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L-101课程大纲
101计划12门核心课程体系

101计划12门核心课程体系摘要:一、引言二、101计划简介1.背景与目标2.课程体系设计原则三、12门核心课程概述1.课程一:计算机基础与编程2.课程二:数据结构与算法3.课程三:计算机网络4.课程四:操作系统5.课程五:数据库原理与应用6.课程六:软件工程7.课程七:人工智能基础8.课程八:机器学习9.课程九:自然语言处理10.课程十:计算机图形学11.课程十一:计算机视觉12.课程十二:物联网技术四、课程体系的价值与意义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科学教育计划,即101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101计划下的12门核心课程体系。
二、101计划简介101计划是我国教育部门针对计算机科学领域制定的一个重要教育计划,它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层次的课程设置。
该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课程体系设计原则101计划下的课程体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注重基础课程:强调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强化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突出创新能力:设置研究型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强调学科交叉: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12门核心课程概述以下是101计划下的12门核心课程概述:1.课程一:计算机基础与编程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二:数据结构与算法该课程主要讲解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和算法(如排序、查找、动态规划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课程三:计算机网络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协议和技术,以及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DigitalFundamentals第十版课程设计

Digital Fundamentals 第十版课程设计简介Digital Fundamentals 是一本关于数字电子学的教材,作者为Thomas L. Floyd。
本书主要介绍了数字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十版主要更新了与IoT相关的内容,包括Wi-Fi、蓝牙、LoRa、ZigBee等。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基于该教材,结合实际场景,制定出的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2.熟悉数字电路各种不同的技术和器件;3.熟悉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4.熟悉数字信号处理的各种不同的技术和器件;5.掌握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6.熟悉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内的最新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能够进行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演算;2.能够进行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模拟仿真和实际测试;3.能够进行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设计;4.能够进行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内的最新发展趋势研究和探索。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进行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实际应用设计的能力;3.培养学生进行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内的最新发展趋势研究和探索的意识。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
具体内容如下:数字电路1.数字电路基础概念1.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点;2.二进制算术运算;3.真值表和卡诺图法。
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2.组合逻辑电路的转换和化简方法;3.组合逻辑电路的编码器、译码器和多路选择器;4.组合逻辑电路的加法器和减法器;5.组合逻辑电路的比较器和数字比例器。
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3.时序逻辑电路的触发器和寄存器;4.时序逻辑电路的计数器和定时器。
课程教学大纲-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信息论与编码2.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二、课程概况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数:36学分数:2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三、大纲编写人:张露四、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信息理论的基础和编码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信息论的基本原理、编码理论和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绪论、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有噪信道编码、波形信源和波形信道。
本课程以概率论为基础,数学推导较多,教学时主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过分追求数学细节的推导。
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和作用,结合其他课程理解它的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课程主要内容及先修课程•主要内容:1)绪论: 信息的概念,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信息论的发展简史与现状2)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信息的数学模型及分类,离散信源的信息熵,信息熵的基本性质,离散无记忆的扩展信源,离散平衡信源,马尔可夫信源,信息冗余度与自然语言的熵3)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平均互信息,平均互信息的特性,信道容量及其一般计算方法,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及其信道容量,信源与信道的匹配4)无失真信源编码:码的分类,等长信源编码定理,变长信源编码定理,香农编码,费诺编码,霍夫曼编码,游程编码、算术编码、冗长编码5)有噪信道编码: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错误概率与编码方法,有噪信道编码定理,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定理,纠错编码的基本思想,常用编码方法6)波形信源和波形信道:波形信源的统计特性和离散化,连续信源和信源的信息测度,具有最大熵的连续信源,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的分类,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的信息传输率,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的信道容量,连续信道编码定理•先修课程《概率论》和《通信原理》六、课程教学方法《信息论与编码》理论性较强,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基础,采用PPT和板书推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中英文模板)课程教学大纲+CourseSyllabus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院系:
授课对象: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
(其中,理论课程学时,实践课程学时)
授课教师:(负责人)
姓名:
邮箱:
办公室:
电话:
授课教师:(团队成员)
姓名:
邮箱:
办公室:
电话: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基础通识课程/核心通识课程/一般通识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Instructor:(main)
Name:
Email:
Office:
Phone:
Instructor:(team members)
Name:
Email:
Office:
Phone:
Category:(公共基础课程Common Core Courses/基础通识课程Basic General Courses/核心通识课程Key General Courses/一般通识课程General Courses/大类平台课程General Courses for Major/专业必修课程Required Courses for Major/专业选修课程Elective Courses for Major)
前导课程:
2、课程简介(500字以内)
3、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内容
学时
4、课程成绩评定
5、教材及参考书
《XX》Course Syllabus
I.Basic Information
Course Code:
Course Title:
nt:
Students:
Credits:
Hours: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安全系统工程》是针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与数、理、化、机、电等学科基础知识综合应用于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中,把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联系起来以解决错综复杂的安全课题。
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系统在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全过程中的危险性,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提出系统危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发生。
二、课程目标1.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等安全基础知识,并具有能运用相应的方法识别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特征的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1-5)课程目标2:理解安全决策方法,并能通过分析文献,认识到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并能优选解决方案。
(支撑毕业要求2-3)课程目标3:能够根据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调研需求,进行团队合作,使用文献检索等现代化工具,撰写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调研报告,能够清晰的进行陈述发言表达自己的调研结果,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支撑毕业要求9-2)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三、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决策等,而且与系统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基础知识的联系。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掌握系统安全思想的组成内容。
理解危险源辨识的有关概念;了解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方法及内容,危险源的分类。
理解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程序和适用范围。
了解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掌握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安全评价程序。
了解预测的种类及基本原理;掌握安全预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了解安全决策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安全决策、决策的类型、安全决策的分类、安全决策分析的任务与基本程序、潜在问题分析;安全决策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英文)

“Signal and Systems” Course OutlineCourses Name: Signals and SystemsCategories of Courses: Basic CourseCourse Number: 071210T107Course Ownership: 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ised: August 2006一、The Responsibility and Character of the Course1、The Responsibility、Character and Goal of the Course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basal and professional class for the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It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 the basic analysis for the signal through linear systems. From time domain to transform domain, from continuous-time to discrete-time,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to state description.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methods of signal analysis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linear systems, cultivate the students’thinking , reasoning and analyzing abilities. This is the foundation to study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s theory,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ignal detection and etc.2、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The course can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ignal and linear system's basic theory, basic analysis, This is the foundation to study the following courses and th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actual work.3、Suitable Professions、Teaching Hours and CreditSuitable profession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Network Engineering and etc.Teaching hours:54 hours(42 for the theory and 12 for the experiments).Credit: 34、Pre-CoursesHigher Mathematics, Complex Function, Basal Circuit Analysis5、Reference Books◆Signals and Systems (Second Edition) , Alan S.Willsky Publishing House ofElectronics Industry 2006◆Signals and Systems(Second Edition), Zheng,Junli Publishing House ofthe High Education 20006、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way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erimentScores: total=paper examination(70%)+ usual scores(10%)+ experiment scores(20%)。