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021版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021版

文件编号:ADMJC/GC(ZD)-2021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版本号:D/0发放编号: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检测作业指导书供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使用编制:体系编写组审核:王洪批准:maszhc安徽艾德玛XX建设工程质量检验中心有限公司2021年09月01日发布 2021年10月01日实施目录WDW-50A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ADMJC/GC-01-2021 (6)MJW-65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静载锚固试验机操作规程ADMJC/GC-02-2021 (7)WAW-1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ADMJC/GC-03-2021 (9)GW-40A钢筋弯曲试验机ADMJC/GC-04-2021 (10)SLW-300微机控制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机操作规程ADMJC/GC-05-2021 (11)HR-150A洛氏硬度计操作规程ADMJC/GC-06-2021 (13)克利夫兰开口闪点仪操作规程ADMJC/GC-07-2021 (14)SY-1.5B型低温双数显沥青延度仪操作规程ADMJC/GC-08-2021 (15)SYD-2801F针入度仪操作规程ADMJC/GC-09-2021 (16)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10-2021 (17)SDBM-2型沥青薄膜烘箱操作规程ADMJC/GC-11-2021 (18)高低温恒温水浴ADMJC/GC-12-2021 (19)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理论密度仪操作规程ADMJC/GC-13-2021 (20)离心式沥青抽提仪操作规程ADMJC/GC-14-2021 (21)自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操作规程ADMJC/GC-15-2021 (22)LXJ-II型离心沉淀机操作规程ADMJC/GC-16-2021 (24)MDJ-I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ADMJC/GC-17-2021 (25)CF-C型标准恒温水浴操作规程ADMJC/GC-18-2021 (26)SLHB-II型数控沥青混合料搅拌机操作规程ADMJC/GC-19-2021 (27)HYCZ-1型自动车辙试验仪操作规程ADMJC/GC-20-2021 (28)HYCX-1型液压车辙试样成型机操作规程ADMJC/GC-21-2021 (29)DW35-200低温试验箱操作规程ADMJC/GC-22-2021 (30)标准恒温水浴操作规程ADMJC/GC-23-2021 (31)恒温溢流水槽操作规程ADMJC/GC-24-2021 (32)旋转压实机操作规程ADMJC/GC-25-2021 (33)标准法维卡仪操作规程ADMJC/GC-26-2021 (34)NJ-160型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ADMJC/GC-27-2021 (36)雷氏夹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28-2021 (37)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ADMJC/GC-29-2021 (38)ZS-15型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ADMJC/GC-30-2021 (39)FZ-31A沸煮箱操作规程ADMJC/GC-31-2021 (40)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ADMJC/GC-32-2021 (41)水泥砼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操作规程ADMJC/GC-33-2021 (42)NLD-3型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34-2021 (43)YAW-300/5型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ADMJC/GC-35-2021 (44)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ADMJC/GC-36-2021 (46)TM-2型弹性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37-2021 (47)HC-7L型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38-2021 (48)TYA-2000压力机操作规程ADMJC/GC-39-2021 (49)DG-80磁力震动台操作规程ADMJC/GC-40-2021 (50)60升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ADMJC/GC-41-2021 (51)HS-4型混凝土抗渗仪ADMJC/GC-42-2021 (52)混凝土贯入阻力仪ADMJC/GC-43-2021 (53)电动液压脱模器操作规程ADMJC/GC-44-2021 (54)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ADMJC/GC-45-2021 (55)振筛机操作规程ADMJC/GC-46-2021 (56)细集料砂当量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47-2021 (57)MH-Ⅲ数显洛杉矶磨耗试验机操作规程ADMJC/GC-48-2021 (58)JCJ-II型集料冲击值试验仪操作规程ADMJC/GC-49-2021 (59)SM-Ⅱ数控加速磨光机操作规程ADMJC/GC-50-2021 (60)细集料棱角性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51-2021 (61)10-2.5KW箱式电炉操作规程ADMJC/GC-52-2021 (62)PHS-25型PH计操作规程ADMJC/GC-53-2021 (63)电子天平操作规程ADMJC/GC-54-2021 (64)分析天平操作规程ADMJC/GC-55-2021 (65)石灰土压力试验仪操作规程ADMJC/GC-56-2021 (66)电动脱模器操作规程ADMJC/GC-57-2021 (67)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58-2021 (68)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操作规程ADMJC/GC-59-2021 (69)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ADMJC/GC-60-2021 (70)承载比CBR试验仪操作规程ADMJC/GC-61-2021 (71)应变式无侧限压力仪操作规程ADMJC/GC-62-2021 (72)路面构造深度仪操作规程ADMJC/GC-63-2021 (73)路面弯沉仪操作规程ADMJC/GC-64-2021 (74)HZ-20型混凝土钻孔取芯机操作规程ADMJC/GC-65-2021 (75)RH-6路面平整度仪操作规程ADMJC/GC-66-2021 (76)BM-II型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操作规程ADMJC/GC-67-2021 (78)灌砂筒操作规程ADMJC/GC-68-2021 (79)ZBL-R620混凝土钢筋位置及保护层检测仪操作规程ADMJC/GC-69-2021 (80)RSM-PRT低应变仪操作规程ADMJC/GC-70-2021 (81)ZBL-U520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操作规程ADMJC/GC-71-2021 (82)ZBL-S210数显回弹仪操作规程ADMJC/GC-72-2021 (83)落锤式弯沉仪操作规程ADMJC/GC-73-2021 (84)激光式平整度仪操作规程ADMJC/GC-74-2021 (8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ADMJC/ZD-01-2021 (86)混凝土中钢筋配置检测ADMJC/ZD-02-2021 (91)电化学法检测钢筋锈蚀检测ADMJC/ZD-03-2021 (96)直接法检测钢筋锈蚀检测ADMJC/ZD-04-2021 (99)钢构件垂直度变形检测ADMJC/ZD-05-2021 (102)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测ADMJC/ZD-06-2021 (104)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ADMJC/ZD-07-2021 (111)表面硬度法推断钢材强度ADMJC/ZD-08-2021 (114)钢材厚度检测ADMJC/ZD-10-2021 (120)砂浆回弹法检测抗压强度ADMJC/ZD-11-2021 (122)WDW-50A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ADMJC/GC-01-2021一、设备启动顺序1、检查控制台急停按纽处于松开状态。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第一节:引言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节:工具准备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测量工具:1.全站仪: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和水平角度。

