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规程

合集下载

农产品种植操作规程

农产品种植操作规程

农产品种植操作规程一、前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种植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农产品的种植操作,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民的收益,特制定本农产品种植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草本植物等。

三、选择种子/苗1. 首先,根据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和生长环境要求,选择符合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种子/苗。

2. 检查种子/苗的外观,确保无腐烂、变质、有害虫或疾病的苗子。

3. 如有必要,进行种子/苗的浸泡、消毒等处理,以提高存活率和防治病虫害。

四、耕地准备1. 按照相应农产品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耕地类型,并进行轻微耕作或深翻耕地,确保土壤松软、排水良好。

2. 根据土壤质量进行施肥,确保土壤富含养分。

3. 清除并处理杂草、秸秆等农田杂物。

避免病虫害滋生。

五、播种/移栽1. 根据不同作物选择适宜的播种/移栽时间和间距。

2. 播种前,将种子进行处理:如需浸泡、发芽等操作,确保种子优质。

3. 播种时注意控制播种深度和密度,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4. 移栽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子,确保移栽成功。

六、灌溉1. 根据农产品的需水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

2. 按照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确保土壤湿度适宜。

3. 注意灌溉水的质量,避免使用污染水源。

七、病虫害防治1.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观察和发现病虫害的症状。

2. 根据农产品的不同病虫害特点,选用合适的防治方法,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3. 防治过程中,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八、施肥1. 根据农产品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2. 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并按照相应比例进行施用。

3. 避免追肥和过量施肥,以免对土壤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九、采收与储存1. 根据农产品的成熟度和采收标准,选择适当的采收时间。

播种规程

播种规程

Q-11、行比法种植;2、父本行比母本行的比例为1:6;3、母本行距50cm、株距23cm,父本株距23cm;4、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提前25天左右播种,第二期父本在一期父本播种后5天播种。

一期父本可见第四、五心叶时播母本;5、在种一期父本时,加播满天星父本,株距80cm;6、注意P与N的配合施用,在追肥时每亩再追施10—15kg的磷二铵,以促进雌穗的生长发育。

地膜上母本行距保证50cm以上。

Q-11、行比法种植;2、父本行比母本行的比例为1:6;3、母本行距50cm、株距23cm,父本株距23cm;4、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提前25天左右播种,第二期父本在一期父本播种后5天播种。

一期父本可见第四、五心叶时播母本;5、在种一期父本时,加播满天星父本,株距80cm;6、注意P与N的配合施用,在追肥时每亩再追施10—15kg的磷二铵,以促进雌穗的生长发育。

地膜上母本行距保证50cm以上。

吉林LN-4(1000亩)1、行比法种植;2、父本行比母本行的比例为1:6;3、母本行距50cm、株距23cm,父本株距23cm;4、母本一叶一心时播第一期父本,一期父本播种后6天播二期父本。

第一期行比父本播种时按23cm的株距连种四穴空四穴,第二期行比父本种在空穴中;5、在种二期父本时,加播一些满天星父本,株距1米;6、注意P与N的配合施用,在追肥时每亩再追肥10—15kg的磷二铵,以促进雌穗的生长发育。

地膜上母本行距保证50cm以上。

吉林LN-4(1000亩)1、行比法种植;2、父本行比母本行的比例为1:6;3、母本行距50cm、株距23cm,父本株距23cm;4、母本一叶一心时播第一期父本,一期父本播种后6天播二期父本。

第一期行比父本播种时按23cm的株距连种四穴空四穴,第二期行比父本种在空穴中;5、在种二期父本时,加播一些满天星父本,株距1米;6、注意P与N的配合施用,在追肥时每亩再追肥10—15kg的磷二铵,以促进雌穗的生长发育。

种植操作规程

种植操作规程

种植操作规程种植操作规程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种植作业时所需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通过制定和执行种植操作规程,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土壤准备1.合理选择种植地点,避免土壤污染和排水不良的地块。

2.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3.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干燥和沾水。

二、种子处理1.购买优质种子,避免使用劣质种子。

2.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和病毒,防止病害的发生。

3.进行种子活力检测,筛选出活力强的种子进行种植。

三、播种1.根据生长特性和生态习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2.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包括直播、育苗和插秧等。

3.保持适宜的播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稀的种植。

四、浇水1.及时进行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2.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浇水的频率和量,避免水分不足或过多。

3.避免叶面积浇水,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五、施肥1.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

