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鉴定原则及内容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是指对工业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定的标准。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于工业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非常高,因此建立科学的抗震鉴定标准对于保障工业构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需要考虑地震作用的特点。
地震作用是一种瞬时的非常规荷载,对工业构筑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地震力。
因此,抗震鉴定标准需要对工业构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受力、变形、位移等进行全面的评定。
其次,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需要考虑工业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和材料特性。
不同类型的工业构筑物,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抗震鉴定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规定。
同时,工业构筑物所采用的材料特性也会直接影响其抗震性能,因此抗震鉴定标准需要对不同材料的受力性能进行详细的规定。
另外,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需要考虑地震区域的不同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破坏性的大小,不同地震烈度下工业构筑物的抗震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抗震鉴定标准需要根据地震区域的不同地震烈度进行相应的分类和规定,以保证工业构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都能够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最后,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需要考虑工业构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
工业构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其抗震性能可能会逐渐下降。
因此,抗震鉴定标准需要对工业构筑物的定期检测、维护和管理进行规定,以保证工业构筑物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是保障工业构筑物安全的重要依据,其内容需要全面、科学、合理地考虑地震作用的特点、工业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和材料特性、地震区域的不同地震烈度以及工业构筑物的维护和管理等因素。
只有建立科学的抗震鉴定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构筑物的抗震性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

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第一章引言建筑物作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建筑物的老化、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建筑物的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应运而生。
第二章建筑鉴定规程2.1 鉴定范围现有建筑鉴定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鉴定范围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使用性能以及耐久性等方面。
2.2 鉴定方法建筑鉴定可采用非破坏检测方法和破坏性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非破坏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红外测温等,用于评估建筑物结构的材料和构件的损伤程度。
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取芯检测、载荷试验等,用于评估建筑物结构的承载能力。
2.3 鉴定报告建筑鉴定完成后,应编制鉴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评估、损伤程度、加固建议以及加固方案等。
鉴定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或个人编制,并具备法律效力。
第三章建筑加固规程3.1 加固原则建筑加固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结合鉴定报告中的加固建议,采用合理的加固方案。
3.2 加固材料和技术建筑加固可采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如钢结构加固、混凝土加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等。
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和技术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加固效果和经济性。
3.3 加固施工加固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加固施工过程中,应监测和控制施工质量,防止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损伤。
第四章建筑鉴定与加固实践4.1 鉴定与加固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建筑鉴定与加固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的应用。
案例分析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以及不同的加固需求,帮助读者了解鉴定与加固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成功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的建筑鉴定与加固案例,可以展示现有建筑鉴定与加固规程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建筑工程质量鉴定依据有哪些?

建筑工程质量鉴定依据有哪些?工程质量不达标,不仅会拖累当地的经济发展,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有些企业一味追求高收益,对工程质量并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工程质量的要求需要政府作出严格的界定,然后企业严格落实。
建筑工程质量鉴定依据有哪些?现在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工程质量不达标,不仅会拖累当地的经济发展,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有些企业一味追求高收益,对工程质量并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工程质量的要求需要政府作出严格的界定,然后企业严格落实。
