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种植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蒲公英种植实施方案

蒲公英种植实施方案

蒲公英种植实施方案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其种子可以随风飘散,生长范围广泛。

蒲公英的种植实施方案对于想要在家庭或者农业生产中种植蒲公英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蒲公英种植的实施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选择种植地点是非常重要的。

蒲公英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利于蒲公英的生长。

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也是蒲公英生长的理想环境。

其次,蒲公英的种子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者秋季,这样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播种之前,可以将土壤松软一些,然后将蒲公英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再轻轻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以保持种子的湿润。

蒲公英的生长周期大约为2-3个月,所以在生长期间需要及时给予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特别是在干旱的季节,需要加强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

此外,也可以适量施入一些有机肥料,以促进蒲公英的生长。

在蒲公英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定期除草和杂草,保持种植地的整洁。

这样不仅有利于蒲公英的生长,也可以避免杂草对蒲公英的竞争,保持蒲公英的品质。

最后,在蒲公英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

蒲公英的种子可以用于繁殖,也可以用于药用或者食用。

在收获之后,可以将蒲公英的种子晾晒或者进行加工,以便于后续的利用。

总的来说,蒲公英的种植实施方案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适时的播种、适量的水分和养分、定期的除草和杂草、以及合理的收获时间,都是影响蒲公英种植效果的关键因素。

希望这份实施方案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在种植蒲公英的过程中取得丰收。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蒲公英为菊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近些年来应其保健养生的作用,深受人们欢迎,市场需求也庞大,吸引很多人选择种植蒲公英。

那么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是蒲公英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点,下面亲农网为你带来蒲公英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土整地
蒲公英是适应力强的草本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了保证产量,选择肥沃疏松、湿润的沙质土壤,种植地最好在向阳的坡地。

深翻土地,整细整平,施足底肥,保证蒲公英植株生长所需养分,播种前要浇一次透水。

2、播种育苗
蒲公英种子是没有休眠期,因此可全年播种,播种在15度以上的温度的土壤中,种子约4-5天即可发芽。

种子在15度温度发芽较快,在25度以上温度发芽较慢,因此最佳播种时间在春季与初夏,当然温室大棚种植,可在冬季播种。

3、田间管理
在蒲公英长出新叶时即可定植,定植2-3个星期不宜浇水,以免烂根。

蒲公英耐旱、抗病虫害能力极强,所以种植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这是较与其他植物的优势。

蒲公英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是肥水管理,它的全株有65%为水分,所以对水分要求极高,需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对于肥力需求不高,在种植前施足底肥,生长季节追肥一两次即可。

注意事项
蒲公英种植事项也是肥水,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在出苗后需要大量的水分,水分是蒲公英生长的关键点。

蒲公英生长不建议施加工业化肥,化肥虽然使其生长快速强健,但会失去蒲公英的野味风格,降低功效,最好施加农家肥或有机肥。

蒲公英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蒲公英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蒲公英的正确种植⽅法是什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质、脂肪、碳⽔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吃、炒⾷、做汤,是药⾷兼⽤的植物,不过蒲公英怎么种植你知道吗?下⾯就让店铺来告诉你吧! 蒲公英的种植技术 (⼀)采种。

于5⽉下旬⾄6⽉上旬的上午8、9点钟采集野⽣的蒲公英种⼦。

采种时选择叶⽚肥⼤、汁多⾊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蒲公英作为采种株。

将花托变黄的花序剪下,放室内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荫⼲1-2天,⽤⼿搓掉冠⽑,晒⼲备⽤。

蒲公英的留种采种最好有固定的种⼦圃地。

(⼆)⾁质直根的培育。

⽤作⽣产体芽菜的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这样虽然⽐较经济,但直根不肥⼤,建议⼈⼯培育。

1、选地与播前准备。

选择⼟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便,⽆较⼤污染源的地块种植。

秋收后净园并结合耕翻整地每亩施⼊4000-5000千克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翌年⼟壤化冻后按1.2⽶宽做畦,待播。