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工程认证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课程代码:TELE1006英文名称:Signal and Linear System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0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系统设计与实践等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课程负责人:王家俊大纲执笔人:侯嘉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建立系统分析的总体概念,掌握信号处理、信号特征分析、线性系统分析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若干典型的电路系统分析应用,该课程是从电路分析的知识领域引入信号处理与传输领域的关键性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能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与特征分析能力,思维推理和分析运算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理论和知识体系所需的基本数理知识,并能用于专业知识与实际系统分析的能力学习中。
【1.1】2、具备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与理解的基础知识,能使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实际工程中结构、电路、信号等相关具体问题。
【1.3】3、具备对常用信号、线性系统的特性、功能及应用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基础能力,能够理解典型线性电路系统、滤波器、调制解调系统以及信号的时频特性和基本构成原理,能够针对实际工程问题和应用对象进行方案分析。
【1.4】4、具备对线性系统与信号的基本设计与分析能力,能运用基本原理、数理工具和工程方法,完成电子通信领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与系统设计中单元与环节的正确表达。
工业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二选教材:
参考书目:《控制过程的数学理论引论》Bellman著(蒲富全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6.考核形式:考试(闭卷)
7.教学环境:课堂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了解掌握现代线性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特别是状态反馈思想,
(五)实现理论(6学时)
要求掌握传递函数矩阵的实现方法。
(六)极点配置(8学时)
1.状态反馈配置极点;
2.状态观察器
要求:掌握状态反馈配置极点的方法;掌握全状态观察器的构造方法;了解降维观察
器的构造方法;了解降维观察器的构造方法。
配套
实践
环节
说明
大纲
编写
责任
人
运筹学与控制论
(教研组)
徐洪(签名)
2001年06月30日
《工业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
01016024
01826124
课程
名称
(中文)工业控制
(英文)Industrial Control
课
程
基
本
情
况
1.学分:5学时:50(课内学时:50实验学时:)
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3.适用专业:理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级
4.先修课程:《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实变与泛函分析》
了解如何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如何来解决具体问题。要求会建立一些简单问题的控制系统模型,掌握能控,能观概念,并能用来解决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递函数矩阵的最小实现问题,系统的状态反馈稳定问题,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SL-101SUSE Linux 企业级基础管理
课程介绍/目的
在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管理部分 I 课程中,您将学习执行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管理任务所需的一些基本 Linux 技能。
当您掌握这些技能以及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管理部分 II 课程中传授的技能并经过 LifeFire 实践后,您便可以参加Novell Certified Linux Professional (Novell CLP) 认证实习考试。
预备知识
推荐课时
授课对象
课程大纲
第1 节 使用 Linux 台式机
目标1Linux 的历史
目标2了解多用户环境
目标3Linux 台式机概述
目标4使用 KDE 桌面环境
目标5从桌面访问命令行界面
第2 节 在 Linux 系统中找到并使用帮助资源
目标1访问和使用手册页
目标2使用信息页
目标3访问发行说明和白皮书
目标4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基于 GUI 的帮助
目标5在万维网上查找帮助
第3 节 在 Linux 系统中管理目录和文件
目标1了解文件系统层次标准 (FHS)
目标2识别 Linux 系统中的文件类型
目标3更改目录并列出目录内容
目标4创建和查看文件
目标5管理文件和目录
目标6在 Linux 上找到文件
目标7搜索文件内容
第4 节 处理 Linux Shell 和命令行
目标1了解命令 Shell
目标2在命令行执行命令
目标3了解常用命令行任务
目标4了解命令语法和特殊字符
目标5使用管道和重定向
目标6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行编辑器编辑文件
第5 节 了解 Linux 用户、组和文件权限
目标1访问和使用YaS
目标2描述基本 Linux 用户安全功能
目标3管理 Linux 用户和组
目标4管理并保护 Linux 用户环境
目标5使用权限保护文件和目录
目标6使用 ACL 进行高级访问控制
目标7了解 Linux 用户鉴定
第6 节 管理 Linux 文件系统
目标1选择 Linux 文件系统
目标2配置 Linux 文件系统分区
目标3使用逻辑卷管理 (LVM) 来配置文件系统
目标4配置和管理 Linux 文件系统
目标5设置并配置磁盘限额
第7 节 管理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的软件
目标1管理 RPM 软件包
目标2校验并更新软件库访问权
目标3使用 YaST 联机更新服务器 (YOU) 管理软件更新 第8 节 管理进程和监视 Linux 系统
目标1管理进程
目标2管理内核
目标3修改系统设置
目标4监视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系统
目标5使用系统日志服务
目标6安排作业
目标7从 YaST 获取硬件配置信息
第9 节 了解 Linux 系统的初始化
目标1介绍 Linux 装载过程
目标2管理 GRUB 引导装载程序
目标3管理运行级别
目标4介绍启动 Shell 脚本和服务
目标5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系统的引导进程查错 第10 节 管理备份和恢复
目标1开发备份策略
目标2使用 tar 创建备份文件
目标3处理磁带
目标4使用 dd 命令复制数据
目标5使用 rsync 命令制作目录的镜像
目标6使用 cron 服务自动执行数据备份
第11 节 LiveFire 练习
第 A 节 安装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目标1执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基本安装
目标2配置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安装
目标3对安装过程进行查错。