建筑工程质量鉴定依据有哪些?现在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施工质量鉴定施工质量鉴定一般发生在建设单位或开发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民事纠纷之中。
通常有三种情况会发现或怀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一是施工过程中竣工验收时由监理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发现。
二是施工单位起诉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建设单位反诉施工单位怀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三是房屋购买者发现有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鉴定属于现状检验,鉴定人员没有参与施工过程,无法直接对检验批准和分项工程做出评价。
受检测手段的限制,相当多的检验项目尚无法事后采用检测方法进行复查。
因而施工验收资料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问题是发生方式质量纠纷的工程项目,其方施工质量验收常常是合格的,甚至是优良工程,如何判断验收资料的真实性成为鉴定的关键。
从工程实践来看,如果所有验收资料都无法采信,要鉴定一项工程完全合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鉴定人员在接受委托时最好让原、被告双方对竣工资料中没有异议的部分加以确认,将方式质量的异议范围尽可能缩小,并由双方约定检测的方法。
对于单纯的施工质量鉴定应该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应的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完成的施工内容,分别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工程鉴定,确定是否合格。
依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质量鉴定时,还要注意鉴定的时效性问题。
《方式质量验收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该标准适用于竣工后多长时间以内,一般理解应该是投入使用之前,但不少质量纠纷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更有烂尾工程因纠纷拖延了很长时间,远远超过正常工程从竣工到验收的时间间隔。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编制情况及分级标准问题-惠云玲

3.工业建筑结构鉴定分级标准的调整原则与建议
调整时考虑因素: 结构的重要性 失效敏感性 新旧规范可靠度调整幅度
3.工业建筑结构鉴定分级标准的调整原则与建议
表4 结构构件承载能力项目的评定等级标准(新建议的分级标准)
结构种类 构件分类 a 混凝土结 构 钢结构 砌体结构 重要构件 一般构件 重要构件 1.00 1.00 1.00 b <1.00,0.90 <1.00,0.85 <1.00,0.95 R/0S c <0.90,0.85 <0.85,0.80 <0.95,0.90 d <0.85 <0.80 <0.90
2.《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结构鉴定分级 标准回顾
a级、b级分界线为能否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相对界限 b级、c级分界线为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处理的相对界限 c级、d级分界线为是否濒临危险状态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的相 对界限
三、工业建筑结构鉴定的分级标准问题
3.工业建筑结构鉴定分级标准的调整原则与建议 (1)联系历史、结合实际 (2)适应变化、适当提高 (3)新旧对比、校核分析
破坏类型 a 延性破坏
3.04 4.03 3.50
3.70 4.70 4.10
不同分级标准下的平均值 b
2.81 3.52 3.15(3.24,3.06)
3.23 4.11 3.59(3.70,3.49)
c
2.66 3.32 2.98
3.05 3.88 3.39
d 平均<2.98
三、工业建筑结构鉴定的分级标准问题
1. 2000年代标准规范修订对结构可靠度的调整
2.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结构鉴定分 级标准的回顾 3.工业建筑结构鉴定分级标准的调整原则与建议
工业建筑可靠性结构分析和校核和构件的鉴定评级

工业建筑可靠性结构分析和校核和构件的鉴定评级5.0.1 结构或构件分析和校核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
结构或构件分析和校核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等的规定。
5.0.2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构造状况和边界条件。
5.0.3 结构上的作用标准值应按本标准第4.1.3条的规定取值。
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确定。
根据不同期间内具有相同超越概率的原则,可对风荷载、雪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按目标使用年限予以适当折减。
5.0.4 当结构构件受到不可忽略的温度、地基变形等作用时,应考虑附加作用效应。
5.0.5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应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状况和已获得的检测数据按下列原则取值:1 当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符合原设计要求时,可根据原设计取值;2 当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与原设计不符,或材料性能已显著退化时,应根据实测数据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等的规定确定。
5.0.6 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参数应取实测值,并应考虑结构实际的变形、偏差以及裂缝、缺陷、损伤、腐蚀、老化等影响。
5.0.7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长期高于60℃,应考虑材料性能的变化。
钢结构表面温度高于100℃时,应考虑其强度和刚度的降低;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温度高于100℃或者曾经历过高于100℃的高温时,应考虑其抗滑移承载能力的降低。
5.0.8 当需要通过结构构件荷载试验检验其承载性能和使用性能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等的规定进行。
6 构件的鉴定评级6.1 一般规定6.1.1 单个构件的鉴定评级,应对其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进行评定。
需要评定其可靠性等级时,应根据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评定结果按下列原则确定:1 当构件的使用性等级为a级或b级时,应按安全性等级确定;2 当构件的使用性等级为c级、安全性等级不低于b级时,宜定为c级;3 位于生产工艺流程关键部位的构件,可按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中的较低等级确定。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
一、鉴 定 程 序
目的、范围和内容
成立专业鉴定组
初步调查
详细调查 补充调查 可靠性鉴定评级
鉴定报告
