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基本操作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承接,有为今后的实验探究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特别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有关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既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又发扬节约不浪费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通过对比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并说出装置的优点,让部分学生到台上展示组装好的仪器,教师针对学生展示的装置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利用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分析不同装置的优缺点,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2新版鲁教版课标要求:1、进一步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学会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初步学会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
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初中化学课本中最重要的一个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例如:仪器的连接,物质的取用和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
教学建议:1、教师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
2、进行分组实验。
3、小组内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实验。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巩固二氧化碳的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性实验,进一步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难点: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仪器及药品: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玻璃片、量筒、坩埚钳、石灰石、稀盐酸、木条、火柴、蒸馏水、烧杯、蜡烛、石灰水。
学习过程:m40636 9EBC 麼022945 59A1 妡#U24646 6046 恆20712 50E8 僨b23391 5B5F 孟33661 837D 荽32683 7FAB 羫22583 5837 堷22137 5679 噹。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1 (新版)鲁教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一、任务目标1、确定、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掌握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确定。
2.难点:仪器的组装,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
3.解决方法(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探究准备实验用品:锥形瓶、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托盘天平(或自制简易天平)、试管3支、酒精灯、250ml烧杯2只、500ml烧杯一只、火柴、玻璃片、软塑料瓶2个、试管夹、弹簧夹、试管架、蒸发皿、梯形架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长短不同的蜡烛2支、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四、探究方法本节主要采用分组实验、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探究五、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见ppt(二)[知识回顾]: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1.药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一、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任务一: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状态是____和________,常温下进行,可以确定与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否相同。
()任务二、收集方法的确定:收集装置选择的考虑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收集二氧化碳应用__________________法,不能______________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研究报告素材 (新版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研究报告一、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带胶皮的导秋、烧杯、矿泉水瓶。
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钙)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C a CO3+2HCl2= C a Cl2+H2o实验步骤:1、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2、将导管通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4勺大理石,并倒入约10mL稀盐酸,体积不超过度管体积的三分之一;4、收集: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软塑料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盖好瓶盖。
5、验满:将点燃的火柴放到瓶口,若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潢。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器材:烧杯实验药品:适量水、收集到的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将矿泉水瓶瓶口打开,迅速倒入约窖的水,然后迅速盖上瓶盖;充分振荡并观察。
实验观察:塑料瓶变扃现象分析:水中溶解二氧化碳,里面气压变小,所以塑料瓶变扃。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易深于水。
补充说明:1、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证明了它的密度比空气小。
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器材:酒精灯、火素材、试管两支、试管夹、试管架、试近刷等实验药品:澄清石灰水、矿泉水瓶中溶有CO2的水、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1、向长工管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通入CO2气体并观察2、取适量矿泉水瓶中溶液有CO2的水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并观察;然后用试管夹夹持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加热后,深液变紫。
实验结论:1、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O2+ C a(OH)2= C a CO3↓+H2O2、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面碳酸,碳酸能使紫色有蕊试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而碳酸又会重新分解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O3△=CO2+H2O。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鲁教版.doc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基本操作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承接,有为今后的实验探究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特别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有关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既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又发扬节约不浪费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通过对比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并说出装置的优点,让部分学生到台上展示组装好的仪器,教师针对学生展示的装置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利用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分析不同装置的优缺点,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一)制取二氧化碳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是
3、装入药品:先加入,再加入,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看到的现象有:
3、验满:方法是
4、检验:方法是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把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步骤: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
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想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
结论: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mL滴石蕊溶液,现象是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说明化学方程式为
另一支试管的作用是
(2)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三)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问题与交流】。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姓名:班级:小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际操作。
(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堂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雪碧等;大试管、长颈漏斗、锥形瓶、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塞、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镊子、烧杯、火柴、蜡烛、废液缸等。
【活动过程】(一)知识再现,温故知新1.气体发生、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2. CO2有哪些性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二)我会实验一.制取CO21.我来组装:请同学们思考:怎样利用下列仪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我们小组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来动手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CO2的性质1. 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2. 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烧杯中的蜡烛,将集气瓶中的CO2缓缓倒入烧杯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学活用】1. 有人想在一块大理石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热爱祖国”四个大字,请你提出一种化学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怎样证明碳酸型饮料中含有CO2?【盘点收获】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写在学案上,跟大家分享。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导学案无解答新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够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重点)2.进一步规范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基本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学: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参考课本P142相关内容,复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常用药品:______或_______和________(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注意事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添加药品等。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________。
(5)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则为二氧化碳。
(6)验满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如果木条,则证明集满。
三、学情诊断:【诊断1】右图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诊断2】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1)本实验中反应物的状态为反应条件为,(2)此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用那种类型的?(3)应用什么方法来收集甲烷?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化学实验操作小组评分表学生签名:(评委)、(自评)、(实验员)、(实验员)。
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小组总成绩= (他评+自评)/2第2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3.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化学方程式。
(重点)4.熟练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操作。
二、问题导学:2.二氧化碳的性质(参考课本P142-P143相关内容,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②二氧化碳溶于水(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应②与石灰水的反应③用于灭火的性质三、学情诊断:【诊断3】实验室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A装置的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1课时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够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重点)
2.进一步规范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基本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学:
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参考课本P142相关内容,复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常用药品:______或_______和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事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添加药品等。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________。
(5)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则为二氧化碳。
(6)验满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如果木条,则证明集满。
三、学情诊断:
【诊断1】右图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
【诊断2】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1)本实验中反应物的状态为反应条件为,
(2)此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用那种类型的?
(3)应用什么方法来收集甲烷?
第1课时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1课时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化学实验操作小组评分表
学生签名:(评委)、(自评)、(实验员)、(实验员)。
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小组总成绩= (他评+自评)/2
序号实验
步骤
操作要求
分
值
评分标准他评自评
1 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10 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
2 组装装置,检
验气密性;加
入药品,制取
二氧化碳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
锥形瓶加入适量石灰
石,添加稀盐酸。
20
握住锥形瓶,看到有气泡冒出,
或者放手后,上升一段水柱得
10分;使用长颈漏斗液体未没
过长颈漏斗底端(或使用分液漏
斗,未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扣
10分。
3 收集一瓶二氧
化碳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一瓶二氧化碳。
20
导管未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扣
10分,未盖毛玻璃片扣10分。
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扣20
分。
4 验满用燃烧的火柴验满。
20 燃烧的火柴明显伸入瓶内扣5分,没有收集满扣5分,集满后未盖毛玻璃片扣5分,集气瓶未正放在实验台上扣5分。
5 填写实验报告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0 实验步骤描述正确。
6 整理器材
仪器洗刷干净,实验台
整洁,器材摆放整齐。
10
仪器洗刷干净,实验台整洁,器
材摆放整齐得10分。
实验名称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或结论):
步骤:
结论:班组报告人:
第2课时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3.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化学方程式。
(重点)
4.熟练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操作。
二、问题导学:
2.二氧化碳的性质(参考课本P142-P143相关内容,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②与石灰水的反应
③用于灭火的性质
三、学情诊断:
【诊断3】实验室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
氧化碳的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A 装置的_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 来制取二氧化碳,应在A 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和_______(填名称),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若B 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C 鉴定产生的二氧化碳,在C 中该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烧杯D 中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第2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2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 ;装置A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装置D 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3)实验室用装置E 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 端”或“d 端”)通入。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 ☀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