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进度控制表——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随着市场的不断竞争和变化,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一个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延误,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首先,生产作业计划流程中必须确保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
需要考虑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利用率、人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选择合适的生产计划方式,如批量生产、定制生产或者混合生产。
在制定完生产计划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排产和调度安排,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计划、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员工的排班安排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
同时,生产作业控制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ERP系统或者生产管理软件,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库存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各种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对于生产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应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此外,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也是生产作业控制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设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流程,可以确保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次品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最后,对于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生产中的问题和经验,对生产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合理的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确保生产的高效运转和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体系,以确保生产运作的顺畅和效率。
在进行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
生产车间班组生产控制管理规定

第一条目的。
为了加强对日常生产活动的控制管理,促进各级生产管理和生产服务各职能部门人员能够各尽其责,做好生产控制的各项工作,保证生产计划任务的完成,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合用范围。
本制度合用于生产部各生产单位的班组及个人。
第三条管理职责。
1.生产部负责抓好各生产单位相互间的工作协调和业务衔接配合及生产进度控制管理的全局指挥工作,负责与各职能部门进行业务沟通,以配合做好各项生产服务保障工作。
对企业总体生产计划任务的完成负责。
2.各生产车间负责抓好本车间内各工段及班组的生产作业控制,要按照生产作业部下达的计划和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负责抓好生产现场的人、机、料的管理,抓好生产进度控制和余力管理。
对本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的全面完成负责。
3.各职能部门均应面向生产、服务生产,根据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做好与生产相关的各项工作,并保证工作质量,要对生产作业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后续保障工作的到位负责。
第四条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部门下达的出产进度计划组织好产品(零件)的生产,并准时按照规定的日期出产,以保证产品(零件)在工序进度上与其他车间衔接,以及保证产品的出产期能满足用户的交货期要求。
第五条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仓储部门在接到生产线的次日计划后,应即将通知相关仓管人员在当日下午五时前将生产物资发送到各生产单位。
第六条各生产单位要保证在当日上班后30 分钟内完成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班前工作布置、设备保养、工具准备、材料(配件)分配到岗等,30 分钟后应准时开始生产,确保每日的生产任务按质按量完成。
第七条对于生产线上的产品的质量检验,质检部门的检验工作要与各生产单位的生产进度保持一致,签收时应注明签收的时间 (必要时精确到小时或者分钟)。
第八条在生产线的产品工序发生转移时,发出部门应随着生产物资流动的单据的交接催促接受部门进行签收,签收时应注明签收的时间(必要时精确到小时或者分)。
第九条各生产单位如果因产品质量问题、工艺技术问题、设备故障问题、材料配套件等问题导致生产停线,应根据停线时间的长短采取相应的措施。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32
44 44 22 44
115
118
23
115/44=2.61(个) 118/44=2.68(个)
2
2
1 12
22
3
36
0.6 7.2
SPT规则:平均流程时间最短,在制品库存量更少。 EDD规则:平均延迟时间较少,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
的服务,也提供了更低的总库存水平。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SPT规则是最优的方案。
A3
A2
A3
A2
A5 A3
A2 A1
A5 A3
A2 A1 A4 A5 A3
0 4 16 31 41 4 16 31 41 46 4 16 38 54 62 9 38 54 62 65
(三)n项作业在m台机床上的排序 要求最优,计算量相当大,甚至连计算机也难以求解 ——无法用于实际生产中。
人们提出了多种启发式算法,以便以最小的计算 量得到足够好的结果。
7、SCR(Smallest Critical Ratio)规则
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使工件延误时间最小 临界比=交货期前所剩余时间/工件余下加工时间