一、鉴定等级划分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应划分为子项、项目或组合 项目、评定单元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划分为四个等级。 可按上述三个层次直接进行可靠性评级。评级的层次 及等级见表5.1。P59
3、围护结构系统评级
包含使用功能和承重结构两个项目,以最低等级确定系统 级别P66 三、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
厂房评定单元的综合鉴定评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 等级,应包括承重结构系统、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围护 结构系统三个组合项目,以承重结构系统为主,按下列规 定确定评定单元的综合等级:
三、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续)
非基本构件是指其本身失效是孤立事件它的失效不会导致其它主要构件失效的构件一鉴定等级划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层次及等级划分层次评定单元项目或组合项目子项等级范围与内容评定单元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结构布置和支撑布置支撑系统长细比支撑系统长细比承重结构系统地基基础地基斜坡基础按结构类别同相应结构的子项桩和桩基桩桩基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裂缝和变形钢结构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裂缝变形偏差砌体结构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裂缝和变形围护结构系统使用功能屋面系统墙体及门窗地下防水设施防护设施承重结构按结构类别同相应结构的子项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层次及等级划分表51二工业建筑结构的鉴定评级1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的鉴定评级p60包含两个项目
评定单元
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砌体结构 使用功能
围护结构系统
屋面系统、墙体及门窗、地 下防水设施、防护设施
按结构类别同相应结构的子项
承重结构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89年3月1日关于发布《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的通知(88)建标字第81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抗字第113号文的要求,由冶金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为国家标准,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冶金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88年6月13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8)建发抗字第113号文的要求,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会同本部系统和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化工、电力、机械、建材等部门所属有关科研、设计院(所)共同编制而成。
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海域、唐山等大地震中工业构筑物实际震害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内抗震设计、加固的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在地震工程方面近期的部分科研成果,并对有关构筑物及其地基的抗震验算和加固方法补充了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本标准经多次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工程试点,最后由我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有头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九章和七个附录,包括挡土墙、贮仓、槽罐、皮带通廊、井架和井塔等塔类结构、炉窑结构、变电构架、操作平台等工业构筑物及其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内容。
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我部建筑研究总院(北京市学院路43号),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冶金工业部1988年2月6日主要符号荷载和内力M——弯矩(kN?m);N——轴向力,竖向力(kN);Pi——沿高度作用于i点的水平地震力(kN);Pij——作用于质点i的j振型水平地震力(kN);Qo——结构总水平地震力(kN);w——产生地震力的重力荷载(kN);γ——容重(kN/ );m——质量(t)。
资产评估师《建筑工程》知识点: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资产评估师《建筑工程》知识点: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知识点: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一)鉴定等级标准
(二)构件的鉴定评级
1.混凝土构件评定规定:
(1)安全性: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两个项目;
(2)使用性:裂缝、变形、缺陷和损伤、腐蚀——四个项目。
2.钢构件评定规定:
(1)安全性: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两个项目;
(2)使用性:变形、偏差、一般构造、腐蚀——四个项目。
3.砌体评定规定:
(1)安全性: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两个项目;
(2)使用性:裂缝、缺陷和损伤、腐蚀——三个项目。
(三)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
(1)分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三个系统;
(2)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结构整体性和承载功能;
使用性——结构使用状况和水平位移;
(3)围护结构系统:
安全性——承重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
使用性——承重围护结构的使用状况、围护系统使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建筑鉴定原则及检测内容
相据工业建筑工程技术鉴定(包括工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项目,其中95%以上的定项目是
以以解决安全性(包括整体稳定性)问题,同时还应注重适用性和耐久性问题,必鉴定包括工
程事故处理或满足技术改造、增产增容的需要以及抗震加固,还有一部分北维持延长工作寿
命,需要解决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等,以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正常运行;只有不到5%的工程
项目仅为了解决结构的裂缝或变形等适用性问题进行鉴定。因此,工业建筑鉴定分为可靠性
鉴定和专项鉴定两种。专项鉴定针对既有结构的专项问题或按照先定要求(包括结构剩余耐
久年限评估问题等)所进行的鉴定,比常规的可靠性鉴定更深人、更细致、更有针对性。