2.遵循施肥原则,包括分次施肥、避免连作连施、避免施肥过量等。

3.注意施肥的时机,以适应作物的生长需要。

六、病虫害防治1.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

2.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3.注意药物选择和使用的剂量,避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

七、生长管理1.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2.及时进行除草,避免杂草的竞争,保持作物生长的良好环境。

3.注意疏果和修剪,调整作物的结构和分支,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八、收获1.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

2.采用适宜的收获方式和工具,避免对作物的损伤。

3.注意收获后的处理,包括清洗、包装和储藏等,保持作物的质量和口感。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作物的特点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制定和执行科学规范的种植操作规程,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规程

农业技术规程

农业技术规程农业技术规程是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作物和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规程涵盖了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以及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等内容。

以下是对农业技术规程的详细探讨。

一、农作物种植规范农作物种植规范是指在农作物的生长、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和要点。

农作物的种植要遵循科学种植原则,包括合理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在合理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特点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施肥,保证营养充足而又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适时灌溉方面,要结合气候和土壤湿度情况,及时补充土壤水分,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

对于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等。

二、养殖业规范养殖业规范是指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畜禽养殖要遵循合理饲养管理原则,包括合理配合饲料、定期驱虫、预防疫病等。

合理配合饲料是指在饲料的搭配上要合理,保证畜禽所需的营养全面而充足。

定期驱虫是指定期进行驱虫操作,以减少寄生虫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预防疫病是指对畜禽实施合理的免疫措施,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农产品加工规范农产品加工规范是指对农产品在收获、运输、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在农产品的收获上,应根据不同的农产品特点和成熟度,选择适当的收获时机,以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农产品的运输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储运条件,防止破损和品质降低。

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加工安全和产品质量。

对于农产品的储存,要采取适当的储存方法和条件,如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四、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规范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规范是指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中,科学、安全、高效地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合理使用农药是指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作物生长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使用方法,以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行业种植技术规程

农业行业种植技术规程

农业行业种植技术规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行业正朝着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为了确保农作物的质量和生产效益,制定一套完善的种植技术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农业行业种植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土壤管理规程、植物保护规程和农作物生长管理规程。

一、农业行业种植技术规程的重要性种植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规程能够使农作物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其次,规范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科学的种植技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土壤管理规程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首先,农民应该进行土壤质量评估,并针对土壤情况选择适宜的农业措施。

其次,在土壤管理中,要注重有机质的积累和保留,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量。

另外,合理耕作措施也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合理的耕作深度、间作轮作和合理排水等。

三、植物保护规程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减少病虫害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进行植物保护,制定一套科学的规程是必要的。

首先,农民应该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其次,在使用农药时,农民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进行施药,避免农药滥用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此外,合理的农田布局和旋转作物是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手段。

四、农作物生长管理规程农作物生长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非常关键。

合理的灌溉、施肥、采收和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等管理措施都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农民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进行科学的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的情况。

其次,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农民应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另外,合理的采收和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种植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植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植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植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一、种植前的准备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耕作和翻土,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2.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浸种和消毒处理。

二、播种
1. 播种方法: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的播种方法,保证播种均匀。

2. 播种密度: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要求确定播种密度。

三、施肥
1. 肥料选择:选择适合作物生长需要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配比使用。

2. 施肥时机: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生长情况确定施肥的时机和频次。

四、水管理
1. 灌溉方法: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保证作物的水分需求。

2. 水分管理: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生长期确定水分管理的标准,避免水分过多或者不足影响作物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 预防措施:根据作物的病虫害易发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使用生物防治或者化学药剂防治。

2. 防治时机: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病虫害的传播规律,确定防治的时机和方法。

六、茬口管理
1. 合理轮作: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其耗氮磷钾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轮作管理。

2. 茬口处理:及时对茬口进行清理和处理,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七、收获与贮藏
1. 收获时机:根据作物的成熟程度和品质要求确定收获时机。

2. 贮藏方法:根据作物的特点和贮藏条件,选择合适的贮藏方法,避免作物变质和损耗。

以上为《种植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希望种植人员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栽培技术规程

栽培技术规程

栽培技术规程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栽培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并且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普通农田的栽培技术规程,旨在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

一、土壤准备1. 选址:选择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进行种植。

土壤pH值应在6-7之间。

2. 翻耕:在种植前,将土壤进行深翻,确保土壤松散,便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

3. 施肥:根据土壤质地和农作物需求,合理施加有机肥和无机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二、种子选用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

