】一、212201*********二、1331211 (1)三、略四、248÷2=124(元)378÷3=126(元)124<126答:张大伯买的海鲜便宜一些。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三课时《除法的验算》基础练习一、算一算,比一比。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配套应用题练习B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幼儿园花45元买了5个皮球,照此计算,693元可买多少个皮球?2.6只小象一天要吃36千克水果,348千克水果可供一只小象吃多少天?3.工程队6天筑路42千米,照此计算,修一条196千米的路,几天才能完成?4.一支钢笔售价54元,与9个卷笔刀的价格相同。
144元可以买多少个卷笔刀?5.工厂计划生产712个轮胎,前6天共生产48个轮胎,剩余部分多少天才能生产出来?6.一本故事书共108页,小江3天读了27页。
照这个速度,剩余的部分,小江多少天才能读完?7.玩具厂计划12天生产824只布大象,实际提前4天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布大象?8.暑假期间,小江计划用4天时间做144道数学题,实际多用了4天才完成。
小江实际平均每天做多少道数学题?9.买一个火龙果要6元,水果店搞促销活动,整箱购买每个可便宜1元。
妈妈买了一箱,付了195元。
一箱火龙果有多少个?10.超市进行促销活动。
促销员把豆浆按“买5送1”的办法包装成一组出售。
738袋豆浆可包装成多少组?11.饲养员拿来126只桃子,地上有5只猴子,比树上的猴子多3只。
平均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多少只桃子?12.一个木桶里装有红玫瑰和白玫瑰共88枝,其中红玫瑰有80枝。
红玫瑰的枝数是白玫瑰的多少倍?13.56元可以购买7枝玫瑰,如果改买郁金香,那么购买的数量比玫瑰少3枝。
一枝郁金香售价多少元?14.三年级有男生72名,女生81名,他们一起去野生动物园游玩,男生购买门票的钱款总额比女生少504元。
一张门票多少元?15.小江的妈妈购买了相同质量的苹果和香蕉,共花去144元。
已知苹果每千克6元,香蕉每千克2元。
小江的妈妈购买了苹果和香蕉各多少千克?16.王师傅要生产768个零件,原计划每小时生产5个,实际每小时多生产3个。
如果王师傅每天工作8小时,他实际要用多少天才能完成生产任务?17 .妈妈买了8千克苹果,共付了96元,买1千克香梨付了18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计算过程中出现的进位和退位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并且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时需要计算找回的钱数,引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卡片,呈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讲解一些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考点整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 解决问题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规律:每对折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前一次的两倍。
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千克和克的认识:①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千克又叫作公斤。
②2包盐重1千克。
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
书包约重2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十。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能整除):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百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3.除法的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
当首位不能整除时;余下来的数要和后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组成新数再除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商1;就把百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得数写在商的十位上;然后再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得数写在商的个位上;每次所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6.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①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
③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以了。
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百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一;要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⑤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的):(1)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个位上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你在个位商0就可以。