1.工业建筑进行可靠性鉴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2)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时;
(3)进行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时;
(4)遭受灾害或事故时;
(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
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宜进行可靠性鉴定:
(1)使用维护中需要进行常规检测鉴定时;
(2)需要进行全面、大规模维修时;
(3)其他需要掌握结构可靠性水平时。
3.结构存在下列问题且仅为局部的不影响建、构筑物整体时,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项鉴定:(1)
结构进行维修改造有专门要求时;
(2)结构存在耐久性损伤影响其耐久年限时;
(3)结构存在疲劳问题影响其疲劳寿命时;
(4)结构存在明显振动影响时;
(5)结构需要进行长期监测时;
6)结构受到一般腐蚀或存在其他问题时。
鉴定对象可以是工业建、构筑物整体或所划分的相对独立的鉴定单元,亦也可以是结系统或
结构。相对独立的鉴定单元,是根据被鉴定建、构筑物的结构体系、构造特点、乙布置等不
同所划分的可以独立进行可靠性评定的区段,每个区段称为一个鉴定单元,电常按建筑物的
变形缝所划分的一一个或多个区段作为一一个或多个鉴定单元;结构系统包元系统,如地基
基础、上 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系统,以及屋盖系统、柱子系统、吊车不洗等子系统;结构
是指各类承重结构或结构构件。
程鉴定实践表明, 既有建、构筑物的可靠性鉴定需要明确经过鉴定希望能够达到的平限。
鉴定的目标使用年限,应根据工业建筑的使用历史、当前的技术状况和今后的
10第二篇工业建筑的监定
,如鉴定对象建成使用时间轻短。杯
维修使用计划,由香托方和整定力指理限可考虑取较长时间,一般为20~80年,好或需要进
行改建,护建,目标使用年限可
对象已使用时间较长,环境条件较差馆再维持很短时间即进行全面维修成工艺M如家馆更
新,目标使用年限可考虑取较短时间,般为8~5年:对于其他情况,目标设备
使用年高
般可考虑不超过10年,
13.1工业建筑鉴定内容及评级标准
13.1.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内容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一 般程序包括:明确鉴定的目标,花围。内容,初步调台:制定鉴定方案:
详细调查与检测,可靠性分析与验算:可靠性评定,鉴定报告等。在工难筑可靠性鉴定过程
中,若发现调查检测资料不足或不准确时,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查、检对于那些存在问题十分
明显且特别严正,但通过状态分析与初步校核能作出明确判断价工程项目,实际应用鉴定程
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鉴定要求作适当的简化。
接受鉴定委托时根据委托方提出的鉴定原因和要求,经协商后确定鉴定的目的。物 g和内容。
通过查阅图纸资料、调查工业建筑的历史情况、考察现场、调查工业建筑的宝状况,使用条
件、内外环境,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确定详细调查与检测的工作大锅。地订鉴定方案。鉴
定方案应根据鉴定对象的特点和初步调查结果、鉴定目的和要求制定,容定方案的内容应包
括检测鉴定的依据,详细调查与检测的工作内容、检测方案和主要检测方法、工作进度计划
及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等。这些都是搞好后续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进人现场进行详细
调查、检测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同时,接受鉴定委托, 不仅要明确鉴定目的、范围和内
容,同时还要按规定要求搞好初步调查,特别是对比较复杂或阳生的工程项目更要做好初步
调查工作,才能起草制定出符合实际、符合要求的鉴定方案,确定下一步工作大纲并指导以
下的工作。
详细调查与检测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工作内容:
(1)详细研究相关文件资料。
详细调在结构上的作用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及它们在目标使用年限内可能发生的变化,
必要时测试结构上的的作用或作用效应。
(1)检南特构布置和构造、支撑系统,结构件及连接情况,详细检测结构在的康陷和损伤,
包括承重结构或构件、支撑杆件及其连接节点存在的缺陷和损伤。(4)检查或测量承重结构
构件的动力反应和动力特性。可或构件的裂缝、位移或变形,当有较大动荷载时测试结构或。
(5)调查或测量地基的变形,检在他
行等的影响。必要时可开挖基础检在。检查地基变形对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系统及吊车
画件的实际性能。(6)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性能也可补充勒察或进行现场荷载试验。
检在围护结构系统的安能和构件的几何参数,必要时通过荷载试验检验结构或的,(8) 可靠
性分析与验算,安全状况和使用功能。
成部分的可靠度水平进行分析与与验据详细调查与检测结果,对建、构筑物的整体和各个国
与验算,包括结构分析、结构或构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权核分析、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等。
这些工作内容,可根据实际鉴定需要进行选择,其中绝大部分是需要在现场完成的。工程鉴
定实践表明,搞好现场详细调查与检测工作,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必要的资料,是进行下
一步可靠性分析、验算与评定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确保详细调查与检测工作的质量,是
决定可靠性鉴定工作好坏的关键之一。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详细调查与检测结果,对建、构筑物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可靠度
水平进行分析与验算。可靠性分析与验算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结构分析、结构或构件的校核分析,即对结构进行作用效应分析和结构抗力及其他性能分
析,以及对结构或构件按两个极限状态进行校核分析。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结构所存在
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如对结构存在的缺陷和损伤,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结构性能的影
响。
13.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体系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的评定体系采用纵向分层、横向分级、逐步综合的鉴定评级模式。工业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评级划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为鉴定单元,中间层次为结构系统,最低
层次(即基础层次)为构件。其中结构系统和构件两个层次的鉴定评级,应句括安全性等级和
使用性等级评定,需要时可根据安全性和使用性评级综合评定其可靠性等级。安全性分四个
等级,使用性分三个等级,各层次的可靠性分四个等级,并应按表13-1规定的评定项目分
层次进行评定。当不要求评定可靠性等级时,可直接给出安全性和正营使用性评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