2、播种。

在⼟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播种。

在畦内开浅沟2-3厘⽶,沟距10厘⽶、宽10厘⽶,踏实浇透⽔,将种 ⼦按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2-3厘⽶,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盖上塑料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湿度。

3、苗期管理。

播种后9-12天出苗。

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浇⽔、中耕除草。

2-3⽚真叶期及5-6⽚和7-9⽚真叶期时,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3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最后⼀次按株距5厘⽶、⾏距10厘⽶选壮苗定苗。

间苗、定苗后⼀般均需及时浇⽔。

定苗后⽴即随⽔追施腐熟消毒的⼈粪尿。

4、蹲苗与⽥间管理。

莲座期后⼀段时间不浇⽔,直到⾁质根进⼊迅速膨⼤期。

⽥间管理除清除杂草外,主要是⽔分管理,要经常保持⼟壤湿润。

可根据植株⽣长状况追施有机肥。

播种当年不采叶,以促其⾁质根粗⼤,以利来年早 春⽣产出优质的芽菜。

⼀旦发⽣病⾍害可选择⾼效、低毒、⽆残留的农药。

5、⾁质根的收获与贮藏。

⾁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

茶用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

茶用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

茶用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
一、种植场地选择
1.茶用蒲公英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选择pH值在6.0-6.5的酸性土壤,离水源较近,并且保持较高的湿度。

二、种植材料准备
1.选择健康、具备繁殖能力的蒲公英种子作为种植材料。

可以通过野外寻找蒲公英植株,将其种子收集起来。

2.种子处理:将收集到的蒲公英种子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取出晾干备用。

三、播种
1.在适宜的气温下,将蒲公英种子均匀撒在事先耕好的土壤中。

2.播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实际情况,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2-3克。

四、生长管理
1.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在播种后的第一个月内,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2.施肥:繁殖期和生长期适量施肥,一般每30天施一次化肥,使用有机肥效果更好。

3.杂草除去:及时除去杂草,以免影响蒲公英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及时发现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病害有腐烂病、灰霉病等,可以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喷洒。

2.虫害防治:如蚜虫、飞虱、蜻蜓等,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六、采收和保存
1.采收:一般在蒲公英植株生长到20-30厘米高时进行采收。

使用剪刀或手工将茶用蒲公英的叶片和花蕾剪下来。

2.保存:采摘下来的茶用蒲公英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和保存。

将叶片晾晒至半干,花蕾可适当晒干后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蒲公英如何播种育苗

蒲公英如何播种育苗

蒲公英如何播种育苗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种植前景,那么蒲公英如何播种育苗呢?一起来看看吧。

蒲公英怎么播种育苗1、种子采集:在春季蒲公英种子成熟后,大约5-6月份,于每天上午8-9点露水没干之前采收好种子,晒干,弄掉冠毛,稍微风选一下,放置阴凉通风地方存放。

2、浸种催芽: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在15-20℃条件下保湿催芽(催芽温度不可超过25℃),否则发芽困难,甚至不发芽,经5-8天发芽率可达95%以上,此时可播种,也可不催芽进行直播。

3、播种方法:条播,撤播均匀,播种量每平方米2-4克,上覆0.3-0.5厘米细土,一般7天左右出苗。

4、育苗管理:出苗后松土促进生根,在2-3叶期定苗,或分苗,株距5-8厘米,行距10-15厘米,一穴双株,也可不分苗直接于畦床上疏苗、株距5-8厘米,行距10-15厘米,当蒲公英长到6-7叶期,进人莲座团棵期,因下部叶片平铺地面生长,所以要适当控水,更不可积水,以防烂叶,如果追肥,可随水追施腐熟农家肥。

蒲公英的种植管理1、整地施肥:选土质肥沃,平坦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土,深翻土壤25-30厘米,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左右,三元复合肥20千克。