8、LCFS(后到先服务)规则 经常作为默认规则使用。
9、RANDOM规则 随机地挑选下一个
返回
FCFS SPT 服务业排队规则 预定优先 紧急优先 其他
一般n/m/P/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CDS法 坎贝尔等人于1970年把Johnson算法用于一般的 n/m/P/Fmax问题,得到 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1、取首末两道工序,用约翰逊排序,求Fmax 2、取首两道工序及尾两道工序的和,求Fmax 3、取首三道工序的和和尾三道工序的和,求Fmax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情况(m-1)种都考虑后,比较 得到的Fmax,找出其中最小的那个排序方案为所求方案。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资料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资料一、生产作业计划是什么?其任务是什么?答: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继续和其体化,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1、落实生产计划,。
把企业生产计划的各项指标具体分配到各车间,工段、班组以及每个工作地和工人,规定具体任务、组织实施、使生产计划落到实处。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
把生产过程中的几流合理组织协调起来,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3、实现均衡生产。
均衡生产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利于保证质量,有利于有效利用生产资源,改进经营管理,降低成本。
要实现均衡生产,就必须依靠生产作业计划来合理安排组织各个环节的生产活动,按计划规定的进度要求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4、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而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是在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作业计划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努力减少消耗,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二、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有什么要求?答: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实质是把生产计划层层分解,具体落实,所以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应当详尽而又具体,才能起到组织日常生产活动的作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应达到下面一些基本要求:1、确保实现已确定的交货期,在生产作业计划中精心策划和安排,确定产品或零部件在各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产出时间,尽可能满足所有任务的交货期限。
2、减少作业人员和设备的等待时间,生产作业计划要妥善地做好各生产环节的衔接,保证各工序连续作业、平行作业,缩短加工周期,减少损失时间,这样来提高生产效率。
3、使作业加工对象的流程时间最短,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合理的作业排序,明显缩短流程时间,给按期交货创造条件。
4、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停放时间,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必须考虑在制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占用量。
三、大量生产类型期量标准有哪些?如何制定?答:大量生产的主要期量标准有节拍,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等:1、节拍。
生产管理方案计划表格44个

生产管理表格44个1.市场计划表1-1 设厂计划(一)表1-2 设厂计划(二)表1-3 设厂计划(三)2.生产计划表2-1 长远生产计划表表2-2 生产计划综合报表表2-3 月份产销计划汇总表表2-4 产销计划拟定表表2-5 设备利用率分析表表2-6 生产效率分析表表2-7 月份生产计划表(一)表2-8 月份生产计划表(二)表2-9 订单安排记录表(一) 表2-10 工作量分析表2-11 产量记录表表2-12 工作日报单表2-13 制造月报表表2-14 各部门合格率控制表表2-15 时间研究记录表表2-16 生产记录表表2-17 用料记录单表2-18 制造异常反应表表2-19 制造通知单表2-20 标准作业时间评定表(一) 表2-21 突发性工作量分析表(二)表2-22 最重要作业时间分析表2-23 作业标准时间研究表3.进度安排表3-1 生产进度安排检查表表3-2 生产进度计划表表3-3 生产管理安排核对表表3-4 生产故障分析表表3-5 生产进度表(一)表3-6 机器工作负荷图表(一)表3-7 生产进度控制表(一)4.生产记录表4-1 生产状况记录表表4-2 部门机器运转日记表4-3 生产用料记录单表4-4 考核人员记录表各表4-5 生产班次产量记录表5.生产日报表5-1 生产日报表表5-2 作业日报表(范例A)表5-3 作业日报表(范例B)6.生产月报表6-1 生产月报表表6-2 生产计划科月报表表6-3 工作效率及工时月报表设厂计划(一)一、产销计划设厂计划(二)二、详细制造过程设厂计划(三)三、制造过程及设备分析长远生产计划表月日订定审核:填表:生产计划综合报表月日至月日月份产销计划汇总表类别页次审核拟定产销计划拟定表月份总经理 ________________ 副总经理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 填表_____________设备利用率分析表年度类别生产效率分析表月份生产计划表本月份预定工作数________日审核计划月份生产计划表(二)月份总经理厂长审核拟定订单安排记录表(一)月日至月日 NO.产量记录表年月日工作日报单厂长科长线长制造月报表年月日班经理科长组长制表各部门合格率控制表时间研究记录表生产记录表部门:审核填表料记录单年月日注:生产状况的日数表示该工作项目的天数。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APQP全套表单-(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产质量策划进度计划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APQP全套表单-(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产质量策划进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559b5e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e.png)