2.测量尺: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3.水平仪:用于检测水平面。

4.经纬仪:用于测量方向和角度。

5.测量笔:用于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节:测量基本原理建筑工程测量依赖于一些基本原理,包括:1.三角测量原理: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建筑物的尺寸和角度。

2.水平线原理:建筑物的水平线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线。

学习者需要理解这些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具体的测量工作中。

第四节:测量方法1.距离测量:利用测量尺或全站仪测量线段的长度。

2.高程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和地面的高程。

3.角度测量: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建筑物的角度。

4.校正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定期校正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测量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五节:测量实践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测量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具备以下技能:1.设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合适的控制点,作为测量的基准点。

2.测量平面: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位置。

3.测量立面:测量建筑物的立面尺寸和分布。

4.测量交点:在建筑物的交叉点上进行测量,保证交点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并不断总结经验。

第六节:误差和精度控制测量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学习者需要掌握误差的控制方法:1.精度要求:根据建筑设计和测量任务的要求,确定测量的精度要求。

2.误差来源: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3.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的主要原因。

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检查作业指导书

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检查作业指导书
7.确定检查报告成果的内容和形式。
5
5.2.1根据合同约定和检查工作计划,进行现场检查工作;现场检查(检测)应严格执行JGCX28-2009《现场检测/检查管理程序》;
5.2.2查验委托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2.3根据检查及检测计划,专项分工逐项进行现场检查及检测工作,并确保检查及检测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可不采取措施
B
可靠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级的要求,但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功能和使用功能
可能有个别或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C
可靠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功能和使用功能
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鉴定单元
As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Bs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Cs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Dsu
使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s级的要求,显著影响使用功能
应采取措施

子单元的检查项目
As
使用性符合本标准对As级的要求,具有正常的使用功能
不必采取措施
Bs
使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使用功能
可不采取措施
Cs
使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s级的要求,显著影响使用功能
应采取措施
子单元中的每种构件
As
安全性严重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5.4.3工业建筑