2. 种子质量:选用良种,确保种子无病虫害、萌发力强,并通过相关检测合格。

三、播种和育苗1. 播种时间:根据农作物生长期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2. 播种深度:根据农作物类型,确定合适的播种深度,通常为种子直径的2倍左右。

3. 抚育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度施加水肥,定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四、田间管理1. 灌溉管理:根据农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避免干旱或过度湿润。

2. 施肥管理:在生长季节,根据作物需求进行追肥,确保植物养分充足。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及早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大面积损失。

五、收获与储存1. 收获时间: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品质要求,确定最佳收获时间。

2. 收获方法:选择合适的收获工具,避免对农作物造成损伤。

3. 储存管理:收获后及时清理农田残留物,将农作物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防止霉变和害虫侵害。

六、总结与改进每一季度结束后,对该季度的种植管理进行总结与评估,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措施,提升农作物种植效益。

栽培技术规程的正确执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提供的栽培技术规程对农民朋友们的农作物种植有所帮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繁荣发展。

植物种植养护操作规程

植物种植养护操作规程

植物种植养护操作规程一、引言植物种植养护是指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科学的养护技术,对各类植物进行种植和养护的一系列工作。

合理的种植养护操作规程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和产出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植物种植养护的基本操作规程。

二、土壤准备1. 选择合适的土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2. 翻耕和松土: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翻耕和松土,以改善土壤质地和通气性。

3. 施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在翻耕和松土后进行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的适量施用。

三、种子处理和播种1. 种子处理: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用温水浸泡、漂洗或光照照射进行处理。

2. 床面处理:整平床面,保持适当湿度和温度。

3. 播种: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适量的种子进行均匀的撒播。

四、浇水和灌溉1. 浇水: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合理掌握浇水的量和频次。

注意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情况的发生。

2. 灌溉:根据土壤和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或淋灌。

确保植物根系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

五、除草和杂草处理1. 除草:及时除去周围的杂草,避免竞争养分和光线资源,影响植物的生长。

2. 杂草处理: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杂草处理,避免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六、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定期巡查植物,检查有无病虫害的迹象,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优先选用有生物辅助防治作用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或使用生物农药。

3. 化学防治:如遇严重的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应遵循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七、修剪和整形1. 定期修剪: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修剪,以保持植物的形态和生长健康。

2. 整形: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多余的枝叶和调整植株的形态,使植物更加美观。

八、肥料施用1. 定期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选择适宜的肥料进行定期施用。

2. 常用肥料: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复合肥料或者化学肥料,根据土壤质地和植物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和施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水晶绿甜瓜种植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克州阿克陶县绿色食品水晶绿甜瓜栽培的产地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值、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包装、贮运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27 绿色食品西甜瓜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术语和定义
绿色食品Green food 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4、产地环境
本规程适用的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5、产量指标
一般甜瓜栽培按技术管理要求播种后的收获总产量1500-2000公斤/亩,批发价卖5元/公斤,亩收入可达1万元。

6、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丰产、抗病性强、适宜当地播种黑吾来啦品种。

本基地栽培宜选择晚熟、叶量多、长势强一代杂种。

7、栽培技术
7.1轮作换茬:甜瓜为喜温耐热作物,甜瓜忌连作,连作易导致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危害。

甜瓜也不宜与其他瓜类作物连作,以免染病。

厚皮甜瓜成熟晚,生育期长,株行距较大,经济效益较好,是大田农区与粮食和油料作物合理套作。

甜瓜一般2-3年换茬播种。

7.2 施肥
7.2.1施肥原则:肥料的种类对甜瓜的品质好坏关系密切。

瓜地常用的肥料有厩肥、堆肥、饼肥等各种有机肥及适量的化肥化肥。

厩肥以牛、羊粪为主。

在使用化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掌握以下几项原则:
①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有机质含量低和保肥保水差的地块上更应注意到这一点。

②必须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搭配,切不可偏施单一的氮素化肥。

③施用化肥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不同生育时期、植株长势以及不同栽培目的而定。

幼苗期以氮、磷为主,促进根系发达;伸蔓期应以氮肥为主,促进茎叶健壮生长;结瓜期则以钾、氮为主,以改进果实品质。

④近年来复合化肥和瓜田专用化肥应用越来越多,实践证明,甜瓜上施用复合或专用化肥具有明显的增加产量和保证质量的效果,应予提倡。

7.2.2 施肥数量:全年施肥量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亩(含量:N-P2O5-K2O:12-18-15).
7.2.3 施肥方法:基肥均在当年冬灌及春季耕翻整地时施入,每亩施优质牛、羊粪2000kg。