自检报告
47
测量系统分析评价
质保部
MSA
48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工艺部
X—R控制图
49
生产件批准
质保部
PPAP
50
生产确认试验
质保部
试验报告
51
设计确认
开发部,客户
设计确认记录表
52
包装评价
APQP小组
产品包装评价表
53
制定生产控制计划
开发、工艺
(生产)控制计划
TR-0701-19
控制计划检查表
34
第
三阶段
过程设计和开发
编制产品包装标准
销售、开发
产品包装标准
TR-0701-30
35
评审产品/过程质量体系
质保、开发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检查表
TR-0701-31
36
制定过程流程图
工艺部
产品过程(初始)流程图
TR-0701-11
过程流程图检查表
TR-0701-32
37
制定车间平面布置图
工艺部
车间平面布置图
□第一阶段 □二阶段
评审类别
□设计输入 □设计输出
评审内容与意见和建议:
评审结论:
评审参加人(签字):
□ 开发部 □ 生产部 □采购部
□ 质保部 □ 销售部 □ 物流部
备注:
拟制
审批
新 产 品 开 发 设 计 目 标
标识:TR-0701-09 编号:
产品名称
图 号
顾客名称
新产品项目开发要求 /顾客要求
产品过程(初始)流程图
TR-0701-11
11
生产作业计划表

生产作业计划表生产作业计划表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有效地安排和调度生产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进度,确保产品质量。
在制造业中,生产作业计划表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生产作业计划表的制定、执行和优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生产作业计划表的制定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表时,首先需要对订单和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明确生产目标和任务。
其次,要根据生产资源和设备的情况,合理安排生产作业的顺序和时间,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生产作业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作业计划表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确保其与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的匹配度。
其次,生产作业计划表的执行是制定计划后的重要环节。
在执行生产作业计划表时,首先要对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解,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其次,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障碍。
同时,要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按照生产作业计划表的要求进行作业。
最后,要及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生产作业计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后,生产作业计划表的优化是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在生产作业计划表的优化过程中,首先要对之前的生产作业计划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其次,要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同时,要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和完善生产作业计划表的管理系统,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最后,要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和协作,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共同推动生产作业计划表的优化和改进。
综上所述,生产作业计划表的制定、执行和优化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进度,确保产品质量。
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生产作业计划表,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一、n种工件在单台设备上加工的排序
J1
J2
J3
机器
Jn
到达系统工 件的集合
离开系统 (机器)
为实现任务总等待时间最短的目标,保证尽可能 多的对象早日加工出来,加速资金周转,只需根 据最短加工时间准则对加工对象排序即可。
二、 n个工件在两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n个工件都必须经过机器1和机器2的加 工,即工艺路线是一致的。
• FCFS主要局限在于加工时间过长,常会使其它作业延期。
• SST考虑到了各任务在完成过程中的松紧缓急
• EDD会造成有的作业等待加工的时间很长,使在加工存货 与车间的拥挤程度增加。
第四节 制造业中的排序问题
一、n种工件在单台设备上加工的排序 二、n个工件在两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三、相同零件、不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的计算
2
8
6
4
3
解:由约翰逊法可知,表中最小加工时间值是1个时 间单位,它又是出现在设备A上,根据约翰逊法的 规则,应将对应的工件4排在第一位,即得:
J4 - * - * - * - *
去掉J4,在剩余的工件中再找最小值,不难看出 ,最小值是2个时间单位,它是出现在设备B上的 ,所以应将对应的工件J1排在最后一位,即:
• “派工”,是按作业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生产任务安排到 具体的机床上加工。
• “赶工”,是实际进度已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取的行动。
• “加工路线”是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决定的,是工件加工 在技术上的约束。比如,工件要经过车、铣、刨、磨、钻 的路线加工,我们可以用M1、M2、M3、M4、M5来表示。加 工顺序则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工件的先后顺序,是排序 、编制作业计划、派工等要解决的问题。
你觉得应以怎样的准则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