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次B批核版第 1页共 2 页日期2015-7-11.目的 :明确可靠性试验作业流程 ,通过检验产品可靠性为不断提升产品可靠性并将产品质量特性波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研发、生产之相关零部件、半成品、成品3.参考文件 :质量手册、抽样标准书、不合格品管理程序4.权责 :生产部、开发部、工程部:试验品的制作、提供工程部 :试验品可靠性试验执行5.定义 :可靠性 :指零件或系统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机能稳定的程度或性质,是产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针可靠性数值指针 :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有效寿命等6.内容 :6.1 可靠性试验原则有试验就有记录 ,有记录就有分析 ,有分析就有结果 ,有结果就有反馈 ,有反馈就有追踪6.2 可靠性试验依据内控标准、部品可靠性试验规范、国标、产品标准书、成品检验规范、进料检验规范、部品承认书、客户要求、其它经品管主管认可的依据6.3 可靠性试验时机研发阶段、新产品试产阶段、进料阶段、生产阶段、出货阶段、客户要求、零部件变更经工程部确认需要时6.4 可靠性试验方式:寿命测试、产品常规特性测试、非正常测试6.5 可靠性试验流程图(附件一 )6.6 可靠性试验投入6.6.1 试验申请 :试验需求部门须以填写《测试申请单》(附件二 )提出申请 (品管部除外 ),注明试验目的、方式、标准、完成时间、随同试验品送品管主管审查同意6.6.2 工程部依 6.3 试验时机及”抽样标准书”规定 ,经主管同意后投入 .6.6.3 工程部试验责任人收到试验品和《测试申请单》后,对试验品标识、建档 ,填写“测试标识卡” (附件三 )、“可靠性试验查核表” ((附件四 )后投入试验 .6.7 试验过程6.7.1 试验责任人每日依“可靠性试验查核表”查核项目进行查核,正常打“ˇ”异常打“╳”并出具“产品测试异常反馈跟踪表” (附件五 )反馈异常 ,呈品管部主管签核 ,追踪处理结果 .6.7.2 试验品的 I 、P 等电气特性按每星期一次进行查核次A批准版第 2页共 2 页日期 2015-7-16.7.3 试验过程若相关部门或客户另有要求时则按其要求执行6.8 试验结束6.8.1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验后,出具“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对该试验进行汇总分析 ,可根据实际情形 ,确定该产品的可靠性数值指针 ,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并将结果送品管主管签核后分发到相关部门并归档6.8.2 试验品处理 :试验完成后 ,试验品经工程部同意作出保存、退相关单位、报废处理7.附件 :7.1 附件一 :可靠性试验流程图7.2 附件二 :《试验申请单》7.3 附件三 :测试标识卡7.4 附件四 :可靠性试验查核表7.5 附件五 :产品测试异常反馈跟踪表7.6 附件六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可靠性试验作业流程图试验申请《试验申请单》NG工程主管审查OK试验投入试验品标识、建档寿命测试常规特性测试非正常测试填写“试验查核表”NG NG执行每日查核OKok出具试验报告继续试验出具试验结束报告反馈异常试验结束工程主管签核出具试验结束报告跟踪谢谢大家下回载馈,申本请文单档位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工进程行主编管辑签修核改、后回.再馈次、谢归谢档大家下载 .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吧 .。

结构安全与可靠性评价作业指导书

结构安全与可靠性评价作业指导书

检查项目指导书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一、名称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

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下列情况下已有民用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1.1建筑物的安全鉴定(其中包括危房鉴定及其它应急鉴定);1.2建筑物使用功能鉴定及日常维护检查;L3建筑物改变用途、改变使用条件或改造前的专门鉴定。

2、适用于下列情况下既有工业建筑的可靠性评价:2.1以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为承重结构的单层和多层厂房等建筑物;2.2烟囱、贮仓、通廊、水池等构筑物。

三、依据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年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U);《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l25-1999)(2004年版)。

四、检查流程五、检查准备1、应要求委托方提供房屋的原设计图、竣工资料、工程地质报告及其它相关资料,若上述相关资料无法提供,应告知委托方须委托检测和补绘。

委托方提供的原始资料应妥善保管,发放评价报告时一并归还。

2、接受委托后应与委托方约定现场检查时间,如因特殊原因有变动,应事先告知委托方。

3、应与委托方约定现场检查的配合工作及检查后现场的善后工作。

六、检查内容1、初步调查房屋基本情况、历史变更及现状,做好调查记录。

房屋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包括:房屋座落位置、产权归属、建成年代、用途、结构类型、承重方式、层数、层高、占地面积、平面形式及屋面构造等。

建筑施工现场检查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现场检查作业指导书

建筑施工现场检查作业指导书1. 检查目的和依据建筑施工现场检查是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和生产秩序,防止事故和疾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良好状态。