将士耙细、搂平,做成宽1.2米的畦,以待栽培。

2、定植方法:育苗畦内苗高达到10厘米以上、幼苗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

作药用与食用栽培时株行距一般为25厘米×25厘米,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

作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调整密度来定植。

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水,然后中耕锄草。

3、温度控制:进入冬季前,覆上塑料布,当室内温度增高后,一般当地温达5-7℃,气温达6-8℃时,幼苗渐渐开始生长。

室温保持1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0-20℃,温度不能太高,太高不利于蒲公英生长,品质下降,容易老化,降低嗜口性。

蒲公英种植技术揭秘

蒲公英种植技术揭秘

蒲公英种植技术揭秘很多朋友对于蒲公英的印象和了解还停留在路边普通植物的层面,其实蒲公英有着很多的价值,可以泡水喝,对人体有一定的功效。

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蒲公英的种植技术。

1.繁殖方法一般在开春4月中旬左右进行播种。

种子很多朋友对于蒲公英的印象和了解还停留在路边普通植物的层面,其实蒲公英有着很多的价值,可以泡水喝,对人体有一定的功效。

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蒲公英的种植技术。

1.繁殖方法一般在开春4月中旬左右进行播种。

种子的质量要求是籽粒饱满,大小均匀。

因为种子细小,为避免播种时不均匀,播种前可掺3~6倍的细沙,拌匀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播种时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35厘米深的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

覆土不要太厚,直接用耙子耙平就可以了。

2.田间管理如果土壤湿度适中,大约15天左右就可以出苗。

干旱地区雨季播种57天就可以出苗。

虽说蒲公英的生长受环境影响很大,但其经济产量及药的品质取决于田间管理水平,所以加强田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1)中耕除草当蒲公英刚刚显苗,此时正处在幼苗期间,在这一期间幼苗怕湿怕水。

如遇连雨,便会出现根基部腐烂,这样会造成缺苗断垄。

因此苗出齐后,不要再浇水,可进行浅锄,疏松表土。

当叶长长至1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结合浅锄松土、将表土内的细根锄断,有助于主根生长。

(2)追肥浇灌当叶长长至15厘米左右时,要对蒲公英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kg,饼肥25-40kg。

追肥后应立即浇水,使养分能够被充分的吸收。

如遇春旱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时,可根据土壤含水量适时适量灌水,保证土壤的水分。

3.生长期的管理6月下旬,当叶长长至25厘米左右时,蒲公英就进入了生长期,这个时期,植株一般不会在长高,主要是发根壮根。

蒲公英的生长期较长,一般可达3个月左右。

(1)中耕除草这个时间要经常注意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防止草与药共同生长的现象,影响蒲公英的产量和质量。

中耕除草,一般20天左右进行1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再定,一般植株封垄后就不便进行松土了。

蒲公英的栽培方法

蒲公英的栽培方法

蒲公英的栽培方法
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地和平整地:蒲公英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地均可,但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湿润的向阳沙壤种植,播种前要浇透水,底肥施充足,深翻土壤,整细整平,做畦后浇水。

第二步播种: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15℃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

种子在土壤温度15℃左右时发芽较快,在25℃~30℃以上时发芽慢。

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

第三步定苗:新叶长出前一般情况下不浇水,如土壤干旱时可用喷壶浇水。

新叶长出后可视土壤情况浇水,畦面土表风干见湿为宜。

同时开始松土打垄,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苗,栽后2~3周内不宜浇水,以防烂根。

第四步田间管理: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

第五步病虫害防治:蒲公英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病虫害。

一旦发生病虫害,可喷洒农用链霉素防治。

第六步收获:蒲公英全草和根部都可以采收。

夏秋季节,植株开花前割取全草,晒干入药。

生长两年后秋末,挖出根茎晒干入药。

第七步贮藏保存:蒲公英贮藏时要注意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发霉。

可以将蒲公英根部或全草用塑料袋或罐子密封保存,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蒲公英保护地栽培技术

