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三篇

《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三篇

《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三篇小编整理的《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及重点】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利用课件分别出示杜甫《绝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画面。

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

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就多了。

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利用多媒体,提供秋天、冬天与春天的画面比较,并出示两首诗的。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回忆,调动他们的直接经验,进行情感上的铺垫。

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学习目标利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1、范读前请学生思考: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

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春》教学教案3篇

《春》教学教案3篇

《春》教学教案3篇《春》的教案篇一1、《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的第一课。

该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

2、《春》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精美散文,适宜于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春天的美妙境界,从而受到感染和陶冶。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要通过朗读和揣摩、研讨来领会。

学情分析:1、对于课文中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象,农村学生易于理解,这是学习这一课的优势。

2、由于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参与课堂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疏于动脑,这是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方法,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障碍。

教学目标:1、仔细品味文中的精妙语句,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是怎样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教学方法:在读读、讲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

课时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我们连续学习了关于生命和人生的两个单元的课文,学过之后,让我们得到了种种的启发。

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这些诗文语言优美,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了色彩斑的大自然画卷。

第11课《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只要我们多朗读几遍,就一定能进入春天那美妙的境界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简介朱自清。

二。

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要求:①。

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和情感;②。

注意标注生字词。

范读后提出以下几个字:嫩(注意和“漱”、“嗽”、“喇”的区别)、酝酿、蓑、(抖)擞、(黄)晕、(发)酵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定23名学生在班里接读课文。

要求:其他学生听读思考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春》的教案五篇

《春》的教案五篇

《春》的教案五篇《春》的教案篇1十四、春(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理清__思路,尤其能理解作者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借助资料,了解朱自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准备水彩笔及纸。

4、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习导学(多媒体显示):1、根据拼音写汉字(1)yùn niàng()(2)wǎn()转(3)披suō()戴lì()(4)liáo亮()2、填空:(1)《春》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力作有《》、《》。

(2)“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__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充满希望,春天诗情画意。

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视春天为笔下宠儿,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想问一下同学们,如果让你写春天,你会抓住春天的哪些特征来写呢?(生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来写春天的。

二、课堂活动,强化训练《春》第一教时教学设计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1、教师配乐范读(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小组讨论:(1)__的线索是什么?(2)作者抓住了春天哪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构成一幅幅春天的画面?(3)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例句加以说明。

3、师生共同交流。

(多媒体相机出示)4、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2、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3、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欣赏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用多种写法写身边的美。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磁带一、课前训练,展示自我风起绿了风雨飘绿了雨春天一觉醒来扑进我们怀里刚刚醒来的小溪还没顾上清清嗓子就把脆脆的歌儿撒落了一地刚刚醒来的果树还没顾上长出叶子就爆燃出团团刺眼的绚丽春天最数燕子忙碌她一边呢喃细语一边用锃亮的剪刀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春天尽管有时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可性急如火的春天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带出灰蒙蒙的记忆……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你从诗的哪里读出来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名作呢?谁来说一说?如果让你来写春天你会写些什么呢?你会表达什么感情呢?二、激趣定标,自主学习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散文家,文学家朱自清的《春》。

朱自清的许多作品都出现在我们中学课本上,例如《荷塘月色》《背影》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自清写的春和我们写的春有什么不同。

2、师播放朗读,生描绘美丽的春的画面。

请你描绘一下你所听到的最美丽画面3、纠正字音:朗润钻出嫩绿眨眼酝酿鸟巢宛转蓑衣稀疏抖擞精神应和三、师生质疑,合作探究1、生自由读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作批注,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交流,用下列句式:我喜欢,因为这句(或这段)用了写法,写出了。

示例:我喜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因为这句钻字生动写出来小草勃勃生机。

3、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喜爱和赞美4、有感情的朗读你认为最美的段落。

读出感情来。

5、小结美的文章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就象我们沐浴着春风一样。

我欣赏这样的文章可以增加我们的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6、美的文章是怎样表现出美的呢,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前两节、(1)“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相同的词连用,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急切盼望的心情,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叫“反复”。

《春》一课时精简教案

《春》一课时精简教案

《春》一课时精简教案《春》是一篇漂亮的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先生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阐述,抓住了春的特点。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春》一课时精简教案5篇,期望对大家能有所关心!《春》一课时精简教案1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看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致的结构支配3、机敏运用比方、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育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悟语言的精确性、生动性2、培育学生“细致观看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创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漂亮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神奇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日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漂亮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1、师生同读(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

生:深情朗诵。

师生齐诵。

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2、师生同赏⑴小声读文,把你喜爱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爱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喜爱的词语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好像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喜爱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

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快乐图。

⑵分小组沟通,读自己喜爱的词和句子,说喜爱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⑶全班沟通,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终师沟通并总结。

《春》教学教案

《春》教学教案

《春》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分析并欣赏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珍惜美好生活;(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散文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春》,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内容;3. 课文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欣赏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和比喻句;(2)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春天;2. 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春》,体会课文的语言美;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解释抽象词语和比喻句的含义;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春》;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景象;3.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2. 检查学生的课文解析作业,对正确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学生给予鼓励;3. 评估学生的合作探讨表现,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进行肯定。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教案题目:《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2.掌握诗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春》教案(第一课时)

《春》教案(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盼春(1)盼来近
总体轮廓
春草图情景交融
二、绘春春花图
(2—7)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三、颂春(8—10)
小结
通过板书回顾本节课内容。
总结本学时所学内容
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
2、欣赏后四幅画面,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想一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有什么作用?
巩固本学时所学内容,为下学时学习做准备
三、检查预习:齐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四、课文分析
(一)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理清段落。
第一部分:盼春(1)
第二部分:绘春(2—7)
使学生更全面把握课文
扫清生字词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讲授新课
第三部分:颂春(8—10)
(二)分段赏析
1、第一部分:盼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读出作者期盼的语气。
(1)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
2、第二部分:绘春
(1)接下来春天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是拟人写法,很形象很具体地写出了春天刚到时的特点。
作者看到了什么?
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讲授新课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春
朱自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东风荡漾,春光明媚,绿满天下,百花争艳。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为春天留下了美丽的诗篇。

下面,谁来背背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散文——《春》,看看作者朱自清是如何描写春天的。

(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三、整体感悟
1、听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3)中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感受?
2、正音(出示投影)
水涨(zhǎng)(sǎn )散在草丛里酝酿(yùn niàng )应和(y ìng hâ)(báo)薄烟
黄晕(yùn)(hōng)烘托蓑(sūo)抖擞(sǒu)朗润(rùn)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语音
四、研读与赏析
分析第一部分:盼春(第1段)
提问: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动词?突出了什么感情?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写出了对春天的渴望,更兼以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几个动词“盼、来、近”的运用,生动表达出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这段在文中起到总领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

分析第二部分:绘春(第2-7段)
提问:春天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用什么顺序写春天苏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形容词?
明确:先用拟人手法总写“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张开了眼”,再用排比手法分写“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写出了这些
景物的变化。

五、小结
本文的结构严谨,写景很有条理。

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前两段。

2、思考绘春部分一共描绘了几幅春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