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旨在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检查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卫生和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监理、工程质量检测等相关部门的要求。

2. 检查内容和要点2.1 施工安全•是否设置了安全警示标语和警戒线,是否明确安全区域;•是否摆放了足够的安全用具和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防护网等;•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悬空吊装、高处作业等危险行为;•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2 施工卫生•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垃圾和污水积存,是否做到及时清理和处理;•施工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预防职业病;•是否设置了临时卫生设施,如洗手间、淋浴间等;•是否进行了灭鼠、灭蚊、消毒等卫生操作。

2.3 施工质量•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是否按时、按质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是否按照要求进行试验检测;•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存在施工隐患和质量问题。

3. 检查方法和流程3.1 检查方法•现场实地检查:通过走访施工现场,观察施工情况和工人操作,发现问题并记录;•抽查和验证:对重点部位、重要材料进行抽查和验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资料查阅:查阅相关施工资料、图纸和合同文件,了解施工要求和进度;•询问和调查:与施工负责人、施工人员进行交流和询问,了解工作情况和问题。

3.2 检查流程1.制定检查计划:根据检查要求和周期,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和目标;2.实地检查:按照计划进行实地检查,注意观察、记录和拍照;3.记录问题: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记录和分类;4.整理报告:根据检查记录和问题分类,编写检查报告,提出改进和整改意见;5.反馈与监督:将检查报告反馈给相关责任人,跟踪并监督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建筑材料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建筑材料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建筑材料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1. 引言建筑材料的检测是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为建筑材料检测的作业提供指导,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检测对象和目的2.1 检测对象建筑材料检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 混凝土 - 钢筋 - 石材- 木材 - 砖块 - 涂料 - 绝缘材料2.2 检测目的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在于:-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防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 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确保其在使用寿命内能够保持稳定。

- 提供有关材料性能的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3. 检测方法和流程3.1 检测方法建筑材料的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 物理检测:使用仪器和设备对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例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 化学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材料的成分和含量。

- 显微镜检测:使用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3.2 检测流程建筑材料检测的一般流程如下: 1. 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确定检测方法和指标。

2. 准备检测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3. 进行实验室测试或现场测试,根据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4.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测试结果和评估结论。

4. 检测设备和仪器建筑材料检测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仪器来进行物理、化学和显微观测。

常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拉伸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延展性。

•压缩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抗压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材料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

•X射线衍射仪:用于检测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成分。

•热重分析仪:用于测试材料的热性能和热稳定性。

5. 安全注意事项建筑材料检测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在进行实验室测试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安全眼镜。

- 对于涉及有害物质的材料,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测试,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作业指导书第1章质量检测与验收的基本要求 (4)1.1 质量检测与验收的目的和意义 (4)1.2 质量检测与验收的依据和标准 (4)第2章质量检测的组织与管理 (5)2.1 质量检测的组织架构 (5)2.2 质量检测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5)2.3 质量检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6)第3章材料检测 (7)3.1 混凝土材料检测 (7)3.1.1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7)3.1.2 混凝土抗拉强度检测 (7)3.1.3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7)3.2 钢筋材料检测 (7)3.2.1 钢筋力学功能检测 (7)3.2.2 钢筋焊接接头检测 (7)3.2.3 钢筋机械连接检测 (7)3.3 砌体材料检测 (7)3.3.1 砖块强度检测 (7)3.3.2 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7)3.3.3 砌体抗剪强度检测 (8)3.4 其他建筑材料检测 (8)3.4.1 木材检测 (8)3.4.2 建筑涂料检测 (8)3.4.3 建筑玻璃检测 (8)3.4.4 防水材料检测 (8)3.4.5 建筑保温材料检测 (8)第4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8)4.1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方法 (8)4.1.1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应遵循科学、合理、准确、可靠的原则。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8)4.1.2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阶段、质量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4.2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频次与要求 (9)4.2.1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频次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质量控制要求等因素确定,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发觉、及时处理。

(9)4.2.2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要求如下: (9)4.3 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处理 (9)4.3.1 施工过程中发觉的质量问题,应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9)4.3.2 对施工过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9)第5章施工质量验收 (9)5.1 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 (9)5.1.1 施工质量验收应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
1.检测范围
1.1 厂房、仓库、综合楼及其他生产建(构)筑物。