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用。

另外基施过硫酸钾效果较好,一般50-80kg/亩。

7.3 播种与种植密度
7.3.1 播种时间:晚熟甜瓜一般在春季播种,播种期,种子必须经过粒选、晒种、消毒、浸种、催芽。

播前先将营养钵内浇足底水。

播种前24小时浸种后开始播种。

选晴天中午,一般4月25日左右,白天保温28℃---32℃,夜间不低于17℃,出苗后可适当降低温度,白天保持在22℃---25℃,夜间15℃。

7.3.2种植密度:采用一膜一管双行种植,90cm地膜,机力铺膜,人工点播。

膜内距离为60cm,膜间距为200cm,株距40cm。

膜内行距40cm,膜外行距220cm。

铺膜时带一小开沟器,开5-10cm 的小沟,将滴灌带放入。

滴足播种水后,在距滴灌带20cm处开孔保墒点播,播深2-3cm。

7.3.3播种方法:畦宽为主。

7.4 田间管理
管理目标:抓全苗、促壮苗。

合理水肥运筹。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7.4.1中耕除草:苗出齐后在地膜外侧及时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起到增温排湿和松土保墒防板结作用,蹲苗期结束时再深中耕除草一次,在膜侧形成浅沟。

7.4.2 追肥:甜瓜的追肥可结合滴水进行,团棵期可随水滴入营养生长(磷酸二氢钾)滴灌肥1公斤/亩1次,幼果长至鸡蛋大小时可随水滴入原浮剂牛奶1公斤/亩5-6次叶面喷施。

7.4.3 浇水:灌水按照中间丰、两头控的原则实施,主要从瓜的叶色长相、田间持水量等因素来确定滴水量。

滴水时间根据水压的大小来确定。

从伸蔓开始结束蹲苗滴水到果实膨瓜后期这段时间要保证膜下湿润,开花坐瓜至膨大期滴水量要稍大些,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缩短滴水周期,因这段时间温度较高,叶面蒸腾大,也是植株需水较多的时期。

一般全生育期滴水5-6次。

7.4.4 防治病虫害
7.4.4.1 农药防治
白粉病:7月中旬采用12.5﹪腈菌唑,粉剂16-32克/亩叶面喷雾一次防治白粉病。

霜霉病:7月初、8月初用乙嘧药酚25%悬浮剂65-95克/亩叶面喷药防治。

应符合NY/T393的要求。

严禁是高毒、剧毒以及三证不全农药;有效成分相同的有机合成农药一个生长期只适用1次。

按照农业安全使用标准和农业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7.5 收获
甜瓜九月初开始熟时即可采摘上市,那时的甜瓜的色泽、果形、瓜香及口感,都以适合市场的商品要求,在采收时,要根据气温高低、路途距离,作好相应的调整,应选择香味浓郁、口感甘甜、色泽优美的优质甜瓜,采摘时要应带果柄和一段茎蔓用剪刀剪下。

轻拿轻放,贴上商标,装箱出售。

7.6 贮藏
绿色水晶甜瓜按分级入仓后可以贮藏到明年4月份。

7.7 包装、贮运
7.7.1产品质量标准
按NY/T427执行。

7.7.2包装
应符合NY/T658的要求。

7.7.3 贮运
应符合NY/T1056的要求。

绿色食品蔬果收购协议书甲方:阿克陶县皮拉勒乡吐达洪园艺专业合作社乙方:(社员)
为了保证乙方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生产,甲乙方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签订一下订购协议:
1、甲方负责收购乙方基地种植的甜瓜。

2、乙方按照甲方要求的面积每年组织农户种植亩,每年为甲方提供吨甜瓜。

3、乙方保证按照双方制定的绿色食品种植规程指导农户进行种植管理,合理用药、平衡施肥,严禁使用生产绿色食品所禁止的高毒、高残留、“三致”农药和硝态氮肥。

4、乙方有责任配合甲方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对基地农户进行绿色食品基本知识、生产规程等必要知识的培训。

5、甲方按照有关标准对乙方提供的甜瓜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做为绿色甜瓜原料收购。

6、乙方有责任保护好基地区域环境不受破坏,禁止一些对环境有污染的农副加工企业上马。

7、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8、此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9、其他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
代表人:
签约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