(2)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作为余数。
7.解决问题
①比赛中;单打是2人一组;双打是4人一组。
②一个数除以2再除以4相当于除以了8。
(2×4=8)
③遇到师生坐船;师生乘车;和给商品装箱等问题;除得的余数也要考虑;最后别忘记让商再加1才是最后需要的数量。
如果题中说明了有几位老师;要把老师的数量加到总数中。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
一、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 90里面有()1十;870里面有()个十。
2. 把270平均分成30分;每份是()。
3. 李叔叔开了一家蛋糕店;下面是一张外卖单;你能算出()种蛋糕最便宜。
4. 看右图;填一填。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8除以7;商()写在()位上;再用8减去除数与商的积();余数是();将余数与被除数个位上的()合起来是();用()除以3;商()写在个位上。
5. 平均分给三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列式是()
6. 根据左边的算式;不计算;直接得出右边的算式。
①256×3=768 768÷3=()
②196×5=980 980÷5=()
③()÷7;商是25;余数是6。
7. 两个数相除;商是23;余数是9;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8. 禹城小学三年级7个班去植树;一共植了300棵杨树和260棵柳树;平均每班植树()棵。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96÷3÷2的结果与96÷()的结果相等。
A. 5
B. 6
C.16
2. 元旦晚会同学们给教室里安彩灯。
按3绿、2黄、4红的顺序排列;第84盏灯是()色。
A. 绿
B. 黄
C. 红
3. 从220中连续减去4;要是结果是0;需要减去()次。
A.100
B.55
C.20
4.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A. 一位数
B. 两位数
C.一位数或两位数
5. 7除一个数;商是157;余数应该()
A. 比6大
B. 比6小
C. 比7小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任何数除以0都得0。
()
2. 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中间就没有0。
()
3. 200÷40=50。
()
4. 计算359÷7时;商的首位应写在十位上。
()
5. 求425里面有几个5;就是用425÷5. ()
四、计算(22分)
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84÷42= 600-50= 0×99= 27×30= 55×8=
72÷4= 720÷2= 560÷4= 102-27= 300÷2÷5=、
2. 竖式计算(乘法不验算;除法要验算)(每题2分;共12分)
54×6= 99×5= 459÷3=
255÷5= 387÷9= 580÷4=
五、解决问题(42分)
1. 圆源小学买了236本故事书和176本连环画;把这些书平均分给三年级的4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本书?(5分)
2. 一个数乘8除以2;再乘5得400;这个数是多少?(5分)
3. 一件卫衣140元;买7件这样的卫衣的钱可以买5件同样的风衣;每件风衣多少元?(5分)
4. 如下图;莉莉从家出发去少年宫;再去植物园。
已知莉莉从家走到少年宫的时间比从少年宫走到植物园所用的时间多5分钟。
(5分)
(1)莉莉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照这样的速度;莉莉从植物园直接回家;9分钟够用吗?
5. 妈妈和小慧今年的年龄和是6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慧的3倍;那么小慧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5分)
6. 姐姐有69元钱;弟弟有36元钱;要是弟弟的钱是姐姐钱的2倍;姐姐应该给弟弟多少钱?(5分)
7. 李爷爷从1楼到3楼一共走30个台阶;如果每层楼台阶数相同;那么他从3楼走到7楼一共走多少个台阶?(6分)
8 . 有38个同学去划船;每条小船限乘客6人;租金5元;每条大船限乘客8人;租金6元。
租船时每条船坐满;怎样租船租金少一些?(6分)
参考答案:
一、1. 9 ; 87
2 . 9
3. ③
1;十;7 , 1;4;14; 14; 2
5. 45÷3=15(个)
6. (1)256 (2)198 (3)181
7. 10 239
8. 80
二、1. B 2. A 3. B 4. C 5. C
三、1. × 2. × 3. × 4. √ 5. √
四、1. 2 12 0 810 440
18 360 140 75 30
2.
五、1. (236+176)÷4=103(本)
答:平均每班103本。
2 . 400÷5=80 80×2=160 160÷8=20 答:这个数是20.
3. 140×7÷5=196(元)答:一件风衣196元。
4. (1)(558-268)÷5=58(米/分)答:莉莉平均每分走58米。
(3)596÷58=10(分)……16(米)
答:9分钟不够。
5. 小慧:60÷(1+3)=15(岁)妈妈:15×3=45(岁)
答:小慧今年15岁;妈妈今年45岁。
6. (69+36)÷(2+1)=35(元) 69-35=34(元)
答;姐姐给弟弟34元钱。
7. 每层楼台阶:30÷(3-1)=15(个)
15×(7-3)=60(个)答:一共需要走60个台阶。
8. 大船:38÷8=4(条)……6(人)小船: 6÷6=1(条)
4×6+5=29(元)
答: 租4条大船;1条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