1.2 住宅楼、办公楼、宾馆、酒店等民用建筑物。

2.检测依据
2.1有关标准和规程
2.1.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T 50292-1999;
2.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
2.1.3《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1999(2004年版);
2.1.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1.5《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
2.1.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1.7《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2.1.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2.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2.1.10《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1.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1.12《砌体工程现场验收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2.1.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1.14《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范》CECS 02:2005;
2.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1.16 现行有关规程、规范。

2.2 各变电站建(构)筑物竣工验收资料。

2.3 各变电站历年加固、改造及维修记录。

3.检测鉴定实施程序
检测步骤为:初步调查——确定检测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详细调查——补充调查(必要时)——各项检测鉴定结果评定——检测鉴定报告。

4.检测内容
4.1初步调查:(全部)
4.1.1 收集图纸资料;调查建筑物使用历史。

4.1.2 建(构)筑物实物与现有资料进行初步核对;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
境;查看已发现的问题;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

4.1.3 制定检测鉴定方案,并提出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

4.2详细调查:(检测数量按相应规范的规定)
检查结构布置及支撑系统是否合理。

按«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JGJ125-9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等国家规范要求,确定检测鉴定的项目、部位、数量。

详细调查可根据实际状况选择下列工作内容:
4.2.1结构基本情况勘查:
a、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
b、圈梁、支撑布置,支撑构件长细比验算;
c、结构及其支承构造;构件及其连接构造;
d、工程结构构件的几何尺寸抽查;
4.2.2 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
a、结构上的作用;
b、建筑物内外环境和使用史(含荷载史)。

4.2.3地基基础检查
a、场地类别与地基土性状;
b、地基变形状况;
c、地基工作状态;
d、其他因素(如
地下水抽降、地基浸水、土壤腐蚀等)
4.2.4材料性能检测分析:
结构构件材料;b、连接材料。

4.2.5承重结构系统
4.2.
5.1钢筋混凝土结构:a)混凝土碳化程度;b)混凝土裂缝及腐蚀;c)混凝土强度等级;d)构造和连结等。

4.2.
5.2钢结构构件:a)钢材锈蚀;b)构造和连结(含支座、螺栓、焊缝等);c)变形;d)偏差等;e)钢材表面涂层防护。

4.2.
5.3砌体结构构件:a)构件高厚比;b)变形和裂缝;c)构造和连结等。

4.2.
5.4木结构:a)木材缺陷;b)木材尺寸与偏差;c)连接:螺栓、变形、松动、锈蚀情况;
d)变形损伤与防护措施:木材腐朽、虫蛀、裂缝、灾害影响和金属件的锈蚀。

4.2.
5.5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荷载和使用条件。

对强度降低、裂缝开、开展、构件变形、钢材锈蚀、基础沉降超过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基础等进行强度、稳定、连接的验算。

4.3 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a、渗漏;
b、防水和防护措施。

5. 建(构)筑物可靠性鉴定
根据检测数据和复核结果,对建(构)筑物作出整体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结论性意见;对危及安全或影响安全使用的建(构)筑物和构件提出加固处理意见。

6. 检测方法和使用仪器及设备
6.1 混凝土强度:以超声一回弹综合法、回弹法为主,局部钻芯取样作为校核;
6.2 裂缝:对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上的裂缝进行普查与抽样详查,运用裂缝显微镜、钢尺检测裂缝宽度与长度,裂缝深度可运用超声法抽检,必要时可钻取芯样予以验证,绘制裂缝展开图;
6.3 混凝土碳化:运用酚酞试液和碳化深度测量仪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并估计构件的截面损失;
6.4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对有明显变形的建筑物采用精密水准仪、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倾斜、框架柱水平变形以及基础沉降。

6.5 钢材厚度:对锈蚀及腐蚀严重的钢结构构件采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查剩余厚度。

6.6 采用激光测距仪或精密水准仪对砼构件挠度进行测量,对建筑物轴线尺寸进行测量校核。

6.7 砌筑块材强度:采用取样法和回弹法。

6.8 砌筑砂浆强度:采用射钉法和回弹法。

6.9 木材缺陷:用探针检测裂缝深度,用裂缝塞尺检测裂缝宽度,用钢尺量测裂缝长度。

可采用国家认可得其他检测设备和方法。

7.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物概况:鉴定目的、范围与内容;检查、分析、鉴定结果;结论与建议;附件(平面图、检测成果表、计算数据)等。

房屋概况初步调查表
房屋病害普查表
检测:复核:
结构布置记录表
检测:复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