蒲公英保护地栽培技术

蒲公英保护地栽培技术入药典,它具有活血治病,清热解毒、消积化痰的作用。

近几年来,日本、美国和中国部分大中城市,已把蒲公英作为名贵野生蔬菜搬上餐桌,凉拌、汤菜、掐菜及配菜均可。

栽培要点:1、整地与施肥:保护地栽培蒲公英,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优质农家圈肥6~8kg,磷酸二铵30g作为基肥,深耕耙平后做成宽1.2~1.5m、长10~15m的畦备用(长和宽可根据所需棚的大小而定,一般采用塑料拱棚)。

2、播种:蒲公英一般多采用夏季播种、秋季定植的方式。

在畦内开浅沟2~3cm,沟距10cm、宽10cm,踏实浇透水,将自采的野生种子掺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3cm。

播种量每平方米3~4g,可保苗900株左右。

成熟种子从播种到出苗,需9~12天。

出苗前,为保持土壤湿润,可在播种后的畦面上撒一些麦秸,然后撒一些水,以利于出全苗。

3、苗期管理:在幼苗出齐以后,用木杈扒去麦秸,但仍需保持土壤湿润。

如土壤干旱,可浇1次小水。

当真叶长到4~5片后,进行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

行距10cm,株距5cm,1穴2株。

间苗后,每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g,磷酸二氢钾6~8g,结合追肥再浇1次水。

此期应防止徒长与倒伏,并结合中耕及时除掉田间杂草。

4、冬季管理:秋末冬初浇1次透水,待2~3天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子,盖上塑料膜保持蒲公英生长的最适温度,以确保春节前后上市。

5、病虫害防治:蒲公英抗病力极强,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害。

如有蚜虫为害,可用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6、收获及收获后管理:当叶片达到10~15cm时,即可沿地表下1~1.5cm处平行下刀收割、肥水条件好的地块,每平方米可产0.8~1kg,但要保留地下根部,以利于新芽正常生长。

也可掰取大株叶片。

头茬收到后,加强肥水管理,再收1~2茬。

收割后,根部受损易流出白浆,此期3~4天内不要浇水,以防烂根。

蒲公英地上部分第3年要比第1、2年繁茂,生长速度也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蒲公英种植操作规程
1 目的:为确保有机蒲公英的栽培符合有机标准的要求,特编制此规程。

2 范围:适用于有机蒲公英的栽培。

3 职责:种植基地负责人按照此规程对生产人员进行管理。

4 要求
4.1选地蒲公英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热、耐寒耐瘠,选疏松、肥沃、湿
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
4.2整地、施肥深翻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成长10-20厘米,宽1.2-1.5
米、高15厘米的畦,或做成45厘米宽的小垄种植。

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

4.3播种在畦面或垄上采用条播或撒播两种方式。

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
厘米开浅横沟,播幅约10厘米,种子播下后覆土1厘米,然后稍加镇压。

播种量每亩为50克。

撒播:在平畦上撒播,每亩用种1000克左右,播种后盖草保温保湿,出苗时揭去苫草,约7-10天即可出苗。

4.4田间管理
4.4.1草害蒲公英生长期间应经常进行中耕松土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
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

封垄后可人工拔草,并进行间苗、定苗,间苗株距为3-5厘米,定苗株距为8-10厘米。

4.4.2防病虫害预防为主,选择优良抗病品种,适时倒茬轮作
4.5收获第一年收割1次或者不收割,可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层大叶食用或
用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

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当叶基部长至10-15厘米时,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捆扎上市。

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

如作为药材出售,可在晚秋采挖带根的全草,抖净泥土晒干即可。

5.记录要求
应当保留:
《有机产品播种记录》
《有机肥料堆制和施肥记录》
《有机农事日常工作记录》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记录》
《有机产品收获记录》。

蒲公英种植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