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词
高中生必须知道的18首苏东坡经典词

课内6首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课外12首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0首东坡诗词巅峰之作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观潮
宋代: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原文翻译与赏析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原文翻译与赏析【原文】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译文】夜气清新,尘渣皆无,月光皎洁如银。
杯中斟满美酒,仰望夜空,遐想无穷。
想这世间之人追求名利,不过都是徒然劳神费力,万物宇宙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更是短暂,须臾即逝。
虽有文才却无赏识之人,倒不如远离官场,归隐田园。
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个愿望,每日间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
【赏析一】苏东坡的这首词,是对人生的感叹。
看破了人间红尘,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为之辛苦劳神不值得。
上片的名句,是最后三句: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隙中驹,从白驹过隙化出,指时光无情飞逝;石中火,也是描述生命稍纵即逝,火在石中燃烧,不可能长久,只能是瞬间闪烁;梦中身,意指人生恍然如梦。
梦中身,并非苏东坡创造,庄子早有人生如梦的感叹,那个蝴蝶梦,便是对梦中身的诠释。
白居易《疑梦二首》中,有黄帝孔丘无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两句,相距千年的诗人,诗心相通。
此词下半片,是苏东坡在孤独中倾吐的心声。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似乎是悲叹怀才不遇,但接下来,却不是进一步发牢骚,而是寻找到解脱的方式。
如何解脱?抛却心里的所有世俗烦恼,作个闲人,面对行云流水,弹琴饮酒,宠辱皆忘。
上片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对下片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对得工整而有情趣,前后六个意象,情境完全不同。
如果说,此词的上片是为人生的浮光掠影和匆忙叹息,有些焦灼不安,下片却是一个潇潇洒洒的转调,脱离了喧嚣烦乱的尘世,转入洒脱悠闲的境界。
以前见到有人评论这首词,说苏东坡表现的是消极遁世,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批评,其实可笑。
诗人的焦虑、郁闷、愁思,都可以化为浪漫的诗意。
这不是怨天尤人的哀叹,而是对理想人生的憧憬。
千百年来,多少人读着这些美妙的诗句被感动,被共鸣。
苏轼40首经典诗词

苏轼40首经典诗词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夜游宋代: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行香子》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因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封建社会是难以实现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篇1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1]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1]:东汉初年的严子陵,帮助刘秀打下天下之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
后人多言其“钓名”。
赏析:本词将水上行舟的“静美”,和时空变化的“动美”结合的十分完美。
语言清丽浅显,意境广渺深邃。
全诗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具有东坡一贯的“人生如梦”思想。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篇2行香子·述怀宋代:苏轼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译文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
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
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
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
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
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注释⑴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
“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调名本此。
平韵双调小令。
《词谱》以晁补之词为正格,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
另有六十四字、六十八字、六十九字诸体。
⑵尘:尘滓,细小的尘灰渣滓。
⑶十分:古代盛酒器。
形如船,内藏风帆十幅。
酒满一分则一帆举,十分为全满。
⑷虚苦:徒劳,无意义的劳苦。
⑸叹隙中驹:感叹人生短促,如快马驰过隙缝。
苏轼的诗词全集、诗集(3460首全)

苏轼的诗词全集、诗集(3460首
全)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宋苏轼《东坡词》

宋苏轼《东坡词》东坡词宋苏轼撰《东坡词》一卷,宋苏轼撰。
《宋史·艺文志》载轼词一卷,马端临《经籍考》则称《东坡词》二卷。
此本乃毛晋所刻,旧有晋跋云:“得金陵刊本,凡混入黄、晁、秦、柳之作俱经删去。
”然刊削尚有未尽者,如开卷《阳关曲》三首,已载入诗集之中,乃饯李公择绝句。
其曰以《小秦王》歌之者,乃唐人歌诗之法,宋亦失传,惟《小秦王》调近绝句,故借其声律以歌之,非别有词调谓之《阳关曲》也。
使当时有《阳关曲》一调,则必自有本调之宫律,何必更借《小秦王》乎。
以是收之词集,未免泛滥。
至集中《念奴娇》一首,朱彝尊《词综》据《容斋随笔》所载黄庭坚手书本,改“浪淘尽”为“浪声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我笑生华发”。
因谓“浪淘尽”三字於调不协,“多情”句应上四下五。
然考毛幵此调,如“算无地”、“阆风顶”,皆作仄平仄,岂可俱谓之未协。
石孝友此调云:“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
”周紫芝此调云:“白头应记得,尊前倾盖。
”亦何尝不作上五下四句。
又赵彦卫《云麓漫钞》辨贺新凉词版本“乳燕飞华屋”句,真迹“飞”作“栖”,《水调歌词》版本“但愿人长久”句,真迹“愿”作“得”,指为妄改古书之失,然二字之工拙,皆相去不远。
前人著作,时有改定,何必定以真迹为断乎。
晋此刻不取洪、赵之说,仍从旧本,则特为有见矣。
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
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至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
曾敏行《独醒杂志》载“轼守徐州日,作燕子楼乐章。
其稿初具,逻卒已闻张建封庙中有鬼歌之”,其事荒诞不足信,然足见轼之词曲,舆隶亦相传诵,故造作是说也。
阳关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又(军中)受降城下紫髯郎。
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东坡词五首

• 子瞻通守杭州,三年不得代,以辙在济南,求为东州守。 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 • ——苏辙《超然台赋序》 •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 ,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 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 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 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 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 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 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 ——苏轼《超然台记》
• 作于熙宁九年(1076)
• 境界阔大雄奇;醉酒骋思、情思浪漫;结构上大开 大阖;情绪大起大落;洒脱旷达。 •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坡仙集外纪》:【苏轼于中秋之夜,宿金山寺, 作《水调歌头》寄子由云···,神宗读至【琼楼 玉宇】二句,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 汝州。
• 轶事: •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 如?”对 曰 : “柳郎中词 ,只好十七八女孩 儿 ,执红牙拍板 ,唱 ‘杨柳外,晓风残月’ 。学士 词 ,须关西大汉 ,执铁板 ,唱 `大江 东去 ’ 。 ”公为之绝倒。 • ——俞文豹 《吹剑录》
望江南
超然